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共享單車閒置一半,為什麼還是有人騎不上?

2020-12-16 人民日報

「剛剛好」才最好。

「剛剛好」說起來就三個字,但不管是對於城市發展還是企業管理,這都是個不容易越過的藩籬。

近日,攝影師吳國勇的作品《無處安放》引起熱議。他走訪了全國20多個主要城市,使用無人機拍攝下場面震撼的「共享單車墳場」景觀。「以前覺得課本上,人們把牛奶倒進河溝裡不可思議。現在這個時代,更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他說。

而對城市共享單車狀況感到不可思議的,不僅僅是這位攝影師。日前,北京市交通委發布數據稱,北京共享單車的月活躍度水平不足50%,近一半車輛處在閒置狀態。但家住北京市懷柔區的宇桐告訴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我也想騎共享單車,但是在懷柔根本就沒有。」

共享單車到底是多了,還是不夠?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

矛盾

對於共享單車的數量是否合適,哪怕是在同一個城市,也會有不同的感受。

宇桐表示完全沒有感受到共享單車過剩的狀況。「比如在雁棲湖,開車過去,有的時候車位會不太好找,如果有共享單車就會方便很多。但是現在懷柔根本見不到摩拜或者小黃車,只有固定樁的單車,借還仍然不太方便。」

而住在豐臺區的海燕則切實感受到了共享單車過剩給生活帶來的不便。她表示,在她每天上班要經過的地鐵口外,共享單車有時會把路都堵上,行人只能在非機動車道上行走。

經國是直通車了解,懷柔與豐臺確實在共享單車數量的問題上差異巨大。

市交通委停車管理處曾表示,目前,豐臺與朝陽的共享單車數量都已超標,主管部門會嚴格管理單車發展的數量。

而根據今年7月份摩拜發布北京地區停放指南,其運營範圍限制在北京市六環以內區域。也就是說,延慶、昌平、懷柔、平谷等遠郊區縣的居民是騎不上摩拜的。

身處同一個城市都「旱的旱,澇的澇」,而在不同城市之間,有時候卻「心有靈犀」。

南京的彩雲告訴國是直通車:「南京汽車東站、安德門大街在地鐵站附近幾乎沒看到共享單車,只能靠走或者坐公車。」

而在同一個地點的不同時間,共享單車也不能完全滿足出行需求。「之前坐4號線龍江站,早高峰倒是有很多人騎共享單車到地鐵站坐地鐵,但晚高峰時候車很快就沒有了。」

然而有數據顯示,南京中心城區的共享單車數量其實已經飽和。

由此可知,城市共享單車是否能夠滿足市民出行需求,與其說是數量問題,不如說是管理問題。

破局

共享單車或多或少,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補充公共運輸的「最後一公裡」,方便市民出行。因此,優化共享單車投放,就從簡單的加減問題上升到了更加複雜的城市治理上。

而城市治理則需要管理者和經營者共同發力。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曉華告訴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城市中共享單車「旱的旱,澇的澇」的問題,是可以由共享單車公司和政府共同利用技術手段解決的。

李曉華表示,目前來看,供共享單車停放的場所,比如電子圍欄、立體停車場一類設施,在共享單車使用量特別密集的地方,比如說熱點的地鐵站外面,其實都是較為缺乏的。有了這些基礎設施,就可以解決自行車亂擺亂放,影響行人交通等問題。

「企業沒有土地使用和建設公共設施的權利,這應該由交通管理部門與共享單車企業一道,根據共享單車的發展來設法解決問題。」李曉華認為,從更長遠來看,共享單車作為一種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有條件的城市在自行車道路方面也該有更好的規劃。

對於城市中心區來說,在滿足出行需求的同時不造成其他不便,是管理共享單車亟待達到的狀態。而對於城郊來說,一邊是共享單車保有量不足,另一邊還要看著五顏六色的「單車墳場」,確實也讓人費解。

「墳場」中埋葬的共享單車一般有兩種狀況:其一是單車本身有損壞,被淘汰並「埋葬」;其二是一些企業未經監管部門允許私自投放車輛,所以這些車被集中封存。

李曉華表示,應該將能夠使用的共享單車重新利用起來,對於徹底毀壞的,共享單車企業可以同意政府有關部門代為銷毀或者作回收處理。共享單車企業也應該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通過信息手段,將頻繁上報故障的車輛安排專人進行回收併集中處置。

