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1269-1354),元代畫家。
本姓陸,名堅,漢族,江浙行省常熟縣人。後過繼永嘉府(今浙江溫州市)平陽縣(今劃歸蒼南縣)黃氏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黃,名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中年當過中臺察院椽吏,後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帶賣卜。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趙孟頫指授。
《富春山居圖》原(無用師) 33X680.87
黃公望所作水墨畫筆力老到,簡淡深厚。又於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稱「淺絳山水」。晚年以草籀筆意入畫,氣韻雄秀蒼茫,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
《九峰雪霽圖》
黃公望擅書能詩,撰有《寫山水訣》,為山水畫創作經驗之談。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等。
《茂林虛閣 》 水墨絹本
黃公望創世名作《富春山居圖》已被燒成兩段,前段稱《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段稱《無用師卷》,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溪山圖》
南宋山水畫之變,始於趙孟頫,成於黃公望,遂為百代之師。繼趙孟頫之後,黃公望徹底改變了南宋後期院畫陳陳相因的積習,開創了一代風貌。
《水閣清幽》
《陡壑密林》
《天池石壁圖》 絹本設色 縱139.4釐米 橫57.3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快雪時晴圖 (局部) 》紙本‧水墨‧設色,29.7 x 104.6 公分。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快雪時晴圖 (局部放大)
《 秋山幽寂》
《山水》 畫於元順帝至正九年 (1349)。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名畫薈萃(冊)。
《山水》 畫於元順帝至正十一年 (1351)。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集古圖繪(冊)。
《 溪山圖》絹本。縱161.8公分,橫46公分。
此幅度"淺絳山水"描繪出具有野逸氣氛的山水景色。山峰巍峨,野草茂盛,樹木成叢,林木氤氳,有小路蜿蜒其中,空靈曼妙。
《溪亭秋色》 (軸) 作於元順帝至正五年(1345)。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 ( 又稱《剩山圖》) 尺幅:縱31.8公分,橫51.4公分。藏於浙江博物館。
《畫張雨山居圖》 冊 臺北故宮藏
《九品蓮花》卷 臺北故宮藏
《山水》
《山水》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局部
《富春山居圖》
歡迎關注藝術臺
精緻藝術,精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