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西地區景氣總體向好 貿易出現逆差

2020-12-13 人民網國際

原標題:日本關西地區景氣總體向好 貿易出現逆差

  日本共同社、讀賣新聞18日綜合報導,據三菱UFJ研究諮詢機構發布預測,受來日觀光客消費拉動,日本關西地區(近畿2府4縣)2015年度GDP實際增長率為0.7%,從去年負增長0.5%轉為正增長。預測認為,2016年度,受消費稅提高至10%預期引發的超前消費和住房投資影響,估計GDP可增長1.0%。2017年度受消費稅提高影響,GDP將再回到負0.2%水平。同時認為,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出口受到影響,但由於全球經濟整體上呈緩慢恢復態勢,出口將呈增長基調。

  另據關西經濟聯合會和大阪商工會議所17日公布的10-12月企業經營狀況和經濟景氣動向調查結果,表示本公司業績上升的比例與業績下降的比例差額為7.5,連續第二次為正值,較上次(7-9月)調查結果(4.7)進一步擴大。從企業規模上看,大企業為10.2,較上次(15.4)幅度有所縮小,但中小企業卻比上次(-4.3)大幅改善,為5.2,時隔四次後轉為正值。此次調查是在11月16日至12月2日期間,以關西等地會員企業為對象實施的,其中參與回答的大企業201家,中小企業229家。

  日本共同社17日報導,日本大阪海關17日發布的近畿地區2府4縣(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滋賀縣、奈良縣、和歌山縣)11月份貿易統計初值顯示,出口額比去年同期減少6.5%為12369億日元。面向中國大陸和香港的發光二極體等半導體零部件出口額減少8.7%為1385億日元。主要銷往臺灣和韓國的鋼鐵的出口額也減少了17.0%。進口額減少6.0%為12642億日元。價格下跌的液化天然氣等進口額減少。醫藥品進口額大幅增長,達到創紀錄的866億日元。貿易收支為逆差27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4億元),9個月來首次出現逆差。

(來源:商務部網站)

