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那麼多沙漠,為什麼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變成綠洲?

2021-01-20 御史館

提到非洲,很多人都會想到沙漠、乾旱、缺水等詞彙,其實不是的,非洲也有河流,也有綠洲,只不過撒哈拉地區確實非常乾燥,讓人們產生了這種印象罷了。埃及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之一,他們毗鄰尼羅河,有的人有疑問,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讓沙漠變成綠洲呢?

首先,想要把荒漠改造成綠洲,難度是非常大的,整個過程十分複雜,不是單純的灌溉水就可以了,事實上,荒漠想要被改造成適合耕作和居住的綠洲,就需要不停的用淡水灌溉,徹底的改變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地條件才可以,埃及並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實際上,當地也缺乏相應的自然氣候條件。

現代科技的發展,讓部分人對人類的科技力量有了盲目的自信,認為人類可以隨意的改造地球,但殊不知,在自然面前,人類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舉個例子來說,就算是地球上所有的核彈一起爆炸,那麼被消滅的,只有人類還有其他的一些生命,這點兒能量對於地球本身來說是不痛不癢的,想要憑藉人類的力量去改造一個地區的氣候條件,那更是妄想。

就目前的埃及來說,95%的地方都是荒漠和隔壁,僅有尼羅河兩岸和三角洲地區有適合耕作居住的土地,想要改造的話,難度真的太大的,最重要的還是水源不夠,尼羅河雖然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但是目前尼羅河的水流量是相當有限的,埃及目前的正常使用都捉襟見肘,要是用來改造荒漠的話,那可能埃及人日常的飲水都無法保障了。

非洲北部有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埃及境內的沙漠,是其延伸部分,千萬年前,其實非洲北部也曾水草豐美,生機盎然過,不過後來變成了荒漠,從這個角度來看,想要把荒漠變回綠洲,也不是不可能,不過還是那句話,必須要有足夠多的淡水資源來灌溉,其實以色列等國家就做過這樣的實驗,實驗結果顯示,若是能夠長時間得到充足的淡水灌溉,加上提升植被覆蓋率等手段,荒漠其實就可以變成綠洲,但以色列實驗的荒漠規模比較小,所以成本也就沒有那麼高。

另外一個角度,尼羅河是國際河流,流經多個國家,包括衣索比亞,這個國家人口眾多,超過了一億人,還有蘇丹,氣候十分乾燥,東非向來缺水,對於尼羅河水源的爭奪,在歷史上一直都是爆發爭端甚至是戰亂的重要原因,20世紀,埃及就因為尼羅河水的分配問題,和流域內的國家多次產生矛盾,埃及若是想要獲取更多河水的話,或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除了缺乏充足的水源以外,技術能力也限制了埃及,使他們不能把荒漠變成綠洲,其實荒漠地區偶爾也會出現大規模的降水,但是這樣的降水有的時候會弄巧成拙,沙特就曾經出現過這樣的現象:他們用大水猛灌沙漠,出現了綠洲,後來沙漠地區到了旱季,很少下雨,綠洲又迅速的消失了,而且當地的地質條件也被改變了,引發了諸多的災害,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想要把荒漠變成綠洲的話,除了需要足夠多的淡水外,還需要其他的輔助措施一起推進,不然的話就算是一時可以成功,最後的結果也會是悲劇的。

綜上所述,埃及之所以不那麼做,一來是因為尼羅河的水量本身就不夠,僅僅能夠滿足埃及人日常的需求,而且要是大規模用水來灌溉綠洲的話,會導致流域內其他國家的不滿,甚至有可能爆發衝突戰爭,二來是因為他們除了淡水資源不夠,也沒有其他的輔助技術來完成這項工作,就算是造出了綠洲,也很難將其維持下來。

