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漫評|鐵路建設助力中國經濟乘風破浪

2021-01-11 中國青年網

剛剛過去的2020年,鐵路「十三五」圓滿收官,鐵路建設捷報頻傳,新線投產4933公裡,全國鐵路網規模和質量顯著提升,「八縱八橫」高鐵網加密成型,不僅為人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更為經濟社會發展、城鎮化建設提供了快捷交通支持。1月5日,從2021年國鐵集團工作會議上傳來消息,2021年將紮實推進川藏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全面完成鐵路投資任務,投產新線3700公裡左右。

鐵路建設加速推進,讓百姓成為鐵路發展受益者。「出門坐高鐵」,百姓出行方式有了更多選擇,便是對鐵路發展成績、服務質量、便捷程度的認可。截至2020年7月底,中國城區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高鐵覆蓋率達94.7%。2020年建成通車的銀西高鐵、鄭太高鐵、安六高鐵、濰萊高鐵等都大幅壓縮時空距離,為沿線百姓出行帶來了便利。隨著鐵路建設推進,鐵路服務質量的提升也極大改善了旅客出行體驗,刷臉進站、電子客票、列車外賣、無軌站等便捷服務讓老百姓在享受高速出行的同時,能夠體驗更加優質便捷的鐵路服務。

鐵路建設加速推進,為我國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增添了底氣。路網建設助力推動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增強了沿線城市經濟集聚功能和對周邊城鎮的輻射作用,提升了全國各地區人員流動和生產物資調配能力,促進我國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和西部經濟相對落後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生產物資、科學技術流通。西部地區鐵路成網將有利於與南亞、東南亞地區的互聯互通,對繁榮地區經濟文化,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均具有重要意義。從「四縱四橫」到「八縱八橫」,四通八達的鐵路線密織成網覆蓋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快速的人員和物資運輸通道,為我國高質量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鐵路建設加速推進,為中國經濟「雙循環」注入鐵路動能。2021年中國「雙循環」新格局將加速成形,科學有序、安全優質推進鐵路投資建設將有力促進經濟「內外循環」。高鐵投資大、產業鏈長,集成多領域技術,對鋼鐵、水泥、建材、冶金、機械、建築等相關行業產生強勁帶動作用,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對於消化過剩產能、促進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揮了作用。同時,鐵路建設推動城市化進程,促進人口、資源流動和各領域內需消費,為拉動「內循環」提供了條件。促進「外循環」方面,隨著路網加密,東西部將有更多地區接入全國路網,通過中歐班列、中亞班列,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經貿合作,優化和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為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引入動能源泉,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建設。

徵途漫漫、惟有奮鬥,交通強國、鐵路先行。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高質量起步的一年,鐵路發展勢必高標高質,中國鐵路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鐵路帶來的福利與實惠值得期待。(文/常婧 圖/張鵬)

