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枯萎、農田開裂,河床裸露,柑橘生產大省遭遇乾旱

2020-12-21 騰訊網

點擊「種植助手」關注公眾號獲取最新信

進入九月份以來,南方幾個柑橘大省出現持續時間較長的降水偏少天氣,導致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旱災。目前正值很多柑橘品種著色上糖期,一些品種還處於膨大期,關鍵時刻卻出現旱災,將對柑橘品質及產量造成一定的影響。有柑橘人戲言,柑橘人,實在太難了:春天抗澇,夏天抗日,秋天抗旱,冬天抗寒,柑橘人一年四季都在戰鬥的第一線啊!

湖南

湖南省89個縣市遭遇大旱,懷化十萬畝柑橘受旱,成災7萬多畝,乾旱致部分柑橘枯萎,葉片一點就著。永州市江華縣柑橘受旱致秋梢抽發不出,日灼病嚴重。

詳情請看

江西

自今年7月下旬以來

江西省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溫少雨天氣

全省多地出現旱情!

已影響全省300餘萬人

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2.8萬人

達到當地農業人口10%

10月9日20時

省減災委、省應急管理廳決定

對鷹潭市餘江區

啟動省級救災IV級應急響應

聯合省財政廳派出工作組

10日上午趕赴餘江區查災核災

指導當地做好抗旱救災工作

省抗旱救災督導調研組深入災區實地督導旱災受災情況

全省旱情

7月下旬至10月初,全省平均降雨量96毫米,比多年均值偏少約7成,排歷史同期倒數第一位。全省主要江河水位持續走低,當前,五河控制站除昌江渡峰坑站水位比多年同期均值偏高外,贛江、撫河、信江、樂安河、修水等控制站水位比多年同期均值偏低約2~6米。鄱陽湖星子站比同期均值偏低約5米。

全省11個設區市71縣(市、區)出現不同程度旱情,鷹潭、吉安、九江、宜春等地災情較重,部分鄉鎮群眾出現飲水困難,水稻、蔬菜、果業等農作物影響嚴重,抗旱救災形勢較為嚴峻。

災情統計

截至10月9日17時30分統計,近期乾旱災害共有全省11設區市71縣(市、區)312.3萬人受災,因旱需生活救助29.7萬人,其中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20.3萬人,農作物受災306.1千公頃,絕收50.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5.9億元,災情還在進一步統計核查中。

抗旱救災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旱情發展態勢,省領導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科學指揮調度,全力抗旱救災,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和生產生活需要。省減災委辦公室、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省應急管理廳認真落實省領導指示批示精神,專門組織召開抗旱救災專題工作會議,分析當前旱情,研究具體措施。

全省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嚴格落實應急值守制度,堅持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切實加強與氣象、水利、農業等部門災情會商研判,切實加強災情調度報送,全力以赴做好受災群眾飲水和生活救助工作,全力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目前,受災嚴重地區正採取打井抽取地下水、開展人工增雨、農田引水儲水、向飲水困難群眾送水等方式,有效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等問題。

據預測,全省秋季氣溫持續偏高,乾燥少雨天氣將維持至10月底,部分地方旱情仍將持續發展。省減災委、省應急管理廳將繼續加強指導力度,全力做好全省抗旱救災工作,著力解決困難群眾飲水問題,切實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全省降雨之少創歷史記錄

6個工作組赴各地指導抗旱

省水利廳的消息,7月下旬至10月初,全省平均降雨量96毫米,比多年均值偏少約七成,排歷史同期倒數第一位,導致部分水庫乾涸、部分農作物減產或絕收,部分城鄉居民飲水困難。目前,省水利廳已派出6個工作組分赴旱情較為嚴重的九江、吉安、上饒、景德鎮、宜春、萍鄉指導當地抗旱工作。

今年8月1日-10月8日,

江西全省平均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少

降雨量偏少近7成,

蒸發量是同期降水量的3倍

贛江水位下降

大片沙洲露出水面

贛江南昌縣水位也已跌破12米極低水位線

為應對旱災,各地採取措施:

南昌: 實施7次人工增雨作業

8月下旬以來,

省城南昌平均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8.3成,

造成安義縣、新建區、進賢縣等

3個縣區出現乾旱災情。

南昌市實施人工增雨作業7次,

增雨量360.6萬立方米。

新餘發布今年首個乾旱紅色預警

10月01日

新餘市氣象局發布乾旱紅色預警信號

氣象乾旱指數監測顯示

全市大部分地區達到特旱

不少果農受災嚴重

新餘蜜桔急需「解渴」

受災的新餘蜜桔

上饒市餘干縣

眼下,上饒市餘干縣楓港鄉信江河段20萬餘畝良田正處於二季晚稻抽穗的關鍵時期,但由於持續乾旱,水稻得不到有效灌溉將會影響產量,假期期間,餘干縣廣大黨員幹部放棄休息,與受災群眾一起找水源引水灌溉,開展生產自救。