相關焦點

  • 埃及為何不把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水引入沙漠,讓沙漠變綠洲?
    因為,埃及的國土面積雖然達到了100萬平方公裡,可是在這片土地上,96%的面積都被沙漠和半沙漠覆蓋,埃及人的生活區域被局限於尼羅河兩岸,所以,尼羅河也成為了埃及人名副其實的母親河、救命河。既然尼羅河是埃及唯一的水源,又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那麼,埃及人為什麼不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成綠洲,拓展生存空間呢?
  • 國土95%為沙漠,埃及為什麼不引尼羅河水入沙漠,讓沙漠變綠洲?
    中東地區嚴重缺水,埃及作為一個中東國家,也面臨著缺水的難題。水資源是中東地區動蕩的原因之一,同時也制約著中東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樣作為中東國家的以色列,在老美的扶持下站穩了腳跟,憑藉著先進的科技將沙漠變為良田。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綠洲,埃及曾經實施過,不過最終以失敗告終。
  • 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綠洲?
    埃及人在上世紀末就試過了,結果賠了一大筆錢,差點把國家都搞垮了。就尼羅河那點水量,引入蒸發旺盛的沙漠裡馬上就會蒸發掉,在地表留下一層鹽,不但滋養不出綠洲,反而會加重土地鹽鹼化。把珍貴的河水引入沙漠裡「曬鹽」,簡直是天大的浪費。綠洲是靠源源不斷的水源滋養出來的,水源補給主要是地下水和冰雪融水。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半島緯度低,裡面的綠洲主要是靠地下水補給。我國西北的沙漠緯度高,而且周圍有很多高海拔山脈,除了地下水外,還有豐富的冰雪融水補給。
  • 埃及為什麼不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
    說到這兒可能會令有些人感覺疑惑:埃及不是沙漠多嗎?那麼把尼羅河的水引入沙漠不就解決問題了嗎?歷史上埃及人還真就這樣設想過,而且還曾一度將這種設想付諸實施,然而這一設想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1952年7月23日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法魯克王朝。1953年6月18日埃及廢除帝制、成立共和國。1958年納賽爾總統啟動了開發西部沙漠的計劃。
  • 埃及為何不將尼羅河水引入沙漠來解決耕地不足問題?
    埃及現在人口規模已經超過1億人,成為世界人口大國,但是由於埃及96%的地區被沙漠覆蓋,而耕地主要分布在尼羅河兩岸的狹窄綠洲地帶,這導致耕地嚴重不足。埃及現在70%的糧食依賴進口,如果將尼羅河的河水引入沙漠地區,將沙漠變成綠洲,這樣可以增加很多耕地。
  • 尼羅河被稱為世界第一長河,但埃及為什麼不利用它,改善沙漠
    水資源是無限寶貴的,尼羅河更是無比寶貴,而且每年的流量都可以供應一兩個國家的全年用水量了。但是,尼羅河不是一個國家能夠佔有的,它是很多國家一起擁有的,也是世界的寶貴財富。對於這條河,很多國家都想要好好地利用它,然後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而埃及,也在這些國家中。埃及,由於特殊的氣候原因,全年氣溫都是熱帶性質的。
  • 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綠州?
    在上世紀60年代末,埃及就實施引尼羅河水灌溉沙漠的巨型工程,但由於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工程最終被擱置。而埃及一直沒有放棄沙漠引水工程,只是還有幾個掣肘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南接蘇丹,西連利比亞,東臨紅海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接壤,北經蘇伊士運河與歐洲相通。埃及自然環境比較惡劣,100萬平方公裡國土中有96%是沙漠,99%的人口聚集在佔全國面積4%的尼羅河流域。
  • 法尤姆綠洲水源充沛 沙漠深處藏著埃及糧倉(圖)
    法尤姆綠洲是鑲嵌在埃及國土上的綠色寶石。   天津北方網訊:在開羅以南100公裡左右的撒哈拉沙漠深處,有一座被稱為「法尤姆」的綠洲。綠洲內鬱鬱蔥蔥的亞熱帶植被和農作物,抵擋了沙漠中的強風和沙塵暴,更形成了舒適宜人的小環境。昨天,2010尼羅河國際科學考察隊到達這裡,得到了短時休整。  六千年前引入尼羅河水  記者在這片沙漠綠洲上散步,感覺風力明顯小了不少,目光所及綠意融融,油綠的橄欖樹和椰棗樹好像屏障一樣,阻擋來自沙漠中的風沙。
  • 海裡那麼多水,為什麼不把海水引入沙漠?看看這個沙漠你就知道了
    海裡那麼多水,為什麼不把海水引入沙漠?看看這個沙漠你就知道了我們國家的發展已經很不錯了,現在也算是帶著我們這裡的人變好了起來,所以現在大家平時選擇出去遊玩的時候。也不一定完全會選擇在我們國家內遊玩了,有的時候也想去看一下,外面的一些不一樣的習慣,或者是體會一下那裡的一些文化,對於我們平時很多人來說,也算是一個很不一樣的遊玩的體驗,所以在這個時候出去遊玩也是很受歡迎的,畢竟我們現在也有了可以支撐起這麼一個出去遊玩的經濟了。所以會有非常多的人是這麼選擇的。
