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將「偽巴氏」奶、復原乳酸奶高價賣給中國人,明治收購牧場要發力...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胡說有理

奶粉業務敗走中國的日本明治,卻在大力氣進攻中國液奶市場。

4月15日,明治中國蘇州工廠中文網站掛出消息顯示,明治以約合18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在中國運營澳亞牧場的母公司25%股權。

隨著這則公告的披露,也讓胡說有理注意到,這家於2013年在中國市場推出明治低溫醇壹牛乳和明治酸奶的日本企業,在中國根本沒有自己的奶源。其在中國銷售的酸奶目前基本採用部分復原乳加工;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在中國放在冷藏櫃裡銷售的低溫牛奶,並非業內公認發最好牛奶——巴氏殺菌鮮奶,實則就是一款高溫殺菌奶。

就是這些在專家看來並非算是更優質高端的產品,卻在中國賣出了更高的價格。

1.

明治18億中國收購牧場

4月15日,日本在中國100%持股的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官方掛出一則通告: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日本明治與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以下簡稱「AustAsia公司」)的股東-Japfa LTD.(以下簡稱「Japfa公司」)達成股權轉讓協議,以2.544億美元(約合280億日元* 1)的價格收購AustAsia公司25.0%的股份。在完成股權收購後,AustAsia公司將成日本明治的關聯公司。

對於此次收購的目的,日本明治表示,目前其在中國從事的業務包括牛奶及酸奶業務,冰淇淋業務以及零食業務,在中國的業績正處於穩步增長階段。特別是冷藏牛奶業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該業務以華東地區為中心的銷售顯著增長。也正因如此,明治計劃繼續擴大已在中國建立的位於蘇州的牛奶及酸奶生產基地)的產能(產能擴張部分於2021年春季投入運營),並計劃在天津建設新廠(2022財年下半年投入運營)。

其實,在本次收購前不久的3月25日,明治蘇州官網上就掛出了一則消息,稱為了擴大中國市場,決定增加牛奶和酸奶的生產線。此次收購牧場,很顯然,明治是為了這些生產線的擴容提前備好奶源。

2.

沒有奶源的明治下了大本錢

據了解,2011年,日本明治在中國成立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並於2013年推出「明治醇壹牛乳」和「明治保加利亞式酸奶」。

不過明治在中國始終並未有自己的奶源,一直需要第三方為其提供奶源,澳亞牧場就是明治的奶源供應商。

那麼,澳亞牧場又是什麼背景呢?

「澳亞牧場隸屬於新加坡上市公司佳發Japfa LTD」,有業內人士向胡說有理介紹,該牧場奶源品質的確很高,其奶牛日均產奶量也比國內很多牧場要高,伊利、蒙牛都是其重要的合作夥伴。

澳亞牧場(英文名稱:Greenfields)官方介紹了品牌的歷史:2000 成立Greenfields品牌,並在印尼瑪琅設立加工廠;2003 成立新加坡AustAsia Food Pte Ltd;2009年進入中國並開始大型牧場運營,2009年-2017年在中國山東和內蒙古運營7家大型牧場;2014年在中國成立Greenfield綠田源品牌;2017年,Greenfield的品牌中文名改成「澳亞牧場」。

據悉,澳亞牧場除了給各大企業提供原奶,也有自己的終端鮮奶、酸奶等餐品,並進入家樂福、大潤發等大型商超銷售。

如今,明治以約合18億人民幣的價格入股澳亞牧場的母公司,在胡說有理看來,這算是賣了個好價錢,而這也進一步說明,外資乳企發力中國市場,也非常看重擁有自有奶源了。

胡說有理注意到,2019年7月,為了獲得更穩定的優質奶源,新希望乳業也宣布以總計7.09億元入股現代牧業,持股9.28%,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要知道,現代牧業在全國擁有26個萬頭規模牧場,23萬頭優質奶牛,無論是規模還是知名度,都要遠遠超過澳亞牧場,對比新希望入股現代牧業的價格,明治收購澳亞牧場算得上是很捨得花錢,而這也進一步說明,在中國發展乳業,首當其衝得擁有優質奶源!

2.

高價收購背後的明治產品真相

如同上述明治所言,其不惜重金入股中國牧場資源的根本原因,是要在中國擴張酸奶和牛奶市場。

然而,也是由於這條收購新聞,平常從未選購過明治牛奶的胡說有理注意到,明治入主澳亞牧場,或許還有另一個難言之隱:明治在中國銷售的酸奶,並非100%採用鮮奶,而是用部分奶粉復原加工的,而其在中國銷售的低溫冷藏牛乳實為「高溫殺菌奶」!

