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上百座跨江大橋,世界第一長河,為何沒有一座橋敢跨越它?

2020-12-06 科學美少男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世界第一長、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大、流程最長、最為兇險的河流,竟然一座橫跨的橋梁也沒有,這是真實的故事,並非天方夜譚。為何?

圖:尼羅河上的亞斯文大橋

世界第一長河之爭

世界最長河流並非尼羅河,而是亞馬遜。早期對尼羅河與亞馬遜的測量並不準確。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科學家進行了更加精準的測量,並且他們發現了亞馬遜始於更長的新源頭。

最新數據顯示:尼羅河全長6853公裡,而亞馬遜河流6992公裡,因此摘得了最長河流的桂冠,而就是這個地球上最長的河流,卻不曾擁有過一座跨河大橋。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長江,世界第三,起始於唐古拉山脈,橫穿我國境內,最終進入東海。全長6380公裡,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裡。截至到2016年年底,長江擁有89座跨江通道,包含公路、鐵路及隧道。黃河,世界第五,始於青藏巴顏喀拉山脈,同樣橫穿,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裡,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裡。黃河更多,高達200多座橋梁。亞馬遜河,世界第一,源於安第斯山脈,途徑秘魯、巴西等國,一直延伸到大西洋,全長6992公裡,流域面積272萬平方公裡。

有人可能要說,我們是基建狂魔,但巴西也不至於窮得連一座橋也架不起吧!亞馬遜河橫跨巴西、秘魯和哥倫比亞,兩岸附近居住著2500萬人口,他們生活在不斷擴張的大城市和小部落村莊,穿越亞馬遜河到岸的另一邊對於他們來說是經常的事。他們無法繞道而行,沒有任何道路能穿越亞馬遜河,它幾乎把整個大陸一分為二,因此他們需要跳上一艘小船,通過利用輪渡。

在長江裡我們可以遊遊泳,但有多少人敢在亞馬遜河裡遊泳?雖然《食人魚》、《狂蟒之災》過於科幻,但也側面描述了亞馬遜河極為兇險,而廣泛分布於亞馬遜流域的黑凱門鱷,體長5.5米卻是實實在在的!換句話說,亞馬遜河比長江更需要橋梁。

調皮的亞馬遜河

亞馬遜河沒有橋梁的原因有很多,人類也並不希望它擁有橋梁。亞馬遜生態系統通常被描述為「比生命更重要」的生態系統,除了最長,它還包含了世界上最廣闊的雨林。生態系統的特性和原始狀態令人著迷,很多人把它稱作「地球的肺」。

亞馬遜雨林為地球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氧氣、淡水及生物多樣性,對人類來說,它是一個需要受到強烈保護卻瀕臨滅絕的生物網絡。從環境的角度看待:

亞馬遜河將世界上1/5的淡水注入大西洋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上30%的動植物的家園亞馬遜河每年都會發生洪水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果非要架一座橋會如何?

難以建造的橋梁

在旱季,就亞馬遜河的大部分寬度而言,它還不至於太寬而需要超高的架橋難度。但在雨季,河水會上漲10米,泛濫時期上漲更高達20米。對於橋梁的修建,為了防洪一般安全閾值會控制在10米,而20米遠遠超出正常的設計難度。

除此之外,亞馬遜河是一個天然的蓄水池,地勢較低,當雨季來臨加上周邊大量淡入湧入,河道就會拓寬,這種拓寬速度極快。雨季之前5公裡淡入湧入,河道就會拓寬,這種拓寬速度極快。雨季之前5公裡寬的渡口,在雨季來臨之後會在短短的幾周內就加寬到50公裡。那麼工程師到底是建一座5公裡長的橋,還是50公裡長的橋?我們新建成的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一些更寬的區域,甚至能膨脹到190公裡。

圖:港珠澳大橋

假設橋梁的跨度或許對於技術水平較強的我國來說並非難事,但是基建狂魔也有一些解決不了的尷尬問題。即使是我們所建的橋它也不會移動,而亞馬遜河會改道,而且是頻繁改動。雨季來臨,上遊會形成更大的流量,帶下來更多的泥沙,堆積在原本的河道上,隨著不斷堆積,原本的河道不斷被太高,而水流就會流向更低的地方。

圖:亞特蘭蒂斯效果圖

今天離岸不遠的河景別墅村落,過兩天就會變成河道中央的「水城威尼斯」,甚至成為「亞特蘭蒂斯」。而原本橫跨亞馬遜的橋梁,雨季過後有可能變成橫跨空氣的高架橋,成了脫(那個)放(那個)。

土木工程師的噩夢

即使亞馬遜河沒有改道,橋梁也難以經受住考驗。亞馬遜河的流速也是世界第一,12萬立方米每秒,高速的水流會侵蝕河岸上的大量沉積物,因此河中會存在大量碎屑,對於橋梁來說這屬於長期殺傷性武器,會不斷侵蝕橋墩。

