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鼓動,雨水潤澤,
梧桐桑梓,青蔥翠綠。
千裡沃野,萬物勃發,
蜀川勝景,綿綿若存。
在成都平原綠色的天地間,
人們讓青城山中喧嚷的精靈信步而行,
讓岷江血管裡奔騰的自然偉力變得溫柔,
讓太陽神鳥高飛於天,如日月般周流不息。
在天府之國悠遠的時間裡,
人們始終耐心描摹著,這幅廣闊的青綠畫卷。
自然之道,四時運行。
綠色之道,不僅是有生態價值之「綠」,
更是有人文價值之「道」。
安住於每一道綠色的褶皺中,
人們灑掃進退,勤勉如春蠶,閒逸似神仙。
「都人士女,麗服靚妝」,
「傾城皆出,錦繡夾道」,
於散花樓登高、武侯祠懷古、
太古裡散步、寬窄巷漫遊,
或至青羊宮尋一枝梅、浣花溪聞一縷香……
人們依循自然之道,在青綠山水中樂遊,
更讓這裡變成都會喧然、山川一新的居所,
好讓無數徵人遊子亦找到內心的平和:
放翁「裘馬清狂錦水濱,最繁華地做閒人」,
少陵更問:「微軀此外更何求?」
千百年來,人們總是興致勃勃,
從不曾把這片沃野上的勝景辜負,
更在這勝景之上,
遍植永續的綠色,和勇立潮頭的精神。
站在這理想之道的新起點,
來自古蜀的山水,
也不斷更新自己淵深的面目:
在錦城的雲樂、繁花與錦繡之中,
一個個歷史的,和不斷更新的坐標,
以綠道、公園、湖泊和江河為身體,
揳入成都平原活潑潑的綠心,
成為當下成都獻出的、最有排面的潮玩地,
並在成都遞給世界的名片上,
拓印出「公園城市」的新姓名。
在成都平原東側,以延綿山勢將兩江破開的龍泉山脈已屹立千萬年。
2020年,在龍泉山脈蟄伏許久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丹景臺,緩緩睜開了「城市之眼」。
丹景臺,圖源/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
高低起伏,延綿千裡,總面積約1275平方公裡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正在成為跳動著的城市綠心。
而身處「綠心之核」的丹景臺,也在以「城市之眼」,於綠意包裹中凝望城市之變,成為城市觀察新地標。
丹景颱風光,攝影/張磊
以亮眼的橙色外觀為身體,螺旋而上的丹景臺俯瞰如同一隻神採閃動的眼睛,鑲入中心的,是太陽神鳥金色的身影。
丹景臺頂,圖源/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
丹景臺上,太陽神鳥展翅欲飛,丹景臺下的成都亦然。
702米的海拔賦予丹景臺極佳的觀望視野,立於上,視野遼遠。以龍泉山蒼茫的綠色為背景,向後看,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聚峰谷、我的田園等未來「網紅打卡點」正在成型;向前看,天府國際機場、天府奧體城、三岔湖等新地標盡收眼底。
丹景颱風光,攝影/呂九一
在山脈之巔,「城市之眼」丹景臺讓每一個登臨此地的人,有機會瞭望靜臥腳底的家園,見證成都城市格局的千年之變。
推薦理由
綠心之核,城市之眼。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丹景臺
地址: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內
