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天地糾紛真相?臺乾親戚包工程差價7億

2021-01-20 華夏經緯網

  負責處理新光事件的中共涉臺官員昨天透露,新光三越和北京華聯的經營糾紛,源於「新光天地」總經理吳昕達助手謝英明把工程發包給吳昕達的彭姓親戚,造成金額高達人民幣七億元(約三十億臺幣)的差額;華聯得知後認為新光涉及工程行賄及掏空公司資產,持相關資料向公安部門檢舉。公安部門要吳昕達協助辦案,在機場將吳昕達「請」下機。

  新光華聯 持股各半

  中共官員表示,華聯動作是「粗糙」了些,但絕非「陷害」新光。吳昕達在北京協助調查期間行動自由,大陸沒有對他有任何限制;對華聯的提告,大陸方面也不是只聽單方面說法,新光提出的反駁及證據,大陸同樣重視。大陸暫未公布上述內情,是因事件調查尚未結束,不想讓新光受到不好影響。

  這位官員強調,臺灣方面將新光事件形容成臺商受迫害,大陸不保護臺商,與事實不符。

  北京知情臺商指出,當初雙方合作,北京華聯以土地、建築物加上現金入股,持股百分之五十;新光則以經營團隊和技術、招商和商場內部的裝潢費用入股,加上部分現金,持股百分之五十。

  彭姓包商 吳家親戚

  後來,北京華聯發現「新光天地」商場裝潢工程發包給一家臺商公司,這家公司與原新光經營團隊的「決策層」關係密切,工程報價比市場價格高出許多。由於北京華聯本身有建築公司,對裝潢價格十分了解,因而懷疑其中有鬼。

  據指出,被指承包的臺商是良木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為彭再弘,是吳東興的小舅子,吳昕昌擔任良木的董事,代表的法人為東興投資,而東興投資的董事長即為新光三越董事長吳東興。

  新光北京幹部也證實,當時新光三越的確把彭再弘帶到大陸,負責新光天地的工程。

  低價高報 被指貪汙

  派到北京的臺商百貨業幹部的消息,貪汙的爭議出在工程款,包商低價高報工程費用,包商認為差額應該是合理利潤;但負責財務支出的華聯認為,工程款和新光天地實際支出有七億元人民幣差額,華聯認定是貪汙。

  彭再弘與吳家有親戚關係,華聯認為吳家當然脫不了關係。

  新光認為用自己的親戚當包商是想快速趕工,可能這個部分華聯與新光在先前作業、籤約時沒有達成共識,導致被華聯檢舉貪汙。至於七億人民幣差額到底有沒有流入包商或相關高層幹部的口袋,或是雙方對於工程付款認定有爭議,新光三越不願意證實。

  差額流向 各說各話

  此外,新光入股計入商場裝潢費用,可是華聯發現新光要求入駐廠商出裝潢費用,華聯認為新光將裝潢費用轉嫁給廠商十分不合理,存在「灰色收入」。但新光則認為自身沒問題,雙方認知有爭議,爆發糾紛。

  中共官員表示,大陸將此事定調為「商業糾紛」,目前雙方已同意是商業糾紛。此事「已進入尾聲」,吳昕達回臺後,與北京一直保持聯繫,相信雙方不久會在北京協商。

  發包關鍵人「謝處長」 遭質疑
 
  新光集團與北京華聯集團爆發經營糾紛,關鍵人是北京「新光天地」總經理吳昕達助手謝英明。北京媒體報導此事已將矛頭指向新光團隊「原決策層」將商場建設和裝潢工程外包給自己的親屬,涉及貪汙。

  多家北京媒體都點名原「新光天地」營業處長謝英明,指謝英明是臺系頭號人物,雖然吳昕達任「新光天地」總經理,但因無法常駐北京,北京的日常工作都交給「謝處長」。

  北京媒體指出,自「新光天地」籌備起,謝英明即負責品牌招商和營運等工作。北京媒體引述「新光天地」工作人員的話說,「謝英明已於七月底回臺灣,不再回來。」

  北京「新京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新光天地這次高層大換血,與原新光天地經營階層在商場開設前期,涉嫌貪汙受賄,在商場建設方面存有「灰色收入」有關。

