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食物,不只是舌尖上的酸甜苦辣,更是人生裡的喜怒哀樂。食物百味,人生如是,一座城市亦如是。掌上春城「昆明味道」百味食光系列,帶你探尋美食背後承載的城市記憶和人生百味,在食物中發現時光流轉的故事。同時,2019首屆昆明美食網絡評選活動也同步啟動,敬請關注。
掌上春城訊任何書寫昆明美食的人,都繞不開福照樓的汽鍋雞,它已經成為昆明美食中一個響亮的名片,讓人心馳神往,去了還想再去。
「假期是人最多的時候,福照樓一天最多的時候賣出去180多鍋雞,有些桌子吃完一鍋會再要一鍋。」福照樓龍騰店行政主廚丁亮說,那麼多的汽鍋雞要保質保量的端上餐桌自然少不了廚師的精心把控。福照樓的廚師的上班時間在凌晨4點,宰雞、備食材、裝鍋、蒸餾。單汽鍋雞一樣就有複雜的數十道工序,可能就是這樣精益求精又飽含誠意的一鍋雞,才能在無數「雞」類美食中跳脫出來,成為昆明標誌性美食。
那麼,昆明人是什麼時候開始吃汽鍋雞的?昆明汽鍋雞的歷史要追溯到清乾隆年間,汽鍋雞已流入滇南一帶,相傳為臨安府(建水)福德居廚師楊歷發明。那年皇帝巡視臨安,知府為取悅天子,發出告示求佳餚,選中者賞銀八十兩。楊家貧,母病重,為了重賞,他綜合當地吃火鍋和蒸饅頭的方法,創造了汽鍋,想以一道淳正的汽鍋雞應徵,不料汽鍋被盜,楊歷被問欺君之罪,幸而皇帝問明真相,免其一死,並親提「雲南汽鍋雞」匾。從此汽鍋雞名聲大振,成為滇中名菜。
福照樓的汽鍋雞厲害就厲害在它秉承傳統,嚴格按照古法蒸製,蒸餾水凝結成湯汁,清澈透底,原汁原味,雞肉鮮香,肥而不膩,故稱為《培養正氣》。收穫大波「吃雞粉」也是理所當然。
簡單概括福照樓汽鍋雞的幾個特點:
特點一:器皿獨特
汽鍋早在200多年前產於雲南建水,選用建水獨有的紅、黃、青、白、紫五中陶土精製而成(稱為紫陶,是中國四大明陶之一)經過繪畫、鐫刻、高溫燒制,用矽石打磨拋光而成,內中空 有氣嘴,外形光亮細潤,古色古香,具有耐酸鹼性,透氣性強,無鉛、無毒的性能,用紫陶汽鍋蒸製食物,保存時間長,隔夜不餿。
特點二:原料
選用雲南大理南澗無量山烏雞、或閹雞,放養的生長期為一年,其雞肉鮮美、膽固醇含量低、含有抗氧化劑鋅、硒等元素,肌肉中胺基酸和肌苷酸大於籠養雞,肌纖維直徑最小,密度最大,對人體有滋補作用的特點。
特點三:汽鍋底湯
選用豬筒子骨、火腿、黃豆、雞頭、雞腳、雞脖子、雞骨架、蔥、姜、白酒放入汽鍋灶底鍋中,加熱產生蒸汽,這些底料能祛除腥味,增香鮮,底料的各種分子隨著蒸汽進入汽鍋內變成湯汁。
說了那麼多,汽鍋雞到底怎麼做呢?
烹製汽鍋雞與其他美食不同,先裝盤後製作,成菜後連同汽鍋上桌的特殊烹製方法:①鮮雞或閹雞宰殺後清洗淨後斬去頭、腳、脖子另做底湯用料,把雞先放進冰箱冷凍室凍3-4小時排酸、由於動物剛被宰殺,體內會釋放多種毒素,冷凍的過程也就是殺菌的過程,排酸後的雞,斬成長寬3釐米小塊,1kg雞斬成32塊。
②將雞塊入盆,注入清水漂洗三次,第一次20分鐘,第二次、第三次各10分鐘,瀝乾水分待用。
③每個汽鍋使用的料統一為1千克,裝入汽鍋中,加入鹽、胡椒麵、蔥、薑片,將汽鍋重疊置於蒸灶上、隔水單蒸4小時(中途1.5小時把汽鍋從上往下翻鍋一次)。
掌上春城記者:周曉雯 史曉暉
實習記者:吳楚
視頻:唐濤
配音:代鑫媛
責編:李冬雨 一審:周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