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A股市場爭議中風格悄然切換
本報記者/易妍君/廣州報導
臨近年末,A股風格切換頻繁,周期股、金融股輪番上陣,把握結構性行情的難度加大。
A股板塊輪動影響下,主動偏股型基金年內的座次排位較年中已發生了較大變化。截至目前,表現領先的高端製造、新興產業、能源等主題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已翻倍;而上半年大熱的醫藥主題基金則黯然失色,其中,部分基金的年內收益率近幾個月來縮水了20%以上。
最近一段時間,順周期行業受到市場熱捧,周期股自國慶節後就開始走高,但近期也出現較大分化。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的板塊輪動有基本面支撐,周期股或將延續強勢;同時,也有券商指出,缺乏漲價支撐的周期股難以持續,後續只有產品持續大幅漲價的周期板塊才有望延續強勢。
兩大因素促成板塊輪動
2020年,雖然內外部環境較為複雜,但中國經濟表現出較強的韌性,A股也延續了上漲態勢。上半年市場以科技、醫藥、消費為主線,三季度之後,周期股受到追捧。不過近期,周期股也出現了調整,並進一步分化,銀行、金融板塊有望捲土重來。
市場結構分化也較為明顯,根據Wind數據,整個11月份,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漲幅前三的行業分別為有色金屬、採掘和鋼鐵,這三個行業分別上漲了20.51%、15.01%和10.91%;非銀金融、銀行、家用電器的漲幅緊隨其後;醫藥生物板塊下跌了6.63%,為下跌幅度最大的行業。
荷寶中國首席投資官魯捷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導致近期板塊輪動,主要是兩大因素,一是從高成長股到低估值股的輪動,總體而言,這也是基於高成長股的估值確實到了非常高的地步,對於估值的差距在增加。二是屬於非周期股到周期股的輪動,這確實是有基本面支撐。
「包括中國宏觀PPI的復甦,結合海外疫情、疫苗的發展,可能2021年也會復甦,而中國上遊的供給還是處於比較緊張的狀態,必然導致了周期的復甦。因為這些是有基本面支撐的,接下來幾個季度盈利會增長,可以發現這兩方面的輪動效果非常明顯。」他進一步解釋。
在此背景下,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年內業績表現也出現了反轉。截至12月2日,在主動偏股型基金中,已有8隻基金年內收益率超過了100%,這些基金多為製造業、能源主題基金,其中,表現最好的廣發高端製造A、農銀匯理工業4.0以及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分別為128.35%、113.23%和110.33%。
這一幕似曾相識,今年前7個月,醫藥主題基金年內收益率表現突出,在主動偏股型基金的排名中「組團」霸屏,其間,多隻醫藥主題基金的年內收益率接近翻倍。但目前,排名前30的主動偏股型基金中已少有醫藥主題基金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12月1日、2日,金融板塊強勢走高,一度推升大盤創下階段性高點。
在龍贏富澤資產總經理童第軼看來,當前金融股具備崛起的條件,經濟復甦、業績邊際顯著改善、催化劑形成共振,估值修復一觸即發。經濟進一步復甦的大環境下,大金融中的銀行將受益於資產質量的提升、不良率的下降,保險則受益於需求復甦帶來的長端利率上行,從而帶來資產端收益率的抬升。
「估值方面,從目前大金融的估值來看,銀行處於近十年內較低估值分位。當前銀行股的資產比上半年更加健康,銀行股的估值有提升空間。」他認為,對銀行股的投資應該更看重資產質量,而非短期報表利潤。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則分析,當前市場有一種觀點認為,到明年一季度前市場會維持上升趨勢,但他認為當一季度存在一定變量的時候,市場的反應往往會提前,銀行、證券、保險等大金融板塊以及地產板塊出現補漲後,短期有可能會形成衝頂的走勢,12月份的行情仍然存在變量。「當然,在宏觀基本面的支持下,市場中依然存在估值合理甚至偏低的行業,中期來看,市場依舊會維持震蕩中攀升的總體格局。」他說道。
順周期行情延續?
股市延續震蕩行情,年末機構的調倉換股也備受市場關注。
在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總經理孫迪看來,近期市場的變化既有大的宏觀經濟和貨幣環境的影響,也有一些板塊事件性的影響。「總體上,我們認為明年的市場相比今年會表現得更加均衡。相比今年相對較為集中的行業配置,未來可能需要在配置上做一定調整。」孫迪表示,疫苗能否在近期順利推出、國內和海外經濟復甦的力度、貨幣政策退出的節奏等,都會影響市場的行業選擇。
招商基金投資管理四部總監、招商產業精選擬任基金經理賈成東認為,2020年,大家認為好的、有護城河的、價值類的明星個股全部被公募基金選出來了,醫藥、科技、新能源汽車等這些板塊回調,基本面本身沒有太大問題,導致回調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一條:高估值的情況下出現了利率回升。出現這種情況,確實不是一個太好的股票投資環境,但應該指出的是,中國的利率環境從長期來看易松難緊,如果為此短期內回調比較多,後期應該還有機會。
「不出大的變故,市場結構上的調整可能至少要持續一個季度,風格才會真正有所改觀。對於自己的組合,我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結構已經基本上調整完畢,傾向於防守反擊。」他說道。
接下來,順周期能否走出跨年行情?下一波板塊輪動需求在哪裡?
童第軼表示,從目前的市場傾向看,順周期行業依然是近期重點。當前疫情的壓力逐步緩解,經濟超預期復甦,受益於需求端的快速修復,金屬行業淡季不淡、電力消費企穩、家電和汽車產銷表現較好,順周期行業正在經歷價升量增的高景氣度階段。在目前全球共生模式下,海外需求帶來整體行業盈利的大幅改善,這構成周期股走強的最強支撐。只要這條投資線索沒有被證偽或破裂,周期股將延續強勢。
另外,增量資金的進場熱情依然很高,一般年底到第二年春季,資金活躍度會進一步回升,作為市場主線的周期股也將受益於此。
魯捷表示:「就行業配置而言,明年我們還是關注四大主題:技術升級、產業升級、消費升級以及結構性改革,對結構性改革和產業升級方面會有更多配置,而技術升級,還是會面臨一定的風險點。所以從A股盈利的前景來說,產業和消費行業會在明年做出更大的貢獻,我們也比較關注這方面的投資機會。」
他也談到,「基於板塊輪動有一定基本面支撐,所以我們也會更多地布局一些周期股。從周期股的角度來說,我們的邏輯還是不變,希望能夠找到質量比較高,具有更高現金流、更強盈利修復能力的資產,並不是完全因為它便宜。如果完全因為它便宜,會進入一個Value Trap(價值陷阱)」。
恆泰證券旗下公眾號恆泰睿財此前發布的文章則指出,在註冊制背景之下,周期股的表現機會也會越來越少,只有部分集中度大幅提高或者產品價格持續大漲的周期股才有更多表現機會。真正優質成長的行業龍頭個股,回調往往就是逢低布局機會。短線可以繼續關注產品價格持續暴漲的周期板塊,中線聚焦優質成長行業龍頭個股,逢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