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促消費:探索24小時營業區試點,增設市內免稅店

2020-12-12 澎湃新聞

4月23日,上海市印發《關於提振消費信心強力釋放消費需求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提出12條政策舉措提振消費。其中包括將創新發展夜間經濟,探索24小時營業區試點。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上海歷來高度重視穩定和擴大居民消費工作。2019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35萬億元,連續三年穩居全國城市首位。在線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也在上海蓬勃發展,2019年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3.3萬億元,增長14.7%。

為提振消費信心、釋放消費需求,上海在《若干措施》中提出將舉辦「五五購物節」系列活動。「五五購物節」時間上將橫跨整個第二季度,目標是最大限度激發市場主體和平臺企業積極性,最大限度放大政策和資金的槓桿作用、乘數效應,最大限度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著力打造最新最潮最划算的購物盛宴、消費狂歡。

《若干措施》的亮點還在於提出「五大消費」、「四個經濟」等相關內容:

「五大消費」,即新興消費、休閒消費、汽車消費、信息消費和家裝消費,既是消費的主要領域,也是消費升級的重要方向。

新興消費方面,上海是新零售的「策源地」和「競技場」,今年一季度商品類網絡購物交易額逆勢增長19.1%。促進新興消費加快發展,就是要充分依託上海的市場優勢、場景優勢、資源優勢,通過數位化賦能實體商業,加快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大力發展「在線經濟」「到家經濟」「非接觸式經濟」。為此,《若干措施》提出,要發揮大平臺、大流量作用,打響「上海雲購物」品牌,打造雲逛街、雲購物、雲展覽、雲走秀、雲體驗系列活動;開展重點商圈商街數位化營銷試點,鼓勵電商企業對重點商家、品牌給予入駐、流量、數據等專項支持;推廣社區快遞自提點和智能提貨櫃,鼓勵線上平臺開展「安心消費計劃」。

休閒消費主要包括文化旅遊消費和餐飲消費,這也是受疫情影響特別嚴重的兩個領域。文旅消費方面,將視疫情防控形勢,適時推出文旅市場振興計劃和一批高質量、高品質文旅產品,整合形成「樂遊上海」文旅護照,引導市民「看上海、逛景點、住酒店、看大戲、購特產」。餐飲消費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為重振餐飲消費,《若干措施》提出,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宣傳餐飲「名店、名廚、名菜、名點」,鼓勵線上餐飲平臺加大促銷力度;同時大力推行分餐制,倡導文明用餐新風尚。

汽車消費是各方面都高度關注的領域,涉及千家萬戶,為支持消費者開展老舊汽車更新和購買新能源車,《若干措施》提出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舉措,如對今年年底前轉出、報廢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同時購買符合要求的國六排放標準新車,給予一定補貼;對年底前購買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對車輛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充電費用給予一定補貼;年內新增4萬張中心城區非運營客車牌照額度等。

信息消費是消費升級的重要代表,特別是隨著5G時代的到來,正成為新的消費熱點。為大力推動信息消費,《若干措施》提出三方面舉措:一是推動線上線下消費互動,舉辦信息消費節;二是鼓勵使用智能終端、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產品,大力發展網絡視聽、數字音頻、網際網路遊戲等信息服務;三是加快5G應用推廣,建設一批體驗中心,開展終端產品和流量套餐優惠促銷。

家裝消費方面,重點是鼓勵家裝企業開展促銷活動,支持金融機構推出多樣化的家裝消費信貸產品。

「四個經濟」即首發經濟、夜間經濟、品牌經濟和免退稅經濟,這是「上海購物」品牌和國際消費城市建設的亮點特色,也是推進消費市場提質升級、更好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的重要抓手。

首發經濟方面,去年上海新設各類首店986家,繼續領跑全國,新品首發、首店匯聚已成為城市最亮麗的風景之一。為加快打造全球新品首發地,《若干措施》明確,對符合標準的新品首發活動和首店旗艦店落戶給予資金支持,將新品首發和首店旗艦店品牌列入「上海市重點商標保護名錄」;提升新品通關速度,推廣進口商品檢驗結果採信制度,並為新品首發品牌提供便捷高效的專利、商標註冊申請和質押登記服務等。

