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深山採藥50多年懸崖峭壁上「蕩鞦韆」(圖)

2020-12-12 環球網

吳岐黃在一處巖壁下採菟兒茶。

入深山,嘗百草,像猿猴一般攀緣在懸崖峭壁上採集藥材,夜間露宿山間,用石頭灶臺生火做飯。這種職業就是採藥人。年近70歲的吳岐黃已經在粵北的深山老林中採藥50多年,是當地僅存的職業採藥人。他走遍粵、湘兩地大山,用採回的山草藥治好了很多患者。立春過後,清明節前後,正是春季草藥採集的高峰時節,也是採藥人最忙碌的時段。近日,本報記者跟隨這位老採藥人,實地體驗了一回採藥人的艱辛。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歡歡

清遠市高田鎮的一處山腳下,隨著幾聲犬吠,吳岐黃端著一碗麵條從屋裡款步行出。因常年在野外採藥,吳岐黃皮膚黝黑,身體看起來非常魁梧壯實。他的普通話帶著當地口音,有些難懂。院子裡,堆放著很多如木柴一般的中藥切片,還有一些樹枝藤蔓。

詩意生活:喝野菊花茶吃鮮花餅

「這是草珊瑚,專門製作草珊瑚含片的,也叫九節茶,清熱解毒。這個是山龍眼,去水消腫,祛除產後風,也可治肝癌。這種是兩面針,可以治風溼關節痛,跌打損傷。以前用人工切,現在可以用機器了,方便很多。」說起中草藥,吳岐黃很有神採。

院子角落還堆放著一堆乾柴。徒弟阿蘭說,這是用來燉煮沐浴湯藥用的。泡草藥浴要四大桶水,要用柴火煮,讓草藥中的精華完全溶於水。吳岐黃的兩個徒弟每天輪流操作,凌晨3時就要起床熬藥水。

柴房對面是熬藥間,裡面並排放著4口大鍋,空氣中散發著濃烈的中草藥香。阿蘭說,熬製這種草藥需4-5個小時。

吳岐黃是中草藥世家。他記得,祖父從小就帶著他用中草藥給村民們看病。他的中草藥技藝,來自父親的傳承,也來自拜師學藝。他的師傅是梅州一個寺廟的老禪師。在他17歲那年,父親打聽到禪師經常在大山深處採集中草藥,於是將吳岐黃送去學藝。師傅將他的名字從吳俊朝改為吳岐黃。

「採藥是一門非常難學的技藝,光入門就需要5年時間。」吳岐黃說。需要辨識的中草藥太多。認藥也分一看、二摸、三聞、四嘗。沒有實物的草藥就需要看醫書,像《本草綱目》《唐本草》。當年師傅領他進門,首先教的是辨別有毒草藥。毛地黃、大茶藥(斷腸草)、馬錢子、夾竹桃、洋金花(曼陀羅)、雷公藤……師傅領著他挨個辨認,認錯了就要挨板子。5年下來,他已經可以辨別200多種草藥了。接下來學習如何在懸崖峭壁上打繩結,採集一些罕見的「仙草」。

吳岐黃的家就在山腳下。他用木板和藤蔓在院子裡搭起一個茶棚。他喝的茶是從山上採回來的野山茶和野菊花,還用山上採的鮮花做成鮮花餅。生活悠然自得。

吳岐黃在山間拔草藥。

行有行規:入山前要先祈福

69歲的吳岐黃依然每天上山採藥。他的作息十分規律,晚上10點之前睡覺,早上5點鐘起床,這是他50年來上山採藥養成的生物鐘。本報記者近日也跟隨吳岐黃體驗了一回深山採藥。

頭天晚上,吳岐黃就把進山所需的裝備準備好了:一雙登山鞋,一把柴刀,一個鏟子,一個望遠鏡,兩個蛇皮袋。蛇皮袋裡裝饅頭、麵包等乾糧,還有一壺水,返回時裝藥材。平時一個人上山,吳岐黃還隨身背一個小鐵鍋,裝一袋米,一袋引火柴,帶上打火機,用於迷路後露宿山間時生火做飯。

吳岐黃告訴記者,粵北山中有幾百種山草藥。小時候出去採藥,凌晨3點鐘就起床出發了,因為有些草藥必須帶著露水採。那時穿帶釘草鞋,背竹簍。儘管竹簍邊上纏著一圈布條,但一天下來背竹簍的地方還是要磨破皮。更悽慘的是穿草鞋爬山:天晴時一天下來腳上磨得全是水泡,需要用刺把水泡挑破,用布條纏住繼續趕路。下雨天,草鞋行走泥濘的山路上像跳舞一樣。半天下來,他就成了泥人。