①明治牛奶被指「偽巴氏奶」

明治在中國主打的乳製品之一就是明治醇壹牛奶。

目前,我國涉及液態奶的國標有《巴氏殺菌乳》、《滅菌乳》、《調製乳》、《發酵乳》等。

國標規定,只有巴氏低溫殺菌乳才可以叫「鮮奶」。

滅菌乳也就是消費者熟悉的保質期半年甚至更長的常溫奶。其分為幾種情況,一種是100%採用生乳加工,可稱為「純牛奶」;另外就是全部採用復原乳或者部分復原乳加工,包裝上均需要明示「復原乳」或者「含XX%復原乳」。

回到明治這款牛奶產品,胡說有理注意到,其包裝材料與消費者常見的屋頂紙盒包裝的巴氏奶基本無區別,且明示需要低溫冷藏,保質期為15天。

那麼,這果真是一款低溫巴氏鮮奶嗎?答案是「不」!

因為在這款產品外包裝上,還直接標註著「高溫殺菌乳」;再看產品執行標準,並非上述兩個國標,而是企業標準。

那麼,這個既非巴氏鮮奶又非常溫滅菌奶的產品,到底屬於哪類奶產品呢?

「一直以為明治牛奶是巴氏鮮奶,看來是上當受騙了」,有消費者這樣告訴胡說有理,「以後絕對不買了」!

「一款在中國銷售的牛奶,連產品屬性或歸類在中國國標中都找不到對號入座的位置,那這種產品叫就什麼品類的產品呢?」知名乳業專家王丁棉向胡說有理表示,就算是採用新技術,企業也無需在產品包裝上標註技術類型,相反應該需要標註的是,這是什麼類型牛奶,執行我國哪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即便是企業標準也不能脫離國家標準存在,你總得有個說法告知消費者吧」,王丁棉說:「放在冷藏櫃裡銷售,乍一看很容易迷惑消費者,讓消費者誤以為是『巴氏鮮奶』,然而其採用的高溫殺菌方式,在活性營養物質方面一定是不如巴氏低溫殺菌乳,這種打擦邊球的牛奶只不過是『偽巴氏奶』!

「因為這並非涉及到食品安全問題,所以沒人管」,中國乳業知名專家顧佳升接受胡說有理採訪時無奈地表示。

②:明治酸奶復原乳加工

明治在中國另一主打產品就是酸奶了。在明治天貓和京東旗艦店,胡說有理發現,明治蘇州工廠生產銷售的保加利亞式酸奶、清耀低脂肪酸奶等,都不是完全採用生鮮乳加工,原料均採用了部分奶粉。

要知道,儘管我國發酵乳產品是可以允許用奶粉加工,但需要在產品包裝上明確標註相關信息,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復原乳」。不過,在我國一直倡導乳企用更新鮮的生牛乳加工優質乳製品的當下,明治這些在售的低溫酸奶為何要添加一部分奶粉呢?

「這種復原乳酸奶,可能有幾個方面原因」,王丁棉接受胡說有理採訪時表示,使用奶粉還原成本低,生鮮牛乳成本高;另外有些乳企因為沒有牧場資源,收購不到足夠的新鮮牛奶,使用奶粉加工的話就可以減少收購生鮮奶源的壓力,在儲備使用上就有很大的便利性。

「用奶粉替代生乳,不說簡單方便,更重要的是便宜啊」,顧佳升接受胡說有理的諮詢時也如此表示。

③專家稱兩款高價產品夠不上高品質

值得注意到是,明治上述產品在中國走的是高價路線。

譬如950毫升裝的高溫殺菌醇壹牛奶京東價27.5元;而在去年11月份召開的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被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王加啟公開稱是「上海能找到的最好鮮奶」的光明優倍鮮奶,其950毫升售價才21.1元。另外,北京三元950毫升裝極致72度巴氏殺菌鮮奶26.8元。

明治用部分復原乳加工的酸奶價格更是高得離譜,以清耀低脂肪含70%復原乳原味酸奶為例, 100g的8聯杯價格27.9元;蒙牛的冠益乳是一款保健食品,作為一款具有調節腸胃功能的高端酸奶,其採用的是生鮮乳發酵,100克的8聯杯價格僅為19.9元。

「高價不一定就是高端產品」,王丁棉向胡說有理表示,一款真正的高端好產品要參考多個方面和環節看,首先看其是否採用優質新鮮奶源;另外看加工工藝是不是採取了比較溫和的殺菌溫度,從而儘量減少營養流失和破壞;第三要看產品是否儘量保持更多的活性物質;還有看產品的新鮮度。

「綜合這些,才基本夠得上高端產品」,王丁棉認為,復原乳、採用高溫殺菌方式的牛奶製品肯定夠不上優質高端產品。

「中國有不少消費者迷信國外的產品,以為國外的就是最好的」,有業內人士還向胡說有理表示,產品賣高價,即便銷售壓貨,但企業受損要小很多;如果賣低價,消費者不認可,企業也很難切入市場。

4.

