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距離春節還有四十來天的時間,眼看著2020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人們早已經把目光投到了2020年的身上。聽村子裡的老人說,2020年是雙春年,雙春年是什麼意思呢?有啥說法呢?
記得第一次聽到老人們說「雙春年」,還以為一年之中有兩個春節,可以拿兩次紅包,還為此興奮不已。但是在了解雙春年的意思後,也沒有了剛聽到「雙春年」的激動。聽家裡的老人說,雙春年指的是一個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節氣,因為一年之中有兩個立春,所以被人們稱為雙春年。
之所以會出現有雙春年的年份,是因為二十四節氣的計算方法和農曆年的計算方法不同導致。二十四級節氣是將太陽周期運行軌跡對時令、氣候、物候等影響總結出來,太陽每運行一周的時間為365天或366天,將太陽運行一周平均分成24等份,並根據每一個等份時的時令、氣候、物候等來命名相應的節氣名字,每一個節氣之間相差15天到16天。雖然二十四節氣是古人通過對太陽運行軌跡以及太陽運行對氣溫、農事安排總結出來的,但是和我們現在經常說的公曆幾乎是吻合的,所以每年節氣和所對應的公曆日期都相差不大,比如每年的立春節氣都是在公曆的2月3日到5日之間。
農曆也常常被人們叫做陰曆,但是農曆卻是陰曆的升華版,是陰曆結合二十四節氣的記錄時間的曆法。陰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來記錄,但是陰曆並沒有考慮到月相的變化對時令、氣候、物候的影響,而農曆也結合了二十四節氣對時令、氣候、物候的影響,所以為了不使農曆和二十四節氣相差的日子太大,每三年農曆年中就會有一個多出一個月來,這個多出來的月份被人們叫做閏月,有閏月的年就是閏年。閏年的天數為384天,平年的天數則是354天。
因為二十四節氣只有365天或366天,而農曆又分為平年和閏年,所以才會出現有的農曆年中會有兩個立春節氣,分別位於年初和年末,比如即將到來的2020年,第一個立春位於正月十一,第二個立春位於臘月二十二。既然有的年份中會有兩個立春,那麼有的年份就會沒有立春節氣,比如今年2019年一年之中就沒有立春節氣。但是在一些年份中會有一個立春。有兩個立春節氣的年份稱為雙春年,一個立春的年份為單春年,沒有立春的節氣則是無春年。
在農村中關於雙春年的說法有很多,比如「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也就是說一個年份中有兩個立春節氣的話,那麼這個冬天將不會太冷,即便是不用蓋厚厚的被子,也能安全越冬。再比如「一年兩個春,豆子貴如金」,意思是如果是雙春年的話,第二年的收成就不會太好,豆子要比金子還要貴。
你們那裡關於一年之中有兩個立春節氣有哪些說法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