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中華鱉、烏龜、牛蛙、美國青蛙等可養殖食用

2020-12-11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3月5日15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情況。

針對中華鱉、烏龜等是否禁食的問題,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回應,《野生動物保護法》、全國人大相關決定以及有關解讀講的都很明確,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

張顯良解釋說,介於陸生和水生之間的兩棲爬行動物,比如龜鱉類和蛙類,如何確定按照水生動物還是陸生動物進行管理。為進一步界定兩棲爬行動物的管理,我們與國家林草局協商,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以及我部公布推廣的水產新品種等作為劃分依據,將列入上述名錄的兩棲爬行動物明確由我部按照水生動物管理。也就是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養殖龜鱉和蛙類中的牛蛙、美國青蛙兩個引進種可以養殖食用。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中華鱉、烏龜、牛蛙、美國青蛙可以養殖食用
    發布會請來了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先生、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先生、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先生、種業管理司司長張延秋先生,請他們來回答媒體提問。發布會還請來了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梁辰女士介紹健康知識。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先生表示,主要介紹一下介於陸生和水生之間的兩棲爬行動物,比如龜鱉類和蛙類,如何確定按照水生動物還是陸生動物進行管理。
  • 中國發布丨農業農村部:中華鱉、烏龜等養殖龜鱉和牛蛙、美國青蛙可...
    中國網3月5日訊 (記者 郭澤涵)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表示,中華鱉、烏龜等絕大多數養殖龜鱉和蛙類中的牛蛙、美國青蛙兩個引進種可以養殖食用。為進一步界定兩棲爬行動物的管理,農業農村部與國家林草局協商,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以及農業農村部公布推廣的水產新品種等作為劃分依據,將列入上述名錄的兩棲爬行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也就是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養殖龜鱉和蛙類中的牛蛙、美國青蛙兩個引進種可以養殖食用。
  • 中華鱉、烏龜還能吃嗎?農業農村部回應:養殖龜鱉和牛蛙等可以食用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張蕊 攝3月4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決定的通知》。其中提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並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從目錄看中華鱉、烏龜、牛蛙,鱷魚等動物均不在禁食範圍之中,這是不是意味著這些動物可以食用?
  • 牛蛙、中華鱉、美國青蛙總算解禁了!但其他蛙類……
    牛蛙、中華鱉、美國青蛙總算解禁了!可是泰國虎紋蛙、黑斑蛙、棘胸蛙、林蛙等品種卻沒那麼幸運了。3月5日下午,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上答記者問中提到,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養殖龜類,和蛙類中的牛蛙和美國青蛙兩個引進種可以養殖食用。這就意味著,泰國虎紋蛙以及黑斑蛙沒有划進農業農村部的養殖品種,命運岌岌可危。
  • 牛蛙、中華鱉、烏龜到底能不能吃?官方明確了!
    牛蛙、中華鱉、烏龜到底能不能吃?官方明確了! 官方消息來了: 牛蛙、部分烏鱉等還能吃!▼3月4日,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通知,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列入兩個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按水生物種管理,這也意味著,它們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
  • 關注丨農業農村部:牛蛙、中華鱉、部分龜鱉按水生物種管理,不禁食
    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迅速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對《決定》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作出全面部署。 一是全面落實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嚴格落實野生動物保護法及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中關於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水生野生動物的規定,對違反規定的在現行法律基礎上加重處罰。
  • 關注丨有口福,龜鱉牛蛙「解封」;很焦灼,養殖行業如何「解凍」?
    近日,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龜鱉牛蛙等兩棲動物是否屬於野生動物、人工養殖的能否繼續銷售、食用,牽動著近兩百萬從業者的心。3月5日,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這意味著,它們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
