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龍母廟,看中國最高的龍母像

2021-03-01 灌陽人在灌陽

    騎樓不過如此,沒什麼看頭。龍母廟排名梧州景點第二,正巧又在騎樓城的旁邊,於是,看完騎樓城之後,順道到梧州的龍母廟去看看。

    梧州龍母廟的大門。

    這條大門,其實要算是側門,正大門位於桂林路邊上,氣勢恢宏,但前面地勢不寬,停車不便,很多人就從側門進入景區。

    門票好像是每位28元。

    龍母廟是珠江流域人民為紀念南方百越民族的首領龍母而修建的廟宇,在珠江流域分布廣泛,其中以梧州和德慶的龍母廟為最。梧州的龍母廟始建於北宋初年,擁有全國最高的龍母像。而德慶的龍母廟始建秦漢年間,為嶺南古建築三瑰寶之一,是海外華人尋根問祖的聖地。

    傳說龍母姓溫,育有五條小龍,五條小龍幫助龍母鎮水治旱,與土豪劣紳作鬥爭,造福黎民。

    上圖的五條藩龍柱,大概有紀念五條小龍的意思。

    旁邊有個小水塘,塘中有石龍馱了一塊碑,水裡還放有很多的小烏龜。

    塘邊有小販專售烏龜,供遊客放生之用。

    我估計,遊客放了烏龜不久,又會被撈上來。否則,烏龜越放越多,如此小的水塘,哪能生存,簡直就是判死刑了。


    石山腳下的小水塘。

    一座龍母廟的牌坊。後面牆壁上怎麼雕繪的是壽星公公的圖像?

    慢慢地向山上走。

    屋頂上的雕像。

    對面江的建築。

    龍母廟的正大門。

    幾座建築依山而建,高低錯落。

    位於小山頂的龍母像。

    越過屋頂看龍母像。


    石階上的幾條盤龍,雕刻得十分傳神,像是一件古物。

    龍母廟的雕刻。

    龍母廟主殿,我沒有進去拍照,只在外面拍了幾張。

    龍母廟正大門的背面照。

    轉角亭子。

    亭子裡看風景。

    江邊建築。

    龍母廟前的江,為桂江,桂江的上遊即灕江,自平樂以下,稱為桂江。


    亭外風光。

    透過樹枝間隙,看龍母像。


    樓宇重重。

    終於爬到了山頂,前一天剛爬了海拔1979米的聖堂山,腿還有點痛。

    為龍母像拍張照,可惜有點背光,臉部拍得不清晰。

    梧州的龍母像高38米,是中國最高的龍母像。

    龍母聖像通身鍍金,看起來很新的樣子,不知始建於哪一年?

    站在山頂看風景。

    從另一面拍一張龍母像。

    來一段視頻。

    底座伸出的龍頭。

    在山頂沒作過多停留,慢慢地向山下走,邊走邊拍。

    另一邊的小山也有些亭子,估計沒多大看頭,時間有限,就沒打算再去了。


    拍拍一些小景吧。

    桂林路和桂江。

    山腰上放著一個大福字。

    柱頂的瑞獸,凝視著遠方。


    側面來一張。

    七十周年的國慶,剛剛過去,走廊上立的慶國慶的標語。

    10月4日,就得上班,今天得趕回灌陽。

    梧州,匆匆地來,也匆匆地去,只帶走幾包糖果,和一堆的相片。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灌陽人在灌陽

也可掃描以下的二維碼:

「灌陽人在灌陽」這個公眾號,服務於灌陽人民,純原創、無廣告,天然去雕飾!

天涯海角的灌陽人,無論身在何處,總有一根細線相連相牽,而細線的一頭,是同樣一個名字,灌陽。

總有些心事,想向人吐露。

總有些喜悅,想與人分享。

總有些才華,想向人展現。

那麼,請賜稿「灌陽人在灌陽」!

投稿郵箱:3517246084@qq.com

投稿請署名,無論真名或假名!

