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區:建深水應急救援及川藏鐵路隧道 應急救援基地 組建骨幹精英...

2020-12-17 身邊24小時

四川新聞網消息(許玉芳)雅安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溼潤氣候區,夏季多地形雨和鋒面雨,多秋綿雨,是距海最遠,溫差最小,降水量最多的城市。雅安市河流屬長江流域岷江水系。市內地形切割強烈,山脈縱橫,形成一江六河水系。由於降水豐沛,因而水系發育,水網密集。平均雨日218天,歷年最多雨日234天,故雅安素有「天漏」「雨城」之稱。雨城區自然災種齊全,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由於具有降雨較多,汛期極易發生山洪泥石流,嚴重威脅鐵路隧道隧道與橋梁安全。由於防汛基礎設施薄弱,汛期江河洪水暴漲,城鎮房屋被淹,加之水上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建設深水應急救援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川藏鐵路成都至雅安段已建成開通,為確保鐵路安全運行,鐵路隧道應急救援建設十分重要。應急救援基地是應急救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川西片區暫無大型的專業應急救援(培訓)基地,缺乏承擔救援任務的大型、特殊裝備,難以適應重特大事故特別是鐵路隧道救援的要求,亟待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體系。依託川藏鐵路隧道應急救援基地項目建設,可優化、整合各類應急救援資源,加快建立區域性應急救援基地,提高對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的防範處置能力,保障川西片區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造成的財產損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據介紹,建設深水應急救援、川藏鐵路隧道應急救援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17億。建立深水應急救援、川藏鐵路隧道與橋梁水害、地震地質災害、火災信息收集和聯動警報和應急指揮系統。由攝像監控儀,各探測點傳感器,聲、光報警裝置,指揮中心數據採集設備(中央處理計算機)等聯網組成。該系統採用雙電源,由鐵路隧道洞外永備電源供電。深水應急救援救撈系統、深水掃測船舶、配備專用飽和潛水系統、聲納系統等,建設成套的、輕型化、體系化的深水應急救援裝備。川藏鐵路隧道兩側應安裝鋼筋爬梯並掛逃生繩和足夠數量的救生圈,靠近掌子面的地段還應掛充足的氧氣袋、逃生管道、滅火器、鑽取通風系統。隧道內作業人員密集地段在拱部設置逃生平臺並設急救箱,洞口應配置橡皮艇,其數量應綜合考慮隧道長度、洞內作業人員數量以及可能湧水量等因素確定。

建立了一支由武警、消防、民兵預備役骨幹組成的深水應急救援、川藏鐵路隧道與橋梁救援水害、地震地質災害、火災事故等民間搶險救援隊伍約300餘人。救援隊員具備內陸水域應急救助打撈能力、隧道與橋梁坍塌、水災、山洪泥石流搶險、隧道瓦斯、火災、人員窒息急救等技能,救援隊還定期組織演練,鞏固和提高隊員搜救技能和極端條件下的應急救助打撈救援能力。

【來源:四川新聞網雅安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湖北省鄂東南(黃岡)應急救援基地開工
    10月26日8時38分,鄂東南應急救援基地工程項目在黃岡產業園長江一路南端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被納入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項目籠子,是我市「十大工程」補短板重點項目,也是全省在鄂西北、鄂東南、鄂西南建設3個省級應急救援基地,第一個開工建設的項目,被省應急管理廳贊為「黃岡速度」「黃岡擔當」。
  • 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如何建?來看北京的探索實踐!
