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難為水」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2020-12-19 謝小樓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兩句詩出自唐代詩人《離思五首》的第四首,這首詩是悼念亡妻韋叢之作,也有說是懷念少時戀人崔鶯鶯的。

全詩如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曾經滄海難為水,這一句化用《孟子》中的典故。《孟子·盡心章句上》:「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注釋說:「所見既大,則其小者不足觀也。」意即曾經見過滄海,則其他之水不足觀。

除卻巫山不是雲,這一句化用「巫山雲雨」的典故,典出宋玉《高唐賦》。《高唐賦》有云:「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巫山之雲,為神女所化,故比別處的雲更美。這一句意為除了巫山的雲,別處的雲不能稱之為雲,即看過巫山之雲,別處的雲亦不足觀。

這兩句都是化用典故,用典而不泥典,已經脫離了原來典故的意思,即使我們不知道典故,但依然能明白這兩句詩的意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滄海之水與巫山之雲的喻指,既可以是詩人與亡妻(此處採用此說是寫給亡妻韋叢一說)的感情,也可以是詩人的妻子,既可以指感情,也可以指人,甚至同時有這兩種意思。

詩人與亡妻的感情如滄海之水一樣深厚,如巫山之雲一樣美好,詩人的亡妻是世間上最美最好的人,曾經擁有這樣美好的感情,曾經擁有過這樣美好的人,自然別的女子不足觀也。

順便說一下後兩句的意思。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取次,是倉促的意思。

我倉促地從美女如雲的花叢中走過,卻懶得回顧,一半是因為修道,一半是因為你。

有人看到「半緣君」,覺得情不夠深,顯得有些涼薄,其實恰恰是這樣克制的表達,方顯感情的走勢,如果有人說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想你,你信嗎?

說句題外話,今天有些人讀元稹這些深情的詩,總要去探討元稹是不是渣男,好好欣賞詩就是了,為什麼人的注意力總是跑偏?!

