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慶齡和宋美齡之間真的毫無親情嗎?

2020-12-25 騰訊網

2013年1月27日是已故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孫中山夫人宋慶齡誕辰120周年。《世紀》雜誌2013年1期刊發了宋慶齡研究專家何大章的文章《晚年隔海相望的宋氏三姐妹》,對晚年的宋氏三姐妹之間的親情,特別是國共內戰結束、蔣介石退踞臺灣以後的情況,作了詳盡敘說。本版內容摘自該文。

三姐妹天各一方,思念綿長

最早離開中國大陸的是大姐藹齡。1944年7月9日,她和美齡同機前往巴西治療蕁麻疹。慶齡到機場送行。但她萬萬沒有想到,這次送行是她和大姐的永別。9月藹齡從巴西抵美,1946年便正式定居美國。

1947年6月15日,藹齡寫信給慶齡,說她覺得自己的病情很嚴重,可能會死。她對慶齡說:「作為妹妹,你一直是那麼的和藹和可愛,我想要你知道現在我比以前更加喜歡你了。」「如果我有什麼不測的話,請記住我非常愛你。」

1948年11月28日,美齡由上海乘機赴美,為正在國共內戰中苦苦掙扎的蔣介石爭取美援,就此也永遠地離開了中國大陸。

1949年5月19日,宋美齡和宋子良從美國寫信給慶齡:「最近,我們都經常想起你,考慮到目前的局勢,我們知道你在中國的生活一定很艱苦,希望你能平安、順利。……如果我們在這兒能為你做些什麼的話———只要我們能辦到,請告訴我們。我們倆都希望能盡我們所能幫助你,但常感到相距太遠了,幫不上忙。請寫信告訴我們你的近況。」這也是她與慶齡之間的最後一封通信。1950年1月13日,美齡抵達臺北。至此三姐妹天各一方。

在這以後,慶齡和藹齡還有過信件往來,但似乎只有過一次。1957年,藹齡接到了慶齡的信,請她儘快回國相聚。這封信很有可能是通過朋友帶去的。因為同時,藹齡收到了慶齡的禮物。

1969年2月底,宋家六兄妹中年紀最小的宋子安因腦溢血在香港去世。遺體運回舊金山,於恩典大教堂舉行追思會。除了慶齡之外,宋家兄弟姐妹全數到場。子安與慶齡一向感情最好,但是正趕上極左的「文化大革命」,宋慶齡根本不可能到沒有外交關係的頭號帝國主義國家去參加弟弟的葬禮。

三姐妹赴紐約參加宋子文葬禮突生變故,無緣重逢

1971年,正在中美關係急劇升溫的當口,4月25日宋子文在美國舊金山突然去世。28日,宋子文的遺體運回紐約,決定於5月1日在紐約市中心教堂舉行喪禮。

北京當天回電通知美國:「宋慶齡副主席赴美參加宋子文的葬禮,由於中美尚未建交,沒有直達航班,現在通過美國航空公司聯繫專機,經倫敦飛美國。」同時,尼克森總統也得到消息,宋藹齡將來參加胞弟的葬禮; 宋美齡已經乘專機由臺灣起程來美,當晚在夏威夷休息,擬在翌日直飛紐約。看來三姐妹的團聚馬上就會成為現實了。

但事情突然出現變故,美齡在抵達夏威夷後,接到蔣介石的急電,請她暫不飛紐約。疑惑中,美齡買來當天的美國報紙,得知慶齡也準備來美參加葬禮,於是立即打電報通知了藹齡。美齡停留在夏威夷,不肯向前再走一步。這時,宋子文夫人張樂怡又接到電話:藹齡臨時決定不參加胞弟葬禮。

就在宋子文葬禮的前一天,中國政府通知美方,由於包租不到專機,宋慶齡副主席不能應邀赴美參加葬禮了。美方立即把宋慶齡不來奔喪的消息通知蔣、孔兩家,希望大姐藹齡、小妹美齡能趕來參加葬禮,並指出這無論對死者還是生者都是一種安慰。但由於擔心是「統戰陷阱」,美齡索性掉頭飛回臺北。就連定居在美國的藹齡也仍然猶豫不決。為了等待藹齡的到來,宋子文的葬禮由上午改在下午進行,但最後仍然落空。宋氏三姐妹失去了最後一個團聚的機會。