    借力應急管理事業發展東風,北京市應急管理局於2019年11月組建北京市歷史上第一支以執行森林消防任務為核心的北京市航空應急救援隊,於2019年7月成立北京應急救援無人機偵測分隊。面對當時仍處於空白狀態的航空應急救援力量,北京市應急管理局救援隊伍建設處處長陳磊鋼介紹,如何建隊伍、建什麼樣的隊伍是該局最先要解決的問題。北京地區天幹風大,防滅火力量少、任務重,「以水滅火」仍是當前最佳的戰法,直升機滅火無疑是效率最高的森林滅火手段。因此,建立一支以森林滅火為核心任務的航空應急救援隊伍成為該局眼下最迫切的需求。
  • 涪陵演練 南兩高速公路隧道坍塌應急救援
    巴渝傳媒網訊 (記者 何乾健)「報告,隧道右洞發生塌方,有人被困,請求救援」……6月28日下午,重慶南川至兩江新區高速公路(以下簡稱南兩高速公路)隧道坍塌應急救援演練,在位於涪陵區新妙鎮岔河村的春天門特長隧道口舉行。涪陵區政府副區長李順觀摩演練。
  • 讓航空應急救援事業在中國起飛
    作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成員單位,航空工業建投致力於打造國家級民用航空產業投資建設運營領軍企業,藉助公司在民航通航工程諮詢領域的傳統優勢,航空工業建投在體系建設、機場建設、工程諮詢等多個領域,參與了國家及各地方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在我國,航空應急救援的現實需求如何?未來它的發展趨勢如何?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還有哪些亟需完善?
  • 秣兵歷馬迎鏖戰 枕戈待旦再前行——記國家隧道應急救援中鐵十七局...
    國家隧道應急救援中鐵十七局太原隊(以下簡稱「太原隊」)於2010年底組建,2012年申報獲得了「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資金」支持。自隊伍組建以來,著力於打造一支集信息化、機械化、專業化為一體的國家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和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專業隧道救援隊,通過在隊伍建設,專業訓練,裝備升級和實戰演練等方面全面加強,太原隊已成長為一支訓練有素、作風過硬、紀律嚴明、來之則戰、戰之能勝的隧道專業救援隊伍,先後參加隧道塌方、煤礦透水、火災事故救援共7次,協助救出被困人員29人,贏得了應急管理部、業主單位和社會媒體的高度讚譽和關注。
  • 西藏應急救援基地拉薩通用機場6月開建
    西藏應急救援基地拉薩通用機場6月開建  概算投資4.756億元,計劃2022年投入使用  近日,記者從西藏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概算投資4.756億元的西藏應急救援基地拉薩通用機場計劃於6月開始正式建設,
  • 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第二期國際應急救援潛水培訓班圓滿結束
    為全面適應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全災種,大應急」職能新定位新要求,進一步培養潛水救援專業技術骨幹,提升全省消防隊伍水域救援專業處置能力,10月29日至11月12日,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第二期國際應急救援潛水培訓班在陽江舉辦,廣州支隊、深圳支隊、河源支隊、清遠支隊、雲浮支隊選拔骨幹33
  • 填補國內空白,首期應急救援與公共安全潛水課程在珠海開班
    參訓人員在完成培訓評估合格後,可獲得由中國潛水打撈行業協會頒發的中國第一批應急救援與公共安全潛水員證書。  本次培訓班課程由來自大連的國家水域救援隊總教官於祥琨總教官執教,由美國應急救援與公共安全潛水教練徐坤、謝年玖作為助教協助本次教學。應急救援與公共安全潛水員培訓有著較高的培訓和認證門檻。在此之前,國內潛水人員在獲得認證資格方面一直依賴國外潛水體系。
  • 應急救援「國家隊」是什麼來頭?看看就知道了
    改革方案提出,將國家安監總局的職責和國務院辦公廳、公安部、民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中國地震局、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國家減災委員會、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的部分職責進行整合,組建應急管理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之一。
  • 「空中ICU」著陸東營 東營市航空應急救援服務起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月13日下午,在東營區史口園區消防實訓基地,由東營市應急管理局和市域治理運行管理中心主辦、東營區應急管理局和東營區區域治理中心承辦的東營市航空應急救援演練暨航空救援醫療隊授旗儀式隨著一架
  • 西北首個綜合性空中應急救援中心在西安成立
    央廣網西安12月2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田笑笑)12月2日,西北空中應急救援中心成立大會在西安舉辦。作為西北地區首個綜合性空中應急救援中心,西北空中應急救援中心將充分發揮西安航空產業優勢,組建起空地聯動、覆蓋西北地區的航空應急救援網絡,打造「地空結合、多方聯動」的立體化救援格局,促進應急產業加速聚集,引領全國航空應急產業創新發展。