  報導中指出,在新光天地建設過程中,新光天地原經營決策層就將商場建設、裝修等許多工程外包給自己的親屬承做。

  北京華聯派駐新光天地的董事會成員近日向警方舉報新光派駐的管理團隊涉嫌貪汙,北京警方幾天前也從「新光天地」調取帳目等財務資料。 (聯合報 特派記者汪莉絹、顏甫珉)

  相關報導:設櫃檯商:裝潢費自理
 
  新光三越與華聯集團的合資糾紛,部份設櫃檯商證實,北京新光天地的專櫃裝潢費由臺商自行負責,但希望事情可以儘快落幕。

  在新光天地一樓設櫃的臺商夏姿指出,目前經營正常,不考慮撤櫃,沒有聽說工程款的問題,但門市裝潢費是自行支出。

  富御珠寶及琉園目前仍照常營業,專櫃裝潢費用由於設計感強烈,都是自行設計及出錢裝潢,並未包給新光集團。(聯合報╱記者顏甫珉、陳若齡)

  另訊:吳昕達 面臨內憂外患
 
  新光三越投資大陸失利,原先的受害者形象,現在隨著廠商、供貨商一一爆料,基調漸轉為利益輸送。雖然北京華聯與新光三越吳家都同意坐下再談,但雙方互信已失。當初力主合作的新光三越總經理吳昕達處於內憂外患,近日閉門研商對策,面臨個人最大挑戰。

  吳昕達是新光三越董事長吳東興的長子,個性謹慎、求好心切,有追求完美的性格,對部屬相當嚴厲。他與個性較外向、親和力強、負責招商的吳昕陽連手,積極開店,建立了接班人的地位。

  三年前,持股四成五的日方股東同意讓吳昕達擔任總經理,肯定了他的能力。但最近大陸投資嚴重失利,還爆發下屬涉及工程發包給吳家親戚,導致「利益輸送」的質疑,即使吳家不提,堅持吳昕達不可能收受好處,但第一大將出事,主管不管知不知情,都有問題,這場「外患」直逼吳昕達,他的總經理寶座可能還坐得穩,但能否順利接班,時程已經出現變量。

  除此,「內憂」也在。吳昕達工作能力超強,帶著開店團隊創下七年七家店的紀錄。但吳昕達個性嚴厲,部屬看到他就怕。整件投資案從「受害」轉變為「有問題」的過程中,接近新光人士口徑漸由「決沒有問題」,逐漸變成「不予置評」,最近更傳出投資案全由吳昕達主導,副總吳昕陽「很少去大陸、只管招商、根本不管工程」的說法,切割吳昕達和吳昕陽的態度逐漸浮現。

  另外,原本看好吳昕達的股東,態度也出現鬆動。最近日本媒體報導,日本三越投資新光三越,在大陸投資案可能面臨重大損失。原本悶不吭聲的日方代表,現在忙著向總公司解釋。加上新光三越還有其它新光吳家成員,都對此案很有意見,董事會對吳昕達、甚至吳東興的決策質疑,應該會讓吳昕達在月底的新光三越董事會「很難過」。(聯合報 記者彭慧明)

   「不隨傳言起舞」新光拒回應

  新光三越投資大陸新光天地生變,原本「被陸資坑殺」的基調突轉為「自家利益輸送」。據了解,前新光天地營運處長謝英明涉及將工程發包給吳家彭姓親戚,獲取不當利益。新光三越昨天強調,對傳言「不隨之起舞」,吳家人不表意見。