東接江家菜地,南靠繞城高速,西聯高威公園,北接錦江大道,佔地面積約142公頃的江家藝苑訴說著天府綠道贈予這座城市的閒適之禮。
以大氣舒朗的大地景觀造景手法,擷取時尚藝術元素,在江家藝苑,除了目之所及的綠草、湖水與花海,你還能領略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觸摸源自西方建築與藝術的匠人之心。
俯瞰江家藝苑,圖源/江家藝苑
園子裡,北宋畫家黃休復《益州名畫記》的「逸、神、妙、能」四格理論形成了閒逸、凝神、墨妙、品能四大創意湖群的湖畔;宋代名畫《荷香清夏圖》散落在林盤聚落之間繪製成絕妙意境,明代名作《朱櫻徑》則在皮划艇的勾勒下,呈現出 「天鏡長堤樹無影,清風擁水畫中遊」的美景。
江家藝苑風光,圖源/江家藝苑
同樣,以自然教育和藝術審美體驗為主題的「K12主題公園」,則以西班牙建築師高迪的方式,為孩子、為親子家庭打造了一個色彩紛呈的世界。
在這座「太陽奇幻樂園」之內,你可以在色彩鮮明的馬賽克瓷磚中與西班牙建築師高迪相遇,也能在「太陽神鳥」圖騰中邂逅三千年的金沙文明。
江家藝苑一角,圖源/江家藝苑
江家藝苑以田園為紙,以草木為繪,池淵為墨,組合淺丘、森林、田園、湖泊、池塘、花海等景觀,充分融合了時尚、藝術與文化等元素,在綠道建築中描摹出「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承託起成都人對綠色的期待與對生活的熱愛。
江家藝苑,圖源/江家藝苑
推薦理由
田園為紙,草木為繪,池淵為墨,江家藝苑用融貫東西的設計,勾勒出自然與藝術的完美拼圖。
江家藝苑
地址:錦江區溼地路
在兩千多年的城市發展史裡,成都孕育出了光輝燦爛的音樂藝術。從杜甫詩中的「喧然名都會」到迴蕩在全國街巷的《成都》,這座城市長久地葆有著音樂的豐富與華美。
音樂的奏響離不開空間的載體,作為成都的音樂新地標,成都露天音樂公園的駐紮與開放為這座「愛樂之城」,再添一處支撐。
夜間的成都露天音樂公園,攝影/呂九一
在城北鳳凰山的凝視下,坐落於此的成都露天音樂公園為熱愛音樂的人們搭建起廣闊的舞臺。從空中俯瞰,以西南角翹首挺立的主舞臺為鳳凰之首,整座公園恰似一隻鳳凰展翼高飛。
除了可將上萬人容納其中的大型劇場,成都露天音樂公園中還有5個小劇場。這些小劇場以石、森、風、水、琴為主題,以森林、坡地等自然元素間隔,將舞臺布局與自然走勢完美融合。
音樂現場,圖源/成都露天音樂公園
音樂之外,成都露天音樂公園中還有足球場、房車營地、兒童樂園、寵物樂園和極限運動場地等,這些空間的搭建立足休閒,滿足著人們在此遊樂與放鬆的需求。
成都露天音樂公園一角,圖源/成都露天音樂公園
在公園優美的基底之上,露天小劇場、音樂長廊、文化雕塑廣場、時尚創意園等多元功能次第出現,不論是沉浸於親子關係的家庭、希求著休閒的上班族還是不遠萬裡而來的旅客,都能夠在這無限的可能中,與音樂相遇。
成都露天音樂公園,攝影/曹鐵
推薦理由
以氣勢恢宏的身軀與一場場音樂饗宴為載體,成都露天音樂公園正載著這座「愛樂之城」向高處騰飛。
成都露天音樂公園
地址:金牛區北三環路二段
隨著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的推進,一條條綠道正裹挾著這座4500年的文化老城,紮根生長,層層蔓延。