早上5點多,天還沒亮,廚房傳來吳岐黃做早飯的聲音。6點鐘,吳岐黃帶著兩名弟子準時出發。行前,他先進行了「祈福」儀式。他燃起一支香,口中默念著山神、藥王爺的名字,祈求保佑進山順利。「這都是祖師爺傳下來的。」 吳岐黃說,採藥行業有很多行規。一是不管藥材多貴重,不能全部挖走,要給後人留下藥源。二是獨苗、幼苗不採,讓山間的草藥能生生不息。三是上山前要祈福祭祖,默念神農、藥王爺、山神的名字,祈求採到更多名貴藥材,也希望山神保佑平安,避開野獸。四是和同伴進山要少說話,相互之間不直呼其名。

一小時車程後,一行人來到一處彎曲的羊腸小道。連日大雨,路面溼滑,藤蔓縱橫,吳岐黃在前面用柴刀撥開雜草和樹叢,如履平地。「這種叫做紫花地根,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女性乳腺增生有效。這是目鏡草,有祛風溼、通絡、降血壓的功用。」吳岐黃向弟子介紹山中草藥,如數家珍。

吳岐黃家裡收藏著他在深山老林中採回的名貴藥材。

遍訪大山:能辨識800多種中草藥

吳岐黃記得,小時候有位村民右腿被蛇咬了,問了很多醫生都說要截肢。最後,父親用中草藥口服加藥浴把毒退了。從那時起,他就覺得採藥可以治病救人,功德無量。「等發現採藥的苦,已經迷上沒法退出了。」

他說,不同的山草藥要在不同的季節採摘。有經驗的採藥人都知道一句順口溜:春採茂葉,夏採紅花,秋後採根,冬拾枯花。3月份開始挖盤龍參,4月份挖半枝蓮,5月份是牛大力。

採藥人,首先要有基本功。入山採藥前要了解地形,山中有沒有毒蛇猛獸出沒。要像個土地爺一樣有空就去巡山,遇到不認識的草藥就問師傅,時間久了,山裡哪個角落有什麼草藥,心裡都有數。其次,採藥人還要有好眼神和嗅覺。 「幾百米開外的藥材我都看得一清二楚。不僅靠眼看,還靠鼻子聞。」吳岐黃自豪地說。

記者發現,吳岐黃不走大路,專門走草叢,拿著柴刀一路披荊斬棘。「草藥一般都在少有人走的地方。」吳岐黃說,清遠有很多大山。到粵北韶關的丹霞山,再往北到湖南的莽山,山中都有很多中草藥。50多年間,他已經訪遍粵、湘兩地的大山,能辨別出800多種中草藥。對吳岐黃來說,漫山遍野的中草藥都是寶,一年到頭都採不完。

危險行當:在懸崖峭壁上「蕩鞦韆」

在吳岐黃的記憶中,粵、湘兩地的深山老林中有很多野獸、毒蛇,採藥人從小就要訓練出矯健的身手和野外生存能力,尋找水源、野果,認路,生火,這些都是基本功。如果被毒蛇咬傷,也要及時用草藥解毒。「半枝蓮、大葉七星劍、白花蛇舌草這些都能用來治蛇毒。」有時為了找一種草藥,要在山中待上兩三天,在山中生火露宿。

採藥中碰到野豬、蛇更是常有的事,還會失足掉落,輕則摔傷,重則粉身碎骨。30多年前,在韶關的巖壁上採集草藥時他不慎滾下了山,險些沒命。所以,在懸崖峭壁上採集名貴藥材,通常需要兩人同行。繩子一端系在山頂的大樹、巖石上,另一端拴在腰間,如果山頂沒有可以固定的巖石,就讓一人坐在山頂,把繩子系在腰上,抱住山上的巖壁,另一端拴在採藥人身上,慢慢放下繩子。採藥人在巖壁上緩慢挪動,尋找藥材。他把這個過程形容為在懸崖上「蕩鞦韆」。「有些懸崖土質鬆軟,除了擔心自己跌落懸崖,還要防止從山頂上滾落石頭。」

1965年,吳岐黃剛開始學採藥時,站在幾百米高的懸崖頂時,雙腿也有些發抖,但經歷多了就習慣了。「年輕時就像猴子一樣,百十米高的懸崖,爬下去也不怕。一天走上百十裡路不是問題。」如今,他歲數大了,也不再冒這個險了。

