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社,你批評中國的言論很無理

2020-12-12 中國青年報

  朝鮮的官方媒體朝中社,昨晚刊發了一些比較激烈的言論。

  這篇名為《不要再做動搖朝中關係基礎的魯莽言行》的文章,點名《人民日報》和《環球時報》兩家「被人認為代表中國黨和政府正式立場的」媒體,稱這兩家媒體最近的幾篇評論「聲稱朝鮮擁核威脅中國的國家利益,把朝中關係惡化的責任完全推給朝鮮,同時極力辯解中國對美國隨波逐流的卑鄙做法」,認為這些言論砍了「朝中關係的支柱」。

  對於朝中社的言論,我們雖無意與之論戰,但有一些話要說。

  思維

  如果通讀這篇文章就會發現,朝中社認為的「中朝關係支柱」是什麼呢?那就是朝鮮要擁有核武器。對此,中國批評和反對,就是「砍支柱」。

  與之前朝鮮官媒那些欲說還休的「暗示」相比,這一次,朝中社完全是論戰的架勢。但時代已經變了,在核武器問題上,論戰並不能解決問題,不僅不會鞏固「中朝關係的支柱」,更不利於半島的和平與穩定。

  不過,這篇文章也讓人看到了朝鮮的思維模式。

  首先,朝鮮認為中朝關係「惡化」。不錯,就是惡化,至少朝鮮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和現實了。惡化的原因是什麼呢?在朝鮮看來,是因為中國反對朝鮮發展核武器,因為這是對「朝鮮自主合法的權利、尊嚴和最高利益的嚴重侵犯」。在此前提下,中國反對朝核的所有理由都不成立,比如可能的核洩漏風險、對東北地區的衝擊以及美國藉此而強化的軍事部署等等。

  這些觀點透露出的最關鍵的信息,就是朝鮮發展核武的頑固。就像已經中了蠱的人一樣,很難用理性去談。現在,朝鮮以核武器為界線,反對朝核的,就是朝鮮的敵人,支持的就是朋友。從這個角度說,朝鮮已經沒有朋友,為了核武器而與全世界為敵。

  其次,對於中國的無核化立場,朝鮮似乎也有「委屈」——在朝鮮的意念中,朝鮮在長達70多年反美的第一線,維護了中國大陸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用的中國大陸)。按此,順理成章的是,中國應該支持和滿足朝鮮所有的要求,並且應該「 感謝朝鮮」。這完全是對中朝關係乃至東北亞格局的顛倒。如果不是金日成要統一半島,半島怎麼會爆發戰爭?中國捲入其中,付出了幾十萬人的生命,引發了中美長達20年的對抗,甚至使兩岸問題擱置至今,中國承擔了朝鮮當年「任性」與妄動的大部分成本。

  最後,中朝關係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態?在這篇小文章中,有幾個關鍵詞。中朝關係已經「惡化」,這是朝鮮已經感知到的;也提到了「朝中友誼」,不過朝鮮不會因為這份可能比較寶貴的友誼而在朝核問題上做出任何讓步。

  如果說朝鮮的利益是發展核武,那中國的利益呢?如果中朝是正常的國家關係,是不是應該彼此照顧核心利益和關切?中國的核心利益就是無核化,半島的穩定與和平。但在朝鮮的意識中,似乎完全漠視中國的利益,對於中國任何捍衛自身利益的言辭和行動,都會被視為對朝鮮的冒犯。

  要點

  其實,這篇社論的要點,可能並不是點名批評了中國兩家媒體,而是「圖窮匕見」一樣,將中朝之間的利益矛盾袒露出來。尤其是文章最後一些激烈的警告言辭,幾乎無異於決裂的宣言,比如「朝鮮的忍耐界限」、要求中國「做出正確的選擇」,還要中國「考慮到嚴重的後果」等等。雖然朝鮮的話語體系一向以激烈著稱,但朝中社這篇評論,某種程度上也是說出了朝鮮的「心裡話」,把中朝關係的一些真實狀態顯露出來了。