(應採訪人要求,宇桐、海燕、彩雲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可以在哈爾濱中持續多久
    事實上共享單車模型是幾年前在南方實施的。幾年前我在北京工作時,那時候北京已經投資了很多共享單車。北京的路非常適合騎自行車,而且道路非常平緩。在下坡上很少,北京有一條專用自行車道。沒過多久問題就出現了,各種品牌的共享單車也在短期內推出。由於大量投資,公共空間被佔用。
  • 朝鮮也有共享單車,但是為什麼很少有人騎?
    到朝鮮旅遊的時候,在平壤一處地鐵站附近,我居然看到了五十多輛共享單車。朝鮮也有共享單車,這確實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後來和我們導遊聊天,她說雖然平壤有共享單車,但是目前騎共享單車的人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朝鮮百姓出門,還是會選擇乘坐公交車。
  • 共享單車還能騎多久?
    幾乎是在很多人不知不覺間,青桔單車、摩拜單車以及哈囉出行等共享單車的起步價在2019年悄然提高到1.5元,一次騎行往往要花費2元到3元,經常貴過公交。「新華視點」記者近期在北京、成都、福州等地走訪調研發現,從今年3月到11月,共享單車「不約而同」再三調整計價規則。
  • 合併還是撤退,共享單車下半場「怎麼騎」?
    上周,永安行與哈羅單車合併,引發行業狂歡,中小單車企業被收購的希望似乎由此點燃;而本周,小藍單車的成都辦公室「消失」,小鹿單車宣布停止在北京地區運營。關於共享單車併購潮的預言聲音還沒消失,一大盆冷水就潑了過來。事實上,永安行與哈羅的合併,的確是抱團取暖,但並不能簡單看做是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必然會發生的那種合併,更不能因此就斷言共享單車行業要發生大規模的併購事件。
  • 70%的共享單車被棄用,她卻用閒置私家車做成共享租車老大
    凹凸出行也是共享經濟的一滴水花,只不過,共享租車走的是利用閒置私家車打通出行市場的路。而且看上去,陳韋予選擇的這條路要比戴威們難走得多。隨後,小黃車只用了兩年,就徹底火遍了全中國,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有小黃車;另一個共享單車品牌摩拜也在資本加持下瘋狂的攻城掠地。
  • 70%的共享單車被棄用,她卻用閒置私家車做成共享租車老大!
    凹凸出行也是共享經濟的一滴水花,只不過,共享租車走的是利用閒置私家車打通出行市場的路。而且看上去,陳韋予選擇的這條路要比戴威們難走得多。因為看上去,共享單車比共享出行的回報更高,也更快。隨後,小黃車只用了兩年,就徹底火遍了全中國,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有小黃車;另一個共享單車品牌摩拜也在資本加持下瘋狂的攻城掠地。
  • 騎一個小時就要18美元,美國的共享單車終於黃了
    大量新車被當成廢鐵處理美國人民迫切需要單車出行,推特上卻有人爆料,西雅圖的一批JUMP共享電單車,竟被當成廢鐵回收。有人上傳了視頻和照片,挖掘機機械抓手正把一堆堆共享電單車投到汽車貨櫃裡。一身紅的JUMP共享電單車,在美國街頭十分常見,一度是媒體報導的明星。
  • 資本燒錢之後,為什麼可騎的共享單車越來越少了?
    資本燒錢大戰過後,有效可騎單車反而越來越少了,用戶的短途出行再次遭遇挑戰。「能騎的單車越來越少了。」在深圳福田CBD上班的周先生抱怨,在單車堆積如山的地鐵口沒有單車可以騎行,這聽上去有些難以相信。不過,接連掃碼四輛共享單車後,他才終於成功騎走了一輛ofo。他感慨,這裡擺的車倒是多,只是能騎的越來越少了。
  • 共享單車,越騎離「共享」越遠
    資料圖共享單車的資本泡沫早已破滅,現在,它的功能泡沫也被戳破了。越來越多的城市忍無可忍,推出共享單車定點停放新規,用戶用完車後,必須把車停放到指定區域,否則將被收取十幾二十元的管理費。仿佛就像一場夢,共享單車徹底「返祖」。
  • 王慶坨沒有共享單車
    他說,原本在衰敗的王慶坨,因為共享單車,曾一度讓這裡的人們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後來才知道,「嘛曙光,介是黑夜前的黃昏。」他的廠子已經半年沒有接到訂單了,之前共享單車火爆時添置的兩條生產線,上一次開動還是在2018年6月。有個河北人曾經想以原來四成的價格購買機器,打開生產線測試一切正常後,張啟航嫌太低,沒捨得賣,「都是從牙縫裡省出來的錢。」
  • 騎不上共享單車,把別人的單車「共享」 博山警方凌晨快速破獲盜竊案
    淄博9月28日訊 路邊掃碼,隨騎隨走,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城市出行習慣。在博山有一名男子,深夜因為想用共享單車時在路邊沒有找到,竟然把別人停放的私有單車給「共享」了……9月26日夜裡10點多,家住博山的趙女士下晚班準備騎車回家,卻發現自己的自行車被盜。報警後,博山公安分局白塔派出所民警迅速行動,很快在調查中發現線索,就在趙女士報警前十幾分鐘,有幾名可疑的男子從案發位置經過,民警循線追蹤後發現,這幾名男子在鎮上的一處賓館入住。