最大願望:把採山草藥技藝傳下去

吳岐黃在高田鎮名氣不小,幾位村民告訴記者,村民們平時有個頭疼腦熱都會去找他,他也是鎮上唯一一位專職採藥人。「他用的是中草藥,毒性小。他那裡經常有別人治不好的病人送過來。」

讓吳岐黃擔憂的是,自己快70歲了,上山越來越困難,而自己這一身好手藝卻沒有人掌握,恐怕要失傳。為此他收了兩個徒弟。但對於學習效果,他不太滿意。「現在才學了皮毛。山草藥技藝,靠的是苦功,要坐冷板凳,三年五年在山裡摸索。天天在深山老林裡,有時還要露宿山野,現在的年輕人難吃下這種苦。」吳岐黃希望有更多的有心人來找他學藝,他也很樂意將自己採山草藥的技藝和療法傳承下去。他還向清遠市清新區申報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以此讓這種傳統文化發揚下去。

記者體驗:

深山奔襲12小時

他如履平地

冒雨在雜草中走了兩個小時,吳岐黃卻毫不喘氣,依舊趴在草叢中,挑選草藥。有些根系埋藏較深的,他就用小鏟子將根部的泥土挖松,慢慢掘出來。中午12時,在一處十幾米高的巖壁上,吳岐黃像猿猴一般攀了上去,驚呼「快看」,語調中滿是驚喜。這是一種高約10釐米的小草,星星點點的淺紫碎花順莖盤旋而上,像一條小龍。「這種草叫盤龍參,只在清明前後才有,一天下來找不到兩三株。比冬蟲草還珍貴,一兩能賣幾百元。可以治療痛風、糖尿病、高血糖。聞起來像人尿,熬出來的水卻很清香。」吳岐黃揮舞著雙手,一口氣說了一大段。

挖草藥也需要技巧。一位弟子把一個藥苗挖斷了,吳岐黃大呼惋惜,讓她把斷苗撿起來。「藥材是採藥人的心血,半點也不能浪費。」吳岐黃邊說邊向弟子展示如何用好藥鏟。「鏟子要貼地,用巧勁。熟練的採藥人,一鏟子就出來一棵,一天下來能採上百斤藥材。」

午飯吃的是早上帶的饅頭,喝的是山泉水。開飯之前,他掰了點饅頭丟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詞:「藥王爺、山神爺保佑。」休息半小時後,一行人繼續開始尋藥之旅。