當然,我希望文章系個人原創,擇優而登,未採用的,恕不一一通知。

相關焦點

  • 梧州旅遊 -龍母廟,中國最高的龍母像
    龍母廟龍母被譽為西江的河神,梧州是龍母的故鄉。梧州龍母廟始建於秦漢時期,北宋初年、明萬曆和清雍正年間曾重修,2005年斥巨資擴建。擴建後的龍母廟佔地約10萬平方米,包括前殿、主殿龍母寶殿、後殿龍母寢宮三大殿以及牌坊、龍母雕像等建築。高38米的龍母銅像是中國最高的龍母像。
  • 緣起德慶悅城龍母祖廟——馬來西亞龍母廟開光
    坐落於白沙羅柏蘭嶺的馬來西亞龍母廟,是馬來西亞首間龍母廟馬來西亞龍母廟暨馬來西亞廣肇聯合總會的行政中心宣告落成,2019年8月24日舉行了莊嚴的揭牌開光儀式與落成開幕典禮。這座位於白沙羅柏蘭嶺的馬來西亞龍母廟,是馬來西亞首間供奉龍母的廟宇,同時也是馬來西亞廣肇聯合總會的行政中心,底樓為多元用途禮堂、一樓為馬來西亞廣肇聯合總會的行政辦事處、二樓為龍母廟。早在2002年,馬來西亞廣肇聯合總會會長何世琩局紳受中國肇慶市人民政府之邀,前往出席首屆海外肇慶人民大會,在機緣巧合之下參觀了德慶縣悅城龍母祖廟,從此與龍母結下了不解緣。
  • 廣州龍母廟
    廣州龍母廟,以下稱為龍母廟,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獵德村東南大街7號。
  • 仙腰有個龍母廟
    龍母古廟外景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汕頭市潮陽區和平鎮下寨社區,居然有個叫「仙腰」的地方,而且這裡有兩座廟,一座是龍母廟,一座是海東媽(媽祖)廟。 「仙腰」並非行政區劃,而是一片塭田的名稱。昔年,練江直通大海,這裡是淺海灘,其中有一小島嶼,潮退時能見灘涂,潮漲時只見島嶼。
  • 兩廣最大的龍母廟
    梧州龍母廟位於市城北桂江東岸,桂林路北端,始建於北宋初年,明萬曆、清康熙、雍正年間曾重修。佔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由牌坊、前殿、中殿、後宮、行宮、龜池、商場等組成。龍母廟放生池風景福壽圖據考證,龍母是古代我國南方「倉吾」族首領,生於農曆五月初八日,民間稱此日為「龍母誕」;逝世於農曆八月十五日,民間稱此日為「升仙日」。由於龍母竭盡全力帶領人民開山治水,為鄉親造福,深得百姓愛戴,因此,「龍母誕」和「升仙日」就成了龍母廟的傳統紀念日。
  • 對悅城龍母廟的徹底清算
    為了維護洚水程溪龍母文化的正統,為了維護龍母祖庭程溪廟的歷史和地位,針對德慶方面對程溪祖廟逾演逾厲的詆毀、抨擊,今天本人就毫不猶豫地對悅城龍母廟進行徹底清算,希望有意者關注。        悅城龍母廟,與其稱「祖廟」,不如稱「古廟」,充其量一座古老的廟宇,算不上所謂的「祖廟」,因為天下龍母,祖在程溪。
  • 周末搭高鐵拜龍母逛吃梧州
    記錄著往日繁華的騎樓街,充滿了生活氣息文/圖羊城晚報記者劉星彤逛騎樓、拜龍母、吃龜苓膏、喝六堡茶、冰泉豆漿……B  玩在梧州——關鍵詞:騎樓文化、龍母文化中國騎樓城嶺南多地都有騎樓街,位於梧州市河東老城區的騎樓街偏要叫「中國騎樓城」,口氣頗大。而到了當地你會明白,在總共22條原汁原味的騎樓長街上,匯聚了多達560座體現著中外經典建築設計的騎樓,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稱之為中國的「騎樓博物城」並不為過。
  • 悅城龍母廟祈福一日遊~
    龍母廟現是嶺南規模較大的古廟,在建築學上有很高的價值哦~ 我們是跟團的一日遊,99元~ 包來回車費,午餐自理~ 廣州出發,大概3小時就到了~~ 去的那天,天氣很好啊,藍天白雲~ 龍母廟門前的廣場重新裝修了一番~
  • 肇慶白沙龍母廟歷史
    肇慶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也是龍母的故鄉。龍母以其恩澤黎民、保佑舟旅平安而譽滿四海,得到秦始皇等歷代皇帝的冊封。西江流域遺傳不少龍母廟,廣西藤縣的龍母廟被世人稱為「龍母太廟」,德慶悅城的龍母廟被人稱為「龍母祖廟」,而肇慶白沙龍母廟是最大的龍母行宮,也是皇帝唯一敕封的龍母行宮,始建於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以奉龍媼」,1984年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肇慶市白沙龍母廟的歷史
    肇慶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也是龍母的故鄉。龍母以其恩澤黎民、保佑舟旅平安而譽滿四海,得到秦始皇等歷代皇帝的冊封。西江流域遺傳不少龍母廟,廣西藤縣的龍母廟被世人稱為「龍母太廟」,德慶悅城的龍母廟被人稱為「龍母祖廟」,而肇慶白沙龍母廟是最大的龍母行宮,也是皇帝唯一敕封的龍母行宮,始建於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以奉龍媼」,1984年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白沙龍母廟的歷史沿革
