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種植助手」關注公眾號獲取最新信
進入九月份以來,南方幾個柑橘大省出現持續時間較長的降水偏少天氣,導致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旱災。目前正值很多柑橘品種著色上糖期,一些品種還處於膨大期,關鍵時刻卻出現旱災,將對柑橘品質及產量造成一定的影響。有柑橘人戲言,柑橘人,實在太難了:春天抗澇,夏天抗日,秋天抗旱,冬天抗寒,柑橘人一年四季都在戰鬥的第一線啊!
湖南
湖南省89個縣市遭遇大旱,懷化十萬畝柑橘受旱,成災7萬多畝,乾旱致部分柑橘枯萎,葉片一點就著。永州市江華縣柑橘受旱致秋梢抽發不出,日灼病嚴重。
詳情請看
江西
自今年7月下旬以來
江西省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溫少雨天氣
全省多地出現旱情!
已影響全省300餘萬人
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2.8萬人
達到當地農業人口10%
10月9日20時
省減災委、省應急管理廳決定
對鷹潭市餘江區
啟動省級救災IV級應急響應
聯合省財政廳派出工作組
10日上午趕赴餘江區查災核災
指導當地做好抗旱救災工作
省抗旱救災督導調研組深入災區實地督導旱災受災情況
全省旱情
7月下旬至10月初,全省平均降雨量96毫米,比多年均值偏少約7成,排歷史同期倒數第一位。全省主要江河水位持續走低,當前,五河控制站除昌江渡峰坑站水位比多年同期均值偏高外,贛江、撫河、信江、樂安河、修水等控制站水位比多年同期均值偏低約2~6米。鄱陽湖星子站比同期均值偏低約5米。
全省11個設區市71縣(市、區)出現不同程度旱情,鷹潭、吉安、九江、宜春等地災情較重,部分鄉鎮群眾出現飲水困難,水稻、蔬菜、果業等農作物影響嚴重,抗旱救災形勢較為嚴峻。
災情統計
截至10月9日17時30分統計,近期乾旱災害共有全省11設區市71縣(市、區)312.3萬人受災,因旱需生活救助29.7萬人,其中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20.3萬人,農作物受災306.1千公頃,絕收50.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5.9億元,災情還在進一步統計核查中。
抗旱救災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旱情發展態勢,省領導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科學指揮調度,全力抗旱救災,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和生產生活需要。省減災委辦公室、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省應急管理廳認真落實省領導指示批示精神,專門組織召開抗旱救災專題工作會議,分析當前旱情,研究具體措施。
全省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嚴格落實應急值守制度,堅持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切實加強與氣象、水利、農業等部門災情會商研判,切實加強災情調度報送,全力以赴做好受災群眾飲水和生活救助工作,全力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目前,受災嚴重地區正採取打井抽取地下水、開展人工增雨、農田引水儲水、向飲水困難群眾送水等方式,有效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等問題。
據預測,全省秋季氣溫持續偏高,乾燥少雨天氣將維持至10月底,部分地方旱情仍將持續發展。省減災委、省應急管理廳將繼續加強指導力度,全力做好全省抗旱救災工作,著力解決困難群眾飲水問題,切實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全省降雨之少創歷史記錄
6個工作組赴各地指導抗旱
省水利廳的消息,7月下旬至10月初,全省平均降雨量96毫米,比多年均值偏少約七成,排歷史同期倒數第一位,導致部分水庫乾涸、部分農作物減產或絕收,部分城鄉居民飲水困難。目前,省水利廳已派出6個工作組分赴旱情較為嚴重的九江、吉安、上饒、景德鎮、宜春、萍鄉指導當地抗旱工作。
今年8月1日-10月8日,
江西全省平均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少,
降雨量偏少近7成,
蒸發量是同期降水量的3倍,
贛江水位下降
大片沙洲露出水面
贛江南昌縣水位也已跌破12米極低水位線
為應對旱災,各地採取措施:
南昌: 實施7次人工增雨作業
8月下旬以來,
省城南昌平均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8.3成,
造成安義縣、新建區、進賢縣等
3個縣區出現乾旱災情。
南昌市實施人工增雨作業7次,
增雨量360.6萬立方米。
新餘發布今年首個乾旱紅色預警
10月01日
新餘市氣象局發布乾旱紅色預警信號
氣象乾旱指數監測顯示
全市大部分地區達到特旱
不少果農受災嚴重
新餘蜜桔急需「解渴」
受災的新餘蜜桔
上饒市餘干縣
眼下,上饒市餘干縣楓港鄉信江河段20萬餘畝良田正處於二季晚稻抽穗的關鍵時期,但由於持續乾旱,水稻得不到有效灌溉將會影響產量,假期期間,餘干縣廣大黨員幹部放棄休息,與受災群眾一起找水源引水灌溉,開展生產自救。
鄱陽湖
10月9日,在鄱陽湖星子水域,洲灘裸露,漁船擱淺湖灘,漁網暴露在外。
乾涸的鄱陽湖湖灘(張玉攝)
當日,鄱陽湖星子站水位只有9.87米,往日寬闊的湖面僅剩幾條蜿蜒曲折的水道,呈現「枯水一線」自然景觀。
江西乾旱村民用水難,村幹部每天9公裡外運水1個月
詳情請看視頻
旱情持續 江西各地積極應對
詳情請看視頻
面對如此乾旱,
水果、蔬菜、糧食作物該如何應對?