  謝英明是跟隨新光三越總經理吳昕達赴北京的「開店團隊」老班底,是僅次於吳昕達、吳昕陽的重要人物。爆發工程弊案,且被國臺辦直指「有問題」,新光內部相當訝異。

  謝英明七月底被調回臺灣新光三越,目前負責高雄左營店的招商。

  據了解,新光三越為求工程快速完成,找來臺灣團隊施工,且多次向華聯提前請款。但華聯集團後來發現,臺灣施工團隊良木企業,是新光三越董事長吳東興夫人彭吟芳弟弟彭再弘的公司,因而華聯認為,工程款的回扣流回新光的口袋,甚至良木只是空殼,根本就是新光在向華聯要錢,華聯因此在七月時閃電查扣新光天地的帳本。

  熟悉新光內部的人士指出,吳東興長期指定良木企業負責新光三越的改建和新建工程,新光內部認為是「姊夫照顧小舅子」,更何況「錢也是賺給自家人」,沒有什麼意見。但這回在北京興建工程,華聯也有利益要分給「周邊事業」,對新光三越與良木的作為自然難以忍受。

  不過,新光集團在大陸推動的投資不只新光天地,華聯集團也不好聲張,只要吳昕達共同接受調查。身分也從「被調查」變成「協助調查」,希望不要打壞關係。(聯合報╱記者彭慧明)

  另訊:沉默數日後,中共國臺辦昨天首度就新光三越與北京華聯的「新光天地」經營糾紛發表看法;發言人楊毅表示,這是一起商業糾紛,目前當事雙方均表示願意坐下來溝通,相信雙方會依法妥善解決爭議。

  楊毅同時批評臺灣有人藉此炒作,破壞兩岸經濟合作交流與合作。

  楊毅指出,新光事件在國臺辦和有關部門協調下,當事雙方已表示要本著平等、理性、務實原則溝通,解決爭議。

  他重申,大陸一貫積極保護臺商合法權益,今後大陸各地方、各級政府仍會按照「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保護臺商在大陸投資的合法權益。

  楊毅也批評臺灣當局「有人」有意炒作和歪曲這起單純的商業糾紛,完全從政治來考慮,企圖破壞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挑起兩岸同胞間的對立,為臺獨分裂活動服務。(聯合報 特派記者汪莉絹)
 