    白沙龍母廟位於肇慶市西郊龜頂山之東,廟址面臨西江北岸的白沙灘,故名白沙龍母廟,又稱德慶龍母行宮。1984年11月,肇慶市政府公布,白沙龍母廟為肇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明代萬曆版《肇慶府志》及清代道光版《高要縣誌》記載:白沙龍母廟始建於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以奉龍媼」。
  • 肇慶美景之德慶龍母廟
    而龍母最遲也是戰國到秦漢年間人,比冼夫人還早數百年。  悅城龍母祖廟是「祖廟」,意味著很悠久的歷史和信仰核心的地位,據說始建於秦漢,是中國最為古老的廟宇之一。但現存建築並不古老,建於晚清。因為其規模完整而宏大,建築裝飾極其精美,與廣州陳家祠、佛山禪城祖廟並稱「嶺南三大古建築瑰寶」。龍母祖廟建築群面向西江,主體建築從南往北依次是牌坊、山門、香亭、大殿和梳妝樓。
  • 悅城龍母廟宣傳五大疑點
    楚懷王時,龍母寄寓程溪,即其地也。後遷廟悅城,以此為照鏡山。」該文獻明確指出青旗山所處的地域即龍母生活的程溪,有供奉龍母的廟宇,後分靈悅城,才有悅城龍母廟。而明朝嘉靖年間編成的《德慶州志》則明確記載:「州東八十裡曰靈溪水,一名程溪.水口有石崖,高十餘丈,水由此下,其勢如降,又名降水。」
  • 肇慶市白沙龍母廟簡介
    廣東省肇慶市白沙龍母廟始建於南宋鹹淳年間,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了,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受到嚴重的破壞,只剩下聖旨牌坊保存完好,2003年在全國各地的善信捐資下並按照歷史的原貌重修重建,從中可以看出龍母受到萬民敬仰,特別是廣東人拜龍母的風俗距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了。
  • 肇慶市白沙龍母廟簡介
    廣東省肇慶市白沙龍母廟始建於南宋鹹淳年間,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了,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受到嚴重的破壞,只剩下聖旨牌坊保存完好,2003年在全國各地的善信捐資下並按照歷史的原貌重修重建,從中可以看出龍母受到萬民敬仰,特別是廣東人拜龍母的風俗距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了。
  • 拜龍母逛吃梧州 這份小攻略請收好!
    逛騎樓、拜龍母、吃龜苓膏、喝六堡茶、冰泉豆漿……很多人在未去過梧州之前,只知道當地有一座龍母古廟,盛產正宗的龜苓膏。去了才發現:原來梧州的龍母廟需要「爬山」,「下山」後還能步行到不遠處的「騎樓城」一路遊街;龜苓膏可不止能加煉奶和紅豆,還有太多的花式吃法,而梧州的美食,又何止龜苓膏一件。
  • 李文:西江悅城龍母廟的社會空間與儀式
    西江悅城龍母廟的社會空間與儀式 李文(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        【內容提要】以廟宇為中心的儀式場合,有利於觀察者明了在平常的生活場景下不易顯露的社會關係。沿江商賈、香客前來拜祭,多半為祭拜這龍母靈陵。明清以來,龍母崇祀與龍母神廟的分布,呈現與西江流域水系相契合的現象。其中,在粵西德慶縣悅城水口墟,悅城河匯入西江幹流的水口岬角處的悅城龍母廟,成為龍母崇祀的核心。當地百姓認為,悅城龍母祖廟是龍母娘娘的「坐宮」,而沿江散布的其他龍母廟則被看做是「行祠」。 現存的龍母祖廟建築群,歷經不同時代的重修。
  • 拜龍母逛吃梧州 這份小攻略請收好!
    逛騎樓、拜龍母、吃龜苓膏、喝六堡茶、冰泉豆漿……很多人在未去過梧州之前,只知道當地有一座龍母古廟,盛產正宗的龜苓膏。去了才發現:原來梧州的龍母廟需要「爬山」,「下山」後還能步行到不遠處的「騎樓城」一路遊街;龜苓膏可不止能加煉奶和紅豆,還有太多的花式吃法,而梧州的美食,又何止龜苓膏一件。
  • 告訴您千萬別來白沙龍母廟,會上癮的!原因是....
    從秦始皇拜封溫媼為龍母、漢武帝下詔令興修龍母廟開始,中國的歷代帝王就一直信龍母、拜龍母,帝王們將龍奉為天地主神,將帝王視作真龍天子,即蒼天之子,龍的化身。哇,這龍母的地位也太尊崇了。 白沙龍母廟帝王之氣太盛。一走近龍母廟廣場,就能看到一座五開間的石頭牌坊(七星巖牌坊都只是三開間的,五開間代表九五之尊),我的天,原來這是聖旨牌坊,皇帝賜建的!
  • 正本清源話龍母
    如今,降水村的降水口仍有程溪祖廟遺址,該遺址在七十一年前是一座雄偉的廟宇建築,程溪祖廟就是文獻記載中的龍母居住的地方,龍母仙逝後,人們把它作為祠廟供奉龍母,因而這也是有史以來最早奉祀龍母神靈的廟宇,西江流域的龍母信仰和龍母崇祀便是源於這裡,所以這也是從學術視角看的真正的龍母文化起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