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單退迂堤?為什麼說鄱陽湖會出現豐水一片,枯水一線?

2020-12-09 小菜一碟樂趣多

本文有兩部分內容:一、什麼是單退迂堤,為什麼潰壩後可以不封堵?二、為什麼鄱陽湖會出現豐水一片,枯水一線?

一、什麼是單退迂堤,為什麼潰壩後可以不封堵?

最近幾天,我們一直在為鄱陽湖發生的超大洪水而揪心,為了減少損失,江西省有序啟用單退迂堤進行分洪蓄洪。不少人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語,什麼是單退迂堤?

我們這裡科普一下:什麼是單退圩堤?

江西省鄱陽縣的水位已經超過了1998年的最高水位,在預防大洪水的措施中,不斷的出現了一個詞——圩堤。

對於我們高中生來說,需要適時了解的圩堤含義和作用,可以擴容我們的地理知識儲備。

圩堤:在沿江﹑濱湖以及濱海的低洼地區,圈圍田地房舍,防禦外水侵入,以便進行墾殖的圍堤。

通過圩堤的含義,咱們可以確定以下幾個內容:

位置:沿江﹑濱湖以及濱海的低洼地區

作用:1、防禦外水(洪水)侵入;

2、進行農業耕作;

3、作為 洩洪區。

此次江西鄱陽縣罕見的大洪水,出現了圩堤的潰決現象。而有些圩堤決口後可暫時不封堵,這是怎麼回事? 這裡潰決的堤壩就是單退圩堤,甚至有些是主動扒開洩洪。

2019年投資2億元建設的湖口縣鄱陽湖區

單退圩堤是指低水位時堤內種養,高水位時堤內蓄洪的圩堤。

當圩堤遇到超過進洪水位的洪水時用於蓄洪,當外河(湖)水位低於進洪水位時,堤內仍可進行農業生產。

由於堤內只能種養而不能居住,即退人不退田,簡稱「單退圩堤」,是退田還湖的方式之一。

如果單退圩堤水位達到進洪水位,圩堤內區域就是蓄洪區,如果圩堤決口,可以暫時不封堵。

單退圩堤作為退田還湖工程中的一種方式,是綜合防洪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在防洪緊急關頭能夠發揮削減洪峰、蓄滯超額洪水,是犧牲局部、保護全局,減輕洪水災害損失的有效措施和防洪調度的重要手段。

科學合理地開啟運用單退圩堤,可有效地降低江河、湖泊的洪峰水位,同時可減小下瀉流量,保證下遊堤防的安全,減輕下遊的防洪壓力。

按照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關於切實做好單退圩堤運用的通知》(贛汛電〔2020〕19號)文件精神,單退圩堤在達到進洪水位的條件下,必須進洪,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攔進洪,各級防指也不應組織人員進行搶險等具體要求。

與單退迂堤對應的是雙退圩堤,是指平圩清障退耕作,還圩為水或灘涂,對圩堤採取順水流方向上、下扒口或平毀措施,俗稱「退人退田」。

二、為什麼說鄱陽湖會出現豐水一片,枯水一線?

如果說今年鄱陽湖告急是因為天災,暴雨,長江流水過多過大,那麼往年鄱陽湖的另一種「告急」是因為什麼?

鄱陽湖以4000平方公裡的面積,目前位居我國淡水湖泊第一位,但是實際上鄱陽湖的面積是會發生季節性變化的,也就是說並不是任何時刻鄱陽湖的面積都有4000平方公裡。鄱陽湖當地當地有個說法是,鄱陽湖豐水一片,枯水一線,也就是說鄱陽湖水面面積,在洪水期和枯水期存在著巨大差異。

枯水期的鄱陽湖

鄱陽湖的面積在夏季洪水期時接近4000平方公裡,而在冬季枯水期時卻縮小到只有幾百平方公裡,極端情況下枯水期湖面面積只有洪水期的八十分之一,僅僅留下幾條湖溝有水,大面積的湖床裸露,放眼望去,冬季枯水期的鄱陽湖儼然就是一個大草原。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鄱陽湖的面積變化這麼大呢?

