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上有一個並不起眼的島國,國際上沒有任何影響力,它的存在可以忽略不計,但我們卻知道它的存在,因為它扼守南部海域的門戶,美國經常盯著它,還時不時的拉攏它,把它當做對付亞太計劃的前哨,同時可在這裡鑲一顆釘子。最近美國提出了新的亞太戰略,美海軍要成立一個新的艦隊,希望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建一個新艦隊基地,最為理想的位置當屬菲律賓,就在這時菲律賓這個國家首先站了出來,要當美國海軍的開路先鋒,為美國新的艦隊,送一塊立足之地。很明顯美國組建的新艦隊極具有針對性,圍堵封鎖第一島鏈,當然菲律賓並不是第一個歡迎美國海軍新艦隊的,越南最為積極,印度也不甘落後,似乎這個艦隊已經真的建成了,況且它只是計劃之中。
杜特爾特坐上了菲律賓的第一把交椅,他就以反美的角色出現在國際舞臺,得到了不少國家的信任與支持,並對他產生了好感,特別俄羅斯也高看了他一眼,並給了他的不少幫助,得到了不少俄制優惠的武器裝備,俄羅斯非常看重這個並不入流的國家。此前杜特爾特,還真心反美的,他拒絕了美軍重返蘇比克灣的計劃,這也是美軍夢寐已求。也正是這樣菲律賓跟美國關係進入冰封期,一時雙方關係極度緊張,杜特爾特也信誓旦旦的表示,決不與美國為伍,當大國決鬥的犧牲品,當時他也是這麼做。
有一句古話說得好,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可檢驗一切。就在美國要重返亞太時,菲律賓做出了積極響應,他明確表示,菲律賓一旦與他國發生衝突,第一時間請求美軍幫助,就這樣直接了當。有國家指責菲律虛偽,是屋脊上的葫蘆,這無疑給俄羅斯的臉上搧了一巴掌,良好用心遭到踐踏,其實菲律賓一邊討好俄羅斯,一邊向美國暗地裡拋媚眼。有人說菲律賓比越南更虛偽,至少越南很少掩蓋自己的真實目的。不管你再會演戲,終歸要露出本來面目的,蘇比克灣軍事基雖然未能交到美國人手中,卻把位於蘇比克灣的蘇比克舊船廠的經營權交與了美國。後來又啟動了《部隊訪問協定》,這一切比玩更簡單,不過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
歷史上菲律賓跟美國關係比較密切,蘇比克灣早在1901年就是美國海軍基地,他們當然是不原意離開他佔領了大半個世紀的地方。然而在大自然面前,他們不堪一擊,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火山爆發,美軍基地幾乎完全摧毀。屈服大自然的懲罰,美軍於1992年底從蘇比克灣撤了出來,菲律賓才得以收復。美國非常清楚蘇比克灣的重要性,一直以來就想再一次得到它,雖然不是直接到手,但間得獲得造船廠,已經走出重新回歸蘇比克灣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