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詩詞中的蟬鳴,原來這麼美

2020-12-12 古典文學與詩詞

無蟬鳴,不夏天

蟬,夏天最熱烈的歌者。伴隨著炎熱,它把盛夏頌唱得沸騰而歡樂。天氣越熱,蟬鳴越響。

蟬噪林逾靜, 鳥鳴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宋】蘇軾《阮郎歸·初夏》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

長風翦不斷,還在樹枝間。

——【唐】盧仝《新蟬》

侯家大道傍,蟬噪樹蒼蒼。

——【唐】 杜牧《長興裡夏日寄南鄰避暑》

古語云:蟬始鳴,半夏生。夏至剛到,蟬就忍不住昭告天下:夏天來了,夏天來了……都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可蟬卻不管,把這個消息說上一整個夏天。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蘇軾《阮郎歸·初夏》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 宋 ·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荷香清露墜,柳動好風生。

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

乍聞愁北客,靜聽憶東京。

我有竹林宅,別來蟬再鳴。

——【唐】白居易《六月三日夜聞蟬》

綠槐陰裡一聲新,霧薄風輕力未勻。

——【唐】來鵠《聞蟬》

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

—— 【唐】白居易《思歸-時初為校書郎》

總有一聲蟬鳴,一馬當先、先聲奪人地領唱,一句三疊,高低分明,然後才會引來萬聲相競,萬句相和,若金聲玉振,不絕於耳。

新蟬噪晴午,餘響藏深幽。

——宋·文同《夏樹》

露滌清音遠,風吹數葉齊。

聲聲似相接,各在一枝棲。

——【唐】薛濤《蟬》

萬樹鳴蟬隔岸虹,樂遊原上有西風。

——【唐】李商隱《樂遊原》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

——【宋】蘇軾《鷓鴣天》

童年的夏天,是從一聲蟬鳴開始的。斑駁的樹影,柔軟的薰風,還有清脆婉轉的鳥叫聲。時間總是過得很慢,抓住一隻蟬,就以為抓住了整個夏天……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宋】袁枚《所見》

滿地凌霄花不掃,我來六月聽鳴蟬。

—— 宋 · 陸遊《夏日雜題》

竹裡繰絲挑網車,青蟬獨噪日光斜。

—— 唐 · 李賀《南園十三首》

蟬活一夏,人活一生

生而為蟬,所要經歷的生命成長到蛻變的過程也是不易。

一隻蟬從幼蟲羽化而來,通常需要在地下蟄伏几年甚至十幾年,穿越過如此綿長而又痛苦的等待,才能破土而出飛上高枝,壽命也只有一個夏天。

唯夫蟬之清素兮,潛厥類乎太陰。

在盛陽之仲夏兮,始遊豫乎芳林。

實澹泊而寡慾兮,獨怡樂而長吟。

聲皦皦而彌厲兮,似貞士之介心。

內含和而弗食兮,與眾物而無求。

棲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

隱柔桑之稠葉兮,快啁號以遁暑。

——【東漢】曹植《蟬賦》

先秋蟬一悲,長是客行時。

—— 唐 · 張喬《蟬》

朝飲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終若止水。正因為早已了悟歲月苦短,生之不易,蟬,才會朝吟晚歌,激情奏響夏日絕唱。

蟄伏、破土、解脫。用一生換來短暫的高歌。它的歌唱,也許是無意義的,但它來過,就已足夠。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唐】虞世南《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唐】李商隱《蟬》

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

—— 唐·雍陶《蟬》

《莊子·秋水》有云:「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蟬不過一秋,人不過一世。一秋雖短,可盡鳴其聲;一世雖長,但難留吾名。

可見生命的意義在於價值,碌碌無為,蹉跎塵世者,終淪庸人也!