但綠道之姿絕非千篇一律,每條綠道都有著自己的個性與側面。對智谷綠道來說,「智慧」便是讓它脫穎而出的關鍵詞。
智谷綠道,攝影/大俠
沿著鹿溪河濱水而下,智谷綠道在鹿溪智谷創新帶延伸了115公裡。
在生態上,智谷綠道依山傍水,刻畫出「山水林田路湖」相融的和諧之景;在文化上,綠道保留了林盤院落、古橋河道等景觀,再現地道川西水生態文化;在功能上,綠道全線覆蓋健身設施、運動公園、服務場景和創意空間,讓運動與休閒的方式更趨多元。
智谷綠道風光,圖源/智谷綠道
以生態、文化與休閒運動為底色,智谷綠道還開創出了一片「智慧」的風景。
智谷綠道不僅在管理上實現了聯網與智能,行走在綠道上,你還可以走進人機智能互動遊戲的全新遊戲場景、感受綠道上「人機語音交互」功能的新奇、體驗全覆蓋Wifi的便利......在智谷綠道,閃爍智慧與創新光芒的各種科技已經融入了蔥鬱綠意之間,處處可見,觸手可及。
智谷綠道廊橋,圖源/智谷綠道
推薦理由
一切「智慧技術」的根本其實都是對人的關照,以智谷綠道為縮影,一張更綠色、更便民的城市圖景正在緩緩展開。
智谷綠道
地址:天府新區
沿著筆直寬闊的天府大道一路向南,從熙熙攘攘的市中心穿行至高樓林立的天府新區,最後將目光落定在一片5100畝的浩渺湖面——這就是興隆湖。
興隆湖有著天府新區「生態之腎」之稱,岷江的水在鹿溪河的牽引下奔流至此,匯聚成湖,輸送著溼潤的空氣與遠到的風,滿足著紮根平原的人們對水波的熱望。
興隆湖風光,攝影/李學樸
湖光溫柔水色瀲灩,綠色的湖岸線望不到邊,上百種植物的芬芳在呼吸間彌散,冬日成百上千候鳥的翅影划過湖面......春夏秋冬,興隆湖一步一景。
湖邊,散步的老人、運動的青年、玩鬧的孩童、觀光的遊客往來不息,與湖光山色一同化為一幅城市與自然相親相依的畫卷。
興隆湖,攝影/土豆兒
與此同時,興隆湖的環湖景觀帶和環湖步道正在成為眾多重大賽事活動的聚集地:UA RACE 10公裡競速、The Color Run、全國健身達人賽、國際半程馬拉松……興隆湖將愈來愈多的成都風物從這裡傳播到全國甚至世界。
興隆湖春色,攝影/呂九一
作為成都境內最大的人造湖,興隆湖以最自然的姿態嵌入了成都人的生活軌跡,它收納著公園城市的風光和氣質,書寫著人們的詩意棲居,在一個個清晨或黃昏,讓無數成都人一讀再讀。
推薦理由
興隆湖用生態點亮城市,講述著城與湖相生相長的故事。
興隆湖
地址:天府新區
在成都,全長1.69萬公裡的「天府綠道」正在編織成網,一條條生長蔓延的綠道如同跳躍的脈搏,為這座公園城市注入運動的活力與自然的氧氣。
作為全國首條主題綠道,沿三環路兩側鋪展開的熊貓綠道讓圓滾滾的國寶們走出動物園,現身於城市的一個個綠色空間。
熊貓綠道景觀,攝影/張士博
在這裡,你會與19個景觀節點小遊園不期而遇:打造了一座熊貓迷宮樂園的「林蹤迷境」主題、可以觀看熊貓故事的「歡樂劇場」主題、有著巨型鋼鐵俠熊貓的「智能機甲」主題、展現中式園林特色的「漢唐風韻」主題......每一個都亮點突出、個性鮮明。
此外,遍布於綠道上的服務站,以及兒童遊戲場地、熊貓羽毛球場、熊貓籃球場、熊貓慢跑步道等102處健身空間的設立,也在最大程度實現服務功能的同時,為周邊的人們搭建起全民運動新場景。
熊貓綠道一旁,攝影/老記者
綠道既是串聯地理區域的線索,也是存儲記憶與歷史的文化空間。
通過熊貓這張四川名片,熊貓綠道向途經的人們所傳遞出的「和諧、快樂、包容、善良」等精神內涵,也是對天府文化核心「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精彩闡釋。