晚年宋慶齡渴望與美齡相見

宋慶齡的身體也一年不如一年,多種病症的折磨,常常使她痛苦不堪。而越到晚年,她對美齡的思念就越發強烈。由於政治的原因,當時她還不能夠公開表達這種感情。她精心地收藏著藹齡、美齡給她的每一封信。她還經常拉開辦公桌的抽屜,在裡面看宋家1917年拍攝的那張唯一的全家福。她還想辦法通過各種渠道去跟美齡聯繫,希望美齡能回來。

林國才一直被宋慶齡當做家裡人。他稱宋慶齡「婆婆」(即外祖母)。因為工作需要,林國才經常往來於大陸、臺灣和日本之間。一次,他從美齡的好朋友那裡拿到一張宋美齡的近照,回到北京時交給「婆婆」看。慶齡仔細端詳,眼睛裡含著淚花,嘴裡不停地說:「我和三妹(她對宋美齡在家的稱呼)很久沒有見過面了。」接著她拉住林國才的手說:「真的謝謝你。」隨即將照片放進衣袋。

宋慶齡的蕁麻疹經常發作,看過許多名醫也沒有顯著的效果。林國才建議她到日本一些有硫磺溫泉的地方去治療。而日本大正製藥廠的會長、日本參議員上原正吉夫人上原小技也有意邀請宋慶齡以非官方的身份到日本去療養一段時間,同時也希望能安排臺灣的宋美齡一起到日本,好讓她們姐妹重逢。林國才在幾個方面協調運作,據說已經很有了些眉目。然而1980年5月29日,林國才從日本過境臺北回香港時,因為隨身帶著與宋慶齡的合影,而被臺灣當局扣留,並以「協助中共四個現代化的罪名」判其入獄,拘禁在臺灣綠島政治犯監獄長達6年之久。在他被臺灣當局扣留的一年後,宋慶齡就病逝了。20年以後,林國才先生在談起這件事時扼腕嘆息的神情,至今還浮現在我眼前。

1980年12月,陳香梅為宋慶齡帶一封信給宋美齡。陳香梅說:「信中寫到思念之情,並望能安排在某一地點姐妹相見一面。同時也希望國民黨把孫中山先生的一些文件歸還孫夫人。我離開北京去臺灣時,舅父廖承志對我說:『孫夫人希望蔣夫人有回信。』信是我親自交給蔣夫人的,但沒回信,再去詢問時,夫人說:『告訴她,知道了。』」

1979年4月21日,宋慶齡寫給在美國的友人楊孟東的信中問:「你有沒有見過戴維或者同他談過話?我所有親屬的地址我都沒有。」這裡的戴維指的是藹齡的長子孔令侃。很明顯,她迫切地希望通過與美齡聯繫緊密的孔令侃得到美齡的訊息。沒過多久,慶齡的這個願望就有了結果。

但是有了電話和地址也太晚了。宋慶齡已經病得很重。病重期間,鄒韜奮夫人沈粹縝經常在她身邊。有一次宋慶齡對沈粹縝說:「我牽記美齡,現在能來就好了。」又說:「美齡假使能來,住我這兒不方便,可以住在釣魚臺,你們認識,你幫我接待,早上接她來,晚上送她回去。」沈粹縝頻頻答應。同時,她迅速地向鄧穎超反映了宋慶齡的心願。很快回音來了,宋美齡身居美國,那時也身體有病,不能成行。聽到這消息,宋慶齡嘆了氣,惋惜地說:「太遲了!」她似乎對自己的生命有預感。

政治溝坎阻礙了姐妹最後一面

宋慶齡的病情嚴重以後,她的親屬聚集在北京,圍攏在她身邊。大家都知道,宋慶齡牽掛的是宋美齡。於是決定發電報到紐約,把病情的嚴重情況告訴宋美齡,希望她能夠回到中國,在姐姐去世之前再見一面。幾天以後,終於收到了一封回復電報:「把姐姐送到紐約治病。家。」親屬們對這個反應大為吃驚,宋美齡甚至沒有在電報上籤上自己的姓名!