蟬中,有禪

蟬的一生,大多時間在泥土中度過,但待其蛻變為蟬時卻攀於枝頭、遠離浮塵,只以樹汁露水為食,懷著滿腔的熱情歌盡生命悲歡,正可謂出淤泥而不染,雖活在塵世中,卻不近世俗。

古人認為蟬居住枝頭,食乾淨的露水,不食人間煙火,其所喻之人品,自屬於高潔的象徵。因此,蟬往往被賦予隱士般孤傲、脫俗的高風逸韻。

蟬,古詩詞曲中常見的意象。因其叫聲悽慘,可用來表現悽楚哀婉之情。

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

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

——【唐】雍裕之《早蟬》

早蟬孤抱芳槐葉,噪向殘陽意度秋。

也任一聲催我老,堪聽兩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無高韻,須是青山隱白頭。

——【唐】賈島《早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唐】駱賓王《在獄詠蟬》

蟬,通常稱"知了",因與佛家用語中"禪"的音相同,而被寓意為 "知了":知是智慧,了是覺悟。

蟬的樂章,是鳴、嘶、哀,或是歌、噪、吟,蟬即禪,禪意人生。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

——【宋】朱熹《南安道中》

蟬蛻塵埃外,蝶夢水雲鄉。

—— 宋 · 張孝祥《水調歌頭·泛湘江》

豔花那勝竹,凡鳥不如蟬。

—— 唐 · 司空曙《江園書事寄盧綸》

參禪」與「聽蟬」,幾為一體,幾為一事。

禪者,懷抱清幽,懷抱的禪靜,胸中便了無一塵了。

侵曉堆桅坐,蟬聲出樹林。

分明宣祖意,何處有凡心。

歷歷消清夢,悠悠助獨吟。

時人皆共聽,誰謂少知音。

——【明】空室禪師《聞蟬》

抱葉寒蟬靜,歸來獨鳥遲。

—— 唐 · 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人世會少離多,都來名利,似蠅頭蟬翼。

—— 宋 · 範成大《念奴嬌·水鄉霜落》

關於「蟬」與「禪」之間的關係,有人留下這樣一首妙詩:

要悟禪機先悟蟬,知了二字莫輕言。

禪本無形依萬物,蟬雖草蟲歷千險。

意亂清音增煩惱,心靜蟬聲伴安眠。

若有若無隨心性,蟬聲便是無字禪。

人生如蟬,亦如禪。所有面向苦難的修行,都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蟲成蟬是身體的重生,人入禪是靈魂的涅槃。」

