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歷史研究院圖書檔案館文獻特展」在中國歷史研究院開幕。特展以中國歷史研究院圖書檔案館館藏民國文獻為依據,設置民族危亡、持久抗戰、砥柱中流、烽火河山、壯懷激烈、文藝號角、西行漫記、浴血重生共8個主題、128個展籤條目,展出180餘種、近200冊原始珍貴文獻。
本次展出的近200冊文獻全部是中國歷史研究院圖書檔案館的館藏原件。出版時間涵蓋了從上世紀20年代末至1945年抗戰勝利近20年的時間。從中不僅能看到對當時重大歷史事件的記錄和分析,還能感受到,在國難當頭的危急時刻全社會同仇敵愾,抵禦侵略的決心。
比如這本1937年7月15日出版,名為《盧溝橋大事件》的小冊子,編者在書的第一頁就發出警告:國家民族的危機日益嚴重,在目前,誰不嚴正的關心世界政治和社會時事,誰就立刻被時代的狂潮所淹沒。
在另外一本名為《從九一八事變到盧溝橋事變》的書中,作者全面系統的揭露了當時日本蓄謀已久,妄圖全面佔領中國的野心,呼籲中華兒女奮起抵抗。
中國歷史研究院圖書檔案館館員袁立澤說:「你可以看到,在結尾的時候(書上)說,這本小冊子可以當作一部血淚史,可以當作一篇座右銘,可以當作一首圖強歌。」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自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全面勝利,也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特展通過對史料多層次、多角度的展示,系統展現在空前卓絕的洗禮與考驗中,中國共產黨逐漸成熟壯大,提出並解決了一系列奪取抗戰勝利的根本性問題,表現出了無可比擬的戰略運籌能力、奮鬥犧牲精神和強大的凝聚力;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萬眾一心,前赴後繼,眾志成城,同仇敵愾,譜寫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抵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
攝影:李成龍
本次特展是中國歷史研究院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體現中國歷史研究院圖書檔案館厚重館藏實力的同時,特展為人們提供一次「觸摸」歷史的機會——近距離感受中華民族飽受戰火洗禮、從衰敗走向勝利的艱苦歷程和用鮮血、生命澆鑄出的偉大抗戰精神,堅定人們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維護和平的決心,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凝聚起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
特展由中國歷史研究院主辦,中國歷史研究院圖書檔案館承辦。據悉,本次特展將持續到10月15日。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