鄱陽湖

10月9日,在鄱陽湖星子水域,洲灘裸露,漁船擱淺湖灘,漁網暴露在外。

乾涸的鄱陽湖湖灘(張玉攝)

當日,鄱陽湖星子站水位只有9.87米,往日寬闊的湖面僅剩幾條蜿蜒曲折的水道,呈現「枯水一線」自然景觀。

江西乾旱村民用水難,村幹部每天9公裡外運水1個月

詳情請看視頻

旱情持續 江西各地積極應對

詳情請看視頻

面對如此乾旱,

水果、蔬菜、糧食作物該如何應對?

一、果樹

(一)覆蓋遮蔭措施。包括薄膜覆蓋和覆草。薄膜覆蓋一般在春季乾旱、風大的3—4月份進行。果園覆草一年四季均可,以夏季(5月份)為好;果園覆草的數量,全園覆草每畝2000—2500公斤。

(二)果園生草。在果園內種植對果樹生產有益的草,不但可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減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結構,增進地力,而且可改善果園小氣候,降低果樹蒸騰。

(三)穴貯肥水地膜覆蓋技術。穴貯肥水地膜覆蓋技術簡單易行,投資少見效大,具有節肥、節水的特點,一般可節肥30%,節水70%—90%;在土層較薄、無水澆條件的山丘地應用效果尤為顯著,是乾旱果園重要的抗旱、保水技術。

(四)建立山地果園蓄水設施。蓄水池在雨季蓄水,旱季備用。山地果園開「竹節溝」,山地果園大多沒有灌溉設施,在旱季來臨之前應修整果園水平帶,內側開「竹節溝」,以蓄水、防旱、保墒。

(五)日灼措施。裸露的樹幹和大枝用石灰水塗白,既可防止樹體曬傷,又可減少樹幹的蒸發和病蟲害;果實套袋,避免果實灼傷。

(六)合理灌溉。根據果樹種類對水分的需求程度,區別輕重緩急,進行合理灌溉。桔園溝內灌水是最有效的抗旱手段。幼齡果園,由於根系較淺,要及時多次給水,以補充樹體水分,促進正常生長發育。注意不要中午高溫時澆水。

此外,還可以進行適當修剪(剪除無效的徒長枝)、噴布抑蒸劑等減少枝葉蒸騰作用,改善樹體水分狀況。

二、糧食

(一)千方百計調度水源。加強田管,抓緊早稻收割進度。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抗旱保苗,確保水稻生長發育。

1.實行節水灌溉。在水稻孕穗期、抽穗開花期、幼穗形成期。儘量保持田間溼潤。停止水稻擱田,有水源保證的田塊採取多次輕擱,避免田間斷水。

2.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提高土壤和植株保水能力。追肥施肥與灌水相結合,單季稻畝補施鉀肥5公斤、矽、鋅肥1公斤,提高植株抗旱能力。

3.化學節水。採用抗旱劑進行葉面噴施劑,既可以抑制葉面蒸騰,又可以促進營養生長。

4.覆蓋秸殼。收集油菜籽秸殼、稻草等,均勻地鋪在稻行間,旱地作物也可收集各種作物秸稈和雜草等進行作物植株間的覆蓋保墒,減少田地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溼潤,抑制雜草。

(二)防治好病蟲害。各地要按照病蟲情報預報,認真抓好稻飛蝨、稻縱卷葉螟、螟蟲及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三)改種和補種其它作物。嚴重受災造成絕收的田塊,可在旱情過後改種秋玉米、秋大豆、秋馬鈴薯和蔬菜類等短生育期作物,儘量減少因旱損失。

三、蔬菜

(一)合理利用水資源。千方百計調度水源,合理利用好水資源,保證一些重點蔬菜和重點時期的需水。各地要充分利用現有水源,抗旱用具及設施,積極儲備灌溉水源,並對正處在開花結果盛期的蔬菜,要及時保證灌水,以減少產量損失。

(二)合理安排灌水時間。避開高溫時間灌溉,儘可能地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時澆水,減少田間水分蒸發,嚴禁大水漫灌,節約用水,灌水時可結合追肥,補充蔬菜養分。

(三)及時中耕、除草。對未進行覆膜栽培的露地夏菜應及時進行鏟趟、鬆土滅草,以提溼保墒,促進生長。除草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以減少水分和養分消耗。