  這就是朝鮮對朝核、以及當下半島局勢的認知和判斷,很明顯,與中方的立場相去甚遠。中方一直堅持無核化、半島和平與穩定、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有關問題。 對朝鮮而言,如果沒有中方一直以來的斡旋,朝鮮和美國之間的分歧和矛盾會更嚴重,美國也不是沒有動過用武力解決朝核的想法。但現在,朝鮮以「無友」姿態四處亂咬,將自己置於中國的對立面,放任中朝關係沿著「友好-正常-對抗」的軌道滑落。

  事實是,朝鮮不斷進行的核導活動,將半島局勢推向了臨界點。朝鮮自我加冕為「最強的核國家」,挑戰了國際社會的底線,尤其是美國的底線。是美國要「武力去核」,不是中國。在過去的四月中,美國施加了強大軍事壓力,而中國的「穿梭外交」,事實上給朝鮮提供了一些外交的迴旋空間。朝鮮應該感謝中國的外交努力才是。

  朝鮮的核導活動不是給中國帶來了威脅?恐怕除了朝鮮之外,都會認為「是」。世界上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核武器的只有幾個國家。 朝鮮將自身的安全綁定在核武器這種絕對武器上,必然帶來絕對的不安全。冷戰已經結束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是「輕舟已過萬重山」,1972年中美關係正常化,其實也是對韓戰的和解;最近的「習特會」,更是以「政治決斷」和「歷史擔當」,為未來45年的中美關係而謀劃。朝鮮沒有走出冷戰,也不願意走出來,在敵我對抗思維中「作繭自縛」,而且還指責或者憤恨中國。

  中朝已經不是「傳統」友好,需要在新的時代精神上重新界定雙邊關係。以朝中社的這份社論為例,很明顯能夠看到,中朝兩國存在著時代的「代溝」,中國也絕不會為了「等待朝鮮」而踏步不前,刻舟求劍式的眼光已經無法面對真實的中朝關係。國家之間的友好不僅建立在共同利益上,還有共同的時代精神,而朝鮮卻在不斷銷蝕中國利益而不自知。

  也許在朝鮮的眼中,中國就是空氣——當它存在的時候,你並不會感覺到,一旦斷了,那是要命的。當然,中國這些年來一直堅持和平方式實現無核化,穩定半島局勢,這才是中朝關係的大局。不管怎麼說,朝鮮的言辭很傷人,但最好別讓中國失望。在朝核風雲變幻之際,也應該奉勸朝鮮一句,好好思考一下,不要中了「核武器」的蠱。

  (來源/俠客島 文/穿石)