【強國策工作室】出品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中青漫評|鐵路調圖持續邁出強國惠民的堅實步伐
    2021年1月20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增開旅客列車325列,主要貨運通道增開貨物列車114列。這次「加量」調圖將給人民群眾帶來實惠,讓「流動的中國」更散發著時代魅力。出行路上,許多人都盼望著火車速度越來越快、鐵路服務越來越好。本次調圖,鐵路部門恰恰是從旅客需求入手,調圖後加入近期開通的多條城際鐵路,不但有效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提升陝甘寧、京津冀、長三角、海峽西岸、雲南地區和進出關通道客運能力,還讓旅客出行有了更多選擇,出行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提升。
  • 中青漫評 | 海鐵聯運成為促進經濟發展強勁推手
    據中國山東網報導,近日,中韓煙臺產業園媒體行採訪團走進中鐵渤海鐵路輪渡公司,實地感受這條開闢東北至山東及東部沿海地區最短路徑的亞洲最長鐵路輪渡,以及它為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和帶來的出行全方位改變通過海鐵聯運,可以解決惡劣天氣中緊急物資步步難行的窘境,還可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海鐵聯運的新模式,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特別是疫情期間,海鐵聯運與中歐班列攜手並進,完美銜接,保障了防疫物資的運輸,促進了各國抗疫合作,此模式推動了多式聯運的發展,也讓我們看到鐵路部門對「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擔當。
  • 助力泛亞鐵路建設!中國通號中標中緬鐵路國內段通信信號工程!
    助力泛亞鐵路建設!中國通號中標中緬鐵路國內段通信信號工程!中國通號喜訊5月26日,中國通號旗下工程服務骨幹企業上海工程局集團中標新建大理至瑞麗鐵路弱電及相關工程施工總承包項目,負責通信、信號、防災系統的設備採購、安裝、系統調試,以及通信站、信號樓、區間基站等弱電房建工程建設。
  • 新藍圖引領新時代鐵路發展「乘風破浪」
    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發布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提出了中國鐵路2035年、2050年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擘畫出一幅中國鐵路未來30年的發展藍圖。在新藍圖的引領下,新時代中國鐵路發展必將「乘風破浪」,凝聚建設現代化鐵路強國的磅礴力量。
  • 鐵路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助力經濟發展提速
    7月份,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71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基建大中型項目投資完成499億元,同比增長11.3%。截至2020年7月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14.14萬公裡,其中高鐵3.6萬公裡。中國鐵路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有序推進重點工程項目建設,以堅定的步伐破「疫」前行,向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鏗鏘突進。
  • 川藏鐵路開工建設 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據報導,黨中央對川藏鐵路開工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設川藏鐵路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一項重大舉措,對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鞏固邊疆穩定,對推動西部地區特別是川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福平鐵路助力閩東北經濟騰飛
    11月23日,連接福州和平潭島的「福平鐵路」正式進入運行試驗階段,為2020年年底開通運營做好了充分準備。自2013年開始建設的「福平鐵路」是福州至平潭的重要通道,全線設福州、福州南、長樂、長樂東、松下、平潭6座車站,設計目標為每小時200公裡,電線約88.5公裡。
  • 乘風破浪 建設區域中心城市 邯鄲經濟再出發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從多維度評估城市綜合競爭力,探析城市發展方向及深層挑戰,我們樂見邯鄲經濟再出發!C位大咖:市政府智庫專家、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會長封昌紅、河北省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兼規劃設計委員會主任鄭佔峰三位專家就建設富強文明美麗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帶來全新觀點:
  • 三大鐵路樞紐助力安徽經濟大發展
    境內的巢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淮河、新安、廬州、皖江四大文化圈。曾經的安徽十分落後,受制於國家政策,地理位置等等因素,一直發展不好。一直是一個貧窮省份的代名詞,省內年輕勞動力大部分去江浙滬發達地區就業定居,只剩下一些孤寡老人留守當地。經濟欠發達,文化上沒有認同感。
  • 發揮鐵路運輸優勢 助力新疆經濟發展
    中新網新疆新聞5月15日電 (吳 奇)去年底,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與疆內外28家大中型企業,籤訂2019年戰略運輸合作協議,共籤約2019年貨運量11268萬噸,首次突破1億噸,較2018年籤約量增加37%。2019年,新疆鐵路預計全年貨運量1.4億噸。
  • 北疆鐵路環線貫通 助力西部地區經濟大發展_中國經濟網——國家...
    阿富準鐵路阿富段開通運營和北疆鐵路環線全線貫通,進一步完善了新疆鐵路網結構,將極大地方便沿線群眾出行,提高礦產資源外運能力,對推動旅遊資源大開發、促進西部地區經濟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物暢其流天地寬,經濟要發展交通需先行。長期以來,鐵路運輸以其運量大成本小、運輸安全性高、受天氣影響小的特點優勢,在運輸行業佔據重要地位,廣受地方企業大宗貨物運輸的青睞。
  • 【鐵路扶貧】陽安二線建設助力勉縣融入川陝「三小時經濟圈」
    光明網訊(記者 楊亞楠 陶媛)「我們不僅要修鐵路,還要為當地百姓生活方便著想,為地方經濟發展著想」,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第三工程指揮部徵拆部副部長謝端說,我們在陽安二線四年多的建設工期裡,為勉縣增建立體交通涵18 座,增建通村道路44條,將建設工作延伸至當地百姓生活方方面面,助力脫貧致富。
  • 鐵路加快建設重點工程 為經濟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8月8日消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7月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14.14萬公裡,其中高鐵3.6萬公裡。截至7月底,今年全國鐵路已投產新線1310公裡,其中高鐵733公裡。
  • 助力「一帶一路」重要工程 上汽紅巖參與中老鐵路建設
    作為中老鐵路全線面積最大站房,萬象站於近日完成封頂。在萬象站的建設過程中,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紅巖」)通過提供工程自卸、攪拌車及相關服務,成為該「一帶一路」重要建設工程的參與者與助力者。萬象站是中老鐵路全線目前新建20座客貨運站房中,面積最大的站房。
  • 一帶一路與中國鐵路互相助力
    基礎設施是互聯互通的基石,中國鐵路服務於一帶一路。鐵路與各交通運輸相比,比公路運輸承載量大,時間短,並且更安全;比航空運輸節省80%成本,比海運節省一半時間。以鐵路為例,縱觀近6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的成就:與沿線國家共同加速推進亞吉鐵路、蒙內鐵路、中老鐵路、中泰鐵路等項目,中歐、中俄、中亞國際貨櫃運輸形成班列規模化運輸。
  • 中國建設的亞吉鐵路成為衣索比亞經濟的「生命線」
    近日,中國日報網聯合國資委新聞中心推出了「改革開放40周年——駐華外交官眼中的中國企業」系列訪談。本期衣索比亞駐華使館副館長葛乃天作客訪談欄目,談談他眼中的亞吉鐵路以及中埃經濟合作。葛乃天副館長把中國企業建設的亞吉鐵路,視為衣索比亞經濟增長的「生命線」。
  • 【發現最美鐵路】粵海鐵路輪渡全面升級 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自2003年1月粵海鐵路輪渡開通運營,作為我國首條跨海鐵路輪渡,它由「兩港四船」組成,即南、北港和「粵海鐵1、2、3、4號」四艘客滾船,每年承擔著約3600趟次旅客列車、1900趟次貨物列車、300萬人次旅客、70萬輛次汽車的運輸任務。粵海鐵路輪渡不僅結束了海南與大陸不通鐵路的歷史,還助力了海南自貿港建設。
  • 京哈高鐵亮點紛呈,引領鐵路未來建設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京哈高鐵北京至承德段開通運營後,京哈高鐵將實現全線貫通,北京至瀋陽運行時間將縮短至2.5小時,成為東北地區又一進出關高鐵通道,對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重要意義。  京哈高鐵北京至承德段是我國「八橫八縱」高速鐵路網,京哈至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全長192公裡,正線設計時速350公裡。
  • 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文化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8月27日,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文化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我市舉行。  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柴隨周,總經理戴弘,黨委副書記席建國,紀委書記李振華,副總經理郭建光,呼和浩特鐵路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曉華,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新娜出席會議。
  • 鐵路混改助力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進行時》消息,鐵路混改有了新進展。據中國鐵路投資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鐵路投資公司擬入股海南銀行並建立全方位戰略合作關係,是為了發揮鐵路資本資源優勢,與海南銀行金融優勢相結合,實現資本配置最優化和以國鐵集團為代表的鐵路產業與海南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服務緊密合作,實現合作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