5月30日宋慶齡治喪委員會發表公告:「孫中山先生夫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不幸於五月二十九日二十時十八分在北京逝世。」治喪委員會同時向在臺灣和海外的包括宋美齡在內的親屬發出邀請,歡迎他們來大陸參加喪禮。這一邀請使臺北十分緊張。蔣經國生怕遠在紐約的宋美齡會感情衝動做出什麼舉動。

當天,宋美齡就對此事作出了明確表態。5月30日,她自紐約致函在臺北的蔣經國:「月前廖承志倩託陳香梅函報孫夫人病危,廖得彼方最高層同意請餘赴北平,陳並告令侃希得以一複音,餘聽後置之不理。」「骨肉雖親,大道為重,我等做人做事須對得起上帝、國家、民族及總理主義、父親在天靈,其他均無論矣。」收到這封信,蔣經國肯定長出了一口氣。

但是,從小在異國他鄉相依為命的姐姐去世,不能不在宋美齡心中掀起波瀾。6月7日,她又致函蔣經國:「深信若大陸撤退時,餘在中國而不在美國圖挽回馬歇爾肆意報復並一意孤行之短見,或大姨母不在美國而在上海,必可拖其(指宋慶齡)離開。」這只能說是宋美齡的美麗幻想。當時的宋慶齡豈是哪一個凡人可以拖動的!

宋美齡的話說得很強硬。在此之前,她也表現出對宋慶齡的整體忽視。她從不在任何場合提起宋慶齡的名字,似乎這個人從未存在過。1976年她發表《與鮑羅廷談話的回憶》。在不得不提到宋慶齡的時候,她是這樣處理的:「一九二六年冬,家母、長姊孔祥熙夫人和我,從上海前往漢口,去探視家兄子文和另一位家姊。」但她真的是毫無親情嗎?據香港《百姓》半月刊報導:接近宋美齡的人士透露,1981年5月下旬,她在得知宋慶齡病危及逝世的消息時,曾幾次流淚,並為二姐向上帝禱告。

2010年5月底,我第三次到臺灣訪問。其中婦聯會安排了一次宴請。我的鄰座是一位秦女士,她問我說:「你們基金會出過一本宋慶齡的畫冊?」我說:「對。」她說:「當時朋友借給我一本。我拿到特別高興,就趕快送去給蔣夫人看。」她說,把這本畫冊遞到蔣夫人手裡之後,蔣夫人坐在那兒,一幅一幅認認真真地看了兩個多小時,一動不動,而且旁若無人。看完之後蔣夫人什麼話都沒說,就把那個畫冊收起來了。她還告訴我:在慶齡去世的那幾天裡,美齡完全沉默,一言不發。這些都表現美齡跟慶齡其實感情是很深的。但是由於政治上的原因,她要有很多避諱,無法做任何表示。