相關焦點

  • 日本2018年貿易逆差1.2萬億日元
    來源:新華網日本財務省23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由於能源價格高企,2018年日本貿易逆差為1.2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10日元),為2015年以來首度出現全年貿易逆差。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出口總額為81.49萬億日元,同比增長4.1%;受原油和液化天然氣進口額擴大拉動,日本進口總額為82.69萬億,同比增長9.7%。其中,原油、液化天然氣和石油製品進口額增幅分別為24.5%、20.8%、34.3%。
  • 日本11月連續2個月出現貿易逆差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19日報導,19日,日本財務省發布的11月貿易統計(速報,以通關數據為準)顯示,貿易收支(出口額減去進口額)為逆差7373億日元。連續2個月逆差。進出口均有所增加,但以原油和粗油為中心的進口增加幅度更大。QUICK匯總的民間預測中間值為逆差5796億日元。
  • 日本11月份貿易逆差同比大幅收窄
    原標題:日本11月份貿易逆差同比大幅收窄 日本財務省17日公布的數字顯示,受國際原油價格下滑拉低當月進口額等因素影響,11月份日本商品貿易逆差額同比大幅收窄31.5%至8919億日元(約合71.4億美元)。
  • 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行業進出口現狀分析 貿易逆差出現回落、未來...
    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行業進出口現狀分析 貿易逆差出現回落、未來進口依賴度將改善  2020-05-07 10:12:39
  • 泰國對中國出口貿易趨降 對華貿易逆差擴大
    不過,進口增幅高於出口增幅仍導致7月泰國對中國出現高達4.095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比去年同期猛增1.1倍。泰國機構泰華農民研究中心稱,雖然近年來中國在泰國對外貿易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且在最近取代美國成為泰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但值得注意的是,泰國對中國貿易一直為逆差。
  • 對大陸出口臺灣11月進出口貿易出現逆差
    大陸(含香港)持續位列臺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順差來源地。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0%,佔同期臺灣總出口額的43.8%。進口方面,臺灣11月自大陸(含香港)進口額約67.1億美元,同比增長35.7%,佔臺灣總進口額的25.1%。
  • 英國為逆轉對化貿易逆差,不惜突破道德底線,向中國走私鴉片
    據統計,英國在1800年時生產的煤和鐵比世界其餘地區合在一起生產的還多。為了輸出過剩的生產力(產品),以及獲取緊缺的資源,英國開始了向海外擴張之路。而憑藉著工業革命的成果,船堅炮利的英國在第二次百年戰爭中打敗法國後,開始自稱「日不落帝國」。
  • 6月,日本貿易逆差2688億日元!對美出口下滑46.6%,那對中國呢?
    自此,今年上半年,日本出口總額為32.3642萬億日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5.4%;同期,日本進口總額為34.6037萬億日元,減少11.6%。 最終今年上半年,日本貿易收支逆差2.2395萬億日元,逆差額創6年來新高。 那麼為何日本出口再次下滑?
  • 梁建章:不改善入境旅遊,中國會變成貿易逆差國家
    「中國現在貨物貿易的順差一年差不多4000億美金,但是卻被服務貿易逆差抵消了大概3000億美金。而這3000億美金逆差中,旅遊貿易的逆差就有2000億。」梁建章4月14日在全球化智庫(CCG)舉辦的活動上說。他指出,這背後的原因就是中國出境遊人數遠遠大於入境遊人數。
  • 日本成田國際機場2015年貿易逆差逾3.6萬億日元創新高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1月26日報導,東京海關25日發布的2015年成田機場貿易概況初值顯示,出口額約8.9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963億元),較上年增長9.9%;進口額約12.6萬億日元,同比增長8.1%。貿易逆差約3.69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成田機場的進出口總額居日本全國機場與港口之首。
  • 日本關西「向西看」
    《環球》雜誌記者/胡俊凱 楊汀 嚴蕾(發自東京)  如何重振關西經濟,一直是日本經濟界近年來討論的熱門話題。2017年11月底,日本關西經濟聯合會提出了一份重振地區經濟的計劃,希望將關西經濟佔日本經濟的比例重新提升至兩成。  該計劃包含4條舉措,其中的第一條就是「向西看」。
  • 國臺辦: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對外貿易將出現巨額貿易逆差
    圖為朱鳳蓮展示中國海關總署統計的今年1至11月兩岸進出口貿易圖表。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 (張舵)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6日在北京談及兩岸經貿時指出,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對外貿易將出現巨額貿易逆差,今年經濟將難以維持正增長。
  • 國家旅遊局:中國不存在旅遊貿易逆差
    原標題:國家旅遊局:中國不存在旅遊貿易逆差   記者從15日召開的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獲悉,根據國家旅遊局、國家信息中心等有關機構的統計標準和研究結果,作為全球入境旅遊目的地與出境旅遊客源地的雙重大國,中國旅遊貿易順差至少在百億美元以上,並不存在旅遊貿易逆差。
  • 日本的關東和關西在哪?|日本_歷史|關東地區|關西地區|京都|日本...
    日本有關東、關西之分,古代日本有三關:不破關所(岐阜縣)、鈴鹿關所(三重縣)、愛發關所(福井縣),三關以東是關東,以西是關西。這種例子在我國也有,東漢時期以函谷關為界,東邊稱關東,西邊稱關西。三國時期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就是關東諸侯討伐長安的董卓。圖-關東和關西日本關東是以東京為核心的區域,關西主要指京都為核心的區域。
  • 站在歷史縱軸線上看中美貿易紛爭
    但從古至今的國際貿易事實卻並不像李嘉圖的理論那麼理想化,如中國自明朝開始就出現了國際貿易的大量順差,中國向其他國家出口絲綢、瓷器等,並換取銀子,但從國外進口的商品卻很少,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中國至少宋朝開始,銀子就成為主要流通貨幣了。到了明朝嘉靖時期,政府確立「一條鞭法」的賦稅及徭役制度,合併徵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大大簡化了徵收手續,同時使地方官員難以作弊。
  • 川普致電越南總理,要求解決貿易逆差問題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牧之】繼上周美國將越南列入匯率操縱國名單後,美國總統川普22日與越南總理阮春福通電話,就美國對越南的貿易逆差提出關切。據路透社23日報導,白宮發言人稱,川普在與阮春福的通話中表達了對美國貿易逆差的擔憂。
  • 2007年我國工具機工具外貿逆差首次減小
    由於行業新品開發速度加快,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增強了企業競爭力,全行業出口增長快速,進口增幅回落,自2000年以來,持續多年不斷擴大的工具機工具產品進出口貿易逆差,2007年首次出現減小。    在2007年金切工具機進口總體持續回落情況下,一些產品仍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
  • 美國貿易逆差收窄了!原因是中國買了美國大豆?
    據財經日曆顯示,北京時間周三(27日)晚間,美國商務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月,美國整體貿易逆差顯著縮小,止住了三個月連續增擴的趨勢。具體數據來看,1月,美國整體貿易逆差511億美元,低於預期的570億美元,較去年12月收窄88億美元。
  • 日本關西地區「對話湖北」 聚焦高質量交流合作
    中新社武漢8月2日電 (梁婷 顧鋒)由湖北省政府、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共同舉辦的日本關西地區「對話湖北」活動2日在武漢開幕。來自中日政府、企業、高校、媒體、華僑華人工商界等代表與會,圍繞中日地方共同發展進行系列對話交流。
  • 當初日本被「加稅」40%後,日美貿易順差卻不降反升
    貿易局勢緊張正成為當前世界經濟復甦面臨的最大尾部風險。有的國家以糾正(貨物)貿易失衡的名義,對主要貿易夥伴頻頻施壓。加徵進口關稅能夠解決巨額貿易赤字問題嗎?回顧三十多年前廣場協議後日美雙邊貿易及美國總體貿易平衡問題的演進,對今天或有所借鑑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