當雨季來臨,水流加快一些植物、碎屑與泥土還會聚集起來形成一座座漂在水中的植物小島,面積高達4萬平方米,高速水流帶動著漂流島會形成強大衝擊力。

亞馬遜不需要橋梁

從亞馬遜雨林上空望去,雨林茂密,人口稀少,我們幾乎看不到公路,而橋梁需要道路連接。位於亞馬遜三角洲北岸的馬卡帕,擁有50萬人口屬於人口較多的城市,如果你在那裡打輛計程車完全不需要擔心兜裡錢不夠,因為沒有一條公路可以與巴西其他地區相連。

亞馬遜雨林的人民來說,他們有發達的高速網絡,而亞馬遜河就是它們的天然「公路」,它貫穿大陸,你坐上船可以去到大多數想去的地方。

高速網絡與橋梁對通勤者有利,但對樹木不利,修路修橋可以帶動發展,而修的前提是原始森林的破壞和樹木的砍伐,因此亞馬遜河上看不到任何一座橋。

相關焦點

  • 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河,為何仍沒有一座橋敢跨越它?
    長江是世界上第三大長河,我們非常熟悉的有武漢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大橋,勤勞智慧的中國人也設法在如此雄偉的大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橋 那麼,為什麼世界第一大長河和第三大長河,都有橋跨過。
  • 亞洲第一長河長江江面最長大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美景
    長江是全球第三長河、全球第一水能大河、亞洲第一長河,也是中國的母親河,而中國母親河上最長的大橋即將誕生,它就是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大橋迷人的美景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線路全長11.072千米,包括兩岸大堤間正橋長
  • 5大世界名橋,橋橋經典!怎麼沒有武漢長江大橋?
    在歷史長河中,各國都有建築建造經典。橋,作為連接兩岸、溝通經濟、文化、政治的載體,世世代代承載著無數輝煌,萬千橋梁中有6座大橋堪稱世界經典。2.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的公路、鐵路兩用跨江大橋,是我國飛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成就。自1970年以來,先後接待了100多個國家、地區元首。耗資2.8億人民幣的南京長江大橋在我國的橋梁建造史上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同時特具政治意義、經濟意義以及戰略意義。
  • 重慶橋痴!20多年他用鏡頭記錄近20座跨江大橋的誕生與成長
    62歲的黃河就是其中一個,他是重慶很多跨江大橋的建設者,也是記錄者。20多年,他用鏡頭記錄了重慶近20座跨江大橋建設的全過程。建設一座橋需要3至5年,少則幾千張,多則上萬張,黃河用另一個視角記錄大橋,用另一種方式見證橋都。在日前重慶美術館展出的《見證重慶——大型影像文獻展》上,記者看到了黃河的故事和他拍攝的大橋。
  • 世界第一!江蘇又一座長江大橋來了,爭取2020年開工
    據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官微消息,2020年3月,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牽頭與中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中標江蘇省張皋過江通道工程勘察設計項目。 該項目包含兩座大跨徑懸索橋,其中一座主跨2300m,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徑的橋梁工程。
  • 湖北第39座長江大橋開工,武漢有11座宜昌有10座
    湖北交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勁超表示,這是省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第8座長江大橋,也是目前長江上技術難度最高、投資規模最大的大橋。省交投集團相關人士表示,該大橋採用主跨為1650米的雙層鋼桁梁懸索橋結構,是目前世界已建在建的世界第二大跨度懸索橋。由於水文、地質條件複雜、通航要求高以及航空高度限制,該大橋主纜規模、錨碇規模偏大,因此技術難度較大、造價偏高。
  • 五峰山長江大橋創七項世界紀錄 這座高鐵橋「高」在何處
    長江上建橋不易,而在長江下遊建設千米跨徑的公鐵兩用懸索橋,更可謂難上加難。長江下遊河段因水深條件好,水上運輸繁忙,航道限制要求苛刻,所以鐵路一直繞道南京,無法用橋梁實現直接跨越。懸索橋雖然具有最強的跨越能力,但結構容易變形,通行高速鐵路,國際上沒有成熟經驗,面臨許多技術挑戰。
  • 安徽在建一座世界級跨江大橋,為公鐵兩用橋,創多項世界之最
    為了可以更好的完善城市的道路交通,克服這樣的困難,我國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建設跨江大橋,經過這麼多年來的探索發展,我國建設長江大橋的技術越來越完善,修建橋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我國的安徽省境內就有很多的城市是被長江環繞,近年來安徽的經濟發展狀況比較不錯,對於境內各大城市的交通網建設也很重視,為了更好的完善城市的交通網,安徽建設了很多長江大橋。
  • 世界上最「牛」的河,至今沒有一座橋敢跨越它,你知道在哪裡嗎?
    世界上最「牛」的河,至今沒有一座橋敢跨越它,你知道在哪裡嗎?對於現代生活的我們來說,橋梁可謂了一種非常重要的交通設施了,只有架橋,我們才能跨越山川和河流,連同溝壑,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建築。世界各國,為了方便交通,都在河流上方架起了橋梁,但是在世界上還有一條特殊的河流,到現在還沒有哪一座橋梁能成功在上面建造起來。到底是哪條河流呢?今天我們都來看一看。
