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東芝空調淡出家電賣場

2020-12-15 網易科技

「夏普空調低調離開中國市場很可能是日本企業出於整體戰略布局的考慮,表面上看是鐵扇公主把孫悟空吃了,其實是孫悟空鑽進了鐵扇公主的肚子,捏著你的命門呢!」帕勒諮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表示。

近日夏普空調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在行業內不脛而走,《IT時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儘管日系空調在中國市場佔有率大幅縮水,夏普、東芝空調已難覓蹤影,但日系空調實力不容小覷,掌握著大多數國產空調壓縮機的「脈門」。

夏普東芝難覓身影

日前夏普方面對空調退出中國市場一說予以否認,但業界人士普遍認為,在目前夏普彩電業佔據中國外資彩電企業領先地位,而夏普空調市場份額十分微小的情況下,夏普空調退出中國市場幾成定局。《IT時報》記者近日走訪滬上各大家電賣場發現,夏普、東芝日系空調都已難覓蹤影,同時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日系空調企業在變頻市場佔有率已從2009年的22.7%下滑到2010年7.5%,降幅高達15%。

「夏普現在專心賣彩電,空調大半年前就不做了。」數位永樂空調促銷員對記者表示,從09年年底至今夏普空調就不再供貨,再次供貨時期也說不準。記者在各大賣場空調專區都不見夏普空調蹤影,格力、志高、長虹等國內品牌佔據了這裡的「半壁江山」。

此外,賣場人員告知記者,同為日系品牌的東芝空調也已退出市場,「東芝、夏普都從2009年停止供貨。」蘇寧電器相關負責人姚先生告訴記者,目前上海蘇寧電器中已沒有夏普空調,「夏普東芝目前都暫停操作,即已經不供貨了。東芝目前還剩一些樣機,正在陸續撤出。什麼時候再來目前也說不準。」

據了解,夏普空調在中國主打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市場,也曾奪得上海市場銷售冠軍,但現在夏普產業重心已偏向彩電等黑電部門,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夏普內部,空調已被邊緣化。」同時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夏普選擇低調退出中國市場很可能是考慮到方便清理庫存而採用「軟著陸」,同時從品牌宣傳角度來說,全產品線更有利於提升品牌價值。

壓縮機還是日本的

「同價位的空調,國產的一定比日系的高檔些。同檔次的空調,國產的也一定比日系的便宜最起碼10%」。蘇寧電器空調促銷員張小姐對記者表示。據了解,目前國產空調性價比已明顯高於日系品牌,日本製造的空調也已失去往日的名牌效應。

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在變頻空調時代,美的、海爾、格力、海信等國產空調佔據了變頻市場60%以上份額。而以夏普為代表的日系空調如松下、日立、大金、三菱等市場份額一路走低。高高在上的價格成為日系空調在中國市場遭遇滑鐵盧的主要因素。

但《IT時報》記者在採訪中詢問多位業內人士後發現,目前多數國產品牌空調的「心臟」——壓縮機仍是來自日系。日系品牌佔有較低市場份額只是製造整機產品的衰落,日系空調在核心技術上仍掌握著話語權,同時由於核心部件在整機中所佔的利潤比例不低,因此日系空調藉此仍可獲得巨大利益。

帕勒諮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認為,無論是夏普還是其他日系空調,都不可能完全退出中國市場,這只是日系白電出於戰略的考慮,「現在中國空調市場競爭激烈,但日系空調企業做配件同樣賺錢,我國空調品牌大多數還是依靠日系壓縮機。

暫時退出中國空調整機市場只是日系企業在產業線上的一個選擇。」羅清啟告訴記者,目前在全球空調市場,都是中國品牌的空調佔據主導,但眾多日系空調企業卻掌握著壓縮機等關鍵零部件。

