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原創|老阿姨身上,正是從歲月裡沉澱的從容慈悲啊

2020-12-18 新華社客戶端

作者:寧子

來源:《品讀》2020年第12期

前一段休假,去洛陽好友家小住了幾日。

好友剛剛搬了新家,靠近美麗的洛河。那幾日,每天早飯後,我會同她一起去河畔散步,回來時,順路買些零食和一日三餐所需食材。每次走出電梯,都會碰到一位老阿姨,靜靜坐在樓道門邊的廊簷下。

阿姨約莫80歲的年紀,略清瘦,面容間歲月痕跡格外清晰,神情卻平和安逸,五官依然有清秀感。整齊的短髮已全白,日光底下,泛著乾淨的銀色光澤。

她穿著件玫紅色運動服和藍色運動褲,腳上一雙舒適的跑步鞋,顯得十分利落。在清晨清爽的日光下,在初秋柔和的微風裡,她就那麼坐著,看不遠處依然蔥綠的樹木草坪,和小區進進出出的人。

一個人,安安靜靜的。

沒來由的,對這個坐在廊簷下的老阿姨生出親切之感。那次和好友散步回來時,忍不住,我朝阿姨笑了笑。

阿姨看到,露出長輩特有的慈愛笑容,指指我手中的購物袋,開口道,你倆買了好多菜。

是啊買了好多菜。我走到阿姨跟前,蹲下來把袋子打開,給她看裡面的食材。

她看到新鮮的菜薹,眼神一亮,說這菜薹真水靈,炒的時候要用大火,快一點出鍋,否則就炒老了。

謝謝阿姨。我笑著說,我倆廚藝都一般,在學著做飯。

說著我回頭看一眼好友,她也笑著靠近過來彎下身請教阿姨做菜的小技巧。

阿姨便細緻地講給我們聽。柔和的日光裡,我們和阿姨就那麼興致勃勃地聊了一會兒。

回到家裡,好友看我片刻說,看樣子,你蠻喜歡這個老太太的。

是啊,喜歡。我喜歡這位愛穿運動裝、獨自坐在廊簷下看風景的老阿姨。

喜歡她在捕捉到陌生人淺淺的微笑時,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善意和慈愛。喜歡她已在暮年,卻不急切不憂慮不多思,心平氣和地把珍貴的時間,用來「虛度」。

這個老阿姨,她有一個女子暮年最好的樣子。

而在另一個城市居住了十幾年的小區裡,我也喜歡一位老阿姨。

阿姨住在我家樓下,十幾年前我搬到小區時,她不過60歲出頭,略圓潤的臉,白皙的膚色,燙了淺淺紋理的短髮,一身素淨的衣衫……端莊得體。

那時,經常在小區花園中碰到阿姨推著她的母親。阿姨很愛笑,不管何時遇見,臉上都掛著笑容,或跟人招呼寒暄,或是探身同母親耳語,唇角的笑意,飽滿清晰。

其實我能想像,阿姨六十多歲的年紀,日復一日照顧更為年邁的母親,未必不辛苦。可無論何時,阿姨的眉目神情永遠恬適從容,眼神中,還會流露出孩子般的單純。

幾年後,阿姨的母親過世,她便獨自在小區散步。除去頭髮白了,這些年,阿姨的面容似乎沒有太多改變,那張圓潤的臉,依然生動。

因為熟悉,碰到時我們會多聊幾句——身邊的花草,小區的暖氣管道改建,或者一日三餐……但那麼多年,阿姨卻從不曾打探過我那些常人愛打探的話題,比如工作、家庭、婚姻或孩子……阿姨對我十幾年來始終一個人來來去去,從未表現過任何好奇,就像多年來懂我的好友。

