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日前,維格娜絲髮布公告稱,公司擬57億收購Teenie Weenie(維尼熊)品牌及該品牌相關的資產和業務。分析指出,整個消費品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在2018年前無法預估市場需求回暖,此時忽略大宏觀經濟因素對非增長性領域進行大的投資,無疑是「跳火坑」式的表演,可謂賭性十足。
另市場感到疑惑的是,維格娜絲今年曾在兩月內連換兩名財務總監,這兩位財務總監中,一位為個人原因辭職,另一位為身體原因辭職。此事甚至引起上交所關注,在上交所《問詢函》中,要求維格娜絲說明公司是否存在經營管理及內部控制等方面問題。維格娜絲在回覆中也並未說明具體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維格娜絲營收、淨利分別為3.72億元、2892.24萬元,而2015年該公司營收、淨利分別為8.24億元、1.12億元。另外,維格娜絲自2014年上市以來,其店鋪數量一直在減少。
維格娜絲業績下滑,於是開始效仿其他上市服企開始「炒股」。今年1月,維格娜絲與華寶信託籤訂協議,表示未來一年將使用1.1億自有資金進行財務投資。截至6月30日,維格娜絲合計持有寶國國際股票4364.1萬股,投資成本為1.09億元,期末帳面值8758.69萬元,也就是說,維格娜絲上半年炒股浮虧2179萬元。
對此,有疑問表示,店鋪減少、業績下降、炒股虧損,那麼57億元收購資金從何而來?有知情人士表示,維格娜絲擬成立一家基金公司,並通過這家公司進行貸款。
業績不佳、管理層混亂、炒股虧損、行業低迷,維格娜絲卻仍堅持收購。對此,中國經濟網記者以郵件形式採訪維格娜絲董秘辦,截至發稿暫未回復。
賭性十足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女裝品牌維格娜絲於9月2日宣布,擬以現金方式收購Teenie Weenie(維尼熊)品牌及該品牌相關的資產和業務,交易預估值約為人民幣57億元。有維格娜絲內部人士透露,57億元的收購價只是韓國公司給出的價格,並非最終交易價格。
維格娜絲收購維尼熊是出於豐富產品線的考慮,而衣戀集團賣掉這條業務線則是想要減輕債務負擔。衣戀表示,出售維尼熊業務能夠使其債務比率減少約三分之一。據中國服裝網報導,有分析指出,從衣戀角度而言,這樣的收購僅僅只是讓出維尼熊在中國大陸之業務,此舉一舉套現改良衣戀公司財務狀況,何樂而不為之?
於2004年進入中國市場的維尼熊,目前擁有1400家百貨店鋪和折扣店,年收入為42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5億元)。
維尼熊的年收入差不多是維格娜絲2015年收入的3倍。優他國際品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楊大筠指出,維格娜絲併購維尼熊無疑是「小魚吃大魚」,財務並表後維格娜絲的年營業額將超過30億元。
楊大筠還表示,消費品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在2018年前無法預估市場需求回暖,所有企業都面臨著規模遞增、利潤遞減或者規模、利潤雙降尷尬增長困境,此時忽略大宏觀經濟因素對非增長性領域進行大的投資,無疑是「跳火坑」式的表演。同時,依戀集團出售資產也是套現並進行戰略轉移。
另據證券日報報導,維格娜絲曾與2015年宣布擬以1.35億自有資金收購雲錦股份100%股份,此後,在今年5月11日,維格娜絲髮布了一份定增預案。公司擬以不低於25.59元/股的價格,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合計不超過5280萬股,募集資金約13.5億元。
據了解,公司關於雲錦的定增項目尚待證監會審核,尚未獲得募集資金。公司為了推進南京雲錦奢侈品品牌的建設,已先期投入自有資金推動業務發展。雖然公司對雲錦股份抱有很大的期待,但該公司目前為公司帶來的業績表現卻並不理想。2015年年報顯示,雲錦股份在2015年的淨利潤約為虧損16.5萬元。
管理層動蕩 副總身兼三個重要職位
據證券日報報導,維格娜絲此前的財務總監兩月內連換兩人的消息曾引發上交所對公司經營管理及內部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質疑。
公告顯示,2016年1月28日,公司發布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辭職公告及董事會決議公告,披露姜之騏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董事會秘書及財務總監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同時公司聘任王莉為公司財務總監。2016年2月23日,公司再次公告稱,王莉由於個人身體原因申請辭去財務總監職務,其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對於維格娜絲1月份和2月份連續兩任財務總監辭職一事,上交所發《問詢函》詢問兩人辭職原因、公司是否存在經營管理及內部控制等方面存在重大風險和對公司年報準備工作的影響。
對此,公司回復稱,姜之騏辭職的具體原因為「因在公司已連續工作十三年、且考慮到公司已成功上市,個人希望尋求其他發展」;王莉「因個人身體原因,為了不耽誤公司的工作」,向公司書面申請辭去財務總監職務。
但讓人疑惑的是,公司並未解釋清楚為何王莉在上任僅一個月後就突然出現身體問題而辭職,還是說其身體問題是在上任前就存在但並未透露而上任。可以說,王莉的離職實在太過突然。
為了填補上述兩位高管辭職的空缺,公司指定副總經理陶為民代理財務管理工作,同時,其在董秘辭職後還被公司指派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身兼三個重要職責。
業績不佳炒股虧損 57億資金從哪來?
