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這杯茶你再品品

2020-12-12 放逐qb

一出話劇,寥許三幕,戲說人生悲歡離合;三教聚合,九流登場,回首曾經沉浮煙雲。

記得曹禺曾言:「《茶館》的成就『前無古人,蓋世無雙』,尤其第一幕,完美程度達到了『古今中外罕見』。」曹禺何人,那是在二十幾歲的年紀就寫出了《雷雨》和《日出》的中國戲劇界的泰鬥,可見《茶館》的藝術成就確實是達到了一定的層次。

《茶館》這齣話劇沒有真正的主角,又或者說每個人都是主角。或許又有人說王利發是這間茶館的主人,三個故事都有他的存在,而且佔據著大量的戲份,這不就是妥妥的主角嘛。這樣理解未免有失偏頗,在我看來,主角也不一定就是人物啊,嚴格地說,茶館才是真正的主角,而這個茶館是一個小社會,所以這部話劇的真正主角是中國社會。

這件茶館經歷了中國三個具有代表性質的歷史節點,戊戌變法、軍閥混戰、新中國成立前夕,演繹了一部中國舊社會歷史的話劇,在這段腐朽落後的歷史時期,個人的命運早已註定,那是完全由時代和社會所決定,個人的努力和奮鬥毫無意義。王利發的精明能幹、世俗圓滑,秦二爺的立志救國、開創事業,常四爺的不屈於現實、敢於鬥爭,這樣的正宗北京爺兒們,正直、善良,卻難逃時代「法網」,垂垂老矣,不得善終;相反,劉麻子販賣婦女,小劉麻子和貪官勾結,兩位警察欺軟怕硬,卻混得風生水起。這是哪個時代給我們的宣告:在那個時代個人奮鬥沒有意義。那這件《茶館》究竟厲害在什麼地方呢?

對話語言的高超

你可能還會想起你上學時期的作文,大部分的語言基本處於大白話,開頭結尾再來幾句華麗的語言點綴,所以讀完這本話劇之後,沒有什麼高深啊,每句話都能讀懂,如果自己的作文再修改修改,或許也能達到這個層次。其實,這也正是他的語言高超所在:

對於如今的消費社會,人們對於傑出的產品設計,並不會產生大吃一驚的效果,大部分的歌詞,聽完上一句,下一句隨口即來。可當你讀完《茶館》,「我愛咱的國,可誰愛我呀」,「他說實業救國,他救了誰?救了他自己,他越來越有錢了」,「你還能把那點意思鬧成不好意思嗎」······這些臺詞都不是簡單的俏皮話,有些放到今天,可能都具有它的實際意義,這是把中國人的心理琢磨到了細緻入微的地步。再比如那句「改良!改良!越改越涼,冰涼」和「革命有什麼用呢?不過自誤誤人而已」,對於那些嚷嚷著企業內部改革的公司來說,許多員工的心裡有沒有此等想法呢?這些話的諧音和節奏,是只有中國人才能體會到的邪魅一笑。研究中國語言的大師何其之多,也正以為大師們的存在,語言的發展才趨於完善。老舍先生無疑問就是其中一員,句子很平常,但韻味十足。

人物刻畫的豐富

《茶館》的三幕戲,都圍繞著一個場景,就是老北京的裕泰茶館。第一幕的時代背景,是1898年的戊戌變法剛失敗,為什麼曹禺說這一幕高明呢?寫這個時代的北京,沒人能超過老舍。從氛圍上來:它有老北京最濃鬱的市井生活和風土人情,裡面的每個細節,都是有神韻的文化符號,見字如聽音,北京人說話字正腔圓,吐字清晰,抑揚頓挫,本身就像是一種「表演」。北京的「唇藝術」非常發達,類似於相聲京劇,聲音都是極其重要 的元素。從技術上來說:所有情節,每句對白都高度濃縮,但又不顯得緊迫。