相關焦點

  • 新光天地糾紛:臺乾親戚包工程 差價7億?
    負責處理新光事件的中共涉臺官員昨天透露,新光三越和北京華聯的經營糾紛,源於「新光天地」總經理吳昕達助手謝英明把工程發包給吳昕達的彭姓親戚,造成金額高達人民幣七億元(約三十億臺幣)的差額;華聯得知後認為新光涉及工程行賄及掏空公司資產,持相關資料向公安部門檢舉。公安部門要吳昕達協助辦案,在機場將吳昕達「請」下機。
  • 新光天地糾紛事件 炒作、歪曲還是真相?
    負責處理新光事件的中共涉臺官員9月5日透露,新光三越和北京華聯的經營糾紛,源於「新光天地」總經理吳昕達助手謝英明把工程發包給吳昕達的彭姓親戚,造成金額高達人民幣七億元(約三十億臺幣)的差額;華聯得知後認為新光涉及工程行賄及掏空公司資產,持相關資料向公安部門檢舉
  • 歷時半個月震撼臺商圈 新光天地糾紛悄落幕
    負責處理新光事件的中共涉臺官員昨天透露,新光三越和北京華聯的經營糾紛,源於「新光天地」總經理吳昕達助手謝英明把工程發包給吳昕達的彭姓親戚,造成金額高達人民幣七億元(約三十億臺幣)的差額;華聯得知後認為新光涉及工程行賄及掏空公司資產,持相關資料向公安部門檢舉。
  • 新光三越:重掌北京新光天地營運權
    北京「新光天地」在8月底爆發經營權大戰後,目前已有13位臺籍幹部返回北京,接手停擺兩周的商場。上周六到北京參加新光天地董事會的新光三越百貨董事長吳東興透過幹部,指示重回工作崗位的新光天地臺幹要「繼續好好做」。這顯示,新光三越仍盡力維持新光天地營運主導權。
  • 新光天地糾紛落幕 吳昕達繼續擔任總經理
    新光三越董事長吳東興與北京華聯集團董事長吉小安前(11)日晚間針對雙方在北京合資的新光天地糾紛達成和解,華聯發表道歉聲明,新光三越則表達遺憾。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在1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指出,國臺辦與北京市臺辦一直以來都積極協調處理臺商在大陸遇到的各項糾紛,他強調,處理新光天地並沒有受到壓力
  • 新光天地兩岸資方合解 臺新光人員將恢復上班
    圖片來源:聯合報   北京新光天地商業糾紛,臺灣新光三越和北京華聯集團今天凌晨發表共同聲明。新光三越對雙方理念及認知不同表示遺憾,北京華聯則表示事件純屬誤會並表示歉意。臺灣新光三越派任新光天地的管理人員將逐步恢復上班,雙方將就爭議,即刻展開協商。
  • 北京華聯集團欲吞新光天地 又鬧經營糾紛
    據《中國時報》報導,北京華聯集團日前已派出大批保安人員接管北京新光天地的保全業務,雙方股東代表仍在持續進行談判。不過,北京新光天地的各國精品商店與多家著名風味餐廳昨天仍正常營業,完全看不出兩岸合資股東正陷入經營風暴之中。
  • 新光天地事件再掀波瀾 北京華聯告新光三越
    不過,據上海知情臺商7日透露,事實上在雙方籤署「共同聲明」後,華聯集團迄今仍未交出印鑑,新光天地的公司印鑑仍掌控在華聯手中,華聯不僅採取選擇性付款方式意圖逼退新光,新光天地不少專櫃甚至因華聯不願蓋章,出現「無合同設櫃」的情況。
  • 最賺錢的中國百貨公司新光天地為何更名SKP
    當年,新光天地取得65億銷售額,超越杭州大廈,成為中國大陸百貨業單店龍頭,並連續四年保持第一。  現在SKP正在努力向三年內實現100億銷售額發起衝擊。  分歧的種子  早在2002年,華貿中心做整體項目定位時,房超曾經面臨兩種選擇:要麼做一個適合當時的市場的,類似於SOHO現代城的產品;要麼就做一個最好的產品,超過國貿。
  • 新光三越擬增資新光天地
    新光天地投資雙方糾紛又有新進展。昨日,新光天地原臺系高管開始逐步恢復上班,原華聯接管期間委派的一些高管也開始陸續「官復原職」。此外,臺灣新光三越方面表示,將增資華聯新光百貨(北京)有限公司,並將和華聯集團進一步討論重慶開店的相關事宜。
  • 最賺錢的中國百貨公司「新光天地」為何更名「SKP」?
    當年,新光天地取得65億銷售額,超越杭州大廈,成為中國大陸百貨業單店龍頭,並連續四年保持第一。   現在SKP正在努力向三年內實現100億銷售額發起衝擊。2006年3月,臺灣新光三越與北京本土品牌華聯,以各持股50%的模式合資成立了北京新光天地項目。在合作的過程中,新光三越集團和華聯發生了爭執。   儘管存在糾紛,但新光天地2008年依然取得25億的銷售額。雙方之間會產生分歧,是房超並沒有預料到的。但他告訴記者,最重要的是,作為業主方,一定要保持對租戶履約的控制權,即使是在發生分歧的情況下,也要保持正常經營。
