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
戰「疫」逆行者
- 防疫第一線典型事例 -
點擊播放 GIF 0.1M
點擊播放 GIF 0.1M
點擊播放 GIF 0.1M
點擊播放 GIF 0.1M
「綠舞」玫瑰,逆行綻放
- 婦女節快樂 -
2020年這個春天,有太多感動值得銘記。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民動員齊心戰「疫」。
防疫一線,鹹寧市生態環境系統「綠舞」玫瑰一路逆行,美麗綻放。
在醫院、隔離點,廢水取樣有她們;
在醫廢處置現場,檢查協調有她們;
在分析室,檢測樣品有她們;
在社區值守點,值勤站崗有她們。
在家,她們是妻子、母親、女兒。但只要上了防疫一線,她們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防疫「女戰士」。
在大眾「看不見的戰場」,是她們默默奉獻,嚴守醫療廢物、廢水安全處置防線,防止新冠病毒擴散。
3月8日,一年一度的「女神節」。
她們沒有享受節日的安逸,而是一如既往堅守在防疫崗位上,與疫情賽跑。
「綠舞」工作室
2019年3月,鹹寧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負責人丁文慧榮獲「鹹寧市三八紅旗手」稱號。為發揮「三八紅旗手」的示範引領帶動作用,市生態環境局在市婦聯支持下,創建了鹹寧市首家「三八紅旗手」工作室,取名「綠舞」。
「綠」,指的是環保的三個主題「碧水、藍天、淨土」,而『舞』突出的是女性的柔美。
自「綠舞」工作室成立以來,全市生態環境系統173名(其中市本級43人)女同志緊緊凝聚在一起,充分發揮工作室宣傳引領、示範帶動、交流溝通和自願服務的作用,在全市範圍組織了形式豐富的活動。
一年來,「綠舞」工作室通過典型事跡宣傳,傳遞了社會正能量,打造了一支愛崗敬業、勇於創新、甘於奉獻的鹹寧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環保女衛士隊伍。
點擊播放 GIF 0.1M
熊秋秀
鹹安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
自疫情發生以來,鹹安區生態環境分局牢牢把住全區醫療廢物產生、轉運和處置三大關口,同時對全區醫療機構、集中隔離點排放汙水實行監測。熊秋秀每日統籌調度全局工作、帶隊奔走於各個點位進行幫扶指導,一個多月來一天都沒有休息。
熊秋秀說,目前全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已經進入穩定期,但鞏固防疫成果的挑戰更加嚴峻,絕不能有絲毫鬆懈,「鹹安區生態環境分局全體職工將繼續做好各項防控工作,防止醫療廢物和醫療廢水形成二次汙染,堅決守住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
劉曉雯
鹹寧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分析室
劉曉雯是兩個孩子的母親,1月25日起投入到防疫工作中,負責分析全市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醫療點和汙水處理廠排放水質情況,防範水體出現病毒汙染。很多時候,她前往單位時孩子還沒醒,忙完一天的樣品分析,回家時孩子都已入睡。
劉曉雯說:「我爸不是黨員,但他常對我說,『你是黨員,應該衝鋒在前……』。我爸這樣一個普通群眾都有關鍵時候勇於向前的覺悟,我作為一名黨員,為防疫工作貢獻力量更是責無旁貸。」
夏麗星
鹹寧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分析室
疫情發生後,夏麗星義無反顧投入實驗室工作,並承擔了市區部分定點醫院廢水水樣採集工作。根據防疫方案要求,飲用水源地每隔2天就要採樣監測一次,監測指標多達23項,由於分析人員少,夏麗星一個人就承擔了其中7個監測指標。由於監測數據上報時間緊急,每次水樣一送到實驗室,她總是立刻展開分析,沒有絲毫的拖延。有時忙得連午飯都沒有時間吃,回家已是深夜。家人擔心她餓壞了身體,她卻笑著說,「工作時真沒覺得餓,只想著怎麼更快更好把實驗做好。」
此外,夏麗星還是一名志願者,在鹹安區桂花路社區積極協助開展疫情防控。
韓麗榆
崇陽縣生態環境分局環境監測站副站長
自疫情發生以來,韓麗榆帶病堅持上崗,一人承擔了所有實驗室工作。每3天,她要做一次飲用水源水質、4個指標的化驗分析,並負責所有數據的統計、分析和報送。
2月初,領導考慮到韓麗榆病情未愈,再三要求她放下手裡的工作,把任務交給其他監測人員。但是包括韓麗榆在內,崇陽縣環境監測站實驗室總共三人,另外兩名同事因與武漢來鹹人員有接觸,按規定必須接受隔離觀察,因此在短期內韓麗榆已是實驗室裡唯一能正常上班的人。
「我雖然是做質控的,不是分析人員,但疫情期間要求的檢測項目我都會做。如果局黨組擔心人員聚集存在交叉感染風險,我可以一個人承擔相關工作任務,不會接觸任何人。」在韓麗榆的堅持下,領導最終批准她的申請。
韓麗榆說,疫情發生以來很多同事的無畏精神都激勵著她,「我的同事們去一線、去農村,接受隔離的也都隔離期一結束就第一時間去了社區,很多都是近距離面對感染風險,和他們比,我做的實在不算什麼。」
汪紅
通山縣生態環境分局環境監察大隊
從1月25日大年初一開始,汪紅就和通山縣環境監察大隊的同事一起到楊芳林鄉和廈鋪鎮衛生院進行幫扶指導;
2月1日,汪紅被抽調到通山縣防疫指揮部第六督察組,督察楊芳林鄉和廈鋪鎮二十四個自然村和兩個社區的防疫工作;
從2月12日開始,根據防疫工作需要,汪紅又被安排兼顧通山縣城區新城社區冷凍庫卡點值班排查,並對該社區居民上門複查,重點排查新增武漢返鄉瞞報、漏報、疫病接觸史等人員,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與此同時,她仍然兼顧楊芳林鄉、廈鋪鎮兩個衛生院的幫扶指導工作。
每天早上,汪紅7點半準時出門,因工作量大,早的時候晚上七、八點能回家,晚的時候則要到晚上十點以後。在每天超過12個小時的防疫工作中,她的午餐、晚餐大多數時候是方便麵和餅乾。因飲食不規律,汪紅的胃病再次發作。痛得厲害時,她就吃點胃藥、消炎藥頂一頂,從來沒有在防疫工作中缺席一天。
汪紅說:「我是一名環保工作者,更是一名疫情防控『戰士』,必須無條件站好這個崗,再苦再累也無怨無悔。」
胡仁秀
通城縣生態環境分局環境監測站代理站長
胡仁秀今年48歲,接任通城縣環境監測站臨時站長還不足6個月。她剛適應臨時站長這一崗位,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市生態環境局指令,全縣5家隔離留觀點、神龍坪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必須「三日一測」,定點救治醫院、發熱門診、縣城市汙水處理廠廢水必須「一日一測」。監測指標涉及餘氯、糞大腸菌群等6項。
從1月28日起,胡仁秀就交待家裡人,「這段時間的生活就靠你們自理了」,然後全身心投入到疫情期間的監測工作上。一個月來,她始終衝在一線,掀井蓋、掏糞水,對隔離點、發熱門診、定點醫院等場所的化糞池進行採樣,對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城市汙水處理廠水質進行監測,按時保質採集樣本,掌握第一手資料。
點擊播放 GIF 0.1M
來源:香城都市報記者 郭蓉 通訊員 駱翔 明聰
編輯:周園媛
出品:香城都市報新媒體中心
更多新聞
⊙業務合作:品牌推廣丨活動策劃丨微信代維
在看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