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吃竹子是在吃「肉」?熊貓:人家本來就是食肉目動物

2020-12-13 簡一橫

(本篇為動物科學,聽說第一批想當熊貓的人已經投胎成功了)

大家從新聞或者短視頻中,都或多或少對大熊貓有了一定的了解。大熊貓是一種非常可愛又特殊的食草動物,它作為食肉動物進化枝(食肉目),卻幾乎完全以高纖維竹子為食。但從某些方面來看,大熊貓吃竹子相當於在吃肉,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熊貓植物飲食中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與食肉動物相似,食肉動物從其他動物身上獲得超過70%的能量。而大熊貓的能量攝入量百分之50以蛋白質的形式存在,與野貓和狼相似。

通俗的講,根據大熊貓吃什麼,它們絕對屬於食草動物,但從攝入和吸收的飲食中的營養成分看,它們屬於食肉動物。這或許就是大熊貓作為食肉目動物,卻十分專注於吃竹子的原因,它們吃竹子相當於在吃肉。

那熊貓吃竹子怎麼相當於吃肉的呢?草食性飲食導致了熊貓處理竹子所需的牙齒,頭骨和假拇指的進化適應。但熊貓的腸道和消化系統幾乎沒有變化,這表明大熊貓只對其祖先狀態進行最小的進化修改用來處理竹子。它們的短腸使熊貓能夠消耗和處理大量的竹子,從而彌補了這種纖維飲食的低消化效率。

在這項研究中,還有其它表明熊貓是食肉動物的方面:大熊貓有消化道,消化酶和腸道微生物,類似於食肉動物,而不是食草動物;成年雌性熊貓奶水中的常量營養成分也將其直接置於其他食肉動物中。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研究結果可以幫助解決有關大熊貓進化的長期問題,包括食肉動物分支成員向極端特殊食草動物的不尋常過渡。「實際上」研究員寫道,「這種轉變可能比假設的更為膚淺,只是結合了對新食品類型的實質性適應,而且常量營養素處理的變化相對較小。」