整部戲有對話的人物就有將近40人。剛開場,就連續有二十幾個人物登臺,看似單一的人物,老舍先生用一兩句話就能把他立住。像高手下棋,對每條線、每個位置都調度計劃妥當了。讓我們覺得,這個人物走進茶館之前,有著豐富的過去;走出茶館以後,會繼續生活下去。

茶館掌柜王利發,別看年輕,但精明強幹,老於世故。雖然有點兒自私,但心地很善良。他的人生只有一個主題,就是想盡辦法把這家茶館經營下去,維持一家生計。我們最熟悉的,貫穿三幕明暗線的人物有:茶館的房東,闊少出身的秦仲義--秦二爺,是個抱負很大的民族資本家。八旗子弟常四爺,為人耿直,愛打抱不平,敢做敢當。反派或丑角裡,像心狠意毒的人販子劉麻子,性格陰暗乖戾的大太監龐總管。秦二爺一登場,第一句話是「來看看你這年輕小夥子會做生意不會」,這是老年人居高臨下的口氣,但這時,他其實才二十多歲。為什麼這麼說話?因為他覺得自己是實業救國,別人沒有他的見識高,這句最不像年輕人說的話,卻最符合他自信、故作成熟的心態。說起常四爺,總會想起他的爽朗與正直。常四爺身上有濃鬱的俠骨之風,正直倔強,敢作敢為。他是八旗子弟,但並不迂腐,反而痛恨清政府和帝國主義。他心存國家,勇而無畏,敵軍入侵他上陣殺敵,特務拷打他臨危不懼,給窮困的過路人施過面,給窘迫的王利發送過雞。即使淪落到賣菜為生,他也並未放下曾經的豪情,嘴上念的還是「什麼時候洋人敢再動兵,我姓常的還準備跟他們打打呢!……」這樣生動的語言,立馬讓一個心懷天下卻壯志難酬的老人形象躍然紙上。

有個相面的唐鐵嘴,抽鴉片,總到茶館騙吃騙喝。在第二幕,他有一段經典臺詞,是這麼說的:「我已經不吃大煙了」,王利發說那你可真要發財了,可他接著說:「我改抽白面兒了。」每次到這兒,觀眾都哄堂大笑。老舍後來說,這句話不是虛構的,是他親耳聽吸毒者說的。至於接下來,唐鐵嘴又演示怎麼用英國煙裝日本白面兒時,說「兩大強國伺候著我一個人兒,這福分還小麼」,這句才是原創,最能寫出唐鐵嘴的無恥。簡單幾句話,一半出於觀察積累,一半出於虛構,對接得天衣無縫。宋恩子、吳祥子則狡猾奸詐、傲慢無理,具有老牌特務的特點。