相關焦點

  • 外交部回應朝中社批評中國文章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4日在回應朝中社有關言論時指出,在對待半島無核化問題和發展中朝關係上,中方一直秉持客觀、公正立場。 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朝中社發表評論文章批評中國對朝鮮制裁施壓,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耿爽說,中方在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
  • 外交部回應朝中社點名批評中國:中方按是非曲直處理問題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白雲怡】朝鮮中央通訊社3日晚間發表題為《不要再做動搖朝中關係基礎的魯莽言行》署名評論,點名批評中國「不要再考驗朝鮮忍耐的界限」。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4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在朝鮮半島核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中方在發展中朝睦鄰友好關係的立場上也是一貫的明確的。
  • 朝中社不點名批評中國 媒體:堅決執行安理會決議
    對此《環球時報》24日認為,中國近日有關暫停進口朝鮮煤炭的措施讓朝鮮感到了痛,並激怒了它,但中國應堅持嚴格執行安理會決議的立場,不受平壤對此採取什麼反應的影響。 朝中社23日的文章中批評中國「肆無忌憚地採取非人道措施全面斷絕了涉及民生的(與朝鮮)對外貿易」,並稱這「實際上同敵對勢力要搞垮朝鮮制度的陰謀大同小異」。
  • 朝中社指名道姓批評中國 環球時報:不與朝鮮論戰,不對它擁核妥協
    中國要求朝鮮棄核,平壤似乎也作出「回擊」。據環球時報今天(4日)報導,朝中社3日晚間發表題為《不要再做動搖朝中關係基礎的魯莽言行》(附文末)署名評論,點名批評中國官方媒體刊登多篇有關朝核問題的文章「事理不分」,構成了「對朝鮮自主合法權利和尊嚴的侵害」。
  • 朝中社發文點名批評中國"反朝" 媒體:不對朝鮮擁核妥協(2)
    要讓平壤知道我們最關心的是什麼,底線在哪裡,如果朝方搞新的核試驗,中國將做出什麼前所未有的嚴厲反應。對傳遞這些信息不應有任何猶豫,但說清楚之後,不必與朝方的反應來回辯論。中朝分歧通過公開論戰不可能得到解決,通過朝中社的這篇文章可以看出,平壤沒有理解中國外交大格局下「國家利益」的含義,也不理解中國東北三省對汙染風險的關切程度。
  • 朝中社昨晚點名中國 媒體回應:不與之論戰
    中國要求朝鮮棄核,平壤似乎也作出「回擊」。據環球時報今天(4日)報導,朝中社3日晚間發表題為《不要再做動搖朝中關係基礎的魯莽言行》(附文末)署名評論,點名批評中國官方媒體刊登多篇有關朝核問題的文章「事理不分」,構成了「對朝鮮自主合法權利和尊嚴的侵害」。
  • 賴清德稱115死塌樓案輕判 臺南法院:無理的批評
    ­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南地方法院25日判維冠大樓倒塌案五名被告皆處五年有期徒刑的判決,被臺南市長賴清德批評「判太輕」。臺南地院27日回擊表示,法官已用「最高法」定刑度判,賴的說法「毫無法治意識、無理的批評」。­  27日到屏東的賴清德說,司法部門在民眾對司法改革殷切期盼之際,應該要把民眾的批判當成改革的動力,「而不是把門愈關愈緊」。
  • 央視批評呂麗萍「反同」言論 同性權利不容侵犯
    央視批評呂麗萍"反同"言論   晨報記者 陳文  呂麗萍的「反同」言論看來捅上了馬蜂窩。繼網友和圈內藝人紛紛對此發表意見甚至表達憤慨情緒之後,連內地的龍頭級媒體——中央電視臺也站出來批評了她的這一言論。日前,由邱啟明主持的《24小時》欄目發表了近1分鐘的評論,認為呂麗萍的言論歧視了同性戀這一特殊群體,作為公眾人物應該反思和反省。  央視:尊重同性戀生活權利  呂麗萍轉發的「同志有罪」言論引發的連鎖反應至今難以消散。
  • 朝中社公報:朝鮮將切斷一切朝韓通訊聯絡線
    朝中社稱,朝方有關部門將從2020年6月9日12時開始徹底斷絕並廢除通過北南共同聯絡辦事處一直維持的北南當局之間的通訊聯絡線、北南軍方之間的東西海通訊聯絡線、北南通訊試驗聯絡線、朝鮮勞動黨中央本部大樓和青瓦臺之間的熱線通訊聯絡線。朝中社指出,此次措施是第一階段行動,以徹底隔絕和廢除同韓國當局的一切接觸空間和不需要東西。
  • 《進擊的巨人》作者言論再遭批評