研究人員說他們將繼續研究大熊貓的進化和適應。而熊貓作為瀕危物種,這項工作最終也將應用於熊貓的保護管理。

相關焦點

  • 吃竹子的大熊貓竟然是食肉目動物
    始熊貓始熊貓的主支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距今約300萬年前,已經進化成為一種形體比現在的熊貓小、兼食竹類的雜食動物了。此後,這一主支逐漸向亞熱帶擴展,並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生活,食物也逐漸變為主要吃食竹子。距今約200萬年前,小種的大熊貓已經進化成為素食主義者了。成功「改行」後,冰川消退,熊貓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體形變大,出現了比現在大熊貓大的巴氏大熊貓。
  • 大熊貓為啥以吃竹子為生?你不知道的國寶,熊貓原來是吃肉的
    說到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有個特殊的習性大家都熟悉了,那就是愛吃竹子,幾乎以竹子為生。但是你知道嗎?熊貓不是只吃竹子的,除了圈養大熊貓還有窩窩頭和盆盆奶補充營養外,野生大熊貓還吃肉和甜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因吃不到新鮮竹子,將提前被送回國,大熊貓最早為何要吃竹子呢
    導語:因吃不到新鮮竹子,將提前被送回國 ,大熊貓最早為何要吃竹子呢最近這段時間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難以從我國運輸新鮮竹子;加拿大官方表示:旅居加拿大的兩隻中國大熊貓「二順」和「大毛」,將被提前兩年送回中國。
  • 大熊貓不只吃竹子,雖被歸類到了肉食動物,但以草食為主
    冬天吃竹竿,夏天吃竹葉,在我國四川,新鮮的冷箭竹、缺苞箭竹和竹筍 是熊貓喜歡吃的,這些新鮮的竹子水分多,營養大,大熊貓吃起來也口感好。隨著食性的轉變,熊貓的一些器官也起了相應的變化,特別是牙齒,它的臼齒非常發達,是食肉目動物中最強大的,構造較為複雜,接近於雜食性獸類,而熊貓的前掌上的5個帶爪的趾是並生的,此外還有一個第六指,即從腕骨上長出一個強大的籽骨,起著「大拇指」的作用,這個「「偽拇指」」可以與其他5指配合,就能很好地握住竹子,甚至抓東西、爬樹等。
  • 大熊貓不是食鐵獸嗎?可它也太弱了,高度近視,吃竹子都是被逼的
    但是大熊貓牙齒的鋒利和咬合力確實驚人,犬齒:1298.9磅 裂齒:1851.9磅,穩穩壓老虎獅子一頭。這是傳說中能將三四匹狼當坐墊玩的物種。而且以前它是吃肉的。熊貓雖然名字裡有貓,但它是實打實的熊。熊類基本都是雜食性動物,當然根據觀察吃野果比較多,但是吃肉也是完全可以的。只有北極熊和大熊貓不一樣,北極熊純吃肉,大熊貓算是純吃素,偶爾捉只竹鼠開開葷。
  • 【菠蘿科學獎】生物醫學獎:為了吃竹子,熊貓們到底經歷了啥?
    獲獎團隊: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保護遺傳學家魏輔文、胡義波及同事 肉嘟嘟,圓滾滾,胖乎乎,一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照一張彩色照片…… 大熊貓憨態可掬的日常,似乎除了賣萌就是啃竹子。然而你可知道,為了自由自在地吃竹子,熊貓們都經歷了什麼……多長一根手指,只為了抓緊你大熊貓作為熊科動物中的異類,不光是個素食主義者,還比其他的熊多長了一根手指——偽拇指。同樣吃竹子的小熊貓也有這根偽拇指。不過,雖然都叫熊貓,但它們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遠房親戚。四千多萬年前,大熊貓和小熊貓就分別踏上了各自不同的演化之路。
  • 老虎和獅子為什麼挨餓也不吃熊貓?網友:也不看熊貓在上古時期叫啥
    大熊貓,咱中國人最愛的國寶,平時吃吃竹子、賣賣萌,就能引起大家尖叫,當年荷蘭人想要一隻熊貓養,等了16年;日本民眾想看熊貓,要排隊3小時,可只能觀看5分鐘;菲律賓等不到熊貓,
  • 大熊貓明明是肉食動物,為什麼偏偏吃竹子?或許是這個原因!
    在動物園中我們可以看到大熊貓不是在吃竹子,就是在睡覺,有時甚至還和飼養員撒嬌,很多人都被它憨憨的模樣折服,認為它是一種溫和性的動物,但實際上大熊貓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牙齒的鋒利程度僅次於鱷魚,似乎與它吃竹子的形象非常不符,很多人都納悶了,為什麼大熊貓有著如此鋒利的牙齒,只吃竹子不吃肉呢?
  • 憨態大熊貓,是熊還是貓?祖先是誰?
    成天靠吃竹子度日,吃完就睡,睡累了就起來玩的大熊貓並非是食素動物,雖說頂著熊和貓的雙重身份,追根朔源,它可是實打實的食肉動物,不就是吃個肉嗎?小意思。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