她只是會在某些時候提醒我,要下雨了,記得帶傘;要降溫了,記得添衣;過節了,吃點好的……像家人,像母親。

阿姨有歲月裡沉澱的從容慈悲,更有光陰裡凝結的素養和智慧。這麼多年,她常常讓我覺得,老去,實在是一個人傲然的資本。

單位家屬院,也有一位老阿姨。剛去上班時,隔三差五會碰到她和先生一起出去散步、買菜。

她家老先生,是單位退休的前輩,所以每次碰到,我會主動問候。

前輩是極其和氣的老人,愛笑,愛說話。阿姨卻相反,她總是站在和氣的老先生背後,內斂地笑笑,很少吭聲。

但不知怎麼,我對阿姨印象極深。她瘦高的身材,眉目纖細,頭髮用一隻銀色簪子整整齊齊綰在腦後……神情間有一種過去年代裡大家閨秀的氣質。

後來聽同事說,阿姨的確家境不俗,祖父那代開始經商,父親曾經留洋海外。院裡好多人都知道,阿姨多年來十指不沾陽春水,甚至連買菜這種簡單的事自己都做不來。

可是沒想到,幾年前,看上去身體健朗的老先生,有一晚突發腦梗,人搶救過來,卻癱瘓了,只能終日臥床。

後來隔三差五的,我會在附近的小超市和快餐店碰到阿姨買菜、買日用品,或者打包一些飯菜……

她依然穿著得體,頭髮整齊地綰起,只是身邊沒有了陪伴的人,手裡多了一個包。

很多次,我想走過去喊她一聲,詢問一下老先生的狀況,又覺得不妥,終究是忍住了。直到有天下班時,外面下了雨,我打著傘剛走出單位大門,剛好看到阿姨拎著一個購物袋從路對面走過來。

她沒有打傘,而此時雨卻突然大起來,我不假思索地跑過去,把阿姨遮在了傘下。

她愣了一下,看到我,突然羞澀地一笑,「妞,是你啊。」原來她記得我。

我送她到居住的單元樓門口。離開時,阿姨說,「下雨,妞,你慢慢地走。」我點點頭,毫無防備地突然溼了眼眶,她叫我「妞」的口吻,跟她家老先生一模一樣。

幾天後的下午,我走出單位,再次碰到阿姨。她在那裡等我,手裡拎一大袋新鮮的山竹,說,「女孩子多吃點水果,對皮膚好。」

我接過來,想道謝,再次被一種潮溼的溫熱感噎住了。我知道現在的她有多難,七十多歲的年紀突然失去大半輩子的人生依賴,重新學習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洗衣打掃,買菜做飯,照顧癱瘓在床的老愛人。

