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是故鄉明》學錦繡「走花路」

2020-12-16 選調生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白露過後,金秋送爽,便是收穫的季節。明月何曾是兩鄉,只是故鄉寄託了鄉愁和情思罷了。中央一臺正在熱播的當代農村劇《月是故鄉明》,講述了事業有為的女企業家張錦繡返鄉創業,帶領全村人民打響脫貧攻堅戰的故事。時值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這部劇向我們展示了「新鄉賢」如何助力鄉村振興,帶領群眾一起「走花路」。作為駐村青年幹部,曾經的大學生村官,學習怎樣和「新鄉賢」、群眾擰成一股繩,並肩作戰,苦幹實幹至關重要。青年幹部當著力涵養三種「氣質」,以三「氣」凝聚三「心」,收穫自己的人生「花路」。

樹立志氣,經風歷雨守初心。鄉賢是德高望重的人,村官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新鄉賢」和大學生村官入村,優劣互補,恰到好處,「助攻」鄉村振興,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但是基層的工作環境錯綜複雜,萬千變化,這就需要我們青年固守初心,磨礪志氣,錘鍊黨性。加強黨性修養,就要正確對待黨性和個性。我們每個人都是國家的一粒土、時代的一抹塵,只有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前途、民族事業之中,才能不負韶華,實現個人價值。劇中張錦繡的丈夫倪洪濤最初不理解妻子的選擇,多次想回到繁華的大都市生活,後來張錦繡用她的成功經驗表明——人是家鄉好,月是故鄉明,倪洪濤也留在了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的鄉村。這也給我們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帶來了一絲啟示。

涵養正氣,奉獻青春磨耐心。我們堅信,只要方向正確,咬定青山不放鬆,一錘接著一錘敲,就一定能成功。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我們就需要這麼一股韌勁兒推著我們前進。天地乾坤,吞吐萬物。在前進的過程中,我們中氣十足,以心平氣和、心容萬物的浩然正氣久久為功,用「平和」的心態正確看待進退,用「平靜」的心態正確看待得失,用「平實」的心態正確看待成敗。「雛既壯而能飛兮,乃銜食而反哺。」事業有為的張錦繡回鄉創業,正是以對土地深沉的愛,對山水凝注的夢,對父老鄉親淳樸的情,對故鄉難以割捨的戀,克服重重困難,探尋脫貧致富路,帶領全村人民打響一場集建設經濟、傳承文化、保護生態的決勝小康之戰。這也為我們打造「鄉愁」品牌,建設特色小鎮提供了借鑑。

永葆朝氣,實幹奮進顯誠心。疫情之後,各項工作紛繁複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為「常態化」,脫貧攻堅進入「收官戰」,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動能轉換進入「膠著期」。八大發展戰略,九大攻堅行動,是擔當作為者的「舞臺」,是實幹爭先者的「擂臺」。需要熱血的時代,便只能是年輕人的時代。我們青年,需永葆熱血和活力,以實幹爭先的衝勁、攻堅克難的韌勁、改革創新的闖勁,奮鬥在改革創新的一線,寧做跑斷腿的「店小二」,不做清閒的「甩手掌柜」,寧做新時代的「挑山工」,不做優哉遊哉的「喝茶人」,寧做一窮二白的「清白者」,不做腰纏萬貫的「吸血鬼」,永遠葆有「歸零」的勇氣和「年輕」的活力,學做張錦繡一樣的「逆潮人」,不負韶華,赤子可乘龍歸去。來源:先鋒文匯作者:山東省五蓮縣洪凝街道黨工委 劉欣欣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月是故鄉明,茶是故鄉濃
    茶是故鄉濃。不論在家,還是離家,嫋嫋一縷茶香,總是與心靈相通,因為有一種茶味叫做「家」----它喚起了人們內心深處對家和親人的無限眷戀。「茶」字即「人在草木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幾度冷暖,幾許紛繁人與茶之間有著禪意的相聯人生沉浮,如一盞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茶是故鄉濃,月是故鄉明,情是故鄉深,共享一輪明月。
  • 一起走花路是什麼意思 走花路梗的出處由來介紹
    又很多的小夥伴們都想知道走花路什麼梗,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走花路意思、出處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起走花路是什麼意思  作為網絡語的該詞,是一個常見的飯圈用語,完整的說法是「一起走花路吧(英文:Hope you everything goes well.
