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旅行了好久,只有你那裡才有我想要的風景
就國際現實來講,弱國無外交是被廣泛認可的,這裡面不但彰顯了人際關係層面的涼薄現實,也顯示了國家之間關係難以對等的立場。但是我國作為一個建交大國,不但與世界強國的關係很好,對於一些小國家,貧困國家也格外關照。因此我們在世界上結交了很多好朋友。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剛成立認中國做大哥,將漢字印在國家紙幣上,曾拒絕日本50億援助。
東帝汶,位於努沙登加拉群島東端的島國,領土面積才1.5萬平方公裡,人口100多萬,是典型的國小民少的國家。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大部分物資都要靠外國援助,2018年,東帝汶全國GDP總量只有180億人民幣,人均GDP不到1.5萬元,當地居民的生活相當地下。當地農業還大量採用刀耕火種方式,導致森林砍伐和水土流失,破壞當地生態環境,東帝汶近海的石油天然氣開發極大地補充了政府的收入,天然氣通過管道輸送到澳大利亞。
不僅如此,東帝汶雖然已經隨著世界人民的腳步邁入了21世紀,但是很多地區卻依舊保持著無電、無電子設備、無通信設備等現代化設備的狀態,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大部分東帝汶農民的生活方式。
因為太窮了,所以在國際舞臺上東帝汶已經被掛上了號,各種國家救濟,國際援助就成了這個國家生存的基本保障,從2005年開始,美國承諾援助的1億美元,到今天差不多支付70%以上了。日本、歐盟、澳大利亞還有我國都對東帝汶進行過援助。
中國和東帝汶其實有很大的淵源,東帝汶當年是葡萄牙殖民地,但卻是歸澳門管理,而且我國一直同情東帝汶的遭遇,反對印度印尼亞以大欺小,所以,從1975年印尼吞併東帝汶開始,我國就堅決反對,並且在聯合國不斷聲援東帝汶,譴責印尼的入侵和暴行。
而且為了支持東帝汶的反抗,我國給予大量的物資金錢還有武器的支援,使得東帝汶能夠持續對印尼進行反抗,以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和同情。而且在東帝汶的獨立過程中,中國起到了關鍵性的支持作用,可以說,如果沒有我國的幫助,東帝汶很難獨立,所以東帝汶也深知這一點,他們獨立後第一件事就是和我國建交,認我們中國作為大哥,至今兩國保持著很好的關係。
在東帝汶獨立的時候,我國還派出了代表團參加慶典,同時籤訂建交聯合公報,這就是一個國家對另一個新成員國的認可,也是尊重。東帝汶就此將我們國家視為國家外交關係中最重要的國家,不只是從內心尊重,而且就連自己國家的紙幣上都寫上了中文。
對此日本也是相當不服氣,曾經提出為東帝汶援助50億的經濟援助,其中的意味也很明顯,就是遠中親日,雖然東帝汶當地經濟不富裕,但是面對日本50億的誘惑,依然不為所動,保持了一個國家應該有的氣節,果斷拒絕了日本的條件。不但如此,東帝汶對日本也沒有什麼好感,日本人想去東帝汶旅遊,那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