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2020-12-12 人民網

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編者按:今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富裕中國、強盛中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順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開闢中國發展進步的新天地。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性體現,也是一個世界性的歷史進程。現代化發端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並由西方長期引領,這主要是由於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的興起並逐漸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處於主導和支配地位。正因為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進程首先在西方國家開始,所以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通過發展資本主義實現現代化成為很多國家的選擇。

時代和歷史的變遷使中國選擇了一條不同於西方國家的現代化道路,這就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礎上,通過走社會主義道路實現現代化。鴉片戰爭前,中國社會內部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西方列強的入侵把中國拉入了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加速了資本主義因素的增長。但西方國家的入侵,是要通過殖民中國攫取資源,而不是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面對國家的內憂外患,一些主張仿效西方國家的仁人志士進行了現代化嘗試,但都沒有取得成功。當中國社會發展陷入困境的時候,社會主義在俄國的勝利,使苦苦探索中國出路的先進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並逐漸認定中國的出路只能是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建立後,明確提出了用社會主義拯救中國的主張,並探索開創了一條從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革命道路。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之後,黨經過長期探索最終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同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成為更加緊密的一體化事業、一體化進程。

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現代化目標,中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屬性,始終是中國共產黨堅守的政治原則。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中國的前途,就是搞社會主義」,「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他反覆強調,中國共產黨肩負的一項艱巨歷史任務,就是要把貧窮落後的中國建設成為富裕強盛的現代化國家。「我們一定會建設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後來,中國共產黨明確提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奮鬥目標和戰略構想,帶領人民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推進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奠定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也積累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寶貴經驗。

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立足世情、國情的新變化,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發展與現代化建設有機統一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鄧小平同志強調,「能否實現四個現代化,決定著我們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不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就沒有前途」;只有「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才能更有效地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江澤民同志提出:「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更加重視利用有利的國際條件,堅持對外開放,以加速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胡錦濤同志強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在我國具體國情的基礎上和時代發展的條件下進行的,這就要求我們既要深刻認識和把握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普遍規律,又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特殊規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中國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新途徑,也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新途徑。改革開放40多年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都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逐步繪就了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

把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相結合、相統一,是中國共產黨在當代中國、當今世界的偉大實踐和偉大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含著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蘊含著現代化的基本要求,也體現著中國社會發展進程的特殊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開創性,很重要的就是始終根據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和目標要求來部署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也始終從現代化建設的宏觀進程來謀劃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鞏固和發展。

如今的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已從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成長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已從時代潮流的追趕者轉變為時代潮流的引領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自身的發展深刻影響著世界。70年前,中國還是任人宰割的對象,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40年前,中國還沒有擺脫貧困,人民還沒有解決溫飽;而今,一個日益繁榮的中國正在崛起,中國人民正在以全新的形象走向世界。這一變化的原因,歸結為一點,就是中國共產黨開創並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如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的:「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我們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13億多人口的大國推進改革發展,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走下去。」

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個方面。道路是實現途徑,理論是行動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力量,這四個方面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取得的巨大成就,源於中國共產黨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習近平同志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必須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堅定道路自信,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引領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推動中國發展進步開闢了廣闊前景。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他還特別強調:「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麼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當代中國的歷史性進程無可爭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走得通、走得對、走得好。習近平同志指出,這條道路既不是「傳統的」,也不是「外來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們「獨創的」。在新時代,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我們既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堅定理論自信,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於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由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書寫了科學社會主義新篇章,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人民不懈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的理論創新成果,是黨最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這一理論體系,紮根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之中,符合中國人民根本利益,順應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潮流,具有鮮明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在當代中國,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堅定製度自信,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位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包括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全面領導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制度、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制度等一系列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一系列基本制度;法律法治、行政管理、文化建設、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生態文明、「一國兩制」、對外事務、黨和國家監督等方面重要制度。這一整套制度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華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推動擁有14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當然,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我們還必須不斷推進位度創新,確保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堅定文化自信,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內容和本質特徵,是提升中國自信、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根本精神動力。堅定文化自信,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有高度文化認同。習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才能夠使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堅定。我們要將文化自信貫穿於道路拓展、理論發展和制度完善的始終,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靈魂性引領與推動作用。

