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截圖。卡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
海灣阿拉伯國家團結即將到來?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 範鴻達
據總部位於卡達的半島電視臺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2月5日在分別給卡達埃米爾和沙特國王的信中,科威特埃米爾就海灣危機達成最終協議深表高興。科威特埃米爾納瓦夫還分別向卡達埃米爾塔米姆和沙特國王薩勒曼表示感謝,感謝他們為制止海灣危機、達成最終協議而付出的努力。此前一天卡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和沙特外交大臣已經對「兄弟國家」科威特為彌合海灣危機而作出的努力表示讚賞與感謝。
這顯示2017年沙特等多個阿拉伯國家與卡達「斷交」所導致的「海灣危機」有望很快結束,海灣眾阿拉伯國家能否贏來「兄弟般」的團結?
「卡達斷交風波」
2017年6月,沙特、阿聯、巴林、埃及四個阿拉伯國家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和「破壞地區安全」為由,宣布斷絕與卡達外交關係,並對卡達實施制裁和封鎖。沙特支持的利比亞和葉門政府以及馬爾地夫等國也宣布與卡達斷交,這就是當時國際社會鬧得沸沸揚揚的「卡達斷交風波」。
當時帶頭與卡達斷交的沙特之所以憎惡多哈,是因為長期以來沙特一直是海灣合作委員會(簡稱「海合會」)六個阿拉伯國家的領袖級國家,難以接受本地區兄弟國家對其帶頭大哥地位的挑戰。但基於國家發展的現實需要,當然也有海合會內部矛盾影響,斷交前的幾年間卡達漸漸拉開與沙特的距離,轉而追求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積極開展多方位外交,特別是與沙特的死對頭伊朗形成較為友好的交往,在敘利亞、葉門和利比亞的內戰中與沙特也形成了對抗。這自然招致沙特不滿。
卡達政府資助的半島電視臺也時常批評沙特等阿拉伯兄弟國家並招致後者的憤怒,川普上臺後也加大了對伊朗的打壓力度。種種因素疊加,卡達從2017年6月開始遭遇到以沙特為首阿拉伯國家的斷交潮。
沙特等國向卡達提出結束斷交危機的要求,包括卡達撤回駐伊朗外交人員、終止所有與伊朗的軍事合作,關閉半島電視臺,禁止土耳其在卡達駐軍等,但是卡達當時予以拒絕,催生的「海灣危機」因此也沒有得到及時解決。
沙特卡達恩怨之根是伊朗
海合會六個阿拉伯國家中,有一個國家並沒在這輪政治紛爭中與卡達斷交,那就是科威特,且科威特歷來是海合會內部團結的黏合劑,在2014年成功調停沙特、阿聯、巴林要召回駐卡達大使的地區危機。科威特積極推進沙特和卡達關係緩和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息,這也是目前「海灣危機」即將得以解決的重要原因。
此外,海灣地區形勢發展和新冠疫情也推進了沙特和卡達關係的緩解。近期來阿聯、巴林這兩個海灣國家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沙特和以色列的關係也越來越公開,海合會國家與以色列的關係有較明顯的改善,這對本地區的和平發展帶來積極影響。而在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衝擊下,大規模世界性流動嚴重受限,地區內部的合作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是每個海灣國家都能看到的一點,包括沙特和卡達。
2017年「卡達斷交潮」的最大推手是沙特,如今形勢的好轉當然也有賴於沙特態度的改變。當初導致沙特等阿拉伯國家紛紛與卡達斷交的根本原因,是沙特不滿意卡達與伊朗走得太近。
伊朗原本就是沙特頭號敵視國,2017年川普政府上臺後美國立即加大對伊朗的打壓力度,沙特美國在打擊伊朗問題上找到廣泛共識,在這種情況下沙特不能容忍「兄弟國家」卡達與伊朗發展友好關係。
如今主張對伊朗「極限施壓」的川普政府行將終結,至少在口頭上主張對伊朗態度緩和的拜登政府即將上臺,沙特不得不考慮與拜登政府的相處問題,「伊朗因素」對沙特-卡達關係的影響程度大大降低。
海灣團結目前難言樂觀
從目前科威特、沙特和卡達方面傳來的消息來看,如果不出大的意外的話,解決由斷交卡達導致的「海灣危機」的最終協議即將達成,協議細節也將很快公布,海合會六國長達三年多的公開分裂有望馬上結束。但是卡達和沙特、阿聯之間的心理隔閡不會隨著協議的籤署而消失,海合會的團結仍然難以很快降臨。
就卡達而言,其對國家獨立性和外交多元化的追求會繼續下去,大概率事件是卡達仍會與伊朗、土耳其保持較好外交關係。事實上當日前科威特傳出「海灣危機」得以解決的樂觀消息後,土耳其和伊朗外交部立即對此表示了歡迎。卡達國家雖小,但格局很大,已成功舉辦過亞運會,並且正在積極籌備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卡達在國家發展和外交事務上不會輕易聽從於沙特。但沙特很難擺脫海合會「老大哥」的心理,利雅得對海合會國家的指手畫腳也不會停歇。這也是卡達和沙特的長期矛盾。
中東國家間關係歷來變化莫測,一次突發事件就有可能改變某些國家間的關係特徵。近年來中東已呈現「陣營化」——沙特、土耳其、伊朗等國家都有自己的支持者,中東大國的較量往往也會影響區域政策選擇。
除此之外,海合會原本凝聚力有限,沙特這個海合會帶頭大哥不好當,對這些海灣阿拉伯國家來講,正常國家間雙邊關係的構建變得日益重要。
【大眾日報《環球論壇》專欄作者簡介】
範鴻達,美國國務院「國際訪問者領袖計劃」訪學者,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海法大學、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訪問學者,巴勒斯坦希伯倫大學訪問學者,土耳其中東科技大學訪問學者。曾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訪學一年,在伊朗伊斯法罕大學任教一年,掛職援藏一年。已經出版個人專著4部,論文數十篇。廈門衛視、深圳衛視、上海衛視、東方衛視、鳳凰衛視等多家電視臺時政節目嘉賓。
【大眾日報《環球論壇》專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