  • 來湯池,一起「走花路」,感悟慢生活
    來湯池,一起「走花路」,感悟慢生活 2020-09-01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思維導圖學課文,五年級下冊,月是故鄉明
    大家好,我是小蔡老師,今天帶來的課文是五年級下冊的《月是故鄉明》。這是季羨林的一篇抒情散文,以「月」為線索,回憶了在故鄉的童年生活,抒發了離鄉後的思念之情。人教版的教材還收錄了季羨林大師的《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懷念母親》《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 《月是故鄉明》課文原文及主要內容
    《月是故鄉明》的主要內容:詩人以月亮為線索,回憶了幾件童年趣事,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懷念。這幾件童年趣事分別是夏夜數星星、柳樹下搖知了、坑邊看明月和葦子叢摸鴨蛋。  1月是故鄉明主要內容  《月是故鄉明》課文是通過講季羨林小時候在家鄉玩耍所見的美景,離鄉後所見之月遜色於家鄉之月,借月亮來寄託離鄉後對家鄉的思念。「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作者由月亮開篇,引出自己在故鄉所見的月亮,以及在故鄉的生活趣事。記者敘述作者外出到過濟南、北京等地區,看見過的那裡的月亮。
  • 中秋節作文欣賞:月是故鄉明
    每逢中秋佳節,故鄉的明月又歷歷在目:圓月懸在晴朗的夜空中,像一塊純淨無瑕的玉盤。柔和的月光灑在湖中,給湖水披上了一層金黃色的輕紗。月是故鄉明,這幅美麗的畫卷一直珍藏在我腦海裡!今天,故鄉的明月又浮現在眼前。夕陽還沒有來得及離去,那輪圓月就迫不及待地從天邊鑽出來,滿臉羞紅。
  • 「月是故鄉明」,瓷器裡的詩情畫意!
    詩聖杜甫在《月夜憶舍弟》中寫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表達了對兄弟、家鄉的思念,成為千古名句。從古至今,月亮總與思念故鄉聯繫在一起,身在異鄉的遊子抬頭看看月亮仿佛就看到了家鄉。
  • 田七歌曲《月是故鄉明》 不曾忘卻家在武夷山下
    月是故鄉明,不知秋思落誰家,望著大王峰、玉女峰,輕哼一段旋律,遙寄一曲訴相思。想起家鄉的那山和水;感傷錯過的那情與緣,十幾年的時光輕輕的從指尖滑過,在手中流淌,卻掀起心底無數的溫暖。看廣寒瑤池、枯藤昏鴉,心中蕩起絲絲波瀾,沿著古人的滄桑,再訴一曲牽掛。幾許不舍,幾許留戀,任時光蹉跎,情深依然,穿越千年,夢醉千年。
  • 朱一龍更博曬自拍,一直走花路可好?評論炸了:居老師越來越潮了
    朱一龍更博:下班.看到視頻.趕來.......晚了,看到你們c位出道,請你們一直走花路好嗎,好啊,一起走花路~哥哥了不起!現在都知道走花路了。我厲害吧。成都的女鬼,希望擁有姓名。哥哥看!!今晚的大場面!!龍哥啊 我是你的男粉啊 一隻不知道什麼餡的小籠包boy(可能是七彩羽絨服餡吧) 你不要擔心啊 我們不是路過 而是相遇相知。居老師是越來越潮了。喜提龍哥一隻真的非常委屈了,我不知道別的女鬼怎麼樣。
  • 「陪你走花路——婦女再就業領航計劃」結碩果——實體花店開業
    去年9月開始為幫助轄區內有再就業需求的婦女們提供專業技能培訓指導蛇口街道社工站開展了
  • 詩經《竹竿》:水是故鄉清,月是故鄉明
    想起故鄉的淇水、泉水,想到少女時期的自己,天真爛漫、無憂無慮。那時的自己是多麼的自在、從容。無論她多麼思念故鄉,終究還是要回到現實來,望著眼前的淇水,再想到故鄉的淇水,有種「月是故鄉明」的感覺,同一條淇水,在故鄉是溫潤心田的母親河,在異國他鄉則是飄零無邊之證。這無邊的憂思之情,詩人只能通過駕馬出遊來排解。
  • 王俊凱王源易烊千璽同時更博引發熱議,TFBOYS粉絲:415走花路
