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近年來,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積極探索通過建設殘疾人扶貧、培訓、就業基地,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區共建立省級基地1個(海德包裝),市級基地4個(東方液壓、漢江化工、海德包裝、百思特爐管),依託基地轉移安置了180多名殘疾人在就業基地集中就業,在殘疾人扶貧、培訓、就業工作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一是確立基地建設思想。明確基地建設發展方向,符合「三個一」要求,即找一個有實力又有愛心的老闆,一個各種條件基本成熟的場地,一個好項目,同時要達到「三贏」的目標,即使基地老闆有效益、促殘疾人事業發展、讓殘疾人受益。在籌建基地建設工作中。嚴格按照「三個一」要求和「三贏」目標,積極與社會熱心企業合作,以公司(企業)為載體創建基地,同時在建設基地過程中注意與合作的公司(企業)密切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在殘疾人受益的同時,讓企業也得到更快發展,使基地建設少走彎路,更好地扶持殘疾人。
二是創新基地建設模式。通過建立殘疾人培訓基地和就業基地,把農村殘疾人勞動力培訓後轉移到企業集中就業。殘疾人就業培訓和就業安置基地,是由殘聯與當地熱心民營、私營企業或職業技術培訓機構進行合作,通過採取「定向培訓、定點就業、集中管理」形式,幫助貧殘疾人特別是農村殘疾人勞動力掌握勞動技能並安置就業,組織他們勞務輸出,解決殘疾人家庭困難。基地為殘疾員工提供方便的食宿條件,組織殘疾員工進行崗前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組織公司管理人員學習有關殘疾人的法律法規和簡單手語便於管理和加強與殘疾員工溝通,倡導健全職工要尊重和關愛殘疾人;殘疾員工在基地享受同工同酬、平等晉升機會及其它用工待遇。殘聯與基地密切溝通聯繫,及時了解殘疾人工作情,協助解決遇到的困難,逢年過節組織慰問活動,讓殘疾員工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溫暖。殘疾員工大部分都安心工作,積極學習技術,努力拼搏,在通過自己勞動改變貧困面貌的同時,開闊了眼界,樹立了信心,也贏得社會的尊重。
三是強化基地管理服務。把基地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對各級基地在籌建及開展業務方面加強指導,在基地考察、項目選擇等方面出謀劃策,提供幫助,以保證基地建設各方面能順利進行。同時,通過建立獎勵示範基地的激勵機制,鼓勵更多基地創建示範基地,提高基地的建設水平。
(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