  • 官方明確:牛蛙、中華鱉、烏龜可以吃!(附水產新品種名單)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3月4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列入兩個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按水生物種管理,這也意味著,它們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陳潔編 輯丨林虹農業農村部主管的中國水產雜誌官方微信號,在3月4日發布了一份農業農村部的官方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以下簡稱《名錄》
  • 中華鱉、烏龜可以吃!農業農村部發文,明確水生兩棲爬行動物禁食範圍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5日訊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官方網站獲悉,3月4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 農業農村部:中華鱉、烏龜等按水生動物管理
    農業農村部:中華鱉、烏龜等按水生動物管理 2020-03-05 13:31: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陳溯 | 字號:A+> | A- 記者5日從中國農業農村部獲悉,針對近日關於「甲魚到底能不能吃」的社會討論,農業農村部就水生野生動物保護髮布通知,提出中華鱉、烏龜等按照水生動物管理。
  • 牛蛙、黃鱔、中華鱉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這些列入了…
    3月4日,記者了解到,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通知,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列入兩個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按水生物種管理,這也意味著,它們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中華鱉、烏龜等列入上述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
  • 牛蛙、黃鱔、中華鱉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這些列入了...
    3月4日,記者了解到,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通知,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列入兩個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按水生物種管理,這也意味著,它們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禁食,人工繁育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按目前《野生動物保護法》可依法利用,該法即將修訂)對於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要按照《漁業法》等法律法規嚴格管理。
  • 上海用牛蛙代蟾蜍
    農業農村部官員認可上海這一做法據《解放日報》消息,為保護野生動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上海餐飲業戶紛紛採用人工養殖的牛蛙替代原來的野生蟾蜍為原料,延續當地傳統的燻制特色小吃。農業農村部相關部門負責人認可這一做法。
  • 牛蛙、中華鱉以後還能吃嗎?官方發文明確
    野生動物「禁食令」出臺後,牛蛙、中華鱉以後還能不能吃了?中國水產官方微信號4日披露農業農村部官方文件《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而牛蛙則在水產新品種列表中。這也意味著,它們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
  • 還能吃牛蛙嗎?官方明確了
    最近,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表示: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養殖龜類,和蛙類中的牛蛙、美國青蛙兩個引進種可以養殖食用。中華鱉、烏龜等不列入禁食名錄3月4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農業農村(漁業)部門要以《決定》的貫徹落實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
  • 牛蛙可以吃,蛇懸了
    &nbsp&nbsp&nbsp&nbsp對於廣州人來說,此前食用較多的蛇、蛙到底還能不能吃?總的來說,對於陸生動物來說,是否還能吃,要看它們是否會被農業農村部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 美食好消息:甲魚、牛蛙可繼續吃,不屬於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
    同時,許多行業人士呼籲: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不能一刀切,甲魚屬於養殖技術成熟和食用歷史較長的動物,不存在傳播病毒和疫病的風險,不應禁止食用。特別是眾多的甲魚養殖戶和甲魚加工企業,對深圳這個禁食令更是非常焦慮,期待有關部門科學對待人工養殖的甲魚。甲魚,學名叫作鱉,是常見的養殖龜種,中華鱉甲魚品種之一。
  • 水產科學家又聯合為蛙發聲:本土蛙與牛蛙同屬兩棲類,是安全...
    3月4日,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也就是說,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品種可以不被禁食。
  • 黃辣丁、牛蛙是不是「野味」?水產部門:可以吃
    對此,水產部門回應:牛蛙、黃顙魚(黃辣丁)是國家鼓勵依法養殖非野生水產類,可以食用。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務院漁業主管部門主管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 貓、狗、甲魚、牛蛙哪些禁止食用?珠海明確了!
    據農業農村部公開解讀,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國際上普遍不作為畜禽,我國不宜列入畜禽管理。甲魚、牛蛙、青蛙等兩棲動物可以食用在介於陸生和水生的兩棲爬行動物方面,目前,國家已明確中華鱉(甲魚種類)、烏龜、牛蛙、美國青蛙等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可以養殖、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