「平地上能採到的都是普通草藥,想採到『仙草』就要爬懸崖峭壁。」吳岐黃說,珍貴稀有的草藥往往生長在人跡罕至之處,比如七葉一枝花、何首烏。

到傍晚6時,天色已經擦黑,奔波了12個小時的一行人開始下山。吳岐黃依然健步如飛。

相關焦點

  • 豫西深山裡的懸崖峭壁上驚現許多陳舊不明物件?那是啥東西
    豫西深山的懸崖峭壁上驚現許多破舊小木箱,那是啥? 最近幾年,在豫西深山欒川縣,民間流傳著一個神奇的消息:一條叫井峪溝的深山老林裡,有人發現在懸崖峭壁上和常年不住人的老屋老牆上,懸掛著不同規則的破舊小木箱,有人靠這些神秘的破舊小木箱還發了財。
  • 聾啞老人上山採藥被困 靠藥材雨水撐9天9夜
    華商報商洛訊(記者 陳永輝)67歲的聾啞老人上山採藥,因視力不好,加上體力不支被困深山,靠著一盒酸奶以及雨水、藥材堅持了9天9夜……  上山採藥  兩天後家人才發現未歸  8月9日上午,家住鎮安縣達仁鎮春光村一組的67歲聾啞老人翟德蘭吃過早飯後,與同樣是聾啞人的60歲鄰居張得梅背著竹簍結伴進山採藥材。
  • 江西一年逾八旬老人為愛久居深山
    中國江西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周馳程、劉東、記者曾靈報導:日前,正值一年一度的石城縣高田鎮八卦腦客家情人節開幕之際,在排除安全隱患行動中,江西石城公安民警在八卦腦山頂看到一位久居八卦腦山頂為愛堅守的溫姓老人,老人講述其與亡妻相識相愛在八卦腦的愛情故事讓在場人員感動不已,民警最終將老人勸回家讓群眾連連稱讚
  • 5名老人結伴上山採藥被困 12個小時後被民警接下山
    -5位老人結伴上山採藥。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 記者 楊莉莉 通訊員 陳嫻)「當時山上風很大,又冷又餓,我們實在走不動了,還好民警及時趕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遇險  5人結伴進山採藥迷路,山下朋友也無法定位  蔣順姣是同安中草藥協會的會員,經常和老友結伴上山採摘草藥。3月17日早上8點多,她又和4名老朋友相約到五峰村上山採藥,原打算下午兩三點就下山。沒想越走越遠,當他們準備下山時才發現迷路了。
  • 四川「奇葩」景點,走懸崖峭壁上「摳出」的路,遊客紛紛來探險
    劍門蜀道的門票是89塊錢一張,門票是不包括索道票的,如果大家要想坐索道的話,還需要另外買票,一張索道票是50塊錢。走進景區後,就能感受到這裡的空氣有多清新,植被特別多,並且森林覆蓋面積特別的大,如果說大家不想坐索道,想徒步上山的話中間只有一個景點可以觀看,就是鍾會曾經攻打劍門關時修建的堡壘這一塊兒,坐索道到了終點之後呢,他有兩條路是修在山崖上的,一個是鳥道,一個是猿猱道,據說這兩條路,就是還原了曾經古蜀道的艱難。
  • 甘肅採藥人千米懸崖採藥 「仙草」1斤賣1萬元
    甘肅採藥人千米懸崖採藥"← →"翻頁 這些名貴草藥之所以名貴,一是因為其數量少,生長期長,人們很難見到,較為稀缺;二是因為它們一般都生長在數百米甚至千餘米高的懸崖峭壁之上
  • 地球上最孤獨的女人,在零下50度的西伯利亞山區,隱居深山76年
    沒有暖氣,沒有錢,沒有網絡,沒有一切現代設施,一個老人在零下50度的西伯利亞山區生活了76年,你聽起來肯定覺得不可思議,但這件事是真實存在的。這位老人是來自俄羅斯的老婦人,名字叫做萊柯娃。萊柯娃從出生開始,就和家人一起隱居在西伯利亞的深山野林裡,與世隔絕長達了76年,不知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也未親眼見證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如今她的家族只剩下她一個人,住在遠離人類文明社會的深山裡,以最原始的方式生活著,她也被人們稱為是地球上最孤獨的女人。
  • 湖北三峽竹海花甲老人登天梯採藥 健步如飛
    一個古老的背簍,一把鐮刀、一個小鋤頭,兩根安全繩,採藥人傅先國每當閒暇時候就帶著這些「老夥計」走進三峽竹海的大山深處,採一些藥材。三峽竹海雲霧繚繞,風景如畫 張為濤|攝今年58歲的傅先國,已經在三峽竹海採藥四十多年了
  • 廣西村民採藥在深山迷路,偶然發現飛機殘骸,一段塵封往事被揭開
    有一次,廣西的村民在山中迷路,意外之間發現了一臺墜毀的飛機,而一段塵封了多年歷史的往事也因此被揭開了。 一、採藥迷路深山 有一天,來自廣西村民和潘奇斌和蔣軍約好一起上山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採到一些珍貴的中藥材。
  • 採藥行裡出「狀元」,跋山涉水幾十年全國各地去採藥