一、果樹
(一)覆蓋遮蔭措施。包括薄膜覆蓋和覆草。薄膜覆蓋一般在春季乾旱、風大的3—4月份進行。果園覆草一年四季均可,以夏季(5月份)為好;果園覆草的數量,全園覆草每畝2000—2500公斤。
(二)果園生草。在果園內種植對果樹生產有益的草,不但可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減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結構,增進地力,而且可改善果園小氣候,降低果樹蒸騰。
(三)穴貯肥水地膜覆蓋技術。穴貯肥水地膜覆蓋技術簡單易行,投資少見效大,具有節肥、節水的特點,一般可節肥30%,節水70%—90%;在土層較薄、無水澆條件的山丘地應用效果尤為顯著,是乾旱果園重要的抗旱、保水技術。
(四)建立山地果園蓄水設施。蓄水池在雨季蓄水,旱季備用。山地果園開「竹節溝」,山地果園大多沒有灌溉設施,在旱季來臨之前應修整果園水平帶,內側開「竹節溝」,以蓄水、防旱、保墒。
(五)日灼措施。裸露的樹幹和大枝用石灰水塗白,既可防止樹體曬傷,又可減少樹幹的蒸發和病蟲害;果實套袋,避免果實灼傷。
(六)合理灌溉。根據果樹種類對水分的需求程度,區別輕重緩急,進行合理灌溉。桔園溝內灌水是最有效的抗旱手段。幼齡果園,由於根系較淺,要及時多次給水,以補充樹體水分,促進正常生長發育。注意不要中午高溫時澆水。
此外,還可以進行適當修剪(剪除無效的徒長枝)、噴布抑蒸劑等減少枝葉蒸騰作用,改善樹體水分狀況。
二、糧食
(一)千方百計調度水源。加強田管,抓緊早稻收割進度。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抗旱保苗,確保水稻生長發育。
1.實行節水灌溉。在水稻孕穗期、抽穗開花期、幼穗形成期。儘量保持田間溼潤。停止水稻擱田,有水源保證的田塊採取多次輕擱,避免田間斷水。
2.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提高土壤和植株保水能力。追肥施肥與灌水相結合,單季稻畝補施鉀肥5公斤、矽、鋅肥1公斤,提高植株抗旱能力。
3.化學節水。採用抗旱劑進行葉面噴施劑,既可以抑制葉面蒸騰,又可以促進營養生長。
4.覆蓋秸殼。收集油菜籽秸殼、稻草等,均勻地鋪在稻行間,旱地作物也可收集各種作物秸稈和雜草等進行作物植株間的覆蓋保墒,減少田地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溼潤,抑制雜草。
(二)防治好病蟲害。各地要按照病蟲情報預報,認真抓好稻飛蝨、稻縱卷葉螟、螟蟲及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三)改種和補種其它作物。嚴重受災造成絕收的田塊,可在旱情過後改種秋玉米、秋大豆、秋馬鈴薯和蔬菜類等短生育期作物,儘量減少因旱損失。
三、蔬菜
(一)合理利用水資源。千方百計調度水源,合理利用好水資源,保證一些重點蔬菜和重點時期的需水。各地要充分利用現有水源,抗旱用具及設施,積極儲備灌溉水源,並對正處在開花結果盛期的蔬菜,要及時保證灌水,以減少產量損失。
(二)合理安排灌水時間。避開高溫時間灌溉,儘可能地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時澆水,減少田間水分蒸發,嚴禁大水漫灌,節約用水,灌水時可結合追肥,補充蔬菜養分。
(三)及時中耕、除草。對未進行覆膜栽培的露地夏菜應及時進行鏟趟、鬆土滅草,以提溼保墒,促進生長。除草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以減少水分和養分消耗。
(四)應大力推廣覆蓋技術。推廣地膜、秸稈、稻草、山草進行畦面覆蓋技術,減少土壤水分蒸發,起到保墒作用。
(五)大力推廣應用滴灌、微噴等節水技術。滴灌可將水分直接輸送到作物根系附近,十分適合於茄果類蔬菜,水利用率在90%以上。微噴則適用於如小白菜、芹菜、木耳菜等葉菜類生產,也可用於蔬菜育苗。
(六)大力推廣應用遮陽網覆蓋技術。大棚和小拱棚可採用遮陽網覆蓋降溫保苗,減少光照強度和水分蒸發。
(七)科學追肥。施足有機肥,可降低用水量50-60%,在有機肥不足的地方要大力推行秸稈還田技術,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追肥應做到早追肥、深追肥;要積極採取化肥溼施、液體施肥等辦法補充土壤水分,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增強秧苗對深層土壤水分的吸收能力。
(八)葉面噴施抗旱劑及葉面肥。即可增加秧苗上的水分,降低秧苗體溫,減少植株蒸騰,又可補充部分水分和營養。
(九)改進放水方式。把傳統的溝、畦一次放水改為間歇放水。在用相同水量灌水時,間歇灌水流前進距離為連續灌的1-3倍,減少了深層滲漏,提高了灌水均勻度,田間水利用係數可達0.8-0.9。
(十)加強病蟲害防治。高溫天氣很容易暴發蔬菜病蟲害,同時在採取抗旱措施的同時,千萬不可疏忽病蟲害的防治。
綜合自:幫女郎大視野、大江網、江西應急管理、南昌晚報、江南都市報、江西晨報等
技術類書籍嚴謹認真,容不得半點錯漏,而街邊小販書籍多為盜版,錯漏百出,用於指導生產,輕則無效,重則造成嚴重損失!我們鄭重承諾:本套書籍原裝正版,假一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