  • 不下APP也能騎共享單車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廖雪明 攝  繼微信上線摩拜單車程序後,支付寶宣布上線「掃一掃騎單車」功能,首批接入ofo、永安行、小藍、hellobike、funbike、優拜6家共計600萬輛共享單車,覆蓋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在內的全國50個城市。記者體驗發現,這兩大埠並未全部實現零押金。微信中使用摩拜需要押金,支付寶針對不同品牌、不同城市、不同芝麻信用的用戶,押金數額均不同。
  • 共享單車怎麼收費?共享單車大調查:騎到故障車也扣費(2)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市面上已經存在幾十家共享單車企業,其中行業領軍企業摩拜和ofo發展迅速,摩拜覆蓋城市從最初的北京、上海擴展到全國32個城市,在北上廣深和成都等城市,投放數量均超過10萬輛。ofo單車超過100萬輛,覆蓋全國40個城市。不過在觀察中,中新網注意到,雖然共享單車數量攀升,但有些地方仍是「一車難求」。主要原因是共享單車騎行的潮汐現象。
  • 1小時最高4元 摩拜哈囉齊漲價 網友:共享單車都快騎不起
    他還「消費升級」,把座騎共享單車換成了共享電單車,「感覺單車快涼了,電單車貴不了多少,還每天有人換電瓶,感覺挺好的。」上海白領李婷騎車主要是交通的接駁,「公司離地鐵站1200米,走路要20分鐘,所以每天要騎兩次車」,對她而言,單車解決了最後一公裡的出行問題,控制在15分鐘內騎程,並不會因漲價而受影響。
  • 共享單車押金難退 小藍單車涉及民事糾紛還是非法集資?
    多家共享單車押金難退  小藍單車「後事」涉及民事糾紛還是非法集資  11月16日,共享單車企業小藍單車CEO李剛發文,回應倒閉一事。他稱,小藍單車與拜客出行達成戰略合作,將由拜客出行全權代理小藍單車未來的運營,用戶可以一直使用小藍單車。
  • 共享單車現身閒魚:酷騎單車叫價60 稱150元幫退押金
    共享單車企業倒閉,遺留的「殭屍」單車被用戶在閒置交易平臺上標價出售。南都記者近日發現,在「閒魚」平臺上,以酷騎單車和小藍單車為主的共享單車,正以60元至250元不等的價格被出售,有些則系部件被拆分、改裝出售。除此之外,平臺上還有賣家在出售酷騎單車「幫退押金」服務,價格從150至170元不等。
  • 越南人抱怨:為什麼中國人可以騎共享單車我們卻沒有!
    導語:越南人抱怨:為什麼中國人可以騎共享單車我們卻沒有!還有共享單車等,這些都在改變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讓許多的外國人非常得羨慕。就有一些越南的遊客來到了中國旅遊,剛下火車的時候就給中國的發展驚訝到了,他們還以為中國的發展不會那麼快,可是沒想到中國已然成為一個世界強國,與越南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 共享單車為什麼難有獨角獸?
    科技觀察尋找巨頭的支持乃至保護,或許是共享單車的獨角獸們不得不考慮的生存下一步。不過分析認為,共享單車行業不解決盈利模式問題,資金困境在所難免。事實上,進退維谷的ofo只是過去一年多如火如荼的共享單車行業進入新變局的縮影。共享單車所經歷的「冰火兩重天」,其實在其上遊廠商的數據中也可見一斑。以ofo生產廠家上海鳳凰為例,去年其總營收漲幅156%至14.28億,可今年一季度營收僅為1.6億。
  • 騎唄單車客服打不通怎麼辦 人工客服聯繫不上解決方法
    騎唄單車客服打不通怎麼辦?相信有很多小夥伴都會碰到你打電話給騎唄單車客服,客服卻不接聽的情況,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電話無人接聽解決辦法。  想要了解騎唄共享單車更多操作,請點擊:騎唄單車怎麼用    騎唄單車人工客服聯繫不上解決方法  客服上班時間是早上9點到晚上10點,這段時間撥打接聽的概率就會提升,同時,如果無法接通,建議大家可以等一段時間,再次撥打,要知道全國撥打這個電話的可不止你一個人,佔線也非常正常。
  • 「黃金版」共享單車成為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只能看不能騎是為什麼
    「黃金版」共享單車成為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只能看不能騎是為什麼據說,這是某公司發行的黃金版共享單車,已經在北京深圳等50多個城市投放,但是發行這麼長時間還沒有多少人去騎。這款車擁有與眾不同的黑科技,其一:智能升降座椅功能:在app內輸入身高,然後用app開鎖後可以自行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