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發表:《品讀漢字》之「德」:厚德載物

2020-12-21 齊魯壹點

新作:《品讀漢字》之「德」:厚德載物,在《中學時代》雜誌發表,持續品讀漢字,希望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助力。

俯仰字裡乾坤,參悟人生智慧。品讀漢字,品讀人生。

《品讀漢字》之「德」:厚德載物 文:劉繼銳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一個「德」字,蘊含著太多的人生智慧和治國方略。不僅關乎個體的修身養性,還關乎國家的興衰存亡。

「德」字的意義都蘊藏在字形裡了,按照漢字「視而可識,察而見意」的特點,不難看出「德」字的本意,即:走在路上,要用眼睛觀察,看自己走得是不是合乎尺度,是不是走得「正」,走得「直」。金文的「德」字在甲骨文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心」字,意思更加明確,走在路上,不僅要用眼睛觀察,還要用心思考,看看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禮義法度。

德在中國有很深的歷史傳統,德,不僅是一種修養,更是治理國家的重要手段。較早提出「德治」理念的人是西周時期的周公,他主張「明德慎罰」「敬德保民」。齊國丞相管仲所說的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強調的同樣是「德治」,他說:「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牧民》)。儒家鼻祖孔子明確提出了為政以德的觀點,他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而集儒家思想大成的另一部著作《大學》,更是把道德推到了「大學之道」的高度,《大學》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儒家推崇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離不開「德」。一個人的修行,在心為德,外化為禮。「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得以教化,國家得以治理。到了西漢,董仲舒主張治國要「大德而小刑」(《春秋繁露·陽尊陰卑》)。唐朝時,太宗李世民奉行的「明刑弼教」,包含了法治與德治的雙重內容,一方面制定唐律,推行法治;一方面「貞觀修禮」,推行德治,最終成就了「貞觀之治」。

2001年,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這是治國方略的一大創新。其中,既有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道德「禁於前」,法律「懲於後」。道德主「內」,法律主「外」,法律與道德共同規範和制約人的行為。只講德治不講法治,道德就失去保障;只講法治不講德治,法律也難以深入人心。

我們常說:積德行善,厚德載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德行需要常修,厚德方能載物。做個厚德的人,與人為善,予己為善,讓「厚德」溫暖心靈,讓「明德」普照世間。