相關焦點

  • 飲恨訣別 宋慶齡與宋美齡的最後一面
    (宋慶齡 宋美齡)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和宋美齡在上海舉行盛大婚禮。宋家姐弟悉數到場,卻唯獨缺了二姐宋慶齡。原來宋慶齡故意去莫斯科了,深愛妹妹的她為何這樣做?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宋慶齡和毛澤東、董必武等聯名發表《討蔣通電》。蔣介石是政治敵人,又是妹夫,也因此這一年成了宋慶齡與宋美齡分道揚鑣的一年。
  • 宋慶齡與宋美齡:歷史中的敵人,一生中的家人
    這情感或許會因為利益、現實和政治遮蔽和扭曲,卻始終是在的,也永遠抹不掉。 而只要有,這世界就還有希望,溫暖和光明就依舊是值得、也可以追求的方向。就像烏雲背後,還是陽光。只待雲開霧散,天地之間便是燦爛。家人,始終是家人。 ——前記
  • 宋美齡至死都不見宋慶齡,她們姐妹倆寫下的遺囑卻如出一轍,令人驚嘆!
    不過隨著三姐妹迎來各自的婚姻,宋家諸位之間不知不覺便產生了一道裂痕,尤其是從美玲和宋慶齡。 你就諷刺意味的是,宋美齡不顧父母靄齡和其他親友的激烈反對,最後堅持嫁給了蔣介石。
  • 宋慶齡晚年思念宋美齡,不斷假設其回國接待程序
    新華社 發 據人民網、快樂老年報綜合報導, 2013年1月27日是已故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孫中山夫人宋慶齡誕辰120周年。《世紀》雜誌2013年1期刊發了宋慶齡研究專家何大章的文章《晚年隔海相望的宋氏三姐妹》,對晚年的宋氏三姐妹之間的親情作了詳盡敘說。
  • 宋美齡拒見二姐宋慶齡最後一面,得知二姐去世,含淚說了七個字!
    大姐姐宋靄齡於一九七三年十月十九日病了,享年八十四歲;二姐宋慶齡於一九七一年五月二十九日病了,享年八十八歲;三妹宋美齡於一九七三年十月二十四日病了,享年六十六歲。但是,看似令人豔羨的宋氏三姐妹,卻難以與世人唾棄的姐妹情誼相提並論。面對左派的利益和政治立場,他們選擇了捨棄親情。曾經和宋慶齡是很要好的姐妹,在人生的後半段卻不能重逢。
  • 宋慶齡、宋美齡姐妹的紅塵因緣,竟是這般!
    不知道自己究竟愛不愛他,或許,也沒有人能分清愛和崇拜的距離有多遠,宋小姐看到這個男人,就知道自己完了,自己的一生,將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他。因為比起大姐,宋慶齡的性格更為謙和,而且在年齡上美齡和二姐也更為接近。後來在孫中山和二姐的婚事上,宋家上下都是反對聲音,唯有宋美齡是支持二姐的。可見小妹在宋慶齡心裡的分量,而成為大總統夫人後的宋慶齡更成為了宋美齡的「偶像」,這也可以說是後來影響宋美齡嫁給蔣介石的原因之一吧!
  • 宋慶齡病重,書信宋美齡,卻等來六字回應,民國姐妹花發生了啥?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宋慶齡和宋美齡兩位女中豪傑的故事。姐妹兩人的關係在人們眼中看來也是十分的要好,然而到了晚年的時候,宋慶齡寫信給自己的好姐妹宋美齡的時候,為何只得到六個字的回應呢?這一對民國姐妹花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提起民國,必不可免的想到民國「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尤其是宋家三姐妹,更是尤為耀眼,她們思想空前獨立,傾國傾城,後來更是創造了一段傳奇。
  • 宋慶齡晚年寫信邀宋美齡回國,宋美齡卻只說了四個字,令人唏噓!
    說起民國時期,最有名氣的女人當屬宋氏三姐妹,尤其是其中的宋慶齡和宋美齡,宋慶齡嫁給了「國父」孫中山,成為萬人敬仰的慈愛「國母」,宋美齡嫁給了國民黨實權人物蔣介石,成為當時權勢煊赫的第一夫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兩姐妹之間的事情。
  • 宋慶齡與宋美齡姐妹為何三十年寧死不相往來?
    然而本來關係最好的宋慶齡和宋美齡姐妹卻因種種原因,在人生的最後三十年抵死不見,讓人唏噓不已。青年時代宋美齡和宋慶齡關係最是要好,性格和年齡上的接近讓這對姐妹走的很近。更重要的是在全家都反對宋慶齡和孫中山的婚事時,也只有宋美齡全力的支持二姐。在宋慶齡嫁給孫中山後,宋美齡更是把成為總統夫人的二姐當成偶像,這也是後來影響宋美齡嫁給蔣介石的一個重要原因。
  • 宋美齡至死不肯見二姐一面,得知宋慶齡去世消息後,說了一句話
    在了解到宋慶齡身患絕症後,宋慶齡派人向遠在美國紐約的小妹宋美齡求婚,表示願意一生相伴。愛情,也許是人類最難割捨的東西,甚至連偉人也不例外。但宋美齡拒絕了這一要求,她無法到大陸與二姐相聚,因為她心裡還不想背叛那個人,那人就是亡夫蔣介石。
  • 宋美齡拒見二姐宋慶齡最後一面,得知二姐去世,含淚說了七個字!
    大姐姐宋靄齡於一九七三年十月十九日病了,享年八十四歲;二姐宋慶齡於一九七一年五月二十九日病了,享年八十八歲;三妹宋美齡於一九七三年十月二十四日病了,享年六十六歲。但是,看似令人豔羨的宋氏三姐妹,卻難以與世人唾棄的姐妹情誼相提並論。面對左派的利益和政治立場,他們選擇了捨棄親情。曾經和宋慶齡是很要好的姐妹,在人生的後半段卻不能重逢。