熊貓綠道一角,攝影/劉海韻
推薦理由
是成都首條主題綠道,也是中國最大的露天熊貓文化博物館,當熊貓綠道向往來的人們傳播熊貓形象,天府文化的意蘊也在這個綠色空間中得到另一種書寫。
熊貓綠道
地址:三環路
成都,因水而起,因水而興。水的廣博包容鐫刻在天府之國的文脈中,水的清明朗潤也為蜀地的人們帶來滌蕩心靈的淨土。
「雲影挽舟天上坐,鴣聲留客夢中聽」,這是流沙河筆下的鳳凰湖。以浩渺的湖面將成都人的戀水情結承接,鳳凰湖生態溼地旅遊度假區的森林花海、湖影碧波已經浸潤成都十年。
鳳凰湖風光,攝影/舒世林
在佔地2000餘畝的鳳凰湖生態溼地旅遊度假區內,林木茂美、煙水迷濛。
廣闊的水域、1.5萬餘株櫻花樹、8萬餘株園林樹種以及其他豐富多樣的動植物共同構建起一片微縮的森林,在不同的季節裡,向絡繹往來的人們展示著色彩斑斕的溼地畫卷。
鳳凰湖的櫻花,攝影/舒世林
作為生態溼地公園,鳳凰湖演奏著林、溪、湖的交響,描繪出「城市與溼地、人與自然、東方與西方、現代與傳統」交相輝映的綺麗景觀。
同時,鳳凰湖生態溼地旅遊度假區與城市生態綠道、綠地有機串聯,搭建起供人們放鬆娛樂的場所,勾勒出城市中的理想桃源。
鳳凰湖一旁的綠道,攝影/舒世林
與此同時,鳳凰湖生態溼地旅遊度假區還打造和承辦了櫻花節、菊花節、鬱金香展等活動,吸引著來自四海八方的遊客,展示著成都這片土地上的花開成海,天上人間。
對於「創新創造、時尚優雅、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鳳凰湖,正用一種田園詩歌的方式徐徐打開。
推薦理由
穿梭在鳳凰湖畔清幽的林間,我們看到的是一座開放式城市溼地公園,更是一張寄放在絕妙景觀中的城市名片。
鳳凰湖生態溼地旅遊度假區
地址:青白江區環城路北段
在日常洶湧的波濤中漂流,城市中的人們總是對平緩的「慢生活」充滿嚮往。
在成都,天府國際慢城旅遊景區就是那艘停泊在城市的綠野方舟,滿載著自然風光與民俗風情,迎接人們閒散下來的腳步。
天府國際慢城旅遊景區,圖源/崇州融媒體
紮根於有「蜀中之蜀」美譽的崇州,天府國際慢城AAAA旅遊景區通過榿木河溼地旅遊帶、五星原鄉民俗體驗區和風吹稻花田園慢享區,雕鍛出這片遠離城市的烏託邦。
天府國際慢城旅遊景區,圖源/崇州融媒體
這裡既有溼地水系、島狀林盤和豐饒田園,也有綜合建築、酒店民宿和廣場公園。
一頭扎進天地之間的沃野,目之所及都是湖光稻田,耳之所聞都是蟬鳴風聲。在林立高樓中模糊了的自然聲色在這座慢城中變得生動而具體。
於是一場場會展、演藝與婚慶在這裡落地,一次次放鬆身體、重啟心靈的旅途在這裡開啟。
漫情廣場,攝影/大俠
在「慢」下來的生活狀態、「漫」起來的生活情調、「蔓」延著的田園鄉愁裡,天府國際慢城向每一個希冀放鬆呼吸、放慢腳步的人張開雙臂,無比真誠。
天府國際慢城,圖源/崇州融媒體中心
推薦理由
在城市生活的快節奏裡,天府國際慢城旅遊景區保留著一段散落在田園鄉情中的慢節拍。
天府國際慢城旅遊景區
地址:崇州市街安路
千年前,交子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紙幣誕生於蜀地,為彼時的商品流通搭建起了更高效便捷的橋梁,千年後,在成都的經濟腹地金融城,以交子命名的交子公園正在成為人與自然的橋梁。
交子公園,圖源/交子金融控股集團