出場的人物不論臺詞多少,都寫得活靈活現。劇裡的每個人物,老舍都是先徹底琢磨透了才動筆。這種效果叫「開口就響」,既把人物表現出來,而且能製造強烈的舞臺效果。

情節設計的緊密

《茶館》裡的對白,是一句廢話都沒有的。看的時候也許你不覺得節奏快,但這種情節密度,在現實裡找不到。《茶館》的每一幕,都有大量在特定歷史時期才有的荒誕事件。在第一幕,是大太監龐總管從劉麻子手裡,買了十五歲的女孩康順子做老婆。常四爺因為發了句牢騷,被抓走坐了牢。第二幕是1916年袁世凱死後到1919年「五四運動」之間。王利發腦筋活,會改良,把茶館的後一半改成了出租公寓。雖然經常受大兵和特務勒索,但還能勉強維持。常四爺出獄以後,自食其力,靠賣菜為生。當年在這裡被賣的康順子,在龐太監死後,帶著也是被買來的兒子康大力找回這裡,被王利髮妻子收留了下來。這一幕的荒誕事是:劉麻子繼續販賣人口的勾當,這一次是兩個逃兵要合買一個老婆。第三幕是北平臨解放前夕。這時,距離第一幕已經過去五十年,王利發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茶館也破舊不堪。世道動蕩,群魔亂舞。前兩幕的特務打手、人販子和江湖騙子後代,都子承父業,混得風生水起。這一幕的荒誕事是:龐太監的侄子成了邪教三皇道的首領,要在西山當皇上。因為康大力參加了八路,就想綁架康順子當人質。小劉麻子勾結官面,要霸佔茶館。王利發送走了康順子和家裡人,和同樣走投無路的秦二爺、常四爺撒了紙錢祭奠自己,上吊自盡了。每一幕的發展似乎都在為下一幕的結局埋下伏筆,人物的結局也總是給人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劇中雖然集中了三教九流的人物,但他們之間並不存在直接的、具體的、針鋒相對的衝突,人物與茶館的興衰也沒有直接關係。劇中的人物仿佛是在某種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軌跡必然地運行,這種外力就是時代的發展。正直、善良的人無法擺脫厄運的襲擊,那些異常活躍的社會渣滓,各自遵循著自己的道德準則行事。最後全劇在王利發、常四爺、秦仲義三人的的自盡中落下了帷幕,這一出亂世,最後以悲劇結束。老舍先生把矛盾的焦點直接指向那個舊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每一個小的衝突都暗示了人們與舊時代的衝突。這是一個帝國主義、封建勢力、流氓特務橫行霸道、無法無天的時代,也是一個中國人民對水深火熱、災難深重的社會反抗的時代。

感悟:

馮唐在《歡喜》中所寫:腿上留著血的人飛快地跑著,去迎接希望、去迎接死亡。得道的傻和尚慢慢地在雨中走著,跑什麼呢,前面不還是雨嗎?

