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儘管美債收益率持續站穩1%上方,投機資本對沽空美元的熱情尚未明顯減弱。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月12日當周,投機客持有的美元淨空倉仍高達349.1億美元,較前一周回升38.7億美元,創下2011年5月以來的最高值。
「多數宏觀經濟型對衝基金與大型資管機構並未隨著美債收益率回升而大幅削減美元空頭頭寸,反而是槓桿基金擔心美元回升觸發爆倉風險,不得已減持大部分美元沽空頭寸。」一位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指出。這背後,是多數宏觀經濟型對衝基金與大型資管機構認為美債收益率回升幅度不足以扭轉美元持續貶值趨勢。
不過,隨著華爾街金融市場對美債收益率回升的預期升溫,全球資本流動卻在悄然轉向。首當其衝的,是大量歐洲國家和日本等套利資本紛紛從新興市場撤離,轉而買入美債資產,導致不少新興市場貨幣從單邊上漲轉向雙向波動。
截至1月18日19時,境內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徘徊在6.4942,較前一個交易日回調133個基點,境外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則觸及6.5014,較前一個交易日回調293個基點。
「這也是過去數月以來離岸人民幣匯率首次低於在岸人民幣匯率。」一位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向記者透露,這表明美債收益率回升正驅動海外資本對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出現分化——部分來自歐洲日本的套利資本擔心人民幣匯率即將進入雙向波動態勢,開始結清人民幣多頭頭寸獲利離場。
在他看來,若10年期美債收益率回升至1.2%-1.3%,套利資本的獲利離場情緒將更加活躍,可能觸發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幅度加大。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近日表示,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取決於國內外經濟形勢、國際收支狀況和國際外匯市場變化等因素。整體而言,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雙向浮動將成為常態,既不會持續升值也不會持續貶值,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美元回升源自槓桿基金空頭回補
記者多方了解到,過去兩天,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去年5月高點1.15%回落至1.087%,主要原因是高盛等機構預測美國新政府出臺的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規模僅為1.1萬億美元,遠遠低於市場預期的2萬億美元,由此導致市場對美債供應量擴大的擔憂減弱。
這無形間也令不少投資機構放緩了削減美元空頭頭寸的步伐。畢竟,低於市場預期的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會減弱美國經濟復甦前景,不利於美元反彈。
「不過,投機資本的美元空頭持倉能否持續高企,存在諸多變數。」Nat Alliance國際固定收益主管Andrew Brenner指出。截至1月18日19時,10年美國國債收益率已回落至1.087%附近,但美元指數則一度上漲站穩90.9。這表明驅動美元指數回升的最大因素未必是美債收益率反彈,而是槓桿基金等機構的空頭回補。
記者獲悉,由於此前美元跌跌不休,多數槓桿基金採取3-4倍資金槓桿押注美元持續貶值,加之外匯交易自帶20-50倍槓桿。在如此高的投資槓桿環境下,只要美元指數回升逾2%,這些槓桿基金將遭遇爆倉風險。
因此,他們對市場看跌美元心態變化極其敏感——隨著摩根史坦利等大型投行不再認為看跌美元具有吸引力,這些槓桿基金紛紛提前大幅削減美元空頭頭寸「未雨綢繆」,以規避爆倉風險。
槓桿基金大幅削減美元空頭,正觸發多米諾效應,令眾多華爾街量化投資基金不得不加入美元空頭回補的陣營,由此帶動美元指數「無視」美債收益率暫時衝高回落,繼續保持反彈態勢。
「這不足以影響多數宏觀經濟型對衝基金與資管機構對美元的看跌。」對衝基金OANDA策略分析師Jeffrey Halley指出。相比美國新政府出臺的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這些大型投資機構更看重美聯儲是否加快收緊QE步伐對美元走勢的衝擊。所幸的是,當前美聯儲多位官員均表示暫未考慮加快收緊QE步伐,令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溯源人民幣趨雙向波動內力
儘管美元仍然遭遇較大的沽空壓力,美債收益率回升預期升溫卻足以影響全球資本流動轉向。
近日,高盛鑑於美國經濟復甦前景增強,將今年10年期美債收益率目標從1.3%上調至1.5%。
花旗銀行則預計未來數月美債收益率可能升至1.25%,年底可能會進一步升至1.45%。
在上述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看來,若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快速回升至1.25%-1.35%,將吸引眾多歐洲、日本套利資本紛紛從新興市場撤離,轉而增持美債資產,由此帶來新一輪全球資本轉移。
「儘管它未必觸發美元大幅回升,卻足以令眾多新興市場貨幣從單邊上漲轉向雙向波動。」他認為。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人民幣匯率已然感受到美債收益率回升所帶來的回調壓力。
1月5日以來,境內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年內高點6.4305回調至6.4942附近,境外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則從6.4068回落至6.5014附近
上述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向記者透露,這背後,是部分歐洲日本套利資本開始對人民幣多頭「獲利了結」,因為他們認為美債收益率回升預期升溫遲早會觸發新興市場貨幣較大幅度回調,乾脆提前獲利離場規避風險。
「這有助於外匯市場對人民幣的預期趨於理性,不再像去年11-12月般強烈看好人民幣匯率單邊快速飆漲。」他指出。
記者多方了解到,隨著美債收益率回升觸發資本削減人民幣多頭頭寸,越來越多外貿企業也改變此前賭匯率大幅升值的做法,轉而加大外匯套保措施降低外匯風險敞口風險。比如不少進口企業開始增加遠期購匯型掉期交易規模「鎖匯」,出口企業則通過買入遠期外匯期權組合鎖定新的結匯價格。
除了採取多項外匯套保措施大幅降低企業收付款的外匯風險敞口,不少外貿企業還藉助外貿收支結算便利化政策,努力說服海外企業提高人民幣在貿易結算貨幣的比重,從而更有效規避地規避匯率波動風險。但是,當前他們遇到的一大挑戰,是不少國際企業正預期美債收益率回升將令美元指數觸底反彈,或多或影響到他們使用更多人民幣開展貿易結算的熱情。
(作者:陳植 編輯:李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