  • 埃及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古埃及為何會在沙漠中建國?
    提起埃及,相信浮現在大家腦海中的除了世界聞名的埃及金字塔以外,還有的就是一望無際的沙漠了。據統計,現如今埃及全境,光是沙漠的佔地面積就達到了整體國土面積的90%以上。那麼由此也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古埃及為何會選擇在沙漠中建立政權呢?
  • 埃及人口破億,尼羅河快養不起了,拿去撒哈拉沙漠吃土?
    儘管如此,尼羅河水滋潤的糧食仍然餵不飽埃及人,除了向國外進口糧食,不得不向沙漠要地。 沙漠中的農業埃及提出新土地(New Land)計劃將尼羅河周邊的沙漠改造成農田,於1952年首次提出。但是第一階段由於整個計劃非僅僅土地農業,而牽涉到社會福利與土地分配,導致於70年代停止。
  • 大軍團失蹤的不毛地,罪犯的養老樂園,埃及沙漠綠洲旅行有看頭
    在大多數旅行者的印象中,埃及只是一個陌生的,不想去的荒原,但我不得不置身於世界上四個感興趣的古代文明之一中,它是如此深刻歷史文化,其自然景觀是如此多樣,亞歷山大從北部到地中海沿金字塔的開羅,從尼羅河盧克索的尼羅河中央銀行,再到船體的紅海,加到最後進入西岸撒哈拉沙漠的尼羅河廣闊地帶,
  • 探秘尼羅河,品嘗特色黑白沙漠烤全羊(海諾獨家)——埃及豪華遊輪+撒哈拉沙漠露營經典十一日遊
    今天是尼羅河五星級遊輪啟航的第一天,出發地是亞斯文,順流往北,目的地是盧克索。作為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令人難以置信地穿過了6680公裡的非洲,向北蜿蜒而行直指地中海。作為埃及乃至非洲文明的母親河,尼羅河的美是那麼的獨特:清晨波光粼粼,河的沿岸長著繁茂的樹木,鳥兒展翅飛過,穿梭往來於河面,耐心的漁夫在清晨不辭勞苦地划船撒網,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 「穿越埃及撒哈拉沙漠」--紅海度假全記錄
    也有人問埃及安不安全,在這裡,看完我的這個貼子,大家就可以肯定,埃及很安全,並不像電視報導中的那樣什麼戰亂鬥爭之類的,相反,埃及人民對中國人很熱情,很友好!埃及上下7000多年的歷史,沒有去過的朋友可以先從這往篇貼子做為參考。
  • 沙漠中的花園綠洲—埃及
    開羅開羅離開酒店,踏上去往海濱城市亞歷山大的路,這座以著名古 希臘 皇帝命名的託勒密王國首都,估計國人對它的了解多半是因為 埃及 艷后吧,沒錯,屋大維就是在這裡打敗了 安東 尼的艦隊,逼的艷后香消玉殞。這裡比 開羅 要乾淨不少,紅花綠樹環繞, 地中海 的明珠,沙漠中的花園綠洲。
  • 埃及12天黑白沙漠探秘之旅
    Ø 美食:特別升級安排開羅3個豪華餐,紅海特別安排1個海鮮餐,尊享埃及帝王美食!Ø 住宿:全程升級開羅、紅海洪加達頂級豪華國際五星酒店,豪華享受,舒適輕鬆!巴哈瑞亞繼續往南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眼前的景致渙然一新,起初以為是誤闖入一片冰天雪地,一片白皚皚的巖石獨自矗立,每一塊山丘或者石塊都有自己不同的造型。您可盡情展開所有的想像力!由於白沙漠地區較為平坦,景色別致,雪白的巖石的造型各有不同,當地人又稱這為「魔鬼沙漠」。在月光倒映下,整個白沙漠景色將顯得非常別致!晚上特別安排當地特色沙漠露營,跟隨我們專業導遊度過難忘的沙漠之夜!
  • 把黃河水引入沙漠有啥結局?這沙漠造出一片綠洲,新疆朋友有福了
    而這些地理外貌現象之中,人們最不喜歡的大概就是沙漠了,因為沙漠對於我們來說,既不能種植糧食,也不能建造廠房等建築用於手工製造業的發展。對於沙漠這種地貌現象,大家都是十分之討厭並且想盡辦法治理的,而如今這片沙漠遇上了黃河,那麼把黃河水引入沙漠有啥結局?這片沙漠就是我國有名的庫布齊沙漠。
  • 埃及有個地方外星球樣的存在——黑白沙漠
    雖說黑白沙漠算不上真正的撒哈拉沙漠,但是至少是沾邊了,實際上黑白沙漠位於北非,埃及西南腹地,撒哈拉沙漠東部,距離開羅5小時車程,距離最近的綠洲巴哈裡亞半小時。沙漠落日,野營,燒烤,小狐狸,篝火晚會,璀璨星空,我的埃及行程怎麼能少得了黑白沙漠旅行。關於黑白沙漠團,由於現在不允許外國人自行搭大巴去巴哈利亞綠洲,所以只能包車請司機到開羅接人。
  • 一座座綠洲緊相連,一片片沙漠繞山間,中國遊客自駕埃及沙漠有感
    實在不太喜歡拖沓,而且走得地方多了,也不太迷信所謂的攻略和行前功課,比如這次去埃及沙漠自駕就是個突然冒出來的想法,就是想去看看撒哈拉大沙漠裡的綠洲生活,走走著名的黑沙漠和白沙漠,就這麼簡單。我們都知道,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地區,足有906萬平方公裡之大,也是地球上最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地處北非的埃及,幾乎全境都在撒哈拉沙漠裡:官方公開的數據顯示,埃及全國95%的國土面積被沙漠和半沙漠所覆蓋。但是人多生命力是極其頑強的!
  • 埃及|一片沙漠,兩條河,憑什麼吸引那麼多人去旅行?
    埃及,尼羅河的饋贈一片沙漠,是指埃及100萬平方公裡面積,95%都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區,即約95萬平方公裡。這樣的地帶,自然不適宜大規模住人的。而埃及人口又非常多,2018年埃及人口已達1.045億。也就是這1億人口的絕大多數,都要住在剩餘5%的非沙漠或半沙漠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