炎炎夏日,且聽蟬吟——

領悟生命的純粹,感受悠悠的禪意。

本文來源於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相關焦點

  • 蟬: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這首詩描寫的,是詩人王籍在若耶溪中溯流而上時看到的風光。詩中寫道:我乘著一條小船駛向若耶溪上遊,溪水緩緩流動,小船暢行無阻。清澈廣闊的溪水倒映著天空的色彩,水天一色,幽遠無盡。絢爛的雲霞蒸騰不息,從遠處的峰巒上不斷升起。陽光追逐著倒流的溪水,灑下一片光輝。蟬的聒噪「叫聲」,顯得山林更加寂靜;鳥的動聽啼鳴,顯得山林更加清幽。
  • 每日分享·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注釋>>>若耶溪:在紹興市東南,發源於離城區44裡的若耶山(今稱化山),沿途納三十六溪溪水,北入鑑湖。早年,上遊流經群山,下遊兩岸竹木豐茂,是一處非常幽雅的旅遊勝地。
  • 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譯文:我駕著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閒地遊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蕩悠。晚霞從遠處背陽的山頭升起,陽光照耀著蜿蜒曲折的水流。蟬聲高唱,樹林卻顯得格外寧靜;鳥鳴聲聲,深山裡倒比往常更清幽。這地方讓我生了歸隱之心,我因多年來厭倦仕途卻沒有歸隱而悲傷起來。
  • 詩文會 | 蟬噪林逾靜 鳥鳴山更幽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說來也怪,這抑揚頓挫的蟬聲,不會讓人覺得聒噪,反而有一種安靜的力量,蟬的生命是短暫的,它們深知時日不多,所以,才要用盡力氣一刻不停地高歌吧。古代偉大的詩人們,都喜歡詠蟬以寄情,留下了數不盡的千古名篇。
  • 【古詩詞鑑賞】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譯文小船暢行在若耶溪的溪水中,遠遠看去像是要與天際相接。蟬噪陣陣,林間愈見寂靜,鳥鳴聲聲,山中更覺幽深。這樣美好的地方讓我生了歸隱之心,我因多年來厭倦仕途卻沒有歸隱而悲傷起來。
  • 文化常識: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注釋若耶溪:在紹興市東南,發源於離城區44裡的若耶山(今稱化山),沿途納三十六溪溪水,北入鑑湖。早年,上遊流經群山,下遊兩岸竹木豐茂,是一處非常幽雅的旅遊勝地。艅(yú)艎(huáng):舟名。大船。泛泛:船行無阻。空:指天空。
  • 廣西河池陳姓女孩起名陳逾靜: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出處: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 南北朝 · 王籍《入若耶溪》
  •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鼎湖新增網紅「打卡樹」
    在鼎湖山避暑山莊往前100米「翠寒入徑」石刻附近長有一株白飯果樹最近這棵樹成了本地攝影圈裡的「網紅打卡樹」按理來說,有著「植物王國」之稱的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區一棵白飯果樹,在多姿多彩、林被茂盛、古木參天的鼎湖山上,是連個樹木牌子都沒有的樹種
  •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淺談蟬在詩詞作品中的意象流變
    有朋友問:蟬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什麼的嚮往?這個問題問得相當籠統啊。是問蟬本身,還是蟬在古詩詞中的意象?是問虞世南的《蟬》,還是其他作品中的「鳴蟬」、「玄蟬」、「寒蟬」、「秋蟬」、「早蟬」?這個「詩人」又是指誰?
  • 九首唯美夏日詩詞: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蟬鳴如海潮般響起枝葉間灑下斑駁陽光空氣中開始瀰漫著暑熱的味道街上穿裙子的姑娘美成一道道風景線夏天>就這麼悄悄地來了今天,跟大家分享九首唯美夏日詩詞你最愛哪一首?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小船暢行在若耶溪的溪水中,遠遠看去像是要與天際相接。遠處的山峰北面生出層層雲霞,陽光照耀著蜿蜒曲折的水流。蟬噪陣陣,林間愈見寂靜,鳥鳴聲聲,山中更覺幽深。
  • 【詩詞鑑賞】夏日靜聽蟬,感悟人生況味!
    烈日當空,綠樹陰濃,樹上的新蟬已開始鳴叫了。 清代文學家張潮在《幽夢影》裡說:「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方不虛此生耳。」 夏日聽蟬,不同的人品出不同的人生況味,有人聽出苦難,有人聽出歡樂,有人聽出悲涼,有人聽出欣喜…… 在悠長的夏日午後,庭院幽深,海榴綻放,碧紗窗下,伴著一聲聲蟬鳴,感悟人生的況味!
  •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轉眼炎夏已至,忽聽得郊外林間的新蟬數聲清唱,又到了捉蟬猴、捕知了的時節了。小時候,每年麥收之後,驟雨初歇的樹林子裡,那些黑褐色的蟬猴兒在暮色中紛紛從泥洞裡,鼓鼓湧湧爬出來,朝著近旁的楊樹柳樹梧桐樹爬去。
  • 妙用情景再現法記憶六上語文日積月累詩詞
    —謝靈運《登池上樓》情景再現:春天的腳步更近了,池塘邊上的草變綠了,園中柳枝上有了禽鳥的叫聲,我不禁想起了,。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情景再現:傍晚時分,詩人謝朓站在江邊,殘餘的晚霞鋪展開來就像彩錦,澄清的江水平靜得如同白練,不禁詠出,。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 詩詞之美,流芳千年:50句最美的詩詞,帶你領略流彩華章之美
    古人說,不讀詩詞,不足以知春秋歷史;不讀詩詞,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讀詩詞,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靈;不讀詩詞,不足以見流彩華章之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領略50句經典詩詞帶給我們的美的享受。1.慷慨悲歌之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