據證券日報報導,業界對於維格娜絲「蛇吞象」的收購最為關注的還是57億元的資金從何而來。要知道,定位高端的維格娜絲一般只在高端商場和購物中心開店,而公司自從2014年上市以來就一直在減少店鋪數量,與此同時,公司的業績也在逐年下降。
2015年年報顯示,維格娜絲營業收入為8.24億元,同比下降2.69%,淨利潤為1.12億元,同比下降18.92%。而2016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為3.72億元,同比下降15.5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92.24萬元,同比減少60.78%,扣非後淨利潤為3818.52萬元,同比下降45.15%。此外,維格娜絲服裝的毛利率也有輕微下滑,從2015年的70.29%減少到了2016年上半年的69.17%。
據維格娜絲內部人士透露,2015年維格娜絲新開店鋪24家,關閉139家,調整31家,店鋪數同比下降34.33%。進入2016年以來,維格娜絲的關店行為仍然在繼續。2016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在銷店鋪數量為215家,而去年同期為281家。維格娜絲表示,店鋪調整是為了向高端渠道轉型,主動進行戰略性提檔。
從上述維格娜絲上市來的業績可見,公司的經營正處於陣痛期,而公司的可用資金也遠遠不夠完成此次收購的,那麼,公司的收購資金又從何而來呢?
據了解,公司為了此次收購特意成立了一家公司,並且還需求合作方進行融資。有知情人士表示:「公司擬成立一家基金公司,並通過這家公司進行貸款。」
據該知情人士解釋,由於公司無法在銀行貸到全部的收購款,因此,公司才會成立基金公司找合伙人貸款。「目前,公司已經找到合適的合伙人,但由於貸款利息有不同,因此,公司還需進一步選擇。」
據中國網報導,主業低迷副業來補,維格娜絲也開始效仿雅戈爾等其他上市服企,做起了「炒股」的買賣。今年1月26日,維格娜絲與華寶信託籤訂協議,表示未來一年將使用1.1億元自有資金進行財務投資。截至6月30日,維格娜絲合計持有寶國國際股票4364.1萬股,投資成本為1.09億元,期末帳面值8758.69萬元,也就是說,維格娜絲上半年炒股浮虧2179萬元。
行業陷窘境
據界面報導,今年以來,包括優衣庫、ASOS、Prada和Burberry等從快時尚品牌到奢侈品牌無不被爆出各區域業績下滑、股價暴跌等噩耗。可見,服裝業的這次危機儼然有形成一個全行業、全球性的問題的可能。
Prada淨利跌 26.6%:今年4月,Prada公布了2015財年部分財務數據,報告稱由於政府反腐政策和經濟增速的放緩對中國市場的銷售造成了影響,在截至 1月31日的2015財年,Prada全年淨利潤 3.3億歐元,較前一年的 4.5億歐元下降 26.6%。此外,Prada 還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於金融環境的不穩定,以及多個地區的地緣政治緊張等因素,2016年的奢侈品行業前景並不明朗,因此很難做出精確的短期預測。」
優衣庫淨利暴跌55%:2016年4月7日,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集團發布2015財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截至2016年2月29日的6個月內,受優衣庫業績下滑影響,迅銷集團淨利潤暴跌55.1%,這也是近5年來迅銷集團首次半年淨利潤下滑。
ASOS等敗走中國:英國最大時尚電商ASOS PLC (ASC.L) 更是在今年4月宣布將退出中國市場。儘管在2013年上線之初就做出了人民幣結算、支付寶支付等本地化措施,並於首年就投入600萬英鎊組建中國團隊,且曾試圖通過在Tmall.com天貓開店通過阿里巴巴旗下擁有巨大流量的在線平臺接觸更多客戶,但ASOS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持續虧損,終究還是敗走本來寄以厚望的中國市場。
此外,據無時尚中文網的報導顯示,除ASOS,英國最大奢侈品在線零售商Net-a-Porter Group SpA旗下折扣電商THE OUTNET.COM中文網站頗特萊斯同樣在2015年退出中國市場,而美國百貨Neiman Marcus 內曼·馬庫斯的中文在線購物網站更是短命,僅僅半年則退出中國市場。
各不同檔次的海外品牌增長趨緩甚至是相繼退出中國市場,都印證了中國這個市場或許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至少從目前看來早已過了高速增長期。
具體到維格娜絲,其本身的經營也麻煩重重。2015財年,維格娜絲7年來首次營收及盈利雙降,營收8.244億元,同比下跌2.7%;淨利潤大跌18.9%至1.121億元。2016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繼續「跌跌不休」。店鋪數量由281間下降至215間,同比減少23.5%。銷售收入則從去年同期的43979萬元降至35912萬元,同比下降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