上知天文能有何用,下通地理又奈誰何。

這是一部時代的作品,人物的悲慘際遇也終將化作時代的掠影,當時光的車轍漸行漸遠,卻也指引著一路跟隨的人們去追憶那段特別的掠影。

相關焦點

  • 中國著名的「茶都」,大街小巷都是茶館,市民人手一杯茶!
    很多的城市之中都出現了茶館和茶樓,向人們推廣茶文化的魅力。但是要說起擁有最多茶館的城市,想必那就是非成都莫屬了。作為中國有名的「茶都」,這裡的大街小巷都遍布茶樓茶館,總數量也是接近1萬多家,這裡的市民們也都幾乎是人手一杯茶了。其實這裡的茶館之所以數量眾多,也是和四川本地的茶文化有關了。
  • 中國以「喝茶」聞名的城市,大街小巷都是茶館,市民人手一杯茶
    這裡是窮鬼旅行,帶你尋找人間煙火氣,看遍世間絕美風景。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如今,喝茶已經逐漸成為了一項全民休閒養生活動,城市裡面也有許多專門做茶生意的茶樓。而要說到茶樓最多的城市,窮鬼覺得非成都莫屬,大街小巷茶樓遍布,總數量接近1萬家,市民幾乎人手一杯茶。
  • 生 活 從 一 杯 好 茶 開 始 . . . 翰林茶館
    Tea Room翰林茶館17883 Colima Rd.創業於1986年,翰林茶餐飲集團30年來堅持只做最好的茶飲,從茶藝館到茶饌餐廳,翰林引領臺灣茶文化潮流,將文人茶精神拓展海內外。以搖出臺灣第一杯珍珠奶茶為出發點,堅持給顧客最優質、最健康的好茶,加上現點現做手路菜,成就令人難忘的精緻茶宴。
  • 翰林茶館 | 生 活 從 一 杯 好 茶 開 始
    以茶見禪,以美饌會友,純香中的茶風美學  禪茶合一,純香中的人文茶宴Hanlin Tea Room翰林茶館Ste D,Rowland Heights, CA 91748創業於1986年,翰林茶餐飲集團30年來堅持只做最好的茶飲,從茶藝館到茶饌餐廳,翰林引領臺灣茶文化潮流,將文人茶精神拓展海內外。以搖出臺灣第一杯珍珠奶茶為出發點,堅持給顧客最優質、最健康的好茶,加上現點現做手路菜,成就令人難忘的精緻茶宴。
  • 迎六一 感恩父母:西城兒童老舍茶館「為父母敬杯茶」
    5月27日,西城區婦聯、西城區婦女兒童發展中心攜手老舍茶館,共同舉辦「感恩父母」——我給父母敬杯茶活動。聞昭攝 人民網北京5月28日電 (鮑聰穎 曹蕾)在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之際,5月27日,西城區婦聯、西城區婦女兒童發展中心攜手老舍茶館,共同舉辦「感恩父母」——我給父母敬杯茶活動,為全區單親、貧困家庭送上節日的祝福。 30戶單親、貧困家庭共60餘人參加了活動。西城區婦聯主席李高霞為活動致辭,她在為小朋友們送上節日祝福的同時,更希望孩子們能感受傳統文化,牢記父母恩情。
  • 百年老茶館珍稀老照片,一杯茶解開身處生活迷霧裡的百般滋味!
    茶館(Teahouse)是愛茶者的樂園,也是人們休息、消遣和交際的場所,歷史十分悠久。中國的茶館由來已久,據記載兩晉時已有了茶館。自古以來,品茗場所有多種稱謂,茶館的稱呼多見於長江流域。兩廣多稱為茶樓,京津多稱為茶亭,此外,還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等稱謂。
  • 《茶館》從一杯茶中看盡一個時代的興衰
    來往的賓客,有提籠架鳥的大爺,有拿羅盤八卦以算命為生的神棍,還有拿著古玩玉器四處向賣派的倒爺,更有成天把玩蛐蛐或蟈蟈,能在茶館一座坐一天的頑主,總之三教九流,在這個不大的茶館都能夠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而這就是著名戲劇《茶館》的原型。
  • 老舍茶館藝術總監焦哲專訪:杯茶情懷——躁動浮生舊日夢
    大陸地區有五個作品入圍,這其中就有來自北京老舍茶館的五環茶。老舍茶館躋身眾多知名老字號之流,是享譽國內外的北京名片之一。視覺中國來到這樓宇中的四合院,體會鬧中取靜的都市閒暇時光,與「五環茶」設計者、茶館藝術總監焦哲先生探究在蟲鳴鳥啼中品茗設計的新舊時光。
  • 茶以及茶館文化
    茶的歷史和文化,精深博大,遠非千八百字可以說得清楚、概括完全。我這裡籠統為之,是為引出下一個話題:茶館文化。二、茶館文化茶館的出現,究竟始於何時,似已很難考證。寫這篇短文前,我曾查閱不少書籍,又特意求教一位供職於中國食品某某協會的專家朋友,但都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
  • 成都最「悠久」茶館,一杯茶只需十元,還可以體驗「獨特服務」
    不少近代史上起義都和這座城市有關。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我國最悠閒的城市——成都。說起成都這座城市,人們首先想的就是在成都人們的那份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就像趙雷歌曲成都中的描寫一般,當遊客們來到這座城市之後就會感覺到很輕鬆,時間仿佛也變慢了很多。