夜間經濟是國際消費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上海在全國首創夜間區長、夜生活執行長等制度,推出了夜生活集聚區、周末步行街等一批載體,為夜間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此次出臺的《若干措施》重點聚焦破解政策瓶頸難題,提出通過探索24小時營業區試點、有序放開「外擺位」限制、加強夜間交通配套、增設夜間臨時停車場、簡化大型活動審批等措施,推動夜間消費再上新臺階。

品牌經濟是消費「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著力點,為此《若干措施》提出,推進南京東路步行街東拓工程,加快步行街業態調整、品牌提升;深化老字號「一品、一策、一方案」,增強本土品牌競爭活力;發揮「6+365」進博會一站式交易服務平臺作用,舉辦國別商品周和進口商品路演、推介等專項活動,吸引更多進口品牌集聚。

免退稅經濟方面,上海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銷售額佔全國的60%,機場免稅店銷售額在全球排名第三、國內第一。為境外人士和國內出境人員更加便捷地購買到全球優質商品,《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免稅品經營企業增設市內免稅店,在免稅店設立一定面積的國產商品銷售區,加快推進重點商圈離境退稅商店全覆蓋,擴大即買即退試點範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支持增設市內免稅店 推進重點商圈離境退稅商店全覆蓋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上海:支持增設市內免稅店,推進重點商圈離境退稅商店全覆蓋4月23日14時,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即將施行的《關於提振消費信心強力釋放消費需求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
  • 建市內免稅店,購買智能產品最高補貼1000!促消費,深圳放大招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居民購買智能產品最高補貼1000元,推動建設市內免稅店、探索「即買即退」試點,定向適量增加小汽車增量調控指標......日前,深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促進消費增長的若干措施》,提出了包括7個部分20條具體措施的一攬子政策,打出促消費組合拳。
  • 支持增設市內免稅店,推進重點商圈離境退稅商店全覆蓋
    支持增設市內免稅店,推進重點商圈離境退稅商店全覆蓋 澎湃新聞 2020-04-23 14:36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市內免稅店消費有望進一步放開
    今年4月19日,上海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供給促進消費增長的實施方案》,對「免退稅經濟」提出發展規劃——加快發展機場、郵輪港等口岸免稅店及市內免稅店;支持創建離境退稅示範街區,擴大退稅商店數量規模;搞好離境退稅「即買即退」試點。目前蓬勃發展的「免退稅經濟」正成為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的助推器。
  • 上海市內免稅店業態受青睞 做大蛋糕吸引消費回流
    新華社上海8月19日電 題:市內免稅店業態受青睞 做大蛋糕吸引消費回流  新華社記者有之炘、何欣榮今年以來,免稅購物在國內火了。10多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稱,正在申請免稅品經營資質,涉及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等地。除了機場(口岸)免稅、離島免稅,新進場的企業紛紛瞄準市內免稅店這一業態。
  • 上海市內免稅店消費有望進一步放開 優化退稅便利度
    在上海各大商場,境外旅客看到心儀的老字號商品,卻發現價格可能比境外還要高,這又如何讓他們有「買買買」的衝動?  今年4月19日,上海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供給促進消費增長的實施方案》,對「免退稅經濟」提出發展規劃——加快發展機場、郵輪港等口岸免稅店及市內免稅店;支持創建離境退稅示範街區,擴大退稅商店數量規模;搞好離境退稅「即買即退」試點。
  • 「增設市內免稅店」讓民眾不去國外「血拼」
    《方案》中一個亮點是,四川省要爭取設立市內免稅店,增設口岸進境(出境)免稅店,加快免稅購物中心、區域性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設,引導境外消費回流等。(8月6日《21世紀經濟報導》)  四川省要爭取設立市內免稅店,增設口岸進境(出境)免稅店,加快免稅購物中心、區域性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設。
  • 廣州探索設市內免稅店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中新社廣州9月22日電 (王華 曾敏婷)廣州市政府22日舉行發布會公布,計劃3年內引入200個國際品牌,發展口岸免稅店,並探索設立市內免稅店、引入國際品牌折扣店,打造面向全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表示,廣州已正式向商務部申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試點,將採取十項具體行動,建設國際品牌的「聚集地」、時尚潮流的「引領地」、中國製造的「展示地」、嶺南文化的「傳承地」、消費創新的「策源地」。
  • 上海將再添一處市內免稅店 引入米其林餐廳等高端餐飲
    聯商網消息:當出境遊基本停止,不少消費者的購買力開始轉移至國內,在對國外商品的需求影響下,免稅店市場迎來新的生機。今年4月,作為上海「老牌」市內免稅店,中服免稅店迎來了銷售「小陽春」,進店人流超過了去年同期。
