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先鋒榜(5)|廣東東莞市華陽湖環境綜合整...

2020-12-21 澎湃新聞

本文原標題:《美麗中國先鋒榜(5)|廣東東莞市華陽湖環境綜合整治推動高質量發展》

編者按

近日,中央組織部組織編選的《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生態文明建設》圖書由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選取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攻堅克難的30個生動案例,充分展現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豐富實踐和成功經驗。現將這30個案例予以編發,供大家學習借鑑,不斷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引言】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時,明確提出了六項重要原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六大重要原則之一,為我國新時代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指明了方向。

【摘要】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以資源消耗、粗放型發展獲得了經濟高速增長,走著以「綠水青山」換「金山銀山」的路子,為此付出了嚴重汙染的代價,「綠水青山」逐漸與「金山銀山」產生矛盾。生態修復、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綠色經濟發展道路開始成為新時代城市發展的必經之路。

2012年以來,東莞市以「水鄉片統籌發展」為載體,抓住麻湧鎮汙染嚴重、經濟發展落後等關鍵問題,投入3億元補助資金大力整治華陽湖。突出市鎮黨委書記責任,以上率下,市鎮聯動,制定行動規劃文件、建立督導問責機制,按照全市的總體部署和「治汙促轉型、拆舊求發展」的工作思路,高標準執行「兩高一低」「散亂汙」企業的治理工作,採取「生態修復優先+淘汰落後產業+產業結構綠色轉型+生態文明共建共治共享」的「麻湧模式」,探索形成了生態保護優先、綠色經濟協調發展的長效綠色發展機制。

2015年,華陽湖成功申報國家溼地公園,成為一個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典型案例,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麻湧鎮的「華麗轉身」為類似鎮(街道)的突圍、破局提供了範例和借鑑,具有鮮明的區域樣本價值。

【關鍵詞】生態環境整治產業結構轉型高質量發展

一、背景情況

麻湧鎮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西北部,地處珠江口東岸,是廣州市與東莞市的交界處,全鎮總面積91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8.44萬,下轄13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據歷史記載,麻湧鎮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立村之始名「古梅鄉」。20世紀五六十年代,麻湧鎮是魚米之鄉,是全國著名作家陳殘雲的小說《香飄四季》的原創地。

20世紀90年代,新沙港建成使用,釋放了麻湧鎮的區位優勢,改善了投資環境,麻湧鎮一時成為招商引資的熱土。但由於歷史局限,當時的招商引資沒有釐清綠色經濟與環境汙染的矛盾關係,形成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產業經濟。一方面,環境汙染加劇,過去一些河道水質甚至達到了劣5類,使得麻湧不具備發展新興產業、現代產業的條件,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下降;另一方面,「兩高一低」企業佔據了土地等要素資源,高端優質企業發展空間小,投資意願低。環境汙染的現狀使得麻湧一定程度在產業結構上陷入了「低端鎖定」,影響了人居環境,導致不少本地年輕人「出走」,弱化了地區發展後勁。要解決這些現實難題,迫切需要以水環境治理為突破口,重塑麻湧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優勢。

2012年,東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了「三區四城」的建設目標,強調要推進區內各鎮街錯位發展、特色發展和一體化發展,為東莞乃至全省探索創新發展和科學發展的新路子,並提出建設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的設想,制定《東莞水鄉片統籌發展概念規劃》。希望以水鄉「10鎮1港」為基礎,探索同類型經濟區域的一體化,推動發展模式從粗放分散向集約有序轉變、資源配置從行政區配置向經濟區整體配置轉變、產業形態從「小、散、弱」向「大、聚、強」轉變、空間布局從自然生長向規劃引領轉變、管理體制從鎮街各自為政向區域統籌管理轉變,在珠三角世界級的都市群內打造一個生態低碳、宜居宜業宜休閒的特色發展經濟區,這讓華陽湖緊隨其後開始環境綜合整治。

2013年,廣東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廣東東莞水鄉發展經濟區的重大戰略決策,批准《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發展總體規劃(2012—2030年)》,加快了麻湧鎮對華陽湖治理的進程,並為其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二、主要做法

2012年底,為提升麻湧生態文明建設水平,麻湧鎮黨委圍繞環境綜合治理問題,專門針對全鎮14個村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深入調研。併到浙江考察學習,主要考察杭州西湖及天目山附近的村莊,深入了解當地如何打造全域旅遊。在整體調研考察結束後,麻湧鎮立即聘請專家共同制定了整治全鎮14個村的「五區九園六縱四橫」的總體規劃。

在總體架構基本夯實的情況下,麻湧鎮於2013年7月開始對華陽湖進行施工,利用市財政3億元的水鄉統籌發展補助資金,大力推進華陽湖環境綜合整治,推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融合。計劃用18個月的時間分三步走完成華陽湖20平方公裡的整治改造:第一個半年,基礎整治,包括截汙、清淤、水利建設等;第二個半年,完成綠化工作;第三個半年,周邊植物種植顯成效。同時構建由有關領導班子主抓項目落實的領導架構,制定項目進程推進表,細化項目工程,並且協調鎮政府各個部門,成立各項工程的領導小組抓落實、抓進度。

協調綠色產業統一發展,圍繞生態環境治理全面進行產業升級,打造全流域旅遊,推動麻湧鎮經濟高質量發展。據統計,2018年,麻湧鎮生產總值260億元,增長7.8%;稅收總額43.3億元,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收入13.25億元,增長10.4%;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01億元,增長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5.6億元,增長44%。