壹點號銳視角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李福林新作:厚德載物(此作不易,請君慢賞)
    李福林新作:厚德載物(此作不易,請君慢賞)----------------此作問世之後,發表於今日頭條的微頭條,引發眾多關注與評論。本人詳細閱讀之後,也逐一回復。感覺意猶未盡,有必要,再發文章於此,以便於與喜歡它的朋友們作進一步的交流。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有些人發財了就出事?
    願意就四個字:德不配位……我們常說:財富,地位,智慧,早先的人們把他用一個統稱的詞:物。也就是說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引來福報。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有一詞叫:厚德載物。《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殃失」,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
    易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易經》裡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一個人只有順應事物發展規律工作學習生活才能承載萬物,獲得富貴福祿,若是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則災殃就來了
  • 什麼叫德不配位?何為厚德載物?身邊事物現象是最好的解釋
    《周易》寫道:「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當厚德載物。」何為厚德載物?我們先讀一讀下面這個故事:一位父親帶著15歲的兒子受邀參會。一路上,兒神色焦慮忐忑。父親察覺後問其原因。兒子回答道:爸爸,只是有點不安。」
  • 悠悠琴鳴,厚德載物
    古琴被稱為正始之音,其聲是「冰瀉玉盤千萬聲」,其韻是「秋風拂松疏韻落」,其德是「聽之不覺心平和」。朱弦疏越清廟歌,古琴的悠鳴是在深沉中彈出的一縷清魂。自古以來,眾樂器中,琴德居上,名不虛傳。高山流水覓知音,其實就是尋找精神世界有共鳴的志同道合之人。《周易》中指出,君子以厚德載物。《尚書》中記載,惟德動天,無遠弗屆。可見,高尚的品德能夠承載多福,令人心服口服。
  • 道德經第51章:萬物皆有德,而人卻沒有德,人怎麼才能厚德載物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在上一章裡,老子講述了人類的生與死所遵循的自然規律,所得出的結論是有十分之三的人不遵循養生之道,由於自身的肆意妄為,使本來應該長壽的生命卻變得短命而夭亡,這是非常可惜的。
  • 君品文化「蛇吞象」?習酒無法厚德載物
    君品文化「蛇吞象」?  君品文化「蛇吞象」?習酒無法厚德載物  背靠茅臺集團的習酒近年來發展頗為迅速。2015年公司營收不過17億元,2019年習酒的營收目標為「破80億元」。  以營收口徑來算,習酒是貴州省規模第二大的酒企,2018年習酒營收達到56億元,同比增長80.58%;今年1月~9月,習酒營收已超50億元,同比增長逾34%。
  • 從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想到了什麼
    他這是可是厚德載物的行為。今天下午,在清華大學南門口,粉刷一新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赫然在目。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幾年前,從西南門進清華大學時發現寫的校訓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後來統一寫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了。這說明了統一規範用語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幾句話被作為世界名校的校訓,這可不是隨便取的校訓。
  • 你知道厚德載物是哪幾德嗎?
    《國語·晉語六》:「吾聞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福而服者眾,必自傷也。」厚德載物,雅量容人。然而厚德載物中的「德」到底指的是哪些德呢?古人之見,包含二十五種德行。一、口德我們常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其實就是積口德。直話,可以轉個彎說;冷話,可以加熱了說;批評人的話,一定要一對一的說,要顧及別人的自尊。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原因就是四個字——「德不配位」。我們所有的財富、智慧,地位,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其實就是我們說的福報,厚德才能承載萬物,才能引來福報,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厚德載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有些人發財了就出事?
    願意就四個字:德不配位……我們常說:財富,地位,智慧,早先的人們把他用一個統稱的詞:物。也就是說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引來福報。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有一詞叫:厚德載物。《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 「德不配位」與「厚德載物」
    正念思維「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源自《朱子治家格言》,講的是倫理綱常,道德修養,善惡禍福。大意就是指自己應該守本分,不要過於奢求。引申為即使獲得榮譽和報酬,也要使自己的所得與付出和地位相稱,而不應該不勞而獲,指望天上掉餡餅。這與「厚德載物」是同理同義。
  • 麻生頻讀錯字日本掀漢字熱
    麻生頻讀錯字    日本掀漢字熱    據新華社電  要讀對日語中的漢字不容易,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公開場合頻頻讀錯字。不少日本人從首相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有關漢字學習的教科書開始在日本風行。
  • 從「厚德載物」說開去——論張濟海書法作品「厚德載物」
    「厚德載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集中代表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最高成就,其中最著名的兩句話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第一句出自乾卦,講的是天。
  • 「厚德載物」是哪幾德?
    「厚德載物」是哪幾德? 一﹑口德 得饒人處且饒人: 1.直話:可以轉個彎說; 2.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此話出《易經》中,顧名思義厚德載物是用來比喻當一個人的德行積累到無限大之後,他就可以容納萬事萬物。
  • 麻生「頻繁」讀錯漢字 意外推動日本漢字書旺銷
    本報駐日特約記者 謝德良  據日本《北海道新聞》12月16日報導 最近,日本首相麻生太郎頻頻讀錯漢字被媒體報導後,竟然「意外」地帶火了日本的漢字書銷售,不到一個月內,這些漢字教育讀本就賣出5萬多冊。  《北海道新聞》這樣報導:「『頌春』、『獨擅場』……這些漢字你能讀出來嗎?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殃失」,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
    易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值得深思的為人處世之道「厚德載物,福祿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易經》裡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一個人只有順應事物發展規律工作學習生活才能承載萬物,獲得富貴福祿,若是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則災殃就來了
  • 厚德載物八卦樓
    樓體格局呈八方形,共三層,寓「三生萬物」之意。具有端莊古雅的建築風格。共有大、中型會議廳、研修室、演藝場、品茗館、餐廳、客房過百間。 作為我國最早的文獻之一,《易經》在歷代被尊崇為「群經之首」。
  • 淺解「厚德載物」
    厚德載物,僅僅四個字,對於人類來說,卻是千般妙,萬般玄!更是惹人,往大處想: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往小處想:細若遊絲,點若有若無!往一般人類正常處想,就在這裡,我就是我!沒大沒小,逐漸變老……!有得有失,難解玄妙!恰逢適時,遇玄妙之人解玄妙之迷,始有所悟!厚,包含做與容的意思,也似有開悟之人常言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意思,這個字包含的是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