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廿四花事
冬天養花,「5種水」堅決不能澆,澆了不長個,還黃葉!
養花有「三大要素」,分別是水、肥和光,而水是維持花草生命的根本。如果沒有水,花草很快就會幹枯而亡,而同樣的,如果澆多了水,澆錯了水,花草也會爛根黃葉活不長。特別是在冬天,一個我們洗手都不願用冷水的季節,我們給花草澆水更要小心,比如下面所說的「6種水」,則是堅決別澆。
1、未經發酵的生肥水
花友們都知道,一些生活中的「垃圾」如淘米水、過期牛奶等,含有豐富的營養,處理好了兌在清水中澆花可以很好地補充養分,讓花草長得旺盛。有不少花友就順手把它們倒進花盆了,結果花草不但不旺,反而越來越黃,越來越瘦。
這主要是因為這樣的廚餘廢料必須要經過充分地發酵才可以當作肥料來用,用這些沒有發酵的「生肥水」來澆花,裡面的有機物會在盆土中繼續發酵而產生大量熱量,導致花草燒根而亡。所以說不管是淘米水還是過期牛奶,甚至是洗菜洗肉的水,我們想要用來澆水,必須經過至少2個月的充分發酵之後,每次至少用1:30的比例來兌清水,這樣澆花才安全又能補肥。
2、半截水
因為冬天澆水幹得慢,有些新手花友就想出了一個澆水的「好辦法」,就是淺淺地澆一點,而不澆透,覺得這樣既能給花草補水又會幹得快,不至於因為盆土長時間不幹而導致花草爛根或凍傷,這其實有個說法,叫做澆「半截水」。
這種澆「半截水」的做法看似「聰明」,實則大錯特錯。因為如此澆水,只是澆溼了盆土的表面,長期這樣做的話,盆土的深處一直處於乾燥的狀態,老根都會逐漸乾枯,而新根也不會往深處扎,只是浮於盆土表層,能長旺才怪。
3、過涼或過熱的水
冬天的溫度比較低,剛接的自來水溫度也都極低,這樣的水我們自己都不想伸手去碰,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澆到花盆中也不會讓根系很好地吸收,對花草的生長自然不利,除了不長個頭之外,還很容易黃葉。
有的花友說往自來水中摻點熱水,變成溫水再澆不就可以了麼,其實也不然,我們覺得溫度合適的水,對於花草來說其實是非常熱的了,所以這個溫度是很難通過「摻熱水」來調整的。所以在冬天澆水的時候,先把自來水接到桶中在陽光下曬兩天,或者放到溫暖的室內靜置幾天,讓水溫與室溫和盆土的接近之後再澆,這是最合適的。
4、下午澆水
很多上班族的花友,因為白天沒有時間,通常會在下午給花草澆水,這在春、夏、秋三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但是到了冬天,一到下午溫度就降下來了,此時澆水,花草吸收得慢,多餘的水分也揮發不了,到了夜裡溫度見到最低,露養的花草會有凍傷的危險,即便是室內的花草,因為不通風,相當於至少一夜的時間花草是泡在水中的,這樣不但容易徒長,更重要的是很容易爛根。
所以冬天最好還是選擇在晴朗的中午澆水,中午的溫度最高,花草的根系比較有活力,吸收水分的速度快,多餘的水分也易揮發,不會造成積水,大大降低了爛根的危險。花草在冬天對水分的需求比較低,晚個幾天澆一點事都沒有,所以如果是上班族沒有時間的話,可以選擇休息日在中午集中澆水即可。
5、陰雨天澆水
同樣的,花草在陰雨天也是最好不要澆水的,特別是冬天,一旦陰雨天澆水,不知道什麼時候晴天,氣溫非常低,盆土可能要過很久才會幹,長時間的積水很容易導致花草爛根、黃葉、徒長或受凍。
其實不單單是冬天,其餘季節我們澆水也要儘量避開陰雨天,有時往往我們澆水的時候是晴天,澆完水馬上變天了,覺得不好把握,所以我們最好養成每天看天氣預報的好習慣,這樣基本就能大體預知天氣的變化,儘量避開陰雨天氣。
總結:冬天養花,「5種水」堅決別澆,澆了不長個,還黃葉!建議冬天平時就用水桶預備好自來水,然後在花草需要澆水的時候,選擇晴朗的中午來澆,水中儘量不要添加亂七八糟的東西,因為冬天花草並不需要太多的肥料。
以上由廿四花事整理髮布,希望能對新手朋友提供一點參考和幫助,由於水平有限,文中難免會出現錯誤疏漏之處,還請大家在評論區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