明治奶粉數年前敗走中國

其實,明治乳業在中國的發展並不是很順利。早在2013年10月,明治奶粉中國總部明治乳業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發布「停售明治珍愛系列的聲明」,這在當時也是很多年來首個知名奶粉企業公開宣布放棄中國這個巨大的嬰幼兒奶粉市場。

彼時,業內人士曾向在報社工作報導此事的胡說有理表示,明治奶粉放棄中國市場的原因大致與核汙染輻射事件、中國乳業新政出臺對其形成的競爭壓力等都有關係。

如今,在中國將重心放在牛奶和酸奶業務上的明治乳業,也的確趕上了一個好時機。更值得注意的是,疫情當下,中國政府相關部門今年2月發出倡導,建議國民每天多飲奶尤其是多選酸奶。

不過乳業專家顧佳升明確表示,要喝奶就得優先喝好奶,好奶的第一選擇一定是巴氏低溫殺菌奶。

「在中國做液態奶市場,奶源是重要的一個環節,而這也正是明治的短板,收購澳亞牧場正是為了彌補這個短板缺口,意即是我也擁有奶源基地,從而會提升消費者對明治的信任度」,王丁棉向胡說有理表示,中國的巴氏奶、酸奶還有很大的市場上升空間,但這是指傳統正規的產品,若要以打一些擦邊球或忽悠的營銷手法去搶奪市場,消費者未必會繼續朦懂下去選擇這一類不明不白的產品!

