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多公頃垃圾填埋場將生態修復變公園
近日,北京市發改委批覆了通州北神樹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修複試點項目的項目建議書。記者注意到,這個項目的批覆實際與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為居民提供綠色活動空間不無關係。根據方案,這裡將經過治理等流程進行生態修復,最終變成公園。
-
土壤汙染防治背景下的非正規垃圾填埋場治理
治理技術將向精細化、多元化方向轉變,好氧加速穩定化、生態化封場及篩分綜合利用技術將成為主流技術。隨著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的強化,非正規垃圾填埋場的治理工作中將更加重視對場地土壤及地下水汙染的調查評估及修復工作。
-
北神樹垃圾衛生填埋場,就要變身大公園啦!
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就要正式實施了,面對即將到來的「垃圾分類生活」,你準備好了嗎記者了解到,始建於1995年的北神樹垃圾衛生填埋場,就要變成公園啦!近日,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為居民提供綠色活動空間,北京市發改委批覆了北神樹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修複試點項目的項目建議書。目標:生態修復、景觀提升北神樹衛生垃圾填埋場是北京第一個現代垃圾衛生填埋場,總佔地面積32.5公頃,1996年投入運行,2014年封場。
-
北京首個現代垃圾衛生填埋場要「變身」為公園了!
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就要正式實施了。而始建於1995年的北京首個現代垃圾衛生填埋場,卻要變成公園了。為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為居民提供綠色活動空間,近日北京市發改委批覆北神樹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修複試點項目的項目建議書。
-
浙江昆陽鎮垃圾填埋場投資3257萬元進行生態修復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6月29日,隨著最後的綠化種植項目完成,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昆陽鎮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工程基本完工,工人們正在清掃道路,進入收尾階段。短短一年多時間,原本飽受詬病的「垃圾山」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處面積超過40000平方米的綠化景觀坪。據了解,蒙垟山垃圾填埋場位於昆陽鎮雅山村西首、鰲江鎮友誼村西北首,採用簡易堆放和填埋方式處理生活垃圾。由於建設年代較為久遠,場地缺少標準化防滲措施,環境汙染問題給周邊群眾的生活帶來較大影響,對其進行汙染控制及治理建設迫在眉睫。
-
安吉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變公園
近日,使用22年之久的安吉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完成生態修復、提標改造工作,生活垃圾分揀中心、餐廚垃圾處置中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等更適應新時期新要求的末端設施全新亮相,昔日垃圾填埋場搖身一變「穿」上了綠衣,儼然成了一個「生態公園」。
-
垃圾填埋場垃圾廢水處理工藝詳解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一、地表水汙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①廢水水質及特性分析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項目設計廢水處理量為72m3/d,收水範圍主要為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及各中轉站收集的垃圾滲濾液。廢水具有水量較小、排水不均勻、濃度高、雜質和懸浮物多、可生化性好等特點。
-
武漢:垃圾填埋場成網紅打卡地
10月13日,市民湧入武漢光谷二妃山體育休閒公園,觀賞「網紅草」粉黛亂子草,場面熱鬧非凡。二妃山原是一座因採石取土而破損的山體,後變成垃圾填埋場。近幾年經過生態治理和山體修復,景觀越來越美。
-
武漢垃圾填埋場變身網紅粉黛亂子草打卡聖地
【武漢粉黛攻略丨垃圾填埋場變身網紅草打卡聖地】⛰【網紅草打卡指南】武漢很有幾處都種植了大量的網紅草:粉黛亂子草。據了解,這片地以前是垃圾填埋場,但是現在種植了大量的粉黛亂子草,搖身一變成了網紅打卡勝地。名字:二妃生物公園西苑詳細地址:武漢光谷生物城附近交通攻略:可以選擇開車去,也可以選擇坐地鐵去,還有坐公交也行。網上查一查,很方便查到。
-
多圖|一文了解垃圾填埋場的填埋作業工藝
北極星固廢網訊:(1)填埋作業工藝你知道生活垃圾是怎麼被填入填埋場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填埋場的填埋作業工藝是怎麼樣的吧。上海垃圾填埋採用單元填埋法,將填埋場劃分為小單元,分別進行填埋,填埋順序為垃圾卸料——垃圾鋪平——垃圾壓實——表面覆蓋,日覆蓋選擇HDPE膜進行覆蓋,每日填埋作業結束後進行覆膜作業。