  • 市內免稅店消費有望進一步放開 明年上海還將有諸多政策制度供給
    原標題:市內免稅店消費有望進一步放開  在海外各大知名奧特萊斯、比斯特購物村內,來自中國的消費者摩肩接踵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如何讓這股強大的購買力回流,提振國內消費市場?在上海各大商場,境外旅客看到心儀的老字號商品,卻發現價格可能比境外還要高,這又如何讓他們有「買買買」的衝動?
  •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廣州探索設市內免稅店
    9月22日,廣州舉行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暨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新聞發布會,會上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透露,近日,廣州已正式向商務部申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試點,全力打造引領華南、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廣州探索設市內免稅店
    9月22日,廣州舉行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暨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新聞發布會,會上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透露,近日,廣州已正式向商務部申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試點,全力打造引領華南、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武漢將設中部首個市內免稅店 廣州等多城爭設免稅店爭奪千億回流消費
    2020年上半年以來,關於市內免稅店創新政策的關注度達到空前。7月下旬,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抓住國家研究制定市內免稅店創新政策契機,爭取推動王府井集團成為先行先試試點,儘快設立市內免稅店。
  • 廣州:力爭設立市內免稅店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舒旻)隨著消費市場逐步復甦,5月8日,廣州正式印發《關於提振消費促進市場繁榮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從六個方面提出20條措施,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其中提出,廣州將積極爭取政策突破設立市內免稅店,引導消費回流,釋放免稅消費潛力。
  • 大多數人還買不了的上海市內免稅店,靜待「靴子落地」
    沒有長隊,沒有擁擠的試裝臺,位於浦東新區的上海室內免稅店就這樣靜悄悄地開張營業,直至中午時分賣出了第一單。這與想像中人頭攢動的場面到有些出入。不過,作為浦東第一家市內免稅店,人們期待它未來為上海購物增添一份活力。事實上,今年年初的上海市商務工作會議上,就宣布了上海要新開一家大型市內免稅商店。
  • 上海新增一家3萬平米市內免稅店,選址就在……
    記者日前從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了解到,新片區正在制定商業發展扶持政策,計劃在3年內新增商業設施約60萬平方米,今年新增10萬平方米;布局3萬平方米市內免稅店,引入米其林餐廳等高端餐飲。
  • 海南離島免稅店銷售火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紛紛開設市內免稅店...
    原標題:海南離島免稅店銷售火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紛紛開設市內免稅店——不出國門,也能逛免稅店!目前,中國免稅業務主要分為口岸免稅、離島免稅和市內免稅。除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已經運營的市內免稅店,廣州、濟南、西安等地也在計劃設立市內免稅店。多種類型免稅業務迅速發展,將有效豐富免稅市場消費場景,進一步優化免稅市場供給。促進競爭,帶動市場健康發展今年以來,免稅業務領域好消息不斷。除了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調整,其他城市的消費者也有了新選擇!
  • 央地合力推進 市內免稅店建設迎高潮
    在海南先行先試的同時,國內免稅消費政策利好不斷,市內免稅店建設也迎來諸多突破。國務院近期批覆的《深化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工作方案》中明確,「優化市內免稅店布局,統籌協調在機場隔離區內為市內免稅店設置離境提貨點,落實免稅店相關政策」。此外,海南、廣州、上海、濟南等地也紛紛發布推動市內免稅店發展的舉措。
  • 上海市內新添一家免稅店!就在陸家嘴
    上海市內又開了一家免稅店! 這一次是在陸家嘴商圈 23日上午10點,坐落於即墨路和銀城路交叉口的陸家嘴市內免稅店低調開業。沒有開幕儀式,沒有花籃剪彩,迎來的首波客人則是聞訊而來的媒體記者。
  • 廈門首家市內免稅店正式營業 位於思明中華城
    廈商軒 )近日,廈門首家市內免稅店正式營業。作為口岸出境免稅店的延伸,廈門市內免稅店將為來廈境外旅客提供更充足的購物時間和更舒適的購物體驗。記者從市商務局和廈門海關了解到,廈門市內免稅店是海關總署批准設立的全國5家市內免稅店之一。廈門市內免稅店由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免集團」)經營,位於中華城購物中心南區一層,從「五一」開始試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