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不過正月十五,就不算過完年」,在這裡給諸位看官拜個年,對於我們這些打工狗而言,過年也就三天,酒醉還沒醒呢,就要爬回工作崗位,想想就覺得頭疼,這時來碗湯圓解解酒就好了,不對,是湯圓還是元宵,傻傻分不清,哥們我查完資料之後,哎呀這就有意思了,粽子有南北甜鹹之爭,月餅有南北之爭,沒想到這個湯圓和元宵也能牽扯啥南北之爭,咱就來嘮一嘮,看完這篇文章,保證你能了解湯圓和元宵的前世今生,這樣在元宵佳節親人聚會,你和家裡人吹牛的時候也有談資,不信就看下去。
一、湯圓和元宵的做法不同
湯圓和元宵這哥倆,雖然都是一個媽生的(糯米粉),但是因為所處環境,做法不一樣,導致了弟兄倆變成了兩類人,就和下面這哥倆差不多。
(咱哥倆真是一個媽生的)
簡單來說糯米粉到了南方成了湯圓,到了北方成了元宵,二者從外觀上都是圓圓的,但是摸起來,湯圓是軟的,元宵是硬的,餡料上,元宵只和甜掛鈎,什麼棗泥,核桃,白糖果仁之類的都是甜的,湯圓則是甜的,鹹的都有,味道都是其次,關鍵是二者的做法,簡單來說,「包湯圓」、「滾元宵」,雖然都是糯米粉做的,但是在做湯圓時,是和水做成麵皮,將餡料包起來,搓成圓形,就是下面這個做法。
湯圓是包出來滴
對於元宵的做法就更有意思了,是滾出來的,先配好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皮進行晾曬,再切成比桌球小的立方塊,過水後放入篩子裡,加入糯米粉,不斷搖,餡料吸收水分,在不斷粘上糯米粉的過程中,不斷變大,慢慢地就搖成丸狀,具體搖法可以參考下圖(現在都是用機器進行搖,太累人了,別問我為什麼知道[笑哭])
因為做法不同,二者的軟硬就好理解了,但是這也意味著元宵比湯圓更難消化,因為元宵裡面可以說是實心的,一層包著一層,所以吃元宵時要記得喝點麵湯,有助於消化,俗稱「原湯化原食」,告訴你們一個秘密,你們在超市裡面買到的全是湯圓,因為元宵是乾粉做的,不能冷凍,由於水分少,冷凍會開裂,只能現做現食,而湯圓是溼粉(和面)做的,水份足,可以冷凍,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
二、減肥的人群,高血壓人群要少吃湯圓和元宵
無論是湯圓還是元宵都是糯米粉做的,都是屬於精緻碳水,不屬於粗糧,吃到肚子裡面血糖會迅速升高,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朋友要格外注意,還有就是別信商家宣傳的什麼無糖湯圓,
這玩意除了賣的價格貴了點,收點智商稅以外,吃到肚子裡面,消化後產生的葡萄糖並不會少多少,要想減肥,核心點就是控糖,這裡面除了讓你舌頭感覺到甜以外,還包括消化後產生糖的東西,主要是澱粉類的,例如,米飯,小麥,根莖類的蔬菜都要控制,這樣才能減肥下來,多吃幾個湯圓/元宵[得意]。
三、元宵節和元宵沒啥直接關係
元宵節,元為第一的意思,宵是夜晚(晚飯後,晚飯後再吃飯稱為宵夜),元宵節是指一年中第一個滿月,在西漢時就設為重要法定假日(為毛我們現在元宵節要上班啊[流淚]),活動有賞月,聚會,道教稱之為上元節,而賞月時需要吃點零食喝杯小酒,史書記錄最早為北宋時期,上元節賞月吃的零食中有一種叫「浮圓子」的圓形丸狀食物,因為上元節賞月有家人團聚,思戀他鄉故人的意思,而圓形食品有團圓的意思,這個月餅的形狀寓意團圓是一個概念,故在賞月之餘,吃碗元宵,有慶祝親人團圓之意,將這圓形食品命名為「元宵」,不是說為了慶祝啥元宵而發明的元宵節。
(元宵節真不是紀念元宵的節日)
四、與元宵和湯圓有關的典故
這一部分要注意聽,學好了,元宵佳節和家裡人吃元宵時說出來,保證魅力值加一百,
和元宵有關的典故有很多,很多都是換湯不換藥,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東方朔幫助元宵姑娘和親人團聚以及袁世凱稱帝禁說元宵,這個典故比較有趣和好記,
據說,袁世凱這個竊國大盜在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後,一直想當皇帝,又害怕大眾反對,老提心弔膽的。一天,他聽到街上有人叫賣:「元——宵。拉長聲不是「袁---消」嗎?這不咒我早點覆滅嗎?於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禁止稱「元宵」,只能叫「湯圓」或「粉果」,這個在電視劇恰同學少年,青年毛澤東請楊開慧吃元宵時用過這個段子。
後人據此寫了首打油詩調侃袁世凱
詩吟圓子溯前朝,
蒸化煮時水上漂。
洪憲當年傳禁令,
沿街不許喊元宵。
和湯圓有關的典故就更有意思了,牽扯到了,呂洞賓、南極仙翁、白素貞、法海等人。
相傳呂洞賓在天上蹲夠了,下界旅遊,為了找點事幹,變成個賣湯圓的老頭,在西湖斷橋邊,支口鍋賣大小兩種湯圓,大湯圓1個銅板一個,小湯圓3個銅板一個,來往人員都認為他賣錯了,價格應該顛倒一下,可是呂洞賓當沒聽到,繼續賣著,大傢伙都圖便宜,一會功夫把大湯圓買完了,這是父子倆逛到這裡,小孩子聞到香味,哭著要吃湯圓,父親沒辦法,買了一顆小湯圓,結果這顆湯圓到了小孩嘴邊,像活的一樣鑽到小孩嘴裡面,被咽了下去,回家後,這個孩子三天三夜不吃也不喝,老爹認為賣湯圓老頭賣的是過期食品把自己寶貝兒子吃出問題了,帶著人就找過來了,呂洞賓見狀,說了句這個湯圓不是普通湯圓,看來你的兒子無福消受,拖著小孩,來到斷橋邊,拍打背部,把湯圓咳出來,這個湯圓調到西湖里面,巧的是這下面有隻白蛇和一隻大烏龜再次修行500年,等到修煉1000年就可以成仙,這天這兩個傢伙看到這種情況都知道這顆湯圓不是凡間之物,都想吃,但是蛇脖子長搶先一步把湯圓吃下去,烏龜見狀生氣想揍她,本來兩個傢伙都是修煉500年,修為半斤八兩,但是這個湯圓其實是天庭的仙丹,白蛇吃了增加了500年功力,這下子烏龜幹不過白蛇,被打了一頓,跑到西方跟著如來混,修成正果就是後來到法海,而這隻白蛇修為滿一千年可以成仙,到天庭報導後,等著安排工作的時候,想到自己走了大運是那個吐湯圓的小崽子,就想著要報恩,但是自己在天上蹲了18天,下界過了18年,通過像南極仙翁打聽到這個小崽子姓啥名誰就要去報恩,講到這裡應該能想到這個小孩就是許仙,至於後來到的盜仙草、雷峰塔的故事也就順理成章編下去了。
湯圓和元宵的起源和不同之處基本講完了,諸位能了解上面的故事,基本上和別人侃大山的時候,知識量基本上夠了,在此提前恭祝各位
『元宵佳節,闔家歡樂,健康平安』
好了,不說了,我要搞完湯圓醒醒酒了,下期再見。
(你們要吃湯圓還是元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