  • 茶館是個小成都,成都是個大茶館!走,洛帶老茶館吃茶去
    杯裡乾坤大,茶中日月長,一壺熱氣騰騰的茶,一碟花生米,話家常、敘舊情,談歷史、過嘴癮...,五花八門、五色人等猶如一鍋大雜燴,容了喜怒哀樂,納了離合悲歡。
  • 浙江湖州有一家「良心」茶館,一杯茶只賣一元錢,幾十年都不漲價
    「一元茶館」,只要你問起荻港村當地人「一元茶館」怎麼走,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荻港村當地人為什麼都把這家茶館叫「一元茶館」?顧名思義,指的就是這裡的茶只賣一元錢一杯。按照現在的物價,一元錢連一次公交車都坐不上,居然還能在茶館裡喝一杯茶?簡直太不可思議,因此懷著好奇的心情,我來到這家茶館想一探究竟。
  • 中國是茶的故鄉 最早的茶館出現在唐朝 四大派別的茶館你愛哪一派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喝茶作為中國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有著漫長而悠久的歷史,正如民諺所語:「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而作為愛茶者的樂園,同時也是人們休息、消遣和交際的場所——茶館而言,中國的茶館歷史十分悠久,據史料記載兩晉時已有了茶館。
  • 這5個茶館,還原你記憶中的老重慶
    地址:渝中區厚慈街83號如果你也是茶館的真愛粉,那麼一下這些暗號可要記住哦1.2. 茶蓋放置個隨身小物件,表示暫時離開不要收桌。可不要把手機放上去,如果你是土豪,忽略這行字。3. 茶蓋翻過來放進茶碗裡,表示要結帳走人。
  • 湄潭老茶館---品一杯香茗的清新
    泡在貴州省湄潭縣的茶館裡,老茶客感受著湄潭安逸閒暇的好時光。湄潭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茶,這種對茶的眷戀與感恩,不僅體現在種茶、採茶、制茶和飲茶裡,更是深深地融入了湄潭人的血液裡。原創稿件,盜圖必究。湄潭縣茶葉種植達40.63萬畝,茶葉年產量約3萬噸,擁有38個茶青交易市場,52家有機茶和茶葉專業合作社組織。坐落在湄江河畔火焰山頂的大茶壺高73.8米、最大直徑24米,被譽為「天下第一壺」,是湄潭縣的標誌性景觀,也是茶文化融入這座小山城的縮影。茶館裡已經人滿,後來的人就只有坐在外面露天的椅子上,一位老茶客點上一支香菸,望著眼前的清茶,表情悠閒。
  • 成都價值最「高」的茶館,藏在太古裡的正中心,一杯茶只要10元
    現在鼎鼎大名的成都太古裡就是依大慈寺建的,你問我太古裡什麼地方?畢竟隔壁的太古裡,遍布星爸爸和太平洋,哪怕是普通的中式煮茶,隨隨便便也要三十好幾一杯好吧,沒想到這地界內,竟然藏著這樣一個地方,一杯茶只要10塊錢?而且還能無限續杯。我一直以為成都人喝茶都去人民公園和文殊院,原來還有一群人躲在了這裡。
  • 成都價值最「高」的茶館,藏在太古裡的正中心,一杯茶只要10元
    現在鼎鼎大名的成都太古裡就是依大慈寺建的,你問我太古裡什麼地方?畢竟隔壁的太古裡,遍布星爸爸和太平洋,哪怕是普通的中式煮茶,隨隨便便也要三十好幾一杯好吧,沒想到這地界內,竟然藏著這樣一個地方,一杯茶只要10塊錢?而且還能無限續杯。我一直以為成都人喝茶都去人民公園和文殊院,原來還有一群人躲在了這裡。
  • 成都價值最「高」的茶館,藏在太古裡的正中心,一杯茶卻只有10元
    現在鼎鼎大名的成都太古裡就是依大慈寺建的,你問我太古裡什麼地方?它是妥妥的成都乃至西南地區top1商業中心,每一個在成都生活的人都知道,自從成都有了太古裡後,隔壁的春熙路瞬間就黯然失色,顯得土啦吧唧,太古裡瓦頂青磚的建築風格就是根據大慈寺來沿展的,而且這種方式的建築相互毫無違和感,誰能想到寺廟和商業區結合得非常完美。
  • 茶時光|因為一杯茶,愛上一座城
    >……你喜歡哪座城市的哪一杯茶呢?》感染了無數人,也使這座融茶道、民族藝術於一體的茶館名揚中外。北京的茶館,遠離那神聖的茶道,北京人也不相信品茗就能羽化登仙。但這恰好證明了北京人喝茶的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 發現茶 臺灣奶茶的發明者:春水堂茶館
    創立初期,店內販賣當時臺灣茶界前所未有的冷飲茶,供應靈感來自西式吧檯,原本追朔至宋朝生活文化茶飲思維,首創以雪克器搖制茶飲之技術,大膽將傳統熱茶轉變為冰涼甜茶,搖出第一杯冷茶「泡沫紅茶」,引領劃時代的茶文化革命,一時之間造成轟動,成功開創冷飲茶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