可是她全盤接受下來,沒有凌亂不堪,沒有手足無措,甚至在這樣的日子這樣的年紀,依然記得告訴一個萍水相逢的晚輩,女孩子要多吃水果,對皮膚好。

她並沒有在老去的年紀潰敗於人生的重創,她從容地,不急不緩地,擔起了一切。

我突然明白了,這才是她被愛多年的意義所在。她從來都是一個懂得愛的老阿姨。

還有一位同事的母親。有一年,我湊巧參加了她70歲的生日壽宴,於是精心給她挑選了禮物。

她便記得了我,知道我遠離家鄉獨自一人生活在這個城市後,經常會做一些家常飯菜讓同事帶給我:野菜包子、炸麻葉、藕盒,蔥油餅……全都是母親的味道。

如今她已經82歲高齡,中秋節我跟同事一起去看她,寵愛地給了她一個大紅包。

白髮蒼蒼的老阿姨拉著我的手認真地說,以後你要常來,來給我送紅包。

說完她笑起來,笑得像個孩子。笑得,像每次拿著我給了紅包時的母親。

我真的很喜歡她們,我親愛的老阿姨。她們,是我想像中自己老去的樣子。她們,是我在異鄉的家人。

原標題:《老阿姨》

編輯:韓剛 郭豔慧

相關焦點

  • 起初不顯眼,越老越迷人的星座:自有底蘊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自有底蘊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有些人,起初可能沒有那麼打眼,卻越來越有魅力,越老越迷人。就像被歲月優待了一樣,縱然時光老去,她們依然美麗如花,氣質越發優雅大氣,淡定而從容。這一切,或源於她們的內心,豐富而充實,藏有底蘊,變得成熟而豁達,卻從不畏懼歲月,依然努力活得熱烈,燦如驕陽。十二星座中,有些星座的女人,也是這般,越老越顯氣質,越看越發迷人,一起來看看吧。
  • 歲月漫長心慈悲,人間開悟愛相隨
    總不能一直宅在家裡。在家裡宅得太久,就會倍感壓抑!想睡覺也睡不著,想看書也看不進。想做事也沒興致。哪能幹些啥呢?還不如出門去溜達幾圈兒。儘管沒有遛狗的可能,可是出去,看一下這城市的繁華,看一下這人間的百態,去尋一下生活的氣息,未嘗不可呢?書裡雖有不盡的文化,可是不能取代柴米油鹽。生活雖然只是人間煙火,可是卻很接地氣。我們終究是要在煙燻火燎的成長,找到生存的意義啊!
  • 將越冬的紅葉拾起,在春雨的悽冷中,品讀歲月滄桑
    將越冬的紅葉拾起,在春雨的悽冷中,品讀歲月滄桑歲月寒冷如一片紅色的葉子,堅守著一種悠久的等待本文為肅竹原創長篇散文詩《踏春而歌》第54章。「夜雨涼透的暮春,有多少企盼在雨中淅淅瀝瀝。」肅竹所有原創作品,本號首發,未經本人書面授權,嚴禁任何形式使用。本號所有作品接受全網查對,若有抄襲,可直接封號。《踏春而歌》54夜雨涼透的暮春,有多少企盼在雨中淅淅瀝瀝。
  • 歲月催人老,人生如過客
    在漸行漸遠的時光裡,我們永遠都是匆匆趕路的行人。不管你經歷了多少的世事,擁有過多少美好,最終都會杯歲月衝淡。到生命的終點,只會剩下那些泛白的回憶和你那布滿皺紋的容顏。也許那時,你會有所唏噓,感嘆光陰的無情。
  • 品讀·原創|塔娜:在你的詩裡讀你
    作者:杜拉爾梅來源:《品讀》2020年第5期「愛人,讓我作為你的小人魚,將那絕望的愛的靈魂化作雪白的泡沫,慢慢失散吧……我將冰冷的十指編結籃網……為你採集白茫茫的霧。」博爾姬·塔娜,每當我拿起你的詩集,讀到這些詩句,我的耳畔都會響徹你的聲音,你的聲音甜美、柔情,與這些詩句渾然天成。用你的聲音讀你的詩,一如用你的詩讀你。時間過得真快呀,轉眼之間,我們認識已經二十年了。那是在一次文學筆會上,你和你的詩一起走向我。當時讓我有強烈印象的還不是你的詩,而是你的容貌。
  • 塵世間,唯有愛和慈悲,才是永恆
    生命是場懂得,歲月的腳步走的太快,還是轉身太過於匆忙,時光的暖卓然來不及磨平這眼底的滄桑,一份靜謐,直把牽念溫暖在掌心的紋路裡,悠然學會了與光陰溫柔以待,在時間的庇護下,須臾的花香暗香浮動悄然徘徊在歲月的甬道裡,洇染著幸福,淺淺的品,微微的醉。時光斑駁處,只聆聽到葉落的聲響。歲月,宛如一條流淌不息的長河,有緩有急;歲月又像是捉摸不定的東西,時而明亮,時而晦暗。
  • 【大名府讀書人】她們,是我想像中自己老去的樣子
    每次走出電梯,都會碰到一位老阿姨,靜靜坐在樓道門邊的廊簷下。阿姨約莫80歲的年紀,略清瘦,面容間歲月痕跡格外清晰,神情卻平和安逸,五官依然有清秀感。整齊的短髮已全白,日光底下,泛著乾淨的銀色光澤。她穿著件玫紅色運動服和藍色運動褲,腳上一雙舒適的跑步鞋,顯得十分利落。
  • 小普陀民宿 歲月沉澱在斑駁的磚瓦之中,凝固在慢慢流淌的時間裡
    大口吸入空氣中的負氧離子,身上每一個細胞都能感受到清新和舒爽。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在如此美景中,品上一杯茗茶,或許這就是無數人愛上福泉山的理由。這種年歲累積沉澱出來的底蘊感歲月沉澱在斑駁的磚瓦之中,也凝固在慢慢流淌的時間裡。
  • 「時評」浙大宿管阿姨學英語:努力出發,任何時候都不晚
