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真實的日本鬼子,圖3騎洋車子去掃蕩,圖5站在炮樓上舉槍投降的鬼子
圖1【
鬼子進城
】同樣滿滿壓迫感的一張老照片。舉目望去,一眼望不到頭,到處都是耀武揚威的鬼子兵!中國的大街上,成了這幫畜生,炫耀武力的舞臺。看鬼子軍服,應該是抗戰爆發之初,再看看遠處的西式樓宇,大家知道這是那嗎?
圖2:這張鬼子照片背景,精美的木雕和磚雕,不知在北方何地?
圖3【
騎自行車去掃蕩的鬼子
】《小兵張嘎》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這是我們每一代人少年時期的回憶。在電視劇裡,我們經常看到日軍會去很多村子裡面掃蕩,每次一提到鬼子來掃蕩,村民們都非常驚恐,因為日軍的目的十分簡單,要麼是剷除抗日分子、找女人,要麼是搶東西。 每一次日軍的掃蕩對於百姓來說都是很大的,這意味著幾個月的口糧可能沒有了,家裡的牛也被牽走了,這些老百姓賴以生存的物資一旦被奪走,對於他們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隨意那個時候的普通中國人,在日軍的槍炮前面,生活的非常痛苦。
圖4【
持續2.5年的東京審判
】1946年5月3日,東京審判如期開庭並宣讀起訴書,從照片上看,辯方團隊裡地位最突出的三人———前首相、陸軍大臣東條英機、前掌璽大臣木戶幸一以及戰犯辯護人團長清瀨一郎,站位上恰好是個等邊三角形。作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審判,東京審判持續了兩年半,產生了45000餘頁庭審記錄。
木戶幸一
自1940年6月起擔任內大臣至日本戰敗投降,作為天皇的輔弼重臣,幾乎參與了日本對外侵略戰爭的所有重大事件的決策。木戶在兩件大事上都成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有力支持者,
一是建議成立近衛內閣,確立舉國一致體制;二是推薦東條英機擔任首相。
戰後木戶幸一作為甲級戰犯,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終身監禁,判決後服刑於東京巢鴨監獄。1955年被釋放後自政治界引退。於1977年4月6日在宮內廳醫院逝世。
圖5【
站在炮樓上舉槍投降的鬼子
】這張照片上的是1945年在碉堡裡面投降的日本人。這時候的日本已經不行了,因為很多士兵都死在了戰場上或者被調到東南亞了,所以他們就不得不從日本、韓國、臺灣以及東北的那些開拓團裡面找男人入伍。
在1944年反攻開始之後,八路軍就一個個端掉了這些炮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