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這個原始而古樸的生態群落,帶著大自然的氣息,被稱之為「最後一片淨土」邊疆極地的古老村莊,以它那混合了傳奇與神秘的景致,以它那隱藏了時間隧道和歷史深處的自然景觀,讓人迷醉,讓人流連。
1.禾木河畔的曠世之美
在新疆北部,禾木的存在像明珠一樣耀眼奪目。有人說,它是上帝的後花園,這個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三國接壤的地方,被阿爾泰山南坡的禾木河分成了兩截,河床中布滿了巨石,水流準急,寒徹碧透的河水和禾木村一樣純潔。
終年不息的禾木河奔湧而過,經過布爾津匯入額爾齊斯河,自東南向西北奔流而去,經過哈薩克斯坦的齋桑湖,再向北經過俄羅斯的鄂畢河,注人北冰洋。額爾齊斯河是我國唯一一條流人北冰洋的河流。禾木河是額爾齊斯河的第二大支流,也正是禾木河孕育了禾木的曠世之美。
來到禾木,首先要經過的就是禾木河上那座歷經百年喀納斯冰川融水衝擊的禾木橋。這座木橋非常古舊,但卻也非常結實,就好像這片土地一樣顯露出一種敦實無比的可靠感。行走在橋上,甚至有馬匹從你的身邊奔馳而過。禾木橋的兩岸,長滿了參天大樹,這些樹木被潔淨的水汽浸潤著,濃鬱而又蔥蘢。
跨過橋去,可以看到東岸那大片的白樺林。作為禾木的代表樹種,這裡的白樺樹極為筆直,一個個好似穿著戎裝的戰士,正在守衛著自己的村莊。白樺樹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美感,而它們的四季變化,也為禾木披上了不同的外衣,讓它時而翠綠宜人,時而金黃耀眼。在這個重山阻隔的大河谷之中,高大的白樺樹不加修飾地出現在人們眼前,展示著各自的姿態,白皙的樹幹上那一雙雙大眼睛正在含情脈脈地打量著每個走過它身邊的人。
秋天,禾木的白樺林是最美的。秋日的斜陽讓樹林都染上了一片明朗的金黃,不管是樹上、地下、空中,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 金黃,踩在上面軟軟的,沙沙作響。金色的秋天,盤旋在半空之中的雄鷹,散漫地在草叢裡覓食的羊,翠綠的草地上打滾的牧童,一切都充滿了禾木所特有的詩意,折射出一幅恬靜而又色彩斑斕的圖卷。
坐在這裡稍作歇息,你會感覺到塵世離你很遠,而你的心離天空很近。禾木的色彩搭配,不知是何人所為,但會令每一個人驚豔。由於禾木周圍的山都不是很高,山上的落葉松、雲杉和樺樹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在晨霧中簡直如同童話世界。金秋時節的落葉松是嫩黃色,白樺樹則由淺黃、金黃、橘紅等顏色渲染著枝葉,而雲杉和五葉針松依舊翠綠挺拔,還有那鮮豔奪目的、結著紅色果子的樹,彼此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斑斕五彩的錦屏。
2.圖瓦人生活
禾木是中國西部碩果僅存的三個圖瓦人村落之一,傳說圖瓦人是由成吉思汗西徵時遺留下的部分部隊繁衍而來。這個古老的族群和新疆其他地區的少數民族一樣,能歌善舞,男人以遊牧為生,勇敢強悍,就像是古老的額爾齊斯河一樣原始質樸,不需要任何裝飾。而圖瓦族的女人則經常身穿花色衣裙,頭頂扎著花巾,在家中打理著農活和家務。她們永遠面帶笑容,陪伴著她們的男人,招呼著遠方的客人。
生活在禾木的居民,大約有1800人,其中圖瓦人有1400多人。在圖瓦人臉上,很少看到苦惱的表情,他們似乎永遠不知道什麼叫苦惱,只是保持著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按自己的生存規則盡情享受上天的賜予。他們和滾滾的額爾齊斯河相依為命,共同鑄造著古老的文明。
圖瓦人家的生活非常簡單,他們的居住環境很有自身特色,這也是來到禾木不可或缺的一項體驗。來到圖瓦人家裡,你會發現這裡的房子都是用原木壘起來,下面是方形的,頂上是尖頂,房屋通常不太高,也不太在乎朝向,只需要保證正門是在柵欄的中間即可。