文 | 謝小樓

每天一首古詩詞:元稹《離思》

相關焦點

  • 「曾經滄海難為水」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兩句詩出自唐代詩人《離思五首》的第四首,這首詩是悼念亡妻韋叢之作,也有說是懷念少時戀人崔鶯鶯的。全詩如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曾經滄海難為水,這一句化用《孟子》中的典故。《孟子·盡心章句上》:「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注釋說:「所見既大,則其小者不足觀也。」意即曾經見過滄海,則其他之水不足觀。
  •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這個問題必須從全詩來說,斷章取義不能體會詩的意境和作者寫詩的目的,毛主席曾說過,詩言志,就是這個意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曾經滄海難為水」,暗喻,是從孟子「觀於海者難為水」《孟子·盡心篇》脫化而來的。曾經觀看過茫茫的大海,對那小小的細流,是不會看在眼裡的。意境雄渾深遠。「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宋玉《高唐賦》裡「巫山雲雨」的典故。除了巫山上的彩雲,其他所有的雲彩,都不足觀。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看了讓人羞愧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看了讓人羞愧!對於詩歌,大家從小到大都學過不少詩歌,今天就說一說元稹悼念亡妻韋叢的這首《離思五首》的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講一講這背後的故事。
  • 「曾經滄海難為水」真正的意思是什麼?你知道嗎?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兩句詩,十四個音節,千百年來擊中太多人的心。縱觀唐代詩人元稹的創作生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兩句已經是他的藝術巔峰。如果沒有極深的真情實感,斷然不會有這樣的穿透人心。
  • 你知道「曾經滄海難為水」背後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嗎?
    唐代詩人元稹為悼念亡妻寫下的這首《離思五首·其四》,詩的前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在後來用來讚美情人之間的恩愛的佳句。並用來表達戀人對感情的忠貞和思念而廣為流傳。但是你知道這首是寫給誰的嗎?有些人說這不是悼念亡妻才寫的嗎?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什麼意思
    >圖片來自網絡曾經滄海難為水讀起來很有感覺,但是是什麼意思大多不得而知 這首詩是詩人元稹為了紀念逝去的妻子寫的: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看到了的巫山雲雨之壯觀,別處的雲雨都黯然失色,比喻的是世間的女人象滄海的水一樣的多,多不能成為我心目中的那個你,見識到了你的美貌後其他的多不能入我的眼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什麼意思?
    元稹《離思》之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是一首悼亡詩。
  • 當一個人對你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
    當一個人對你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所謂不可超越的愛情,真的普遍存在嗎?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不過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欲賦新詞強說愁的消極心態。這個世界上,之所以多數人認為有不可超越的愛情,更多地是因為年紀變大,心態變老,沒有別的。純情投入年代往往不成熟,正所謂初戀往往是失敗的,也是青澀的。不要因為青澀一次,就不再奢望成熟。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看了讓人羞愧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看了讓人羞愧!對於詩歌,大家從小到大都學過不少詩歌,今天就說一說元稹悼念亡妻韋叢的這首《離思五首》的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講一講這背後的故事。
  • 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實含義是什麼?
    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實含義是什麼?分析一位詩人的詩句,不能簡單地從字面意思來理解,這是非常片面的。從字面意思上來看,這首詩是用來寫愛情的,用情至真,感情細膩,充分體現了詩人對亡妻的懷念之情。
  • 「曾經滄海難為水」,這樣解釋離經叛道嗎?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出自唐元稹《離思》(之四),詩為悼念亡妻韋叢而作,全詩如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曾經滄海難為水」,脫化於《孟子·盡心篇》: 「孔子登東山(1)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出自宋玉《高唐賦》對巫山之雲的描述:「昔者楚襄王與宋玉遊於雲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雲氣,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
  •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只道是情痴,原來是渣男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唐代:元稹《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出自《孟子·盡心章句上》:「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意思是見過大海的波瀾壯闊,其他的江河溪流,就再也看不上眼了。
  • 【詩詞鑑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唐代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難為:這裡指「不足為顧」「不值得一觀」的意思。除卻:除了,離開。這句意思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此句與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經接觸過的一段戀情。取次:草草,倉促,隨意。這裡是「匆匆經過」「倉促經過」或「漫不經心地路過」的樣子。不應解釋為「按次序走過」。例:宋陸遊《秋暑夜興》詩:「呼童持燭開藤紙,一首清詩取次成。」
  • 當一個人對你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
    當一個人對你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所謂不可超越的愛情,真的普遍存在嗎?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不過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欲賦新詞強說愁的消極心態。這個世界上,之所以多數人認為有不可超越的愛情,更多地是因為年紀變大,心態變老,沒有別的。純情投入年代往往不成熟,正所謂初戀往往是失敗的,也是青澀的。不要因為青澀一次,就不再奢望成熟。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賞析
    離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離思五首·其四——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難為:這裡指「不足為顧」「不值得一觀」的意思除卻:除了,離開。意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取次:草草,倉促隨意。
  • 「曾經滄海難為水」:此詩說出令人深思的愛情規則
    唐代元稹的一組悼亡詩深受後世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那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詩來自《離思》中的第四首。全詩如下:離思(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是一首極美的愛情詩,此詩為何會深受人們喜愛呢?
  • 感知篇002•曾經滄海難為水
    當我第一次讀到唐人元稹的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時,就莫名的感傷與喜歡。那時的我,應是十三歲少年,少不更事,自然讀不懂作者書寫的錐心疼楚與愛情裡的悽婉情柔,但詩句的至善至美,早已銘刻在我的心田。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什麼意思?看了讓人汗顏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什麼意思?
  • 他曾經滄海難為水,其實背後卻是三妻四妾?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他曾經滄海難為水,其實背後卻是三妻四妾?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元稹,一個唐朝詩人。我相信大家不陌生,,為什麼呢,因為這個詩人。可以說是大家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大家之所以這麼了解是因為這個詩人他的有名就在於他的愛情觀念,因為他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