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登婆家的門,吵了一架,走了!
今天有朋友曬了一桌子的飯菜,問我「這是不是表示婆家足夠重視她」,評論各異,或許也與見識相關,不得不說按當地習俗而言,確是待客之道,也算盛情款待了;也有人說就應該去飯店吃大餐,才算重視,另一部分人覺得在家做才是用心.....
這不禁讓想我想起了第一次登婆家門的情形,我和老公相識多年,他當兵復原回來,我們正式確定戀愛關係,當我畢業的時候,他家還是無所行動,不是不知道我的存在,只是覺得我家境普通,且沒有他們說的穩定工作(有編制的),所以一直無視我的存在,也不放在心上,到我畢業後兩年,還沒有正式見過對方家長,因此我也選擇了放棄,他家也自然早就迫不及待的給他介紹了對象。
我知道關鍵不在家長而在自己面對的那個大男孩,分手兩年後,各自都接觸了很多人,也經歷了一些事情,似乎都更清楚心底所需。
他打電話說「我們結婚吧」,我把他臭罵了一頓,各種責怪,電話裡互哭了一陣子,在見面,他堅定了許多,於是才把見家長事宜提上了日程,反正我們都是天不怕地不怕了,不同意又怎樣,成熟的我們什麼都可以扛起來了!
拿著東西去了他家,家裡沒人,他打電話,未來婆婆從外邊回來,著裝年輕,藍色的裙子、藍色的涼鞋尤為漂亮,她眼中依然沒我,只怪他兒子上一段事情還沒處理完就帶我回家,然後讓他兒子帶我出去吃一碗麵,家裡沒有飯,態度冷漠,吃飯到是其次,這些年來肚子裡憋著的火總是要發洩出來的,於是我進屋找她去談,告她我理解她作為父母替子女著想的心情,也分析了我在她兒子心中的位置,以及我在她兒子內心的存在影響到所有要和他兒子談對象的人,(因為這兩年來,進我空間瞄我生活的陌生女子基本各個都與他有關,儘管我早在QQ上刪了他,不得不說每個女人在感情上都是福爾摩斯,蛛絲馬跡就能找到線索),她苦嘆:是呀,你聰明啊(肯定不是誇獎),然後告我說他兒子不著急找對象。
談話結束,他拉著我走出家門。
回來的路上,一路笑,這就是第一次登門。
別說重視了,簡直就是無視。那又怎樣,幾個月後,我們被同意領了證;隔年春天,婆家給辦了婚禮,不失隆重;婚後有娃之後,矛盾自然不少,埋在心裡的「看不上」隨時發作,可是那又怎樣,我就是我,不攀附,不卑微,門當戶對不只是表面上的家世貧富,還有深層性格氣場的匹配,我經常和我老公說「咱倆誰也別嫌棄誰,不過是半斤八兩」
再後來,娃上了幼兒園,在沒用婆婆帶娃的前提下,堅強獨立的熬過來了,我再次進入職場,婆婆來給我們做飯了,不住一起,做我們喜歡的飯菜,尤其昨天一幕極其溫馨:家裡二寶感冒咳嗽沒去幼兒園,婆婆過來看護,中午做好飯,我回去吃,飯後我帶娃睡覺,婆婆在沙發上看電視,哄著娃,我拖地,婆婆在沙發上織今年最流行的帽子,陽光灑在地上,她手上織的粉帽子是給我的!
人生很短,卻也是來日方長
沒有哪一件事就能決定以後的生活怎樣,一桌飯菜是重視,卻也不能預見未來的幸福,關鍵是幸福在你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