相關焦點

  • 明治高價「低質」產品遭質疑
    明治正在加快在華投資布局的步伐。2019年下半年,明治宣布建設天津工廠,今年3月蘇州工廠又宣布增設生產線,4月宣布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的25%的股權,如今,又要在廣州成立公司並建設華南工廠。
  • 明治退出中國奶粉市場之後,花18億入股澳亞牧場發力液奶!
    來源:五穀講壇日前,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收購澳亞牧場的AustAsia公司股權的通知》,作為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的100%投資者、株式會社明治(代表取締役社長:松田克也)現特此通知,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株式會社明治與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 中國奶源日漸緊缺,明治乳業18億元入股澳亞牧場
    4月16日,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網站發布一則對中國牧場的收購消息: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的100%投資者、株式會社明治與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下稱「AustAsia公司」)的股東-Japfa LTD.
  • 高價賣給中國人,在本土國家卻很便宜,當地人:中國人的錢真好賺
    在越南,有一種物品,在本國非常便宜,但是卻以高價賣給中國人,當地人都覺得中國人錢好賺,眾所周知,中國人都比較大方,而且出門旅遊就是圖個開心,所以就算越南人以高價賣給中國人,很多中國人也買帳,當然這是在中國人不知道越南人以高價出售的情況下。
  • 日本明治史上最大筆收購押注中國乳業!18億拿下澳亞25%股權!
    明治乳業昨日在一份通報中宣布,其母公司株式會社明治以約280億日元(約18億元人民幣)收購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下稱:澳亞公司)25%的股份。後者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日經中文網今日報導稱,這一金額是明治併購史上最大規模的出資。
  • 日本明治乳業轉戰高價液態奶 將與光明旗下優倍對標
    原標題:日本明治乳業轉戰高價液態奶  日本明治乳業近期在中國的一系列舉動極具戲劇性。先是宣布退出中國奶粉市場,不到一個月,又攜鮮奶及酸奶新品強勢回歸。  明治乳業方面表示,計劃12月開始全面進入上海周邊鮮奶、酸奶市場。其中,鮮奶產品將與光明乳業旗下高端鮮奶優倍對標,但價格貴約30%。
  • 檢出放射性銫讓明治奶粉退出中國 如今斥資18億入股澳亞牧場
    來源:五穀財經日前,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收購澳亞牧場的AustAsia公司股權的通知》,作為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的100%投資者、株式會社明治(代表取締役社長:松田克也)現特此通知,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株式會社明治與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 明治殺「回馬槍」 高價日韓系鮮奶來杭州搶市場
    宣布在華停售奶粉後還不到一個月,日本明治乳業又突然殺了一個「回馬槍」,表示將重回中國市場,不過賣的不再是嬰幼兒奶粉,而是低溫牛奶和酸奶產品。日前,明治乳業在上海對外宣布,將從12月1日開始,在上海、寧波、杭州、蘇州四地銷售低溫牛奶、酸奶。
  • 明治殺了個「回馬槍」 高價日韓系鮮奶來杭搶市場了
    日前,明治乳業在上海對外宣布,將從12月1日開始,在上海、寧波、杭州、蘇州四地銷售低溫牛奶、酸奶。  以前,進口奶以歐洲澳洲係為主,不過最近冒出了很多日韓系,他們的價格遠高出國產鮮奶,消費者對於他們的態度,以嘗鮮為主。
  • 它才是真正的「土豪菜」,中國人自己都不吃,高價賣給日本人!
    下文轉載自作者:圖圖美食家我們中國的土地面積比較廣闊,所以中國的物質也是很豐富的,很多東西我們都可以自給自足,但是一些小國家就不一樣了,比如說日本,日本的國土面積比較少,所以農業發展的並不是很好,日本的很多東西,都需要從國外進口,進口的東西價格都比較貴,在我們中國有一種菜,他才是真正的土豪菜,很多人都吃不起,這種菜種出來以後,我們中國人自己都不吃,而是把他高價賣給了日本人
  • 從明治加碼國內市場,看奶源供應的重要性
    前不久,日本明治乳業通報顯示,其母公司株式會社明治以約280億日元,約18億元人民幣收購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澳亞公司)25%股份,收購金額為2.544億美元,折合18億元人民幣。在完成股權收購後,澳亞公司將成為株式會社明治的關聯公司。
  • 成本高奶價低,小奶農為何「敗」給了復原乳?
    其實,與北方產區相比,董長林所在鎮的原奶價格還在相對高位。興業證券發布的報告顯示,從今年7月開始,北方主產省區奶價連續數周在3.39-3.40元/公斤的價位波動。 除了奶價低迷,部分乳企拒收現象也讓奶農受到打擊。內蒙古、黑龍江等奶業大省的多名奶農抱怨,乳企每天限量收購原奶,「多一滴也不要」。
  • 明治乳業戰略調整在華首推液態奶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距此前宣布奶粉業務退出中國市場不到1個月,亞洲最大乳製品企業明治乳業將在華推出新品類。
  • 明治乳業戰略調整 在華首推液態奶
    距此前宣布奶粉業務退出中國市場不到1個月,亞洲最大乳製品企業明治乳業將在華推出新品類。  11月15日,明治乳業公司在華戰略重點轉移到市售型低溫牛奶和酸奶,將於12月推出新產品並首先在華東市場銷售。
  • 液態奶「集體漲價」 「奶荒」或致復原乳「重出江湖」[2013-10-01]
    加之今夏天氣異常、奶牛平均產奶量大幅下降,一些地方牛奶供不應求甚至出現「奶荒」,相關企業如果收購不到足夠生鮮乳卻又想維持正常產量,可能會暗中添加用奶粉勾兌而成的復原乳來代替生鮮乳,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牛奶價格持續上漲近日,不少消費者向記者反映,牛奶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上漲。
  • 伊利、蒙牛先後收購大牧場,究竟為何?
    隨後在9月27日,伊利提出以16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14億元)收購中地乳業股份。如果要約收購完成,伊利將成為中地乳業最大股東。 從2018年至今,短短3年間,中國市場上的大牧場已經基本被下遊的乳業公司瓜分完畢。上述兩宗股份收購完成後,伊利蒙牛分別掌控3家規模化的牧場公司。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 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4月15日通報,其母公司擬以28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公司(簡稱AustAsia公司)25%的股權,以滿足中國業務奶源供應。而據日本媒體不久前報導,有92年歷史的日本「明治牛乳」將停止日本本土店面銷售,明治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拳頭產品「OISHI牛乳」上。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中國狀況如何?
    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4月15日通報,其母公司擬以28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公司(簡稱AustAsia公司)25%的股權,以滿足中國業務奶源供應。而據日本媒體不久前報導,有92年歷史的日本「明治牛乳」將停止日本本土店面銷售,明治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拳頭產品「OISHI牛乳」上。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4月15日通報,其母公司擬以28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公司(簡稱AustAsia公司)25%的股權,以滿足中國業務奶源供應。而據日本媒體不久前報導,有92年歷史的日本「明治牛乳」將停止日本本土店面銷售,明治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拳頭產品「OISHI牛乳」上。
  • 變態高價!國外的這些商品只賣給中國人!
    俄羅斯:貴的只賣給中國人!隨著中國與俄羅斯經貿文化的發展,俄羅斯也成為了國人旅遊的首選之一。不僅空氣好,風景美,當地的首飾也是精緻得讓人著迷。然而,實際上俄羅斯也開始坑騙我們華人,竟然開始售賣假珠寶!事情披露得益於一位俄羅斯大媽。這位俄羅斯大媽企圖進入一家店購買商品,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