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化後的「妖神」花千骨。
霍建華飾演的白子畫(右)與趙麗穎飾演的花千骨的對手戲,可看度很強。
CSM50城收視率最高達3.341%,創下中國周播劇最高收視;開播三個月超150億點擊量,平均每集3億點擊,刷新中國電視劇歷史總播放量紀錄。《花千骨》自開播以來,收視率和關注度驚人,成為今年夏天國產電視劇的大贏家。
如同近兩年的大部分紅劇,《花千骨》是觀眾吐槽的重災區,從五毛特效到瑪麗蘇劇情,網友們吐槽的熱情,比起劇迷追劇的熱情絲毫不輸,甚至邊吐邊追、邊追邊吐的強迫型人格的網友,也是個人數龐大的群體。
筆者就屬於最後一類人群。出於不想被潮流拋到身後的不服老心態,筆者三天刷完前50集,滿目都是劇中各種人物的亂鬥畫面,心神俱疲,一邊還在絞盡腦汁地試圖分析本劇走紅原因,以至於入夢時夢中迴蕩的歌聲都是:「『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於是筆者求助萬能的朋友圈,想看看身邊有多少「骨粉」,了解下他們都是為何而追劇。問題一出,便收到很多「骨粉」走心的回答,通過這些回答,筆者感覺微微摸索到了一點時尚的源頭。現將「骨粉」們的回答呈現給大家,並分析這些回答背後,《花千骨》大紅的原因。
「仙俠劇是中國獨有的電視劇類型,光這一點我就樂意看。」
「古裝仙俠比現代偶像還是好啊,因為完全架空的世界設定,很多雷人的點感覺都能被原諒。」
自2005年唐人影視推出根據同名遊戲改編的電視劇《仙劍奇俠傳》開始,「仙俠劇」一詞也就隨之叫開了,由於唯美的畫面、高顏值的年輕演員、高濃度的感情線,其更是成為了國產偶像劇的一個重要分支。
仙俠題材的古裝偶像劇自此盛行,十年來部部走紅,少有失手,究其根本,一是仙俠劇的故事本源往往依託已有的遊戲或者小說作品改編而來。其本身擁有的粉絲基數不容小覷,且歷經時間檢驗的原著作品,常常在多年後改編影視劇時,因為粉絲們對於青春的懷念,添上一層情懷「聖光」。
二是仙俠題材中的「武俠」「中國奇幻」「修真」等元素,是中國通俗文學中的獨有題材,歐美劇沒有,日韓也拍不出來,成為國產電視劇中,除了「抗日神劇」「宮鬥劇」外,又一個地方特色濃厚、具有獨特氣質,難以被模仿的劇種。
三是仙俠古裝題材架空的世界觀和人物設定,讓改編和拍攝多了不少發揮空間,畫面美,演員靚,劇集基本就成功了一半,多數觀眾對於演技沒有太高要求,對於情節是否真實,仙俠劇嘛,物理常識一概不用管了,主角受一招寒冰掌在空中翻幾個跟頭合適,誰會追究?
《花千骨》的原著自最初連載於「女性網絡言情小說」搖籃的晉江文學網時,便關注度極高,晉江上億的點擊量和近五萬的長篇書評可見粉絲對這部仙俠題材言情文的追捧,當電視劇消息一出,原著粉沸騰了,而當劇集播出時,無可避免地會有原著粉吐槽特效五毛、個別人物還原度不高、劇情有雷點,但是還是守著電視和電腦看得津津有味。同樣滿是小鮮肉的浮誇演技、匪夷所思的情節轉折,《花千骨》這部古裝偶像劇,比起《一起去看流星雨》等現代偶像劇,種種雷點,都因有了「仙俠奇幻,超脫常理」的加持,被善良的觀眾含著淚包容了。
「就想看劇中毫無理由的反轉和莫名其妙的新人物。」
「劇情特別虐,然而抖M太多。」
《花千骨》自播出伊始,雞賊的播出方每集開頭要重複上一集內容達20分鐘左右,但受虐體質的觀眾們還是忍了。而魔性的劇情和人物,據筆者親測,真的是很容易讓人無法自拔。