  • 長江上最寬的橋:武漢第九座過江大橋,四環線串起多個明珠
    它全長8.599千米,按高速公路標準設計為雙向8車道,設計車速100公裡/小時,採用公路一級標準設計,橋寬46米,為長江上最寬大橋,是武漢四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後將成為武漢市第九座過江大橋!該大橋採用雙層千米級懸索橋橋型,主跨一跨過江,跨度1700米,是世界上跨度第二大的懸索橋。  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  ——武漢最寬的長江大橋
  • 南寧橫縣將建一座世界第一的跨江大橋
    11月26日,記者從北投集團直屬企業廣西翔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南寧橫縣將建設一座世界第一的跨江大橋。據介紹,這座大橋名叫飛龍大橋,是省道S210橫縣平馬至靈山沙坪公路項目關鍵性工程。飛龍大橋效果圖。
  • 科學菌:為什麼至今仍沒有一座橋敢跨越亞馬孫河?
    先不說亞馬孫河為什麼沒有修建跨河大橋,有人知道四渡河大橋的修建難度有多大嗎? 從2004年正式動工修建到2009年年底全線通車,耗資高達6.14億元,東到八字嶺隧道、上跨四渡河、西起野山關隧道。
  • 廣西將添「世界第一跨江大橋」,就在這座城市
    廣西將添「世界第一跨江大橋」,就在這座城市說起中國近幾十年來的發展,相信大家也都有目共睹,尤其是在交通基礎建設方面,都又餓翻天覆地的改變,還因此被外媒們稱之為是「基建狂魔」,可見中國基建的實力。而說起交通建設,橋梁建設是不得不提,由於我國地形多樣,這也造就了我國的橋梁建設技術處於世界前列,常常還打破世界紀錄。
  • 江蘇修建一座長江大橋,是主跨1760米的單跨懸索橋
    長江大橋工程在我國目前城市中起到很關鍵的意義,與過去城市發展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於,很多沿江城市對長江大橋的依賴性很高,因為隨著我國表現中看,這座跨江大橋的表現方式和社會作用很突出,是對這座跨江大橋的工程規模、設計結構和所銜接的城區,以及是城市發展都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其長江大橋的發展能力很突出
  • 中國第一座跨海公鐵兩用橋,順利貫通,又是一座超級大橋
    我國的橋梁技術,一直以來受到世界的關注,但是最近,福建省內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成功地合龍了,這標誌著中國第一座跨海公鐵兩用橋順利貫通,過了一會兒,很多網民都很吃驚:這又是超級橋!週遊世界,和大家談談這個精彩的項目, 上圖是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合龍貫通式的現場實拍!
  • 橋都還是「橋堵」?重慶跨江大橋為啥而堵?
    漫畫/李夢妮  近日,由重慶市交通規劃研究院發布的《重慶市主城區5月交通運行月度報告》顯示,我市主城區10座跨江橋梁中已有4座日均交通擁堵時長超過4小時,其中黃花園嘉陵江大橋由此可見,主城跨江橋梁的交通運行狀況,已由早晚尖峰時段擁堵向著常態性擁堵發展。  重慶素有中國橋都美譽,橋梁如同一根根主動脈,實現著山水城市的互聯互通。越發嚴重的「橋堵」現象如何破解?記者對此進行走訪調查。  流量大、亂穿行  跨江大橋呈現「兩頭堵」  主城跨江大橋到底堵在哪兒?
  • 亞馬遜河是世界最厲害的河流,到現在都沒有一座橋敢跨越它?
    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河流,甚至說沒有之一,這是世界公認的。因為亞馬遜河創造多個世界第一。亞馬遜河位於南美洲北部,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河流流量每秒鐘達21.9萬立方米,是世界其他三大長河——長江(中國)、尼羅河(非洲北東北部)和密西西比河(美國)總和還要大數倍。大約是長江的7倍,佔全世界所有河流的流量的20%。亞馬遜河流域第一。
  • 重慶修建一座主跨425米的長江大橋,是我國首座雙層跨江鐵路橋
    建設一座非常突出的長江大橋本身很關鍵,也需要論證當地城市的發展意義很突出,更讓人感到很有突出性的價值影響力,所以從發展下看,很多城市對長江大橋的布局影響力都很大,對這座長江大橋的布局發展下看來,很多城市對長江大橋的建設也看得很重,同時也有很強的社會戰略意義,這一般而言都有很強的帶動作用,更讓其城市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 長江上的第一座跨江大橋是哪座?你知道嗎?
    這一超級工程就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是雙層式公路、鐵路兩用橋梁,也是我國長江上的第一座跨江大橋。當時耗資約3億人民幣,南京長江大橋上層的公路橋約長4.6公裡,行車道寬15米,兩側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雙軌複線鐵路橋長約6.8公裡,寬14米,橋下可通5000噸級輪船。
  • 世界上最厲害的河流,至今沒有一座橋敢跨越它,到底是哪裡呢?
    眾所周知,橋梁可以用來跨越很多的山川和河流,自然而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交通工具。很多其他的東西也無法來代替。在世界的各地,因為有河流的地方必不可少就會有橋梁,但是有一條河流相當的特殊,至今還沒有橋梁跨越它。你知道這是哪條河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