枯水期的鄱陽湖

2017年,鄱陽湖曾經乾涸,湖底成了草原,以前坐船才能到的湖心景點,走著就可以過去了。

原來位於湖心的景點1
原來位於湖心的景點2

鄱陽湖乾涸也告急,發大水也告急;鄱陽湖的這種變化首先與全球氣候變化有關,鄱陽湖地區地處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超過800毫米,降水存在明顯的季節變化,也就是說在夏季的時候,由於受到來自海洋的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豐富,為雨季;而到了冬季的時候,由於受到來自內陸的冬季風的影響,降水偏少,為乾季。因此,鄱陽湖的水位也就會隨著氣候的變化而漲落,從而使得面積有明顯的季節變化。

其次,也有一些人為因素,如注入鄱陽湖區的5條河流中的河水被沿岸工農業生產大量佔用,導致注入鄱陽湖水量減少、湖區大量挖沙導致湖面下切等;

枯水期的鄱陽湖

另外,鄱陽湖流域城市的發展對造成乾旱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違法採砂、某些巨型水利設施截流等人為因素更加劇了鄱陽湖枯水期的旱情。

我們再來看看網友們的分析總結,鄱陽湖為什麼會交替出現旱災和水災?

網友一: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鄱陽湖底比長江高,雨季長江水超過鄱陽湖水面倒灌,旱季鄱陽湖水流出進入長江,自己無法蓄水。

網友二:豐水一片,枯水一線,這就是原來的淺層水養殖或種植被徵用和規劃成其它用途的原故。一片山水一個天,一旦有的地方淺層水田被佔用完,因為大氣層中升不上水蒸氣,就形成旱災。反之,有些地方又把淺層水田挖深後,增加了大量的水份蒸發量,這些地方就形成水災。

網友三:破壞生態,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河道取直挖砂,填湖建樓開發,把塘圩填平種田,使蓄水能力降低,各種人為因素都是造成自然災害的人為原因!大水來了擋不住,大水退卻即涸枯。

綜合以上信息,我們發現,鄱陽湖多年淤積,湖底比長江高,加上瘋狂採砂,圍湖造田,導致蓄水能力差,鄱陽湖就像一個平底鍋,長江水多了就灌滿鄱陽湖,長江水少了鄱陽湖就流乾淨,所以水災和旱災交替出現。

最近幾天鄱陽湖告急的信息我們看了很多,包括火箭軍在內的人民子弟兵也在一線搶險抗汛,封堵缺口。

受長江水位迅速上升影響,江西省九江市多個鄉鎮遭遇洪澇災害。由於青壯勞動力在外打工者眾多,41.36公裡堤壩防汛人手不足,九江柴桑區江洲鎮人民政府7月10日發布公開信,召喚在外鄉親回家抗洪。

