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軟硬體基礎,舉辦詞明戲展演,豐富夜間遊產品
跨省遊重啟平潭準備好了
20日,經省委、省政府批准,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關於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並附加全省旅行社有序恢復經營疫情防控指南。根據通知,福建省自即日起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所有A級旅遊景區接待遊客量由原先的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提升至50%。
此消息一出,各地開始積極籌備跨省遊的相關事宜,22日,記者了解到,目前平潭各大旅行社已經開始對接江西、浙江、江蘇等地旅遊團。為迎旅遊高峰,平潭對軟硬體進行提升,緊鑼密鼓策劃活動,安全有序做好開放運營工作,為各地來嵐旅遊的遊客提供更好更豐富的旅遊產品。
夯旅遊基礎 南部生態廊道二期項目開工
作為一條集休閒、旅遊、觀光、運動於一體的生態觀光道,南部生態廊道項目自啟動以來備受大家關注,隨著一期完工,壇南灣沿線集聚了不少人氣。近日,記者從實驗區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獲悉,目前,南部生態廊道二期工程項目也已進場做施工準備,項目完工後將進一步提升遊客的旅行體驗。
南部生態廊道項目秉持原生態的理念,以尊重場地,低影響開發為原則,結合自然生態環境,以濱海休閒步道的形式將平潭南部沿線的自然人文景觀資源串聯起來,打造慢行系統。該項目一期工程為崎沙澳至遠壋澳,二期則從遠壋澳至將軍山,擬新建濱海遊步道,全場4.462公裡,包含沙灘木棧道、林間木棧道、石砌臺階棧道以及透水瀝青聯絡道等。
「南部生態廊道一期在建設上設置了很多打卡點和網紅景點設施,並且合理配套旅遊業態,為遊客提供餐飲、休閒運動等服務,成效不錯。因此,在二期建設,我們將繼續保持原有自然生態,結合地勢特色進行規劃設計,讓遊客有更好的旅遊體驗。」實驗區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李同飛說。
據了解,與一期不同的是,二期建設上還將增加打造健身基地,配套休閒健身設施,為遊客提供休閒運動的活動空間。「二期的地形特點與一期的有所不同,我們根據實地情況打造亮點,其中有一段沙丘,我們計劃增加滑沙項目,把現有的資源轉化成旅遊體驗。」李同飛說。
享舌尖盛宴 夏日夜遊帶火夜間旅遊消費
17日晚,「哈吱客網紅美食盛宴」活動在平潭沙雕園旁開幕,活動集結了全國各地36種美食小吃,為市民和遊客們帶來了一場「舌尖上的狂歡」。此次美食節將持續至10月8日。
在美食街上,除了鐵板豆腐、雞蛋仔、麻辣小龍蝦等此類常見的美食外,還有一些走紅網絡的各地美食,有來自安徽、長沙、臺灣等地。「我是從安徽過來,主要經營的是橙汁,來到平潭感覺這裡風光很好,遊客很多,銷量也不錯。」商戶劉雯慧說。
當天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圍觀。「我是帶家人從福州來平潭過周末的,剛好龍王頭有舉辦美食節就來看一看。這裡不僅風景好、空氣好,還有全國各地的美食,感覺很有意思。」遊客鄭健傑說。
隨著跨省遊的逐步開放,平潭通過舉辦美食節,將美食節與購物、旅遊、文化等活動相結合,帶動消費者購物、旅遊、住宿等消費熱情。「我們召集全國各地的美食商家過來助力平潭國際旅遊島,推動餐飲業恢復發展,有效拉動經濟增長。」活動負責人蔡宗昌說。
與此同時,海壇古城第六屆潑海啤酒狂歡節開幕,活動旨在以啤酒節品牌活動為平潭旅遊增色。「今年的啤酒節將為期一個月,從7月17日到8月16日,此次啤酒節的一大亮點是加入了魔術、柔術等中國傳統元素,豐富平潭夜遊文化活動的形式。」福建中輝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蔡群說。
觀非遺表演 平潭詞明戲亮相田美澳沙灘
夜幕降臨,靜坐沙灘,欣賞本土特色的藝術表演,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近日,平潭詞明戲亮相壇南灣田美澳沙灘,就讓遊客享受到了這份愜意。據了解,這是平潭在「非遺+景區」業態上的首次嘗試,通過將非遺搬上舞臺,讓更多遊客感受平潭傳統文化的魅力,也為弘揚平潭非遺文化提供良好平臺。
17日晚,記者來到田美澳沙灘看到,伴隨樂聲響起,一場獨具平潭文化特色的詞明戲表演拉開了序幕。舞臺上,提線木偶時而扭頭提腿,時而擺手握拳,搭配著表演者的吟唱,展示人間百態,演繹悲歡離合。
舞臺下,坐著熙熙攘攘的觀眾,他們大多是享受了一天陽光沙灘的各地遊客,趁著美好夜色,感受平潭傳統文化藝術的美「。我趁著周末帶家人到這裡來玩海,白天到沙灘上踩踩水,晚上就坐在沙灘上邊吃飯邊欣賞這麼一齣好戲,我覺得很有特色很有意思。」遊客林漢說。
平潭詞明戲發軔於明末清初,是平潭最古老的戲曲劇種,曾一度瀕臨失傳。近年來,平潭詞明戲發源地蒼海村的老藝人對詞明戲進行挖掘和保護,如今,他們將詞明戲「搬進」景區,讓更多遊客感受平潭傳統文化的魅力。詞明戲傳習中心負責人林心惠說:「詞明戲是平潭文化藝術的瑰寶,它衍生出十番、盤詩等多種文化藝術,這些都需要傳承,我們在田美澳設舞臺表演,希望在這個美麗的地方展示平潭藝術。」
「通過『非遺+景區』的形式,給平潭旅遊市場注入新鮮血液,豐富旅遊產品供給,可以將散落的資源進行整合,形成處處有景、處處有文化的融合發展格局。」實驗區旅遊與文化體育局文化與文物處工作人員林嫻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