    我們今天推薦的是一個中草藥採藥世家,想想現在這一行的人可真的不多,讓我們去體會一下他們的生活。家住瀏陽市的劉秉義是一位採藥人,離市區15公裡外的楊溪皂,劉秉義經常去。而藥材這東西也是物以稀為貴,往往在懸崖絕壁上才能找到名貴藥材。61歲的劉秉義,一個月有十多天都在山裡頭,渡水、攀巖。專往人少的大山深處裡鑽。而如今當初一起採藥的人陸陸續續的只剩下劉秉義一個人。
  • 廣西村民上山採藥,意外發現失事飛機殘骸,考古隊:是飛虎隊
    尤其是那些鮮為人知的深山,往往更容易發現秘密。今天,救生圈就來介紹一個村民進深山採藥,意外發現墜毀飛機的真實故事。眾所周知,因廣西地區地貌特殊,山水重疊,深山裡還有很多珍貴的藥材,居住在深山老林附近的村民們便經常上山採藥,以此來貼補家用。若運氣好一些,挖到了稀有藥材,則可以賣出更多的價錢。
  • 重慶愛情天梯:隱居深山50年,為愛鑿出6000級天梯
    而那段時間,小男孩的門牙正好脫落,聽老人說;只要讓新娘子摸一下牙缺處很快就能長出又白又齊的新牙,於是男孩便跑過去攔下花轎,讓新娘子摸一下。但轎簾掀開那一刻,男孩看呆了,簡直驚為天人。那一刻,男孩便暗暗發誓長大後也要娶這樣漂亮的漂亮的女人做媳婦兒。轉眼過了十年,女人生下4個孩子,家庭幸福美滿,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 睡在2000多米高空,懸崖峭壁上看風景
    懸崖峭壁上的酒店你敢住嗎?文章來源:創下一個新ID:cxygx1作者:創新君編輯:卝生話說酒店一般都是越舒適越好,但今天給大家看的這個卻是例外。沒有豪華的裝修和配套設施,竟然只是簡單的木頭拼湊而成。這些還都不是重點,其最大的亮點是建造在懸崖峭壁上,海拔大約有2500多米高。
  • 張家界懸崖峭壁隱秘山洞,為何洞口被人為封住,裡面究竟藏了什麼
    大夥感覺很奇怪,因為附近的村民幾乎不會踏足這片深山腹地,因為山中霧氣重,很容易迷路,那麼,是什麼人,又是為什麼會來到這深山腹地呢?等到第五天,考察小組逐漸來到觀音山的山頂,隊員們腰捆繩子,順著懸崖朝山谷放下,突然,一名隊員在懸崖峭壁處,竟然踩上一團泥漿般的東西,他掀開地上的樹枝和雜草定睛一看,發現這塊地方和天然石壁有所不同,像是人工壘起來的。
  • 睡在2000多米高空,懸崖峭壁上看風景!
    這些還都不是重點,其最大的亮點是建造在懸崖峭壁上,海拔大約有2500多米高。 兩層房子通過幾根鋼絲固定在懸崖峭壁的巖石上,並有一根木樁支撐。
  • 勘探隊員被困深山懸崖峭壁 阿克蘇消防黑夜中成功營救
    阿克蘇:勘探隊員被困深山懸崖峭壁 消防黑夜中成功營救12月22日晚上18時,位於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科克阿斯曼古道上發生一支勘探隊隊員在穿越山脈攀登時不慎摔落,造成腿部受傷無法行動被困的事故。由於被困勘探隊員所處位置懸崖峭壁較多,道路崎嶇,救援隊員只能翻山越嶺尋找被困人員。經過2個多小時搜救,終於在一處峭壁旁邊發現被困隊員。經詢問得知被困人員腿部受傷,無法行走,這給救援工作造成了極大的難度。經過對山路情況和被困人員受傷情況的綜合考量,中隊指揮員決定利用繩索吊降和擔架抬運的方式進行救援。經過3個小時的艱苦翻越和繩索吊降最終成功將被困人員救出。
  • 臺灣嘉義舉辦高空蕩鞦韆比賽 民眾驚呼連連(圖)
    摘要:嘉義市光路小區高空蕩鞦韆比賽4月10日登場,高聳矗立的鞦韆架,藝高人膽大的選手上下擺蕩,吸引民眾觀看,驚呼連連。沿襲200多年的嘉義市光路裡鞦韆賽會,10日在光路裡武當山玄天上帝廟前舉行,參賽者將在12公尺高的竹製鞦韆架上蕩鞦韆,以蕩得最高者獲勝。
  • 四川一個神秘的「釘子戶」,就坐落在深山的懸崖上,也沒人能拆吧
    很多釘子戶為了自身利益不惜損害公共利益,導致項目延期,阻礙城市發展進程,是城市發展道路上的痼疾,是輿論譴責的對象。但在釘子戶事件上,我們要理性對待,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是每個釘子戶都因為利益缺失而不願意搬走。
  • 他娶大10歲漂亮寡婦,逃避世人眼光躲進深山,50年鑿出6208級天梯
    在2001年之前,誰都沒有想到這樣的荒山上,居然隱居著兩個古稀之年的老人。在被人發現之前,他們已經在這座陡峭險峻、斷水斷電的山上,整整居住了56個年頭。 2001年的中秋節,有一隊戶外旅行團來到了深山中探險,他們走了2天,都沒能在此處發現一個人影。然而當他們攀爬半坡頭時,卻驚訝地發現這兒竟開鑿了一條通向山頂的人工石梯。此處無人居住,為何會有一條這樣的樓梯?
  • 一人一鋤,蹚過56年採藥路
    金山網訊 今年68歲的車扣寶,憨厚的臉龐,黝黑的皮膚,從12歲就開始了翻山越嶺的採藥之路。細細算來,他採藥已有56個年頭。從他那雙滿是老繭的手,以及手背上依稀可見的一個個小傷口,特別是那把跟隨他56年的採藥鋤頭,從原本的60多釐米長到現在磨損至30多釐米,可以想見,這麼多年,他翻越了多少山頭,掄過多少下鋤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