  • 滾滾國寶那些事兒——你不知道的熊貓
    ,還是實實在在的食肉目動物! 然鵝,熊貓食「肉」可跟別的食肉目動物大不一樣,熊貓吃的是各種各樣的竹子,從竹子中獲取的蛋白質、能量其實和吃肉相差無幾。經觀察研究發現,熊貓大約吃27種竹子,每個季節選取的竹子部位也不相同,尤其能夠找到蛋白質含量高的部位。 這麼看來,吃竹子,大熊貓可是專家!
  • 大熊貓不是食鐵獸嗎?可它也太弱了,高度近視,吃竹子都是被逼的
    但是大熊貓牙齒的鋒利和咬合力確實驚人,犬齒:1298.9磅 裂齒:1851.9磅,穩穩壓老虎獅子一頭。這是傳說中能將三四匹狼當坐墊玩的物種。而且以前它是吃肉的。熊貓雖然名字裡有貓,但它是實打實的熊。熊類基本都是雜食性動物,當然根據觀察吃野果比較多,但是吃肉也是完全可以的。只有北極熊和大熊貓不一樣,北極熊純吃肉,大熊貓算是純吃素,偶爾捉只竹鼠開開葷。
  • 獅子跟老虎為何從來不吃熊貓?網友:也不看熊貓祖先叫什麼名字
    獅子號稱「草原之王」,老虎號稱「森林之王」,它們站在自然界的食物鏈頂層,像羚羊、野牛、野豬、狍、麝、鹿等蹄類動物,見了它們都得退避三舍。但它們卻通常不會去攻擊大熊貓,即使熊貓看起來就是一副無公害的模樣。這是為何呢?我們如今看到的熊貓,主要分野生和圈養兩種,它不單單吃竹子,也吃窩窩頭、胡蘿蔔、蘋果、竹筍。
  • 吃不到新鮮竹子旅加大熊貓將提前歸國,大熊貓真就只吃竹子嗎?
    大熊貓總以它可愛憨厚的一面展現在我們面前,而且在我們的印象裡它就吃竹子,什麼也不吃。但是實際上它是吃肉的,是雜食性動物。根據最新研究,科學家發現大熊貓的身體其實適合吃肉,其身體內部結構很像食肉動物。但是它的消化系統已經不太適應吃肉了。
  • 真實的「功夫熊貓」,沈王爺嚇哭了
    而且絕大部分的大熊貓是不像電影裡的阿寶那麼好欺負。它們不咬飼養員,基本就是因為認識。不認識的情況下,你闖入其領地,讓它夠得著,脾氣不太好的個體肯定攻擊了。就算飼養員也不敢輕易惹成年的滾滾們:如果大家谷歌一下「熊貓 咬傷 飼養員」,同樣能發現好多案例。馴化過的貓狗也會傷人呢,何況是沒馴化過的、有殺人能力的熊貓?
  • 熊貓吃過人嗎?為何說人類保護動物是一個「謊言」?
    根據現存報導來看,曾發生過幾次熊貓咬人事件,但往往人類不佔優勢,只能任由這個幾百斤的「大胖子」在自己身上「蹂躪」。但很快會被人解救,所以目前並沒有熊貓吃人的事件發生。而且熊貓是草食性動物,一天14個小時左右都花在咀嚼竹子上,對肉不感興趣。這是為什麼呢?至少在700萬年前,熊貓就開始吃竹子了,這全都是基因決定的。
  • 蘭州動物園否認熊貓被虐待:吃新鮮竹子 盡心盡力照顧
    針對此事,蘭州動物園今天上午做出回應,稱網絡上流傳的照片當中的大熊貓名叫「蜀蘭」,是今年4月份才到蘭州動物園,也是蘭州動物園目前唯一的一隻大熊貓。動物園對待「蜀蘭」一直盡心盡力,所謂的「虐待」是無稽之談。蘭州動物園副主任王輝太介紹,動物園的飼養員14號發現大熊貓背後的傷口,立刻讓獸醫觀察處理。經初步分析,它吃竹子的時候有個習慣性動作,抱一捆竹子,一躺,竹子上的竹茬子可能把它蹭破了一點。
  • 大熊貓吃竹子,為什麼不會被竹子劃傷嘴巴?
    也就是說,食草動物吃的草根本不是自己吃的,而是餵給自己體內的微生物,自己吸收的是微生物分解後的營養物質。而大熊貓,在遠古時期屬於猛獸,以肉食為生,結果在遭遇能量危機之後,當地的大型動物減少,使得它只能以植物為生。
  • 大熊貓:表面上吃素的食肉動物?
    圖片來源:MIKE BLAKE, REUTERS大熊貓是不折不扣的食草動物,但它卻屬於哺乳動物中的食肉目(Carnivora),此稱謂之下的幾乎所有動物——狗、 貓、鬣狗、鼬鼠、貓鼬、浣熊等等——都吃肉。然而大熊貓除了竹子之外幾乎不吃別的,這使它成為了食草動物。至少表面上看如此。
  • 大熊貓明明是肉食動物,為什麼偏偏吃竹子?或許是這個原因!
    在動物園中我們可以看到大熊貓不是在吃竹子,就是在睡覺,有時甚至還和飼養員撒嬌,很多人都被它憨憨的模樣折服,認為它是一種溫和性的動物,但實際上大熊貓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牙齒的鋒利程度僅次於鱷魚,似乎與它吃竹子的形象非常不符,很多人都納悶了,為什麼大熊貓有著如此鋒利的牙齒,只吃竹子不吃肉呢?
  • 只吃竹子的熊貓是如何活下來的?
    做一個素食主義者可不是容易的事:面對維持飲食均衡這一難題,很多人都會更願意回頭擁抱漢堡和雞翅,所以人類素食主義者並不僅吃一種食物,他們會擴展自己的食譜——大熊貓也一樣。此前,科學家一直不能確定熊貓是如何只依靠食用一種高纖維的植物——竹子——來滿足他們的營養需求的,直到新近的研究解答了這個問題:熊貓會食用兩種竹子,以及其他幾類植物,以滿足其每日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