  • 川藏鐵路工程建設安全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民工是施工的骨幹力量,必須納入到設計、施工單位的編制中,與職工同吃、同住、同培訓,杜絕民工隨處居住、缺醫少藥情況的發生。 (2)川藏鐵路的高原病防治與施工安全同等重要,應按科研方案,設立醫療機構,建立臺階適應、輪休、限制勞動時間等制度,保證不發生高原病死亡事故。職業健康與施工安全應考慮同一個部門管理。
  • 寧鄉金唐公路舉行消防應急救援演練
    紅網時刻7月4日訊(寧鄉站通訊員 劉石江 李向)近日,由長沙市交通建設質量安全監督站、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主辦,寧鄉市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寧鄉中建國省幹線投資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協辦的「金唐公路消防應急演練」在金唐公路項目部舉行
  • 「政產學研用」協力提升我國應急救援裝備和技術水平
    虹安科技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精心培育了以山西仁安救援技術研究院為主的基礎研究平臺,擁有「山西省應急救援工程中心」、「山西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創新和技術創新平臺,組建了經政府批准的消防與礦山技術聯盟共生創新平臺,極大增強了服務國家應急產業需求的科技創新能力。虹安科技是我國是正壓氧氣呼吸器技術的開拓者、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者,開創了呼吸防護工程理論體系。
  • 南京兩條過江隧道和長江五橋應急救援將一體化
    11月26日晚,定淮門隧道內發生一起「車禍」,一輛載有乘客的中巴車與麵包車發生碰擦起火,市交通集團長江隧道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17分鐘之內處置完成,現場恢復交通,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記者在此次應急處置聯動演練中了解到,隨著長江五橋即將建成通車,應天大街隧道、定淮門隧道、長江五橋將實施一體化運營管理,依託5G網絡、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建設一體化指揮調度平臺和管養信息化系統,各通道應急救援力量將相互調配、互為補充。自2010年應天大街隧道建成通車以來,南京長江隧道公司已保障定淮門、應天大街兩條過江隧道3.8億車輛安全過江。
  • 今後哪些車輛可以懸掛應急救援專用號牌?應急部明確
    應急管理部負責人就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車輛懸掛應急救援專用號牌答記者問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張子揚)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車輛懸掛應急救援專用號牌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車輛懸掛應急救援專用號牌工作進行具體部署,提出明確要求。
  • 烏海市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重要任務,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幹作用和人民群眾的基礎作用。(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 榮昌:三級網絡四個聯合 著力構建應急救援力量體系
    除消防救援支隊外普遍為機關工作人員、企業職工兼任,大部分都非專業性的專職隊伍,同時也缺乏長期性的專業救援訓練,當突發事件特別是綜合多災種事件來臨,勢必無法快速整合各方分散資源集中調度,更難以實現「救早、救小、救初期」目標。榮昌區應急管理局自組建之後開展應急救援實踐一年多時間以來,深刻認識到要對轄區內突發事件實現快速處置,就必須進行資源整合,建成綜合應急救援力量全覆蓋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
  • 四川某工兵團加強應急救援能力 廢墟上築安全屏障
    過去3年來,災區各級黨委政府和省軍區系統還大力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在無形之間為經濟社會發展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2008年10月,四川省軍地在總結抗震救災經驗的基礎上,依託資陽軍分區某預備役工兵團組建起四川省應急救援大隊。兩年多來,該大隊先後50餘次參與應急救援,成為一支隨時拉得動、能啃「硬骨頭」的應急救援力量。
  • 劉世江:通用航空在應急救援中作用很重要
    從世界範圍內,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具備了比較完善的航空救援體系,德國建立覆蓋全國的體系,任何位置發生事故、災難15分鐘內就可以得到航空救援服務。巴西、韓國等國也建立了專業航空救援隊。我們的近鄰日本近幾年通過多部法案推動航空救援,以各大城市為起點,在高速公路沿線及事故多發地帶建立航空救援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