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不管是城市裡的公園還是鄉村裡的池塘,相信見到最多的就是荷花,作為安徽六安人,我們每年這個時節都能享受千畝荷塘送來的陣陣清香,城市裡10元20元一個蓮蓬,在我們鄉村也只有2元一個,但是很多採蓮人一到夏日也能有不菲的收入。回歸正題,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關於荷花的詩詞。
昨天撰寫的關於夏日的詩詞裡就提到了幾首關於荷花的詩詞,說到荷花,繞不開楊萬裡的這首詩。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裡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整首詩詞把夏日獨特的美通過荷花來襯託出來,而且西湖的美有了荷花的陪襯,更加美不勝收。
夏日很美,這種美需要多種元素來襯託,比如荷風,比如滴露,比如蟬鳴,等等,多種元素相互映襯,才能讓整個夏日不僅生機盎然,而且值得留戀,孟浩然的這首詩詞就足以我們爛熟於心。
《夏日南亭懷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早年在學堂裡讀書,春末夏初,對於孩童而言,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但是小女子不才,常理而言蜻蜓飛上荷尖應該是深夏,初夏一般是不會有蜻蜓的,不知道各位看官意下如何?
《小池》:〔宋〕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西洲曲》整首詩比較長,這裡跟大家分享幾句讚美荷花的詩詞,想來甚是唯美,相信很多愛好詩詞的人也能信手拈來: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是不是很熟悉?這種意境不說美,但是已經美不勝收。
再分享一首關於荷花的詩詞,《荷花》作者: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直譯:五寸的荷葉託著嬌豔的荷花,荷葉密密的貼在水面,但這並不妨礙彩舟的蕩漾。直到四五月間夏風微掠,這些荷葉荷花的高度依舊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古人說的四月或者五月一般都是農曆,換成今天的陽曆,一般是六七月份,這時候的荷花已經開的非常茂盛了。很多時候,在學習傳統文化的時候,都會很感念古人給我們留下的魅力瑰寶,比如關於荷花,古人撰寫的詩文又何止千首,剛才說的荷花基本上都是用來形容美好事物的,但也有感懷世事維艱,懷才不遇的詩文,也分享一首。
這首《暮秋獨遊曲江》出自唐代李商隱,詩文內容如下: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詩文直白的譯文是這樣的:
荷葉初生時相遇戀人,不久分離,春恨已生。荷葉枯時戀人辭世,秋恨又成。
只要身在人世,情意地久天長永存。多少惆悵,只有那流不盡的江水聲。
生於晚唐時期的李商隱和杜牧被稱為小李杜,與李白杜甫齊名,晚唐時期的詩人基本上的感念家國凋落,懷才不遇,聰明的你怎麼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