  • 新光天地成都重慶曝光開業計劃 跟華聯決戰西部?
    原本項目計劃在2015年開幕,但到了2015年初,新越百貨(成都)有限公司發出公告稱,由於地鐵四號線及光華公園開發,影響項目建設工程及招商工作,所以公司在審慎評估後決定推遲開業日期,完工後將另擇日開業。這一拖便是兩年,直至今日新的開業時間才露出了「蛛絲馬跡」。
  • 中國最賺錢百貨公司驚變 臺灣團隊撤出新光天地
    新光天地曾經是大陸與臺灣合作的明星項目,但是其兩大股東北京華聯集團和臺灣新光三越百貨之間的激烈矛盾,也在新光天地開業不久即被公告天下,如今磨合7年依然走向分手,令業界嘆惋的同時也著實擔心新光天地未來的業績會否掉頭向下。
  • 新光天地紛爭的背後:奢侈品向大陸出發
    新光天地在這一眾百貨店中吸引眼球的原因,不光因為它一舉囊括了Chanel、Christian Dior、Giorgio Armani、Versace、YSL在內的全球938個品牌,無愧於其頂級奢侈品賣場的名頭。在8月開始的一場沸沸揚揚的商業糾紛中,臺灣新光三越百貨與北京華聯集團(雙方以50∶50的股比興建新光天地百貨)之間的「反目」也倍受矚目。
  • 華貿中心創始人房超:北京新光天地為何更名「SKP」
    當年,新光天地取得65億銷售額,超越杭州大廈,成為中國大陸百貨業單店龍頭,並連續四年保持第一。   現在SKP正在努力向三年內實現100億銷售額發起衝擊。2006年3月,臺灣新光三越與北京本土品牌華聯,以各持股50%的模式合資成立了北京新光天地項目。在合作的過程中,新光三越集團和華聯發生了爭執。   儘管存在糾紛,但新光天地2008年依然取得25億的銷售額。雙方之間會產生分歧,是房超並沒有預料到的。但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的記者,最重要的是,作為業主方,一定要保持對租戶履約的控制權,即使是在發生分歧的情況下,也要保持正常經營。
  • 新光三越退出華聯集團 接管北京新光天地
    據悉,新光三越之前和北京華聯集團以50:50的股比興建臺灣新光天地百貨,但由於目前雙方發生糾紛,新光天地於8月撤換所有臺籍員工,新光三越總經理吳昕達亦遭解職返臺。昨日上午,新光三越在臺灣地區主要媒體發表緊急聲明稱,新光三越與北京華聯集團的合資,是因經營理念及權利義務所引發的經濟商業糾紛,新光三越將依合資合同、公司章程與相關法令展開友好協商。
  • 新光天地成都、重慶曝光開業計劃 要跟華聯決戰西部?
    但仍有一點值得關注——英皇電影城將落戶新光天地。日前,香港英皇集團宣布與臺灣新光三越集團成功在國內展開首次合作,英皇集團旗下的全資影院英皇電影城將於2017年進駐新光天地成都以及新光天地重慶。商場整體規劃為地下4層、地上7層,引進約1900家知名品牌(包含超市、小吃、生活用品、烘焙等業態),具有紅錦大道優越的聯外交通優勢,B1與輕軌三號線嘉州路站直接連通,附近另有兩個地鐵出口,並擁有10000個停車位。
  • 遠洋新光聯手 48萬㎡新光天地商業綜合體亮相通州
    (贏商網綜合報導)3月27日上午,由遠洋地產聯手臺灣新光集團在北京通州打造的商業綜合體項目正式奠基。   根據規劃,通州項目將打造成新光天地項目,項目總佔地面積約6萬㎡,其中建設用地佔地面積約4.67萬㎡,總建築面積約48萬㎡,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34.45萬㎡,建築主高度約215米。
  • 北京CBD地標建築新光天地正式更名SKP
    作為北京東部的地標性建築,「新光天地」本月度過8周年店慶日。雖然商場推出了「滿千返百」、「品牌日10倍積分」等促銷,但因為臺灣新光三越與北京華聯集團曝出經營糾紛,記者發現北京華聯已正式更名「北京SKP」。雖然商場還在,但「新光天地」的名號已從CBD消失。   昨天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大望路地鐵站發現,地鐵導視牌和通道內的指路標以及廣場上的新路面導航已全部更換。
  • 北京新光天地臺系員工撤離 龐琨接任店長
    雖然仍是顧客盈門,但一場大規模的人事變動已經在開業剛4個月的新光天地內部悄然完成。昨日新光天地內部人員告訴記者,新光天地的臺系員工已基本離職,而原本控股50%的北京華聯已經成為新光天地目前真正的經營方。合作品牌則表示此次變動暫時不會影響在該店的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