而實際上,《花千骨》原著洋洋灑灑近百萬字,出場人物極多,支線劇情複雜,電視劇在改編時,雖然部分情節顯得過於跳脫迅捷,然而能夠抓住劇情主線50集沒有跑偏,已經算是合格的劇本改編,且雖然改編巨大,仍然抓住了這部作品中最核心的魅力點:虐心虐身。虐了女主虐男主,虐了主角虐配角,這邊剛中完毒,那邊又受了傷,以至於看這部劇時,如果一集到尾,沒人吐個血,女主女配沒哭一場,筆者簡直渾身不舒坦。
細思「虐」這一核心賣點,其實在近幾年的同題材電視劇中,實非少見,抓住的就是龐大的女性觀眾心理:喜歡糾結痴纏的愛情故事,「你走!不!你回來!不!你還是走吧!不!別離開我!」真愛不經過掙扎糾纏,似乎就檢驗不出愛的分量和絕對。在被劇中人物的悽慘虐得涕淚縱橫時,再來上一點粉紅泡泡,那真是甜得觀眾珍之重之,立刻截圖發微博,引起又一輪關注高潮,無非是「憶苦思甜甜更甜」的簡單道理。
「師生戀get到許多人的點,誰十幾歲時沒yy過成熟睿智的男老師?」
「瑪麗蘇的人物設置滿足了女性在現實中欲求不滿的心理,就像男生喜歡看韋小寶一樣。」
原著中,白子畫和花千骨是師徒,高冷美的師父日日用心教導寵愛,天真孤女蘿莉從依賴敬仰轉變為愛慕傾心,簡直是養成遊戲裡的標準劇情。年長男性和年幼少女的標配設定,天然滿足了女性渴望成熟男性的寵溺和關愛的少女情結,師生戀的禁忌感,比起青梅竹馬的同齡cp,增添了因身份阻礙造成的「羞恥感」和「秘密感」,而羞恥和秘密,很多情況下,都是助長渴望和愛戀瘋長的催化劑。
像《花千骨》這樣師徒戀的故事,絕對是撓到了女性觀眾癢點,就連筆者這般鐵骨錚錚的女子,看到花千骨偷偷描畫尊上面容,微甜哀傷的表現,也不禁想起中學時暗暗欽慕的那位風趣瀟灑的化學老師。
同時,須知「瑪麗蘇玩得好,女粉絲追到老」,從韓劇到網文,在當今一票大熱女性向影視文學作品中,女主沒有三個以上的異性愛慕者,就別好意思做女主了。在《花千骨》中,幾位愛慕女主的男性角色,除了「愛著花千骨」這一點外,還有幾個共同點就是:身份顯赫,血統高貴,帥得絕不雷同。這種「瑪麗蘇」設定,女性觀眾觀劇時將自己代入女主角色後,自然會產生滿足感。
究其背後,除了前面提到的女性情感滿足機制外,還會讓人想到一點,是不是當今社會,對於女性魅力的認可,太多來自於其追求者的數量和質量?一個女性,擁有「高富帥」的愛慕者,通常就被貼上了「女神」的標籤。來自異性的認可,似乎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對女性的社會評價高低,連女性本身,也會為追求者多少,產生虛榮心和比較欲,而追求者本身對其的寵溺,追求者社會地位帶來的崇拜,也成了部分女性在做感情選擇時的重要砝碼。
「想看霍建華裝逼那麼久,最後怎麼被趙麗穎虐。」
「《何以笙簫默》裡兩個面癱演感情戲,《花千骨》裡就一個面癱,我已經很滿足了。」
趙麗穎身為這兩年影視圈最受關注的小花旦之一,雖然不是表演科班出身,演技倒是比一些科班出身的女演員得到了更多觀眾和業界好評。不論是《陸貞傳奇》,還是《杉杉來了》,趙麗穎被認為演技最大的優點就是「萌得自然,狠得流暢」,在詮釋花千骨這樣一個前後期性格變化巨大的角色時,趙麗穎基本做到了轉換自然。
而男主白子畫的扮演者霍建華,演過多部古裝偶像劇,又經幾部軍旅題材劇的打磨,演技的細膩確非一般偶像劇小生可同日而語,哪怕網友吐槽「白子畫面癱」,霍建華也讓這位正氣凜然的男上仙「癱」出了一段仙格,同樣是面無表情,一個眼神的流轉、一個嘴角的微動,也把男主應有的隱忍、情深、克制詮釋得不錯。
由此兩個人的對手戲可看度大大增強,而從「骨粉」們的反饋可見,男女主的選角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