    4月15日晚上8點23分,TFBOYS粉絲引發小小的轟動,三小只在線合體,同時更博。2014年的4月15日,是TFBOYS首次登臺領獎,2020年4月15日,他們紀念組合首次登臺領獎六周年,對於他們來說,4月15是他們收穫豐果的一天,也是他們揚名立萬的一天。
  • 夏天來了,到南寧市裡的這個天然氧吧,走花路
    、走花路。在南寧常年鮮花盛放,還真的有花路,比如青環路的三角梅圍牆,白沙大道的木棉花等。但這些地方的花都比較單一。獅山公園的花、路、湖、樹,確實挺不錯的,負氧離子高,被譽為靠近城市的「天然氧吧」,有空去裡面走花路吧。
  • 魯迅《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文 丨 胡不歸 媒體書評人故鄉,是每個人心中無法割捨的一個地方,對魯迅來說也是如此。他曾多次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故鄉紹興,其中短篇小說《故鄉》應是其中較為知名的一篇。《故鄉》篇幅不長,寫魯迅時隔二十年後再回故鄉,為了處理掉老屋,而見到了家鄉二十年後的風貌,感慨萬分。《故鄉》開篇,魯迅即寫道,「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不禁悲涼起來了。啊!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
  • 杜甫作「露是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憶弟情更多於思鄉情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可以這樣解釋頷聯:「節逢白露,秋天肅殺的氣象就要來了,月還是跟故鄉一樣地明,令人有月圓而人未圓之感。」但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說:「這個句子,解作『月亮還是故鄉的明』,情味較好一點。
  •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今年雙節長假期間,記者採訪了4位桐鄉遊子,他們中有兩位千裡迢迢回到了桐鄉,另兩位因種種原因仍身在異鄉。他們都通過鏡頭表達了對祖國、對家鄉的惦念與祝福……朱永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黨委書記現居地:中國·北京一樣的城市,家鄉更好;一樣的中秋,故鄉更親。
  • 菜PD以後只走花路吧!
    菜PD以後就一直一直走花路吧!
  • 月是故鄉明,菜呢?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與「故鄉月最明」聯繫得最緊密的,當然是媽媽做的菜。據說亞里斯多德抨擊過東方人過分沉溺於感官享受的壞習慣,但是,中國人對美食的喜愛,尤其是對家鄉舊時美味的眷戀,流及四海,不動如山。所以我買這冊《第一口》,期待的是看到人們對第一口食物喜愛終生的科學解釋。
  • 密雲古北口鎮傳統廟會重現「走花會」
    隨著歷史的變遷,走花會活動已經停辦十餘年,當年的手藝人年事已高,傳承之人少之又少。據了解,本次廟會將持續5天(10月28日至11月1日),趕大集的同時,每天在古北口鎮藥王廟戲樓均有傳統戲曲和綜合歌舞表演。《南北和》《穆桂英掛帥》《四郎探母》《潘楊頌》《忠保國》傳統名段,相信會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福音。
  • 溫州錦繡路下穿隧道通車,錦繡路與民航路交叉口通行效率大提升
    7月16日上午8時許,溫州市區首個城市道路下穿隧道工程錦繡路下穿隧道通車。該下穿隧道主線方向雙向四車道隧道全長590米,其中暗埋段長215m,兩側敞開段長375m,通車後實現交叉口地面地下分層的立體化交通,錦繡路東西方向車流可以從地下隧道穿越溫瑞大道,不再受地面信號燈控制,可大大提升該交叉口通行效率。該隧道主通道設置了雙向4個車道,西至南塘立交橋,東至體育中心南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