目前已有近3000名鄉親返鄉支援,同時還有社會各界給予人力、物力上的支持,但防汛形勢依然嚴峻,還缺大量有戰鬥能力的人手參與防洪壘築子壩,以及部分防洪物資。

天佑中華,希望多災多難的2020儘早過去。

我是小菜一碟樂趣多,歡迎關注,轉發,留言分享觀點。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單退迂堤?為什麼說鄱陽湖會出現豐水一片,枯水一線?
    本文有兩部分內容:一、什麼是單退迂堤,為什麼潰壩後可以不封堵?二、為什麼鄱陽湖會出現豐水一片,枯水一線?一、什麼是單退迂堤,為什麼潰壩後可以不封堵?最近幾天,我們一直在為鄱陽湖發生的超大洪水而揪心,為了減少損失,江西省有序啟用單退迂堤進行分洪蓄洪。
  • 擁有最高貴的鳥、最多姿的水、最詩意的草的鄱陽湖如今水落石出
    2017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隨著水位迅速下降,鄱陽湖進入枯水期,廬山市的一座千年石島,落星墩重現天日,露出了它本來面目。落星墩位於鄱陽湖中,傳說是星星落入鄱陽湖中變化而來,因而得名落星墩。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流經南昌市。
  • 擁有著「枯水一線,洪水一片」的自然景觀,去過不後悔!
    鄱陽湖受到了很多遊客的青睞,而它的美景也早已經被傳唱到大江南北。鄱陽湖處於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遊南,湖體的面積在3283平方公裡,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還擁有著「枯水一線,洪水一片「的自然景觀。鄱陽湖水位的升降幅度非常大,具有天然調蓄洪的功能,因為遇水位變幅大,所以湖泊的面積也在不斷的增加。水位上升湖面增加水面遼闊,水位在下降的時候,洲灘裸露出來,水流歸槽,所以湖面僅剩下幾條蜿蜒曲折的水道,因此才形成了這樣的自然景觀。鄱陽湖是國際重要溼地,也是長江幹流重要的調蓄性湖泊。
  • 江西鄱陽湖185座單退圩堤開閘清堰分蓄洪水 記者實地探訪耀華圩堤...
    為了減輕鄱陽湖及長江九江段防洪壓力,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13日宣布,對鄱陽湖區185座單退圩堤全部主動開閘清堰分蓄洪水。單退圩堤是指低水位時堤內種養,高水位時堤內蓄洪的圩堤。由於堤內只能種養而不能居住,也就是退人不退田,簡稱「單退圩堤」。
  • 鄱陽湖,解鎖另一種美景#,你準備好了嗎?
    地點:江西 鄱陽湖時間:10月末至11月,由於今年豐水,現在才開始退水,預計12月觀賞最佳。在此感謝網名夢瓷緣的朋友在鄱陽湖發來最新動態!10月,鄱陽湖進入枯水期,化身為茫茫草原。此時湖灘上還會成片開放蓼子花,形成壯觀的紫色花海。
  • 衛星地圖看洪災:「告急」的鄱陽湖發生了什麼?
    鄱陽湖告急!6月29日以來,江西省受連日暴雨影響,鄱陽湖水位不斷上漲,連續8日漲幅在0.4米以上,單日最大漲幅0.65米,歷史罕見。衛星遙感監測顯示,7月8日18時,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達到4206平方公裡,創十年來歷史同期新高。
  • 鄱陽湖:擁有江南最高貴的鳥、最詩意的草,怎一個美字了得?
    鄱陽湖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南昌、九江交界處的長江南岸,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景色十分優美,豐水季節浪湧波騰,浩瀚萬頃,水天相連;枯水季節水落灘出,野草豐茂,蘆葦叢叢。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被稱為「白鶴世界」、「珍禽王國」。
  • 衛星地圖看洪災:「告急」的鄱陽湖發生了什麼?
    鄱陽湖告急!6月29日以來,江西省受連日暴雨影響,鄱陽湖水位不斷上漲,連續8日漲幅在0.4米以上,單日最大漲幅0.65米,歷史罕見。衛星遙感監測顯示,7月8日18時,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達到4206平方公裡,創十年來歷史同期新高。
  • 新港、彭澤、都昌單退圩堤陸續有序進洪
    7月11日5時,彭澤縣芙蓉農場國有圩堤出現重大險情,根據「單退圩堤」相關要求,實行正常行洪,確保堤壩安全。都昌縣24個鄉鎮中有21個瀕臨鄱陽湖,全縣89座重點圩堤中有64座屬單退圩堤。根據「單退圩堤」相關要求,7月11日14時許,濂溪區新港鎮耀華堤實行正常進洪,最大限度保障汛期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那什麼是單退圩堤?
  • 長江中下遊頻現獨特枯水景觀:湖中明代石橋現身
    在船上偶遇天興洲村民郭女士,「因為枯水,江邊通往輪渡的斜坡變得更陡,我們販菜的小車蠻難推上去」。  記者在天興洲北汊看到,因正值枯水,泥沙淤積,這一片呈現壯觀的沙灘景觀,露出成片的水葫蘆。北汊距離黃陂武湖僅百米,距離江岸的諶家磯最近處幾可「一跨上岸」。「這些天還有專業越野車開到這裡玩沙灘越野,成為天興洲冬季旅遊一景」。
  • 江西共青城:單退圩堤有序進洪 提前妥善安置群眾