(四)應大力推廣覆蓋技術。推廣地膜、秸稈、稻草、山草進行畦面覆蓋技術,減少土壤水分蒸發,起到保墒作用。

(五)大力推廣應用滴灌、微噴等節水技術。滴灌可將水分直接輸送到作物根系附近,十分適合於茄果類蔬菜,水利用率在90%以上。微噴則適用於如小白菜、芹菜、木耳菜等葉菜類生產,也可用於蔬菜育苗。

(六)大力推廣應用遮陽網覆蓋技術。大棚和小拱棚可採用遮陽網覆蓋降溫保苗,減少光照強度和水分蒸發。

(七)科學追肥。施足有機肥,可降低用水量50-60%,在有機肥不足的地方要大力推行秸稈還田技術,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追肥應做到早追肥、深追肥;要積極採取化肥溼施、液體施肥等辦法補充土壤水分,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增強秧苗對深層土壤水分的吸收能力。

(八)葉面噴施抗旱劑及葉面肥。即可增加秧苗上的水分,降低秧苗體溫,減少植株蒸騰,又可補充部分水分和營養。

(九)改進放水方式。把傳統的溝、畦一次放水改為間歇放水。在用相同水量灌水時,間歇灌水流前進距離為連續灌的1-3倍,減少了深層滲漏,提高了灌水均勻度,田間水利用係數可達0.8-0.9。

(十)加強病蟲害防治。高溫天氣很容易暴發蔬菜病蟲害,同時在採取抗旱措施的同時,千萬不可疏忽病蟲害的防治。

綜合自:幫女郎大視野、大江網、江西應急管理、南昌晚報、江南都市報、江西晨報等

技術類書籍嚴謹認真,容不得半點錯漏,而街邊小販書籍多為盜版,錯漏百出,用於指導生產,輕則無效,重則造成嚴重損失!我們鄭重承諾:本套書籍原裝正版,假一賠十!