西連天府大道,東臨科華南路,橫越錦江中軸線,對望天府國際金融中心,交子公園在成都公園地圖上的浮現,讓自然的畫筆延伸至高樓包裹下的城市商業畫布,留下了飽蘸綠色生機與活力的一筆。
作為「城市核心商務區的現代化生態藝術公園」,交子公園實現了身處樓宇燈火中的人們對於「推窗見綠、開門進園」的渴望,並與人們的日常無縫接壤:人行景觀橋、慢行跑道、智慧運動器材以及交子金融博物館、交子藝術中心等器材與場景的打造,讓這裡既是兒童樂園、運動天堂,亦是觀景平臺、文化廣場。
交子公園局部,圖源/交子金融控股集團
不僅是人們擁抱綠色生活的基石,交子公園也是文化與藝術的載體。
在交子公園,交子藝術中心將承託起成都人的文化藝術生活,而交子博物館中,人們則可以觸摸成都金融文化古今交錯的掌紋,見證成都金融貨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交子博物館,圖源/交子金融控股集團
在自然中生長,在城市中更新,交子公園作為紮根於繁華之地的一片綠洲,激活了城南的生態藝術空間,打造了一道公園與城市有機融合的風景線。
推薦理由
作為城市核心商務區的現代化生態藝術公園,交子公園以生態為底,金融文化為依,一展公園城市新風採。
交子公園
地址:武侯區天府大道北段
將自然脈搏的跳動,引入城市管弦繁奏之中的不僅有交子公園,與交子公園相去三公裡,桂溪生態公園已於環球中心對岸鬧中取靜,時近五年。
作為「成都的中央公園」,桂溪生態公園以近似長方形的大片綠地,挾新會展與環球中心於兩角,貫天府大道於中心,圍成了一片安臥其中的自然田園:雖無雞犬相聞,卻有草長鶯飛、落英繽紛。
桂溪生態公園風光,圖源/天府綠道
在這裡,季相分明的花海、四季盡染的層林與波光粼粼的水面連綴成自然的博物館,擷清晨之朝露,取落日之餘暉,讓每一個走入其中的都市人都能洗去浮躁疲憊,步履所至皆為天地之盛筵。
同時,如錦繡雲彩飄揚在城市中軸線上的「錦雲橋」、來自波蘭羅茲市的《友誼環》雕塑等景觀,以及自動售賣機、便利店、運動休息站等設施的完善,更突出著桂溪生態公園立於「城市」坐標上的現代化與設計感。
桂溪生態公園一角,圖源/天府綠道
值得一提的是,桂溪生態公園不僅有如畫風光,而且在設計上踐行了「海綿城市」的理念,通過透水磚、滲透井等調蓄設施的布置,以及生態自然的駁岸作法的運用,實現了景觀功能與生態功能的兼收並蓄。
桂溪生態公園,圖源/天府綠道
與此同時,生活節、音樂會、潮流集市及運動賽事等主題活動的鋪開,也讓我們愈發期待在桂溪生態公園這個綠色魔方上,見證人與自然拼接出更多維度的精彩。
推薦理由
桂溪生態公園搭建起轉身即可擁抱的後花園,讓城市通往綠地的道路重新被打開。
桂溪生態公園
地址:武侯區天府大道北段
從平原到山巒,從城市之心到城市之眼,我們的城市正在一條條綠色「緞帶」的包裹中蛻變,完成著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的實踐。
這些散落在綠道上的每一個潮玩地都是一塊拼圖,在這片沃土上拼湊起公園裡的城市,理想中的家園,滿足著成都人對自然與文化的親近和依賴。
同時,它們也串聯起絕無僅有的天府風貌與蜀都神韻,吸引著遠方的人們紛至沓來,賡續不絕。
未來,我們期待見證更多的潮玩空間湧動在城市的版面,連綴成詩,擴寫成都公園城市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