    近期憑藉《進擊的巨人》紅透半邊天的日本漫畫家諫山創此前多次因自己的言論和作品中涉及右翼言論而遭到外國網友抨擊。而就在近期,韓國有媒體報導稱,諫山創最近又在推特上發表了「支持日本當年對朝鮮半島的殖民統治」的言論,在韓國掀起了軒然大波。儘管《進擊的巨人》在韓國獲得了爆炸性的人氣,可是如今粉絲們卻憤怒地表示「應該開展抵制運動了」。
  • 朝中社:朝內閣總理考察金剛山,要求推進建成國際旅遊文化區
    據朝中社12月20日消息,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內閣總理金德訓實地考察了金剛山旅遊地區開發工作。報朝中社此前報導,金正恩在視察時批評旅遊區建築沒有體現民族性,看起來像「災區的臨時草棚或隔離病房」,並指示擬定金剛山旅遊區總開發計劃。金剛山旅遊項目1998年11月正式啟動,向韓國遊客開放觀光,不過之後曾經因故關閉。2012年4月14日,朝鮮金剛山旅遊特區正式對中國遊客開放。2018年11月,朝韓在朝鮮金剛山共同紀念金剛山旅遊項目啟動20周年。
  • 外國政客對黎智英還押說三道四,香港律政司:反對無理指控
    據香港「星島網」1月2日報導,英國反華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創辦人、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傑斯(Benedict Rogers)批評終審法院拒絕黎智英保釋,稱律政司是「不公義部門」,還聲稱「司法獨立被踐踏,法治被破壞」云云。對此,律政司今天回應稱,反對一些海外人士針對香港健全的司法和法律制度所提出的無理指控。
  • 外國政府無理「制裁」內地及香港官員,林鄭月娥:回頭是岸
    海外網12月10日消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當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國家安全是每個國家的頭等大事,那些不斷對香港國安法作出批評,甚至藉此「制裁」中央和香港特區官員的外國政府和機構,應該「回頭是岸」。
  • ...反華言論;英國禁用華為,中國駐英大使發聲;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
    每經編輯:王曉波1丨朝鮮外務省發言人譴責蓬佩奧反華言論央視新聞7月15日消息,據朝中社15日報導,朝鮮外務省發言人當天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關於中國南海問題發表聲明指責中國一事答記者問,反對蓬佩奧的反華言論。
  • 華夏官方:李鐵言論屬個人觀點 已進行批評教育
    我說你應該為球員的身體和恢復考慮。但我們的郭領隊說,如果我們再繼續堅持,他將讓執行局直接取消秦皇島舉辦中超的資格!」李鐵對郭炳顏十分不滿,「第1,我不知道誰賦予他這樣的權力;第2,他作為國家隊領隊有沒有資格說這樣的話?最讓我生氣的是,他居然跟我說,『李鐵你是中方教練,我就不跟你廢話了,你就按要求來做就行。』我想問一下國產教練怎麼了?
  • 媒體:朝中社不點名批評中國,北京莫睬它
    原標題:環球社評:堅決執行安理會決議,莫睬朝中社評論朝鮮官方通訊社朝中社的官網23日以「卑鄙的做法,低級的算法」為題發表署名評論,不點名地批評中國「肆無忌憚地採取非人道措施全面斷絕了涉及改善民生的(與朝鮮)對外貿易,並說這「實際上同敵對勢力要搞垮朝鮮制度的陰謀大同小異
  • 在港言論被央視點名批評,曾寫過《北京歡迎你》
    在近日,作詞人林夕因為自己的不恰當言論遭到央視的點名批評。相信大家也都了解,沒有做出過太惡劣的事跡,央視一般不會輕易點評藝人。而在歷來遭到央視點名批評的藝人,最終的下場都不會好過,而林夕可能之後大家就不會再看到他的消息了。
  • 華夏聲明:與郭炳顏溝通良好 已對不適當言論批評
    上海熱線體育頻道訊 北京時間7月4日,河北華夏幸福足球俱樂部就7月3日聯賽第十五輪與上海上港隊比賽賽後新聞發布會上發生的情況,做出了聲明:教練員所表達內容均為個人觀點,俱樂部堅持「無條件支持中國國家隊」原則,與國足領隊郭炳顏保持良好溝通
  • 朝中社:金正恩與川普板門店會晤是「歷史性的」
    金正恩與川普握手 圖源:朝中社【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潔】當地時間6月30日下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總統川普在朝韓邊境非軍事區(DMZ)舉行會晤,川普當天也成為朝鮮停戰協定籤署以來首位踏上朝鮮國土的美國在任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