相關焦點

  • 2019年兩廣極度乾燥,這種天氣對柑橘造成5大影響!
    那麼乾燥如北方的氣候情況對柑橘有啥影響呢?1.樹體生長不良這個情況就如同人體缺水一樣,口乾舌燥,萎蔫不振。柑橘樹也一樣,尤其是山地柑橘樹,則會導致生長勢弱,根系,枝條,葉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會受到影響。綜合表現為生長緩慢,葉片發黃,缺素,如果不澆水將會枯萎。
  • 雲陽柑橘飄香脫貧攻堅路
    最終,社區決定,結合土壤、氣候優勢,錯位發展,帶領大伙兒種植晚熟柑橘,並實施統一管護。    一開始,大伙兒沒信心,許多人持觀望態度。冉小利挨家挨戶上門宣傳。2005年,社區首批共種植1000畝柑橘。三年後投產,眼看收益不錯,2009年,社區又增種了1000畝。活龍社區的晚熟柑橘,每年在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成熟,與市場其他柑橘形成了時間差,得以獲得一定價格優勢。但冉小利沒有滿足於此。
  • 柑橘的種植方法與小竅門!
    可利用自然屏障及大水體對氣溫的調節作用,在其周圍建園。建園對於周圍環境有較大的要求,要求生產的柑橘健壯無病蟲害必須充分了解周邊的空氣品質、灌溉水質、土壤環境質量等等。2001年制定的無公害食品標準,就說要考慮生產過程的環境質量問題。柑橘一般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中旬春梢萌動前栽植。
  • 它是「防賊樹」,果實很像柑橘,但味道酸苦澀,價值卻比柑橘還大
    少有人知果實價值大文:三農小七我國幅員遼闊,古代的人口遠遠沒有現在多,所以很多地方往往地廣人稀,這就需要一些看家護院兒的人。在古代,大戶人家,比如地主、官員、或者一些商人,有財力,有人力。主要是採用它的果實,枳實和枳殼都是非常好的藥材,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舒肝止痛,消食化滯,破氣散結,除痰鎮咳等方面,枸橘樹的果實很像柑橘,但味道酸苦澀,價值卻比柑橘還大,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藥材。
  • 「最全版」柑橘病害圖譜(下)
    溼度大時,病部表面長出白色氣生菌絲,後轉為墨綠色,致果瓣腐爛,果心空隙長出墨綠色絨狀黴菌,嚴重的果皮開裂。幼果染病:多發生在果蒂部,後經果柄向枝上蔓延,造成枝條乾枯,致幼果變黑或成僵果早落。防治方法:(1)及時修剪、清掃病菌殘體,減少病源;加強田間栽培管理,在花前、採果後增施有機肥,做好排水工作,雨後排澇,乾旱時及時澆水,保證水分均勻供應;合理修剪,改善園圃通透性;及時防蟲,以減少人為傷口和蟲傷;適時採果、精細採收、提高採果質量。
  • 乾旱對柑橘影響有多大?
    柑橘之友小呂到現場看了一下,部分果樹著色正常,樹勢是正常的。出現果皮黃帶青的果樹,樹勢整體比較差,果實比較僵硬,個人觀點乾旱造成的。小呂觀點乾旱造成的,然後把照片和了解到的情況,跟三位有多年種植柑橘經驗的朋友交流此問題,都是認為乾旱造成的,他們當地也有這種情況,甚至自己果園也有個別樹出現這種問題,嚴重乾旱時沒及時淋水。
  • 中國柑橘適宜產地和優勢產區及品種分布
    中國是柑橘重要的原產中心之一,被譽稱為世界柑橘資源的寶庫。枳、金柑、寬皮柑橘、橙、柚原產我國。枳原產長江上遊,廣泛分布於西南和中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陝西、甘肅、山西、山東、河南等省也有分布。該帶是我國甜橙的生態最適宜區及適宜區,無周期性凍害,適合各類柑橘生長,晚熟品種可以安全越冬;技術力量雄厚,農民有種植柑橘的傳統;無黃龍病危害;已形成較大的橙汁生產能力。但該帶人多地少,農民對土地的收益期望較高,對原料果品價格形成剛性約束;部分地區土層較瘠薄,部分區域土壤偏鹼,有季節性乾旱;重慶雲陽以西秋冬季光照少、晝夜溫差小,不利果實品質提高。
  • 「急」全國多地柑橘產區均感嘆落果嚴重,今年柑橘價格或漲新高?
    原來,由於去年全國主要的柑橘產區在下半年的時候均多以乾旱為主,造成很多果園果實都偏小,甚至有些果園連附近的水源都乾枯了,沒有水來灌溉果樹,造成果實與枝葉都枯蔫了。不僅如此,極度的乾旱也使去年柑橘的秋梢質量普遍偏差,造成今年的花量過大,但由於去年花芽分化的質量偏差,導致了今年的花中摻雜著很多畸形花。而這些畸形花前期同樣會消耗樹體的大量養分,但由於不能發育健全最終難逃脫落的結局。
  • 自製鹹柑橘潤喉去火
    廣東傳統的食療方——鹹柑橘可有效緩解這種「節日病」。柑橘是南方春節期間最應季的水果之一,它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觀賞後摘下來洗淨晾乾,稍加醃製後就成為鹹柑橘。具體製作方法是:把成熟飽滿的柑橘摘下來,清水洗淨,在沸水裡燙一分鐘後撈起晾乾。玻璃瓶洗淨後徹底吹乾,然後把柑橘放入,按照一層柑橘、一層薄鹽的順序在瓶中碼好,每個柑橘都要沾上鹽,直到把瓶子裝滿。
  • 祥雲鹿鳴鄉:科技扶貧重振柑橘「雄風」