本文來源:IT時報 作者:唐曉園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夏普東芝被收購 日本家電企業敗在哪?
    【中國經營網注】日本家電企業的沒落,很大程度上不是日本企業技術與產品不行了,而是緣於其經營思維過於僵化,市場反應過於遲鈍。本文來自新浪創事記。  3月17日晚,美的集團發布公告,稱已與東芝株式會社就收購其白色家電業務事項達成諒解備忘錄,美的將通過收購獲得東芝白色家電業務控股權。
  • 內地賣場顏面掃地!香港家電賣場獨家揭秘
    香港的家電產品像電視、冰箱、洗衣機等不同品牌都是擺在一起賣的,而銷售人員也只是賣場的僱員,並不會特意推銷某一款產品。包羅萬象的冰箱產品  賣場內的冰箱產品讓筆者十分好奇,因為裡面完全沒有國內的品牌,像松下、西門子、三星等產品也和國內完全不同,同時還有像日立、夏普等國內不常見的品牌的產品。而從機型來說,賣場內的冰箱也同時擁有多門、對開門、三開門等類型,而且幾乎所有機型都是原裝進口的。
  • 前後收購日本夏普、東芝電器,中國的電器市場就從此輝煌了嗎?
    富士康控股日本夏普2016年,日本的電器行業註定動蕩不安,近幾年的日本在電器方面的發展已經逐漸開始減少,不僅是市場在減少,每年的銷售額也在不斷減少。就在2016年,日本夏普宣布被富士康收購,富士康控股66%夏普,要知道夏普在日本的地位可是「教父」級別的,由於夏普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液晶電視,人們都稱之為「液晶之父」!但是還是因為經營不善而虧損,在2016年為中國富士康所收購。日本電器的市場走低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早在2015年夏普就因為虧損巨額不得不出售夏普身在日本大阪總部的大樓,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日本的電器市場已經在不斷的萎縮。
  • 在華日企這一月:家電企業全速衰退 東芝淪為二線品牌
    在華日企這一月:家電企業全速衰退 東芝淪為二線品牌(TechWeb配圖)10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稱,9月汽車產銷表現欠佳,累計增速在連續8個月提高後首次出現回落。家電企業:全速衰退相對於財大氣粗的車企和影響較小的零售業來說,日本家電企業則是雪上加霜。9月15日是夏普的百年紀念日,夏普中國投資公司原計劃9月8日在上海舉行「夏普創業百年」的大型活動,後活動被停;尤其是9月26日夏普宣布將向日本國內的札幌證交所、名古屋證交所和福岡證交所提交退市申請後,這家百年老店在公眾看來已搖搖欲墜。
  • 揭秘香港家電賣場 與內地有何差異(上)
    大家都知道香港的手機、相機等數碼產品價格比大陸要便宜不少,但是在家電產品上我們就比較陌生了。究竟香港人使用的家電產品與內地的相同嗎,而我們如果購買電器又應該怎樣操作才能順利運到家呢?最近小編正好有事要去香港,也藉此機會,逛了一下當地的家電賣場,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香港的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的品種與價格,讓大家成行香港前就可以做好購買計劃。
  • 內地賣場顏面掃地 香港家電賣場選購攻略
    大家都知道香港的手機、相機等數碼產品價格比大陸要便宜不少,但是在家電產品上我們就比較陌生了。究竟香港人使用的家電產品與內地的相同嗎,而我們 如果購買電器又應該怎樣操作才能順利運到家呢?最近小編正好有事要去香港,也藉此機會,逛了一下當地的家電賣場,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香港的電視、冰箱、洗 衣機等家電的品種與價格,讓大家成行香港前就可以做好購買計劃。
  • 揭秘香港家電賣場 與內地有何差異(下)
    香港家電賣場揭秘 內地顏面掃地(上)  差異很大的洗衣機產品在來香港之前,筆者就知道香港最常見的洗衣機品種並不是普通的滾筒或者波輪,而是一種豎式滾筒。人性化的電視購買體驗相比冰箱和洗衣機與國內的巨大差異,電視倒沒有什麼讓人驚奇的地方,除了沒有國產品牌外,三星、索尼、夏普、LG、東芝等品牌的產品與國內幾乎完全一樣,筆者只見到飛利浦有幾款全進口的機型。
  • 日本家電銷售轉戰線上 海信東芝逞強熱銷榜
    根據日本主要家用電器零售商在線銷售數據顯示,日本市場在三月中下旬開始,線上家電銷售額激增,到三月末線上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1.21倍;到四月第二周時,線上銷售額又上升了近20個百分點。銷售額的快速增長推動了整個家電市場的客單價上升。儘管消費者購物渠道發重心偏移網購,不過,對品牌的偏好並未發生改變。從品牌偏好看,夏普、東芝、海信和索尼仍然是熱門。
  • 夏普賣身、東芝巨虧 昔日輝煌的日本電子怎麼了?
    本報記者 姚瑤 上海報導繼去年日本「液晶之父」夏普被臺灣鴻海集團收購後,近日,東芝爆出巨虧49億美元,公司首次公開表示業務或難以為繼。回溯1995年,當時世界500強榜單上,有149家日本企業,更有多家日本電子企業進入前50,日立位列13,松下位列17,東芝位列36,索尼位列43,NEC位列48。
