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0年,鐵路「十三五」圓滿收官,鐵路建設捷報頻傳,新線投產4933公裡,全國鐵路網規模和質量顯著提升,「八縱八橫」高鐵網加密成型,不僅為人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更為經濟社會發展、城鎮化建設提供了快捷交通支持。1月5日,從2021年國鐵集團工作會議上傳來消息,2021年將紮實推進川藏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全面完成鐵路投資任務,投產新線3700公裡左右。
鐵路建設加速推進,讓百姓成為鐵路發展受益者。「出門坐高鐵」,百姓出行方式有了更多選擇,便是對鐵路發展成績、服務質量、便捷程度的認可。截至2020年7月底,中國城區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高鐵覆蓋率達94.7%。2020年建成通車的銀西高鐵、鄭太高鐵、安六高鐵、濰萊高鐵等都大幅壓縮時空距離,為沿線百姓出行帶來了便利。隨著鐵路建設推進,鐵路服務質量的提升也極大改善了旅客出行體驗,刷臉進站、電子客票、列車外賣、無軌站等便捷服務讓老百姓在享受高速出行的同時,能夠體驗更加優質便捷的鐵路服務。
鐵路建設加速推進,為我國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增添了底氣。路網建設助力推動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增強了沿線城市經濟集聚功能和對周邊城鎮的輻射作用,提升了全國各地區人員流動和生產物資調配能力,促進我國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和西部經濟相對落後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生產物資、科學技術流通。西部地區鐵路成網將有利於與南亞、東南亞地區的互聯互通,對繁榮地區經濟文化,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均具有重要意義。從「四縱四橫」到「八縱八橫」,四通八達的鐵路線密織成網覆蓋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快速的人員和物資運輸通道,為我國高質量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鐵路建設加速推進,為中國經濟「雙循環」注入鐵路動能。2021年中國「雙循環」新格局將加速成形,科學有序、安全優質推進鐵路投資建設將有力促進經濟「內外循環」。高鐵投資大、產業鏈長,集成多領域技術,對鋼鐵、水泥、建材、冶金、機械、建築等相關行業產生強勁帶動作用,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對於消化過剩產能、促進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揮了作用。同時,鐵路建設推動城市化進程,促進人口、資源流動和各領域內需消費,為拉動「內循環」提供了條件。促進「外循環」方面,隨著路網加密,東西部將有更多地區接入全國路網,通過中歐班列、中亞班列,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經貿合作,優化和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為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引入動能源泉,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建設。
徵途漫漫、惟有奮鬥,交通強國、鐵路先行。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高質量起步的一年,鐵路發展勢必高標高質,中國鐵路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鐵路帶來的福利與實惠值得期待。(文/常婧 圖/張鵬)
【強國策工作室】出品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