    □通訊員 楊麗芳「我們的柑橘又回來了,這可是我們村的命根子啊!」10月28日,祥雲縣鹿鳴鄉桑木箐村委會主任魯存明在帶領科技人員監測柑橘病蟲害時,看著滿坡茁壯成長的柑橘苗,滿含深情地說。在上世紀90年代,桑木箐村是聞名全省的柑橘村,全村發展柑橘1000多畝,柑橘成了全村的支柱產業,也是村民們最大的經濟來源。在桑木箐村的帶動下,整個鹿鳴鄉大力發展柑橘產業,到2006年底,全鄉種植柑橘面積11047畝,總產量突破600噸,年產值突破400萬元。鹿鳴柑橘於2001年被雲南省農業廳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2004年被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
  • 柑橘葉片黃化很普遍,葉脈黃化又是為何?這些因素果農需了解
    果品下降,生產年限縮短等問題便會接踵而至,危害尤甚。很多橘農朋友在聊起此問題時都反映,黃化是從葉脈開始的,而後發展再至整葉。我們都知道,葉脈除起支撐作用外,還是葉片中輸送水分和營養的重要組織,因此葉脈出問題後,葉片會變得面黃肌瘦不足為奇。
  • 石門柑橘香飄橘子洲
    (市民品嘗柑橘。) 作為「中國柑橘之鄉」、「全國早熟蜜橘第一縣」、全國柑橘標準化示範區的石門縣,柑橘產業是該縣最大的農業支柱產業。石門柑橘以早熟、優質著稱,在全國及出口市場享有較高聲譽。全縣44萬畝柑橘中,有35萬畝獲得了無公害食品生產基地認證,其中,有5.41萬畝獲得綠色食品基地認證,有12萬畝獲綠色食品原料基地認證。目前,石門柑橘已在全國2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建立銷售網絡,並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份額佔到全省同類產品的80%以上。去年,全縣46萬噸柑橘銷售收入近10億元。
  • 它是「防賊樹」,果實很像柑橘,但味道酸苦澀,價值卻比柑橘還大
    少有人知果實價值大文:三農小七我國幅員遼闊,古代的人口遠遠沒有現在多,所以很多地方往往地廣人稀,這就需要一些看家護院兒的人。在古代,大戶人家,比如地主、官員、或者一些商人,有財力,有人力。主要是採用它的果實,枳實和枳殼都是非常好的藥材,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舒肝止痛,消食化滯,破氣散結,除痰鎮咳等方面,枸橘樹的果實很像柑橘,但味道酸苦澀,價值卻比柑橘還大,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藥材。
  • 柑橘的病蟲害這麼多,該如何識別與預防?
    柑橘病蟲害據資料介紹多達450餘種,危害嚴重的有50多種,它對於幼年樹早結豐產,成年樹的豐產、穩產和果實品質影響很大,甚至可造成植株死亡,成為發展柑橘生產的制約因素。 如何識別柑橘病蟲害呢?
  • 柑橘嫁接隊,柑橘產業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嫁接隊長介紹5大要點
    在柑橘產業中,有一批人也是輾轉各地,只為了柑橘之間的親和,他們就是嫁接隊。他們常年奔波在外,只要有嫁接的地方都會有他們的身影。今天柑橘嫁接隊隊長陳興來介紹一些關於果樹嫁接技術的知識:第一:先看一下當地的天氣預報,看在嫁接的那幾天內是否下雨,最好選在氣溫較高、晴朗的天氣,這樣有利於嫁接的成活率。第二:找到適合的穗條。
  • 合川:「香龍春」柑橘熟了
    ,親手採摘體驗並品嘗這裡的優質柑橘。「我們金龍村9組一共種了300多畝優質柑橘,主要是寬皮『春見』等品種,一般在每年的12月初成熟開始採摘,歡迎各界朋友來品嘗。」金龍村9組組長王貴則說,該組有76戶村民,多的人家種了5畝地柑橘,少的人家也種了1畝多地,每畝柑橘產量在5000斤左右,按照目前每斤2.5元的價格計算,每畝可收入1.25萬元,柑橘已成了老百姓的增收果、致富果。
  • ...更紅的柑橘偏酸?葡萄柚種子可做面膜!我在柑橘所當了回「劉姥姥」
    為了做好浙江人吃橘地圖這篇文章,小時新聞記者昨天起了個大早,趕了趟午集,蹭著省農科院的車去了趟台州黃巖,爬上了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的橘山。在這座寶藏橘山裡,藏著500多種來自世界各地的柑橘資源。山裡的果果都有什麼滋味?可以說,逛一圈,柑橘酸甜苦辣樣樣滋味都能嘗遍。
  • 柑橘、沙糖桔什麼時候補硼補鈣更好?硼鈣對柑橘起到什麼作用?
    柑橘、沙糖桔什麼時候補硼補鈣更好?硼鈣元素對柑橘起到什麼作用?為什麼種柑橘一定要注重硼鈣元素的補充?怎麼補充他們即有效又能少投入?有的說在第一、二次保果時候用,有的說在6、7月用好,還有柑橘裂果了噴些什麼藥好?在什麼時候噴好。但有一點大家都很統一:柑橘裂果是裂果之前預防好?還是開始裂果了再用好?
  • 愛莎柑橘——柑橘新寵,未來將取代金秋砂糖橘的柑橘新品種
    一、品種來源愛莎又名愛沙,是愛媛38號柑橘與砂糖橘雜交而成的一個柑橘新品種,屬於雜柑類。3、產地分布愛莎柑橘10月上中旬成熟,成熟時間比較早,屬於早熟品種,果子不需越冬,全國幾大柑橘主產區基本上都可以種植,目前已經在四川、重慶、湖南、廣西、雲南等地成功試驗栽種。
  • 柑橘「腹背受敵」,開秤跌1元,柑橘出路在何方?
    我國是柑橘生產大國如今已有4000多年的栽種史。柑橘的食用口感獨特,長期以來,相比其他果實市場需求高,價格還算不錯。但是2020年柑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