  • 國外的家電賣場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國外的家電賣場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提到國外家電,在許多國人眼裡似乎都是最先進、時尚、價格不菲的進口家電,然後還能如數家珍的報出一些國外品牌,如松下、索尼、LG等等,那麼國外的家電賣場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老外們對家電又有怎樣的感受呢?我們採訪了MSN上的幾個老外,並整理出來,通過這些當事人的自述,大家或許可以對外國人與家電有一個大致了解。
  • 夏普空調怎麼樣 夏普空調退市原因介紹【詳解】
    對於夏普品牌的家電產品很多消費者都是記憶猶新的,而且可以勾起一代人對於以往歲月的回憶。但現在市面上,我們已很難見到夏普空調產品的身影了。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夏普品牌空調產品的退市呢 ? 下面,小編就向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原因,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 松下夏普東芝相繼被收編,日本彩電品牌是如何一步步衰退的?
    導讀:短短二十年間,曾經被國人捧上神壇的日本電視品牌夏普、東芝、松下、日立等,如今卻在國內的家電市場中日漸凋零。2011年,松下將旗下三洋家電出售給海爾集團;2015年,長虹集團獲得三洋電視品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使用權;2016,夏普被代工巨頭富士康斥資35億美元收購,佔股66%;2017年,東芝電視業務被海信以129億日元收購,擁有其今後40年能在全球範圍內出售電視機時使用「TOSHIBA」品牌的權利;
  • 東芝擬將家電業務售美的 外媒:日電器業夕陽西沉
    參考消息網3月16日報導 外媒稱,日本電器業夕陽西沉,繼夏普(Sharp)被臺灣鴻海集團收購後,又有消息稱,另一品牌東芝(Toshiba)也準備將其白色家電部門賣給中國家電巨頭美的集團。據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16日報導,日本方面有評論認為,這一連串收購行動,反映日本已徹底退出與中國在亞洲家電業的惡性競爭,進而掀起這個領域的大洗牌。《日本經濟新聞》15日報導,東芝決定在今年年中,以數百億日元脫售其業務,其中有關總名稱為「Life style」的家電部門準備出售給中國美的集團。
  • 中國家電六強,逐鹿國際市場,能超越日本曾經的家電六巨頭嗎?
    大體來說,國內白電市場的品牌主要是格力,美的,海爾三家企業,加上三家主要的電視生產企業TCL,創維,海信,組成了中國家電企業的主要力量,可以稱之為家電六強。一些主要的家電產品像家用空調,洗衣機,冰箱,平板電視等,中國的產量都位於世界前列。
  • 全國首家人工智慧AI家電賣場在吉林市歐亞綜合體開業
    近日,全國首家人工智慧AI家電賣場在吉林市歐亞綜合體開業。海爾、西門子、松下、美的、夏普、三星、索尼、LG、格力、方太、博世、海信、創維等近百個知名電器品牌,電視、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煙機、灶具等十餘個品類,千餘種家電全方位入駐賣場,與傳統家電賣場不同的是,5G網絡已經鋪進了商場,屆時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親自體驗家電產品的特點、功能和使用技巧等,商場將體驗性、科技性、創新性、互動性、娛樂性融為一體,消費者置身在賣場設置的5大體驗區裡,盡情享受時尚元素與智慧零售概念的完美結合
  • 東芝裁掉萬名員工!電器王國何以從輝煌走向沒落
    除了對公司生活方式業務裁員外,東芝還將對企業部門裁員1000人,晶片運營部門裁員2800人。東芝大幅裁員的背後是東芝財務醜聞和家電業務的連年巨虧,更是日本傳統家電業務集體頹勢、日薄西山的映照。因為業績巨虧而製造財務醜聞,因為財務醜聞而雪上加霜,東芝似乎已跌進尷尬詭異的輪迴。
  • 日本家電品牌國有化 東芝彩電能否涅槃重生?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日本家電品牌正在淡出中國市場,雖然在大陸的合資中還持有一定股份,但是持比越來越低。日系家電正逐漸演變成帶有日系風格的國有產品。曾經日本家電的獨門絕技,在中國這個全球最高效的協作體系中,慢慢走向了融合和分化。
  • 美的收購東芝 日本「白電三巨頭」一天內兩家易主 中企買來值不值?
    繼鴻海精密工業3月30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斥資3890億日元收購夏普三分之二的股權後,當日晚間,美的集團發布公告稱,經交易雙方協商一致,美的擬以自有資金約 537 億日元(約合 4.73 億美元)收購東芝所持白色家電業務80.1%股權。至此,日本「白電三巨頭」中的兩家在一天之內易主。 美的收購東芝家電業務,最大價值在於為美的贏得了日本市場。
  • 陳言:日本家電巨頭接連淪陷 中國企業獲得品牌和技術的機會到了
    近一些的,如2013年富士通虧損950億日元,2015年索尼虧損1200億日元,也都算不上多大,看看2016年3月的夏普、東芝,就知道日本家電業務已經日薄西山。 黑色家電的夏普被臺灣企業鴻海收購於門下,東芝剝離白色家電業務都是板上釘釘的事,誰也改變不了。
  • 走進日本最大電器賣場 看看它們是怎麼賣電視的
    上周在日本出差期間特意跑到電器賣場看了看,去的是位於東京的 BIC CAMERA 有樂町店,說是電器賣場,其實在這裡不僅能買到各種家電,還能買到日用品、化妝品、酒等,因為時間很緊張,主要逛了逛位於二樓的電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