    央廣網共青城7月14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王飛 彭招峰)受持續強降雨、長江洪水頂託和省內「五河」來水影響,鄱陽湖區仍保持超高水位,鄱陽湖星子站高於1998年歷史最高水位,九江長江段、鄱陽湖區防汛形勢異常嚴峻。
  •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概況是什麼?
    每當洪水季節,水位升高,湖水漫灘,湖面寬闊,碧波蕩漾,茫茫一片;枯水季節,水位下降,湖水落槽,湖灘顯露,湖面變小,蜿蜒一線。洪、枯水的湖體面積、湖體容積相差極大。「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線」,嚴重製約著湖區水資源利用和水生態環境保護。鄱陽湖湖區來水具有明顯的江、河、湖關係特徵,長江幹流主汛期為7~9月,五河主汛期為4~6月,長江幹流來水對鄱陽湖出流有很大的頂託作用。
  • 枯水季 2000噸級船舶隨意行 豐水季 5000噸級船舶任我行
    目前,跨江橋梁均可確保2000噸以上貨船通行,豐水季節5000噸船舶都可以。其中,生米大橋的通航設計指標是最高的。  確保2000噸級船舶通行  省港航局航道管理處工程師介紹,經過近年來的航道整治,贛江南昌至湖口段已升級到Ⅱ級等級,整個航段可以暢行2000噸級的貨運船舶。  目前,南昌6座跨江大橋之間主要通行什麼船呢?
  • 鄱陽湖何以成為70萬隻候鳥之家
    本報記者 遲誠 劉小虎 鍾南清  11月下旬,江西鄱陽湖水落灘出。成群結隊的白鶴、灰鶴、小天鵝、白額雁等候鳥或在草洲溼地上覓食嬉戲,或在白荻花間翩翩起舞,場面優美動人。  豐水一片、枯水一線;水草豐美、蝶湖洲灘……美麗神奇的鄱陽湖每年冬季為160種70萬隻越冬候鳥提供安全穩定的棲息環境,是全球矚目的候鳥越冬地。
  • 鄱陽湖水位再次跌破10米枯水線 威脅江豚棲息
    鄱陽湖水位再次跌到10米以下!今年8月以來,鄱陽湖星子站水位持續走低,8月29日開始低於多年同期均值,10月14日,星子站水位再次跌破10米枯水位。水利專家表示,枯水時間提前、水位超低、旱情加劇等現象,將對湖區生產、生活與生態帶來嚴重不利影響。
  • 鄱陽湖樞紐「六院士」之王浩:通過三峽緩解枯水問題空間不大
    「我的觀點是: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是通過小規模的開發,實現大規模生態環境保護。」王浩在回函中寫道。「目前通過三峽大壩緩解鄱陽湖枯水問題,空間不大」澎湃新聞:鄱陽湖提前進入枯水期、枯水期延長的問題,您認為原因何在?
  • 鄱陽湖概況
    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南北長173公裡,東西最寬處達74公裡,平均寬16.9公裡,湖岸線長1200公裡,平均水深8.4米,最深處25.1米左右,容積約276億立方米,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  鄱陽湖古稱彭蠡澤、彭澤或彭湖,鄱陽縣建縣800年時,由於湖水南浸至鄱陽縣而改名鄱陽湖。
  • 鄱陽湖畔的「生態警察」
    新華社南昌1月9日電 題:鄱陽湖畔的「生態警察」新華社記者程迪、賴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在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巡邏大隊一隊隊長姚笛看來,平靜之下暗藏著洶湧。鄱陽湖是國際重要溼地、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全球98%的白鶴、80%以上的東方白鸛、70%以上的白枕鶴在這裡越冬;數量僅存1000頭左右的江豚,約有一半分布在這一水域。有「豐水一片,枯水一線」之稱的鄱陽湖,豐水期面積超過4000平方公裡,枯水期面積不足500平方公裡。姚笛熟悉鄱陽湖南昌段每一塊水域。
  • 江西文化旅遊新春大團拜——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
    大年初八,小編帶大家走進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 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 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地處江西省鄱陽縣境內,位於江西省東北部、鄱陽湖東岸、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核心區,景區規劃面積365平方公裡,由烏金汊景區、白沙洲景區和大草原景區組成,薈萃了鄱陽湖水、鳥、草、魚等自然精華,是一片遠離都市煩囂的自然純淨世界。
  •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概況是什麼?
    每當洪水季節,水位升高,湖水漫灘,湖面寬闊,碧波蕩漾,茫茫一片;枯水季節,水位下降,湖水落槽,湖灘顯露,湖面變小,蜿蜒一線。洪、枯水的湖體面積、湖體容積相差極大。「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線」,嚴重製約著湖區水資源利用和水生態環境保護。鄱陽湖湖區來水具有明顯的江、河、湖關係特徵,長江幹流主汛期為7~9月,五河主汛期為4~6月,長江幹流來水對鄱陽湖出流有很大的頂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