  • 宋美齡為什麼不去參加宋慶齡的葬禮?姐妹何以老死不相往來?
    宋慶齡與宋美齡姐妹的故事在三人小說中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姊妹二人雖是同根同源,一生卻走了兩條截然相反的道路,也曾發生過激烈的衝突,但兩人之間仍有不可逾越的血緣關係,所以在感情上有一種若即若離的維繫。宋美齡本人也曾有過「無英雄不嫁」的誓言,也有她的抱負和姐姐宋靄齡的推崇,宋美齡與蔣介石於1927年12月1日結婚,1928年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宋美齡成為第一夫人。對兩人結婚的宋慶齡持不同意見,稱二人的結合只是政治的一部分,並非愛情。
  • 蔣介石讓毛人鳳除掉宋慶齡,宋美齡只說一句話,蔣立刻取消計劃
    ,成為實際的控制著,他實行的卻是獨裁統治,完全違背了孫中山的遺願,因此宋慶齡對蔣介石很是反感,當時極力反對宋美齡嫁給蔣介石,但最終宋美齡還是聽從了宋靄齡的勸解嫁給了蔣介石。蔣介石於公於私對宋慶齡都很憎惡,特別是宋慶齡長期依靠自己的特赦身份和影響力宣傳反對蔣介石的言論,這使得蔣介石動了殺心。
  • 老蔣想暗殺宋慶齡,宋美齡冷冷說了句話,嚇得老蔣馬上取消行動
    宋家三姐妹分別是宋慶齡、宋美齡和宋靄齡,她們在中國近現代社會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對近代中國的歷史走向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們與政治結成的命運應該由他們的父親宋嘉樹來決定。本來也是個窮孩子的宋嘉樹,後來乘船到美國尋求機會,成了一名牧師,後來回到家鄉當了一名牧師,以自己的身份開辦了一家實業企業,並從中賺了不少錢。
  • 【10.24】宋美齡和三個人的故事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讓宋美齡和宋慶齡又站到了一起。1938年,宋慶齡在香港發起「保衛中國同盟」,不久後,宋美齡也飛抵香港。那一次,在香港飯店,宋慶齡和宋美齡姐妹倆手牽手出現在記者面前,轟動一時。所以這個故事,是關於宋美齡「家庭」的故事。之所以宋慶齡代表「親情」,而蔣經國代表「家庭」,是因為,蔣經國和宋美齡並沒有血緣關係。1927年,蔣介石和宋美齡在上海結婚,成為一時盛事,賀喜者絡繹不絕。
  • 宋慶齡去世前託人帶信給宋美齡,宋美齡回復7個字,至死未相見
    要說近代史上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女人,恐怕就不得不提到宋家三姐妹了:大姐宋靄齡、二姐宋慶齡、三妹宋美齡。這三個人出生在非常優越家庭之中,也受過非常好的教育,都去美國留過學,無論是在學識、氣質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體現,可是這三個人最後因為政治上的分化,最終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 戴笠要對宋慶齡下手,被宋美齡臭罵,老蔣站旁邊不敢吱聲
    戴笠要對宋慶齡下手,被宋美齡臭罵,老蔣站旁邊不敢吱聲 戴笠要對宋慶齡下手,被宋美齡臭罵,老蔣站旁邊不敢吱聲 文/徐永超 宋家三姐妹中,因為年齡相近的緣故,青少年時期的宋美齡,和二姐宋慶齡關係最好。
  • 1981年宋慶齡逝世,遠在臺灣的宋美齡說道:骨肉雖親,大道為重
    所以,宋慶齡和宋美齡兩個人到了國外之後,宋慶齡自然是承擔了不少生活的重擔。要知道,當時的中國留學生在國外要遭受多少的冷嘲熱諷和白眼,而這些都是宋慶齡默默獨自地承受了下來,留給妹妹宋美齡的則是一個美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 宋慶齡與宋美齡老死不見,天各一方卻留下相同遺囑,內容令人心酸
    宋嘉樹只有三個女兒,個個也都嫁給了非凡的人物,讓筆者不禁想起1400多年的獨孤家,獨孤信的三個女兒,在北周、隋、唐都進入了皇室,不過獨孤三姐妹倒也沒有鬧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而宋氏三姐妹的情況就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宋美齡與宋慶齡之間的關係
  • 宋慶齡晚年寫信邀宋美齡回國,宋美齡卻只說了四個字,令人唏噓!
    說起民國時期,最有名氣的女人當屬宋氏三姐妹,尤其是其中的宋慶齡和宋美齡,宋慶齡嫁給了「國父」孫中山,成為萬人敬仰的慈愛「國母」,宋美齡嫁給了國民黨實權人物蔣介石,成為當時權勢煊赫的第一夫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兩姐妹之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