    據本報報導,最近,浙江大學官方抖音號上的兩則小視頻收穫了數萬網友點讚,視頻的主人翁是浙江大學玉泉校區教師公寓的一位宿管阿姨。來到浙大工作後,阿姨被浙大的學習氛圍感染開始自學英語完成年輕時錯過的夢想。阿姨身上至少有兩點值得點讚。其一是對教育的態度。有人質疑阿姨這麼大年齡了,根本沒有必要學英語,學成了有什麼用呢?看英文書籍還是出國旅遊時用?
  • 品讀·原創|家祖從軍物件記
    作者:潘一冰來源:《品讀》2020年第5期讀完學校歷史組發下來的「老物件徵集令」,我難置一言。我們這樣的平凡家庭,會有那些飽經風霜,蘊含歷史的東西嗎?但是,老爸確確實實找出來一個鏽跡斑斑的盒子。當它被鄭重打開之後,一段塵封的歲月在我面前清晰地鋪展開來。朝鮮,寒冬,崇山峻岭,銀裝素裹。
  • 「以為是小美妞,結果是老阿姨,便宜了她就算了,還好意思報警」
    看著鏡子裡有些鬆弛的皮膚,明顯的法令紋、抬頭紋和眼角的皺紋,真的很傷感。走在大街上,再也沒有了回頭率和各種或豔羨或欣賞的目光,那種感覺真的是很落寞。基於此,有很多不「服老」的女人,她們不願意接受年齡帶來的變化,總希望通過種種「方法」來讓自己青春永駐。於是乎,穿上青春少女裝,化上濃烈的妝容,再做個時尚的髮型,別人最好是看不出自己的實際年齡。
  • 【每周一·讀】張童:生命裡從容漫步,時光中暢快漂泊
    生命裡從容漫步,時光中暢快漂泊「我的生活就像一部翻譯小說,情節不多,氣氛很濃。」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書是余光中先生的《長長的路 我們慢慢走》,這本散文集是餘先生以一個過來人的姿態為讀者提供的人生啟示錄,包含遊記見聞、生活感悟,仔細品讀下來,感嘆於其文字的精妙、格局的開闊,只覺被直擊內心的溫暖與難以消解的深重情感所包圍。
  • 優雅,是一種源於靈魂深處的故事,是歲月的沉澱
    1.這大哥身上沒有紋身,應該不是什麼社會人吧…2.接了個農村送貨的活,沒想到竟然是這種路,虧了啊3.孩子辛苦了,在家還要照顧臥床的老爸4.媳婦做的美味大閘蟹,我決定喊上老丈人一起來吃5.完蛋了,人類已經能看到狗看不見的東西了6.小黑,服不服?
  • 【詩詞鑑賞】浪宕人間 蹉跎歲月,在古詩詞裡感受歲月的流逝!
    但歲月無情,不管你蹉跎歲月,還是笑看風雲,歲月依舊逝去不回頭,唯有珍惜現在的時光。 浪宕人間 蹉跎歲月,在古詩詞裡感受歲月的流逝! 書事 唐-杜牧
  • 歲月清淺,尋找一杯茶裡的清歡
    02歲月裡的一杯清茶四季輪迴,塵世嘈雜,做一個靜音之人,在素心中探尋鳥語花香,在清茶中尋找一份清歡茶是時光的柔軟,葉是歲月的靜謐,書是溫潤空氣裡給我們的錦上添花。白落梅說,品茶,就是為了品一盞純粹,一盞美好,一盞慈悲。我們在茶的安靜,茶的溫潤裡,從容不驚的老去。寫一箋書信,將過往的時光和當下美好的情懷,將生命賦予的一切,都化為紙筆下蒼勁的文字,感恩一份誠摯的暖。
  • 品讀黑河丨放飛的詩箋
    品讀黑河丨放飛的詩箋 2020-05-30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尋找歲月沉澱下的精華,臺南,品味古城滄桑裡的靜謐
    在這裡你能夠尋找到經過歲月沉澱後,得以流傳至今的精華,也可以感受到獨屬於老城滄桑下的那股靜謐和安寧。它是臺南,一個很適合放鬆,享受愜意的城鎮。第一個,安平樹屋。這裡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充滿了時光的老舊和滄桑味道。原本屬於一家洋行,是他們的倉庫以及辦公室等,建造在十九世紀的末期裡。
  • 【老阿姨貓耳餃】6.9元搶購門市價15元秘制牛肉麵一碗!節假日通用!
    ▲老阿姨貓耳餃      一碗深入人心的餃子究竟好吃在哪裡呢?//好吃在面、在湯、在醬料在四代匠心傳承裡、百年滄桑變幻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覺記憶裡.../ / /生活中,路邊總有些老店,經過百年的堅守,經過歲月的沉澱,塑造出屬於一代人的專屬記憶。老阿姨貓耳餃,就是這樣一家店。
  • 賞讀| 願人淡如菊,歲月從容
    幽幽暗香處,依依漸別離,優雅從容地轉身,枝頭傲然地老去。 願人淡如菊,研一池墨香,染遍歲月風塵,依舊淺笑嫣然,秋容靜好。 聚散總有時,若是保持一顆平常心,有自知之明,不自怨自艾,消除種種繁雜的念頭,清減內心的輜重,人生便淡定從容起來。此生,以柔美的花的姿容,輕肌弱骨,見素抱樸,柔弱自守。內心清澄,質樸淳厚。秉持君子的潔身自好,遺世獨立,達觀自樂。任北風勁吹,始終抱一縷幽香,活出樸實淡然的風韻和氣度。任歲月匆匆無情,自顧自地花開花落,於世間永久留芳。
  • 品讀·原創|最好的親情,是「勢均力敵」的
    作者:趙海寧 | 原標題:《這一場親情戰》來源:《品讀》2019年第8期這一場親情戰,我要我們勢均力敵。睡前翻一本雜誌,看到一個故事。是啊,他們哪裡少愛我一分了?一個小例子,中學時,為了我想要的一輛山地車,我爸預支了全家幾個月的生活費,有仨月,他跟我媽差不多頓頓饅頭鹹菜,一口肉沒吃。而我還長身體,例外被保持著良好的生活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