圖瓦人依靠畜牧業為生,所以房子的後面都會有圍擋牛羊的柵欄。隨著丘陵的起伏,圖瓦木屋自在隨意地散播在那裡,悄然而立,密密匝匝。夜幕來臨,獵人們回到家中,村中瀰漫著嫋嫋炊煙,奶酒的香味在空氣之中久久不肯散去,這份寧靜讓每一個 人都沉醉不已。圖瓦村落之間都有一條蜿蜒的小路,就好像經脈一樣將這些村落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騎著駿馬奔馳的圖瓦人空梭在屋前的牧場和無邊的原始森林之間,讓人隨時感受到這些村落所蘊藏的無限生機。
在禾木所能享受的最溫馨的時光,莫過於跟著圖瓦人一起去岸邊,坐在草地上,享用一次午餐。在河岸,可以看到天高地遠,可以沐浴涼爽的山風,伴隨著譁啦啦流淌的水聲,遠眺著銀色的雪山,再回頭看看尖尖的木屋,就算不喝酒,你也會醉倒。
圖瓦人的語言屬於突厥語系,高高懸掛在尖頂木屋之中的成吉思汗畫像,似乎是在告訴你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先。但遺憾的是,圖瓦人的歷史卻很少有文字記載,全靠口口相傳。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穿著蒙古長袍、篤信薩滿教和喇嘛教的圖瓦人,確實都是蒙古人的後代,所以在官方記載中他們都被納人蒙古族。整個圖瓦部落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都處於顛沛流離的境地,被中俄爭來奪去,被滿清政府統治,後又被割讓給沙俄,有一部分甚至流落到了外蒙古。如今雖然居住在中國國的圖瓦人並不多,但他們的生活卻是最幸福的。
3.騎馬走禾木如果想要更好地體驗禾木生活,最佳的方式就是融人當地人之中去。當地人會告訴你禾木最美麗的地方,一個是大小美麗峰,那裡可以體味到草原的空曠與遼遠;另一個便是觀景臺,在那裡可以觀賞到禾木的日出日落,禾木河以及谷底的哈薩克族民居也能夠一覽無餘,拍出來的照片更是美輪美奐。
而去這兩個地方,你就要和當地人一起騎馬。騎著馬兒去大小美麗峰,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路並不好走,要翻越好兒個山頭,很難徒步前往。伸腳人鐙,跨上馬背,你會發現騎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戰戰兢兢地向前走,只要馬兒的腳朝前邁,馬背上的人就會劇烈搖晃,好像隨時會掉下來。而且馬道與人行道是分開的,馬道非常不平坦,很多石頭臥在泥地之中,只有精明的馬兒才能夠避開那些危險。
來到平坦的草原,馬兒踢踢踏踏向前走,路前行終於抵達大小美麗峰。這兩座山峰是高山上的平原,東、西南側都是高大的山巒,而美麗峰就臥在谷底。遙看遠處一片青綠,高高的樹木錯落有致。順著山勢,樹木由遠及近、由低向高排列,就像是列隊在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旅人。據說這裡的樹木生長速度都很慢,就算只有手腕粗的樹,也已經超過三四十歲的樹齡。
靜處高山之中,騎馬繼續向前,抵達觀賞美景最佳地點的觀景臺,這裡的山巒似乎離人依山腳下有堆得極高的平臺,好像城牆,又像是破敗的舊屋。向前行進的,牛羊在草地上穿行著,谷底的小水溝裡,也胡亂堆了許多牛羊留下的糞便,但奇怪的是山谷之中的牛羊糞並不臭。
返程的道路相對於來時輕鬆了很多,無邊無際的森林也變得親切起來。經過禾木河的時候,再看那河水,似乎又有不同。因為河水裡含有大量硫黃,夾雜了很多礦物質,水變得好像稀釋的牛奶一樣,泛出了乳白色。
河底很多碎石,被湍急的河水衝刷著,從稜角分明變得圓潤。似乎是因為歲月之手的長年撫摸,讓這些頑石也被柔化,天生的倔強也被隱藏在滾圓的身體之中了。只要來過禾木,它的美就會常駐你心,因為來到禾木並不是一種遊覽,而是一種被大自然洗滌的教化。這片淨土,將擁抱著那些疲憊的旅人,讓他們的心獲得甜美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