三、不斷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開拓性事業,是不斷推進的歷史進程。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讓中國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經濟結構逐步優化升級;發展協調性不斷增強,城鄉間、區域間的發展差距逐步縮小;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顯著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日益增多;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越來越美好的發展前景,不僅給中國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地位和影響,也給中國人民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尊嚴和自信。這是新時代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重要體現,也是勵精圖治、繼往開來的堅定基礎。

實踐在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上展開,理論創新也必然要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戰略思維深邃洞察當今時代潮流,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高度的理論自覺回答時代和實踐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提出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我們認識和解決實踐中的新矛盾新問題,提供了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必然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在實踐中。無論現在還是未來,都有許多新的問題需要進行深入探索和解答,要求我們在「守正出新」上做出不懈努力。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把握,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這一點不容置疑。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還面臨很多沒有弄清楚的問題和待解的難題,對許多重大問題的認識和處理都還處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之中,這一點也不容置疑。」必須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更準確地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斷變化的特點,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完善發展戰略和各項政策,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註:本文系該書第二章第一節內容)

相關焦點

  • ...理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學理論 守初心》系列第5講由浙江紅船幹部學院副院長、中共嘉興市委黨校副校長徐連林講解《如何理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如何理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如何理解「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如何才能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_國內...
    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富裕中國、強盛中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順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開闢中國發展進步的新天地。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新聞...
    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富裕中國、強盛中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順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開闢中國發展進步的新天地。
  • 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鬥,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 ...連載(4)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富裕中國、強盛中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順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開闢中國發展進步的新天地。
  • 深刻認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龍世發旗幟就是方向,道路決定命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線。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
    ,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綱領性文獻。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被實踐證明能夠持續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制度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國家層面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符合我國國情,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學
    實踐在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理論創新也必然要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學需要研究把握的基本原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學是一門研究和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社會進步特點和規律的科學,應是既堅持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基本原理,又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特色、時代特色、民族特色、實踐特色的理論體系。
  • 牢牢把握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題
    認真研讀第三卷可以明顯感受到,全書各個專題都是圍繞著關於「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時代課題而展開的,全面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並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國防和軍隊建設、「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國際形勢和對外工作
  • 寫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文章
    原標題:寫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文章   當代中國發展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範式生動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歷史的傳承特色、現實的實踐屬性和時代的引領意義,拓展了實現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途徑,我們完全有信心也有能力為擔負全球治理、促進世界文明和推動人類進步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完善和發展的正確方向
    原標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完善和發展的正確方向 核心閱讀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種制度中,政治制度是用來調節政治關係、建立政治秩序、推動國家發展、維護國家穩定的,處於關鍵的環節。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包括其中的關鍵環節——政治制度,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個根本方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鮮明指向。
  • 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經濟和政治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又對經濟和政治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反作用。無論古今中外,文化並不都是先進的,都是既有先進的文化,又有落後的文化,還有腐朽、反動的文化。它們的社會本質和社會作用,有著根本的分野。堅持什麼樣的文化方向,推動建設什麼樣的文化,是一個政黨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幟,關係著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興衰成敗。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時代的主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改革開放以來,歷次黨代會的主題都是圍繞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開而且不斷深化。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不斷推進和深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創新也在不斷前進和發展。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毛澤東思想的堅持、發展和創新
    一、從推動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也是貫穿這一思想的主題主線。獨立自主地探索適合本國實際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開始於毛澤東時代。
  • [講課提綱]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4、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40年實踐啟示我們: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5、必須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發揮和增強我國制度優勢。40年實踐啟示我們:制度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
  • 丁晉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
    內涵豐富、基礎堅實和特徵鮮明彰顯講話的中國風格、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   講話具有豐富的理論內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全部實踐和理論的主題,續寫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是貫穿講話的主題。
  • ...始終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
    會議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越性和生命力,準確把握人民政協性質、地位、職能和作用,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 關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
    我們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那就是不論怎麼改革、怎麼開放,我們都始終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
  • 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加強對五四運動歷史意義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深遠影響」,強調要「講清楚為什麼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具有如此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講清楚為什麼馬克思主義能夠成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指導思想,講清楚為什麼中國共產黨能夠擔負起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重任,講清楚為什麼社會主義能夠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完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