-
浙江紹興探路「無廢城市」 大塢岙垃圾填埋場啟動生態修復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循環產業園讓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大塢岙垃圾填埋場啟動生態修復,固廢治理數位化系統可實現閉環管理……第51個「世界地球日」之際,翻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心區城市之一浙江紹興的「無廢城市」建設圖
-
浙江開化垃圾填埋場的「手術」 讓汙水變成了清水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0月24日,記者在浙江開化縣十里舖生活垃圾填埋場看到,滲濾液調節池覆蓋著一層防滲膜,滲濾液通過導排管被送往滲濾液處理站進行處理。「現在終於不用再擔心垃圾產生的滲濾液汙染周邊水體了。」看著眼前「譁啦啦」流出的一股清水,環衛所全體班子成員的心中總算鬆了口氣。
-
浙江臨海松山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動工建設
北極星環保網訊:日前,浙江省臨海市松山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動工建設,預計工期3個月。松山垃圾填埋場位於邵家渡街道釣魚亭村,是臨海市唯一一家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所,於2001年開始運行,2011年10月基本停止運行,此後還進行了碴土覆蓋和綠化。
-
生活垃圾填埋場:韓國首爾 VS 中國上海
北極星固廢網訊:(一)韓國首都圈垃圾填埋場,承擔著附近58個地區、2500萬人口、約1.5萬噸的的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棄物處置任務。早在2010前,曾經歷了周邊居民怨聲載道的抱怨,但當地政府打出「把世界上最大的填埋場建設成為世界最佳環保旅遊名勝」口號,通過規劃與實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今天,小E首先從廠址和面積上介紹一下韓國首都圈垃圾填埋場跟上海市垃圾填埋場的相似之處。
-
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即將封場 當地每天10000噸垃圾咋辦?
來源:央視財經在西安,位於灞橋江村溝的垃圾填埋場是西安主城區僅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場。眼下,這個佔地面積超過1000畝的國內最大的垃圾填埋場,馬上就要被填滿,近期將關閉封場。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即將封場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於1994年建成,每天處理垃圾達到10000噸,是目前國內日處理量最大的垃圾填埋場。
-
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快裝滿了
2019年,西安日均產生垃圾達到1.3萬噸,江村溝需要吞下其中1萬噸左右。這裡垃圾堆積最高處有近150米,是西安市地標建築鼓樓的近5倍。在它之前,已有多個城市的垃圾填埋場提前「退休」,如重慶長生橋垃圾填埋場、廣州火燒崗垃圾填埋場、南京天井窪垃圾填埋場。垃圾填埋場快裝不下了,垃圾仍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增加。
-
廢棄垃圾填埋場上將建起200畝桔園(圖)
南山區用15年時間對坪山垃圾填埋場進行生態修復。孩子們在體驗年桔回植過程。原標題:坐標南山!廢棄垃圾填埋場上將建起200畝桔園晶報2019年03月14日訊 3月13日上午,深圳市城管局開展2019年年花年桔回植活動。市人大代表、社會監督員、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及南山機關幼兒園的家長、師生代表等來到位於南山區的垃圾分類環境生態園,現場體驗年花年桔收運回植全過程,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也更進一步落到實處。
-
湖北武漢園博園:生態治理 垃圾場變公園
武漢城郊的園博園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針對世界環境日推出了直播系列報導——《來之不易的綠水青山》,本期將去湖北武漢看看,那裡的垃圾山如何變成了城市園林公園曾經的垃圾填埋場 這裡曾經是武漢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園林恰好就是在垃圾山上頂端建成的。整個垃圾場填埋了重約100萬噸的生活垃圾,一度因為惡臭燻天導致周邊居民紛紛搬離。
-
垃圾分類,讓曾經的填埋場變成綠洲
在我們的印象中 垃圾填埋場 往往是這樣的 髒、亂、差、有著刺鼻氣味
-
寧波銅盆浦垃圾填埋場要改造了 曾是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場
寧波銅盆浦垃圾填埋場要改造了 曾是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場 2019年04月29日 08:09:14來源:中國寧波網 記者 周科娜 通訊員 顧東棟 說起位於海曙區石碶街道建莊村的銅盆浦垃圾填埋場,老一輩寧波人可能對它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