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春天的「花見」一樣,秋天的「紅葉狩」是日本代表性秋遊之一。日本人把這一時期看作入冬前短暫的歡騰,因此邊賞紅葉邊珍惜冬日到來前的每一天。在日本人眼裡,熱情如火的紅葉似是在凋零前盡情燃燒著最後的生命。寫過「上野櫻花似緋紅輕雲」的魯迅先生,便曾傾心寫下「楓葉如丹照嫩寒」之句,盛讚日本紅葉之美。
在日本,櫻花的開放是由南至北,但紅葉卻恰恰相反,由北海道開始,逐漸南下,經過約50天的時間直到九州。一般最佳觀賞時期是紅葉出現後的三星期左右,時間比櫻花長,加上紅葉植物生長範圍廣,直到漫山遍野的程度。正因紅葉之美,令日本的秋日比春天更令人沉醉,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天紅葉淪陷了明山秀水、古剎園林,比春花爛漫時更添了幾分詩韻和優雅。
而日本賞楓的最佳地,還是非京都莫屬!屆時,這片耀眼的紅或迤儷徜徉於名山古剎,或摩肩接踵於街頭巷尾,與深遠靜謐的古築相襯,更顯禪意,不禁讓人腦海中泛起對「物哀の美」的思量。
日本紅葉以京都為最盛,如火如旌,層林盡染,妖嬈的鮮紅加上古老的建築,最後的絢爛之中包含著唯美的生命哲學,自是關西深秋最長情的告白。
在這裡不僅可以觀賞到精心護理下的紅葉,也最能感知禪意與自然的對話。
泊舟溪谷之醉楓
嵐山在京都西部,是京都最有名的景區,不若市內的楓葉半遮半掩在亭臺樓宇之間,這裡完全就是廣闊開放的山林,站在嵐山渡月橋上便能看到四周楓景。奔流在此的大堰川曾是平安朝貴族們乘船遊樂的地方,所以租上一條小船遊玩也不失為欣賞紅葉的好方式之一。
光怪陸離之彩楓
寶嚴院是天龍寺的分寺之一。在這裡可以欣賞到和充滿歷史氣息的庭園配合得天衣無縫的美麗至極的紅葉,園內的獅子吼巖石旁一株巨大的楓樹,樹葉朱紅,極為壯觀,光彩斑斕色調美奐。可以說這座小小的庭園記錄微縮了整個京都紅葉的精華。
層次分明之麗楓
常寂光寺坐落在靜謐的小倉山麓,前往常寂光寺的最佳時節是秋天,因為這時滿山的綠葉就會變成紅葉,遠遠望去各種紅色層次分明,瑟瑟秋風中,似紅霞排山倒海而來,又有松柏點綴其間,紅綠相間,瑰奇絢麗。常寂光寺也是京都三大最著名的賞楓寺院之一。
如夢似幻之夜楓
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入秋之後,本堂大殿附近山坡上以及清水寺內1000多棵楓樹,將清水寺染成一片火紅,蔚為壯觀。每年楓葉季,清水寺都會推出「夜間特別拜觀」供遊客觀賞夜楓。經過特別設計的燈光系統通過調整角度和色彩,將炫麗的燈光投射在盛紅的楓樹和翠綠的松柏上,營造出各式千姿百態、美輪美奐的形態。
其實在京都賞紅,還有更小眾的方式,那就是乘坐京阪叡山電車。這列電車平日只有一節車廂,上下班高峰時也只有兩節,算得上是當地非常生活化的一列電車。
沿線你可以盡情領略楓紅滿眼,隨意捧起一把紅葉,就能感受泥土的芳香,等著你將它們都刻入京都的記憶中。
圓光寺
圓光寺是德川家康以學校為目的開設的學堂。明治以後,成為日本唯一的尼僧專門道場。寺裡的十牛之庭,四季如畫,深秋時楓紅如火,有一種會把人心給擄走的感覺。
詩仙堂丈山寺
這座充滿文人詩意的寺院是德川家康武將石川丈山,於1641年營造的歸隱山莊,院中小橋流水充滿詩意。楓紅時,境內的詩仙の間、至楽巣、嘯月樓,如詩如畫,駐足此處,感受武將詩人・石川丈山心中嚮往的境界。
赤山禪院
赤山禪院建立於888年,為天台宗総本山延暦寺塔頭之一。深秋滿山楓紅,如同楓葉隧道般紅得目眩神迷。這裡少有外地觀光客,是當地人才知道的賞楓穴場。
琉璃光院
琉璃光院一年只開放新綠和楓紅兩個月,在琉璃光院1樓和2樓,欣賞楓紅和落葉飄在青苔上的景致各不同。走出琉璃光院,千萬別急著離開,從叡山電鉄到比叡山登山纜車中間,滿山秋色,在幽靜小路中散步,樹上和腳底下舉目都是紅橙黃不同顏色的樹葉,踩著沙沙的落葉,就是那種不知不覺會走入狐狸、小鹿或野兔家的感覺。
鞍馬寺
鞍馬寺是鞍馬弘教総本山。770年鑑真和尚弟子鑑禎上人,以毘沙門天為本尊,建立的寺院。如果腳力好一點,建議可以從鞍馬寺,走山中古道,一直走到另一個賞楓名景・貴船神社。在這裡,整座山都是楓紅秋色,想要看不見都很難,除非把眼睛閉起來。
以京都為中心,乘坐JR一日往返於奈良、宇治、大阪等地,不僅能夠體驗到不一樣的紅葉美景,而且賞紅以外的精彩更不容錯過。
奈良
和京都一樣,奈良同樣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古城,也是欣賞紅葉的好去處,在這裡可以一邊逛寺廟一邊賞楓,和可愛的小鹿來一場偶遇。
奈良的紅葉紅得深沉而透徹,經過春天陽光的洗禮,夏日雨露的浸潤,在百花凋零萬物蕭索的時節,唯有紅葉漫山遍野盛放。凝視紅葉,你仿佛能聽到她的低聲呢喃,這時的奈良就像一個紅妝待嫁的姑娘。有紅葉的奈良,秋天一點也不寂寥。
宇治
宇治少了幾分清水寺、祇園等著名旅遊區的喧囂,是美麗安靜的小鎮。宇治川靜靜流淌,紫式部寫下流傳千古的《源氏物語》,紫藤花在庭架上綻放,平等院寂然倒影湖面,百年老茶號在平等院表參道飄出陣陣抹茶香。
《源氏物語》後十回「宇治十帖」中,多次提到從京都去宇治觀賞紅葉。宇治的紅葉之美,完全不同於京都那種苑囿於寺院宮帷中的燦爛秋景,而是散落在山間,漫山遍野層林盡染,應和著川江奔流,如同一曲大氣的秋日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