(一)從源頭治理,整治「兩高一低」企業

2014年,麻湧鎮制定《麻湧鎮「兩高一低」企業全面整治與引導退出工作方案》,秉承「興產業、拓空間、提品質」思想,推動華陽湖周邊企業整治退出,對達不到環保要求的企業堅決關停,對洗水、電鍍、漂染等不符合產業規劃的企業引導退出。全鎮列入整治對象的共有121家企業,包括列入六大汙染行業的企業12家、其他汙染企業109家。關停汙染企業,騰出用地近2000畝。

其中,在整治一高汙染企業時,為依法收集其確實存在汙染物排放超標的證據,麻湧鎮採取第三方介入的方式,對該企業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監測,統計匯總採集數據形成證據報告。

(二)系統化治汙,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修復

在基本完成企業整治後,麻湧鎮開始注重規劃先行,借鑑杭州西溪溼地的經驗,聘請杭州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對華陽湖溼地公園進行規劃設計,並邀請國家林業局林產規劃設計院林業所編制《廣東麻湧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總體規劃》,將華陽湖規劃、打造成融防洪排澇、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產業結構調整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於一體的生態旅遊圈。堅持系統治汙,按照「截汙、清淤、活源、治堤、修復」的思路,有序推進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加快推動華陽湖從汙染區轉變為生態旅遊區。

1.清拆非法禽畜養殖場。由於當地養殖戶較多,每戶具體情況存在差異,鎮政府採取「深入內部」的方式,即村幹部帶著問題走訪每村每戶,詳細了解每家養殖戶的實際情況,於2013年綜合制定《麻湧鎮清理畜禽養殖場工作方案》,分片區成立領導小組,按照時間節點完成清拆工作,並制定懲罰制度,對未按要求達標的村幹部採取扣除績效獎勵的懲罰。鎮政府積極發揮黨員幹部帶頭作用,切實為當地群眾解決困難:一是主動為養殖戶尋找銷路,將未具備買賣條件的牲畜轉移養殖場地;二是在向養殖戶提出禁止再次進貨的前提下,以稍微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向養殖戶購買成熟牲畜。經努力,在2013年3月底清理養殖場223個,共16.5萬平方米。同時,鎮政府還制定了《麻湧鎮防止畜禽養殖汙染反彈長效管理工作方案》,落實責任,加強監督,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此外,鎮政府在考慮到大多數養殖戶除了擁有養殖知識外不具備其他謀生技能的情況下,為解決養殖戶就業問題,鎮政府為其提供了兩項選擇,一是提供就業培訓機會。勞動部門每年免費向群眾提供技能培訓課程,以個人意願為主,並且帶有補貼性質。二是優先安排本地人就業。例如,安排本地人到周邊的工業園、學校等地方就業,並且力所能及地向企業推薦本地人才。

2.遷墳。為進一步整治華陽湖周邊環境,完成農地統籌工作,麻湧鎮政府明確了搬遷墳墓的工作要求,定點建立公墓園,構建遷墳領導小組,制定一周一次匯報工作進度的監督模式,有效推進遷墳工作按時完成。由於農民土地情結根深蒂固,遷墳工作難以正常開展。為突破這一難題,當地村幹部以身示範,主動按照項目推進表搬遷自家祖墳,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在黨員幹部的實際行動感召下,村民陸續完成搬遷工作,共搬遷農地墳墓2.8萬個。

3.截汙清源。狠抓華陽湖周邊生活汙水截汙管網建設,目前麻湧鎮已建成截汙主幹管30.23公裡、次支管網58公裡,建成3座汙水提升泵站及1座汙水處理廠並投入使用,年均汙水處理達794.6萬噸。加強排汙口監管與整治,對華陽湖周邊河道私設的20多處排汙口進行了整治,科學設置華陽湖沿線排汙口,提高周邊企業的準入門檻,嚴禁偷排偷放。

4.清淤疏浚。針對華陽湖片區水質汙染、河湧淤塞發黑髮臭、水系不通的情況,借鑑農民清理河道的經驗,利用水上鉤機對二湧河、三滘河、華陽河、馬滘河幾條河湧進行清淤疏浚,將周邊水系進行連通,以增強河湧流動性,達到水質自我修復、淨化的效果。為減少財政支出,降低成本,在清淤時採取了用淤泥種植水草的方法,即把開挖的淤泥用木樁固定在流域周邊,形成種植帶,並在此基礎上種植吸附能力強的植物,以達到吸附和降解土壤汙染物的目的,並每隔半年對植物作割除處理,兩三年後汙染物基本清除完成,符合國家標準。

5.修復水體。在河湧兩岸種植對汙染物吸收能力強且耐受性好的開花水草40多萬平方米,以吸附和降解水體中的汙染物,從而將水體中的汙染物去除或固定,達到水體修復的目的。華陽湖溼地內共計種植千屈菜、美人蕉、翠蘆莉、荷花等水生植物48種30多萬平方米。同時,通過投放泥鰍、鯉魚、中華鱘、羅氏蝦、中華絨螯蟹等水生動物5000多萬尾,構建良好的水生動物生態系統來改善水質。

6.美化堤岸。在完成河道、水質修復的基礎上,麻湧鎮抓住治堤契機,對堤岸進行綠化美化,種植夾竹桃、垂柳、桃木、黃槐、木芙蓉等20多種植物共35800多棵,建成水上綠道35公裡,岸上綠道71公裡,進一步對華陽湖進行了生態美化。

(三)全覆蓋治理,完善整體環境設施

充分利用華陽湖環境整治成果,高標準推進華陽湖周邊地區的品質提升和配套完善。

1.爭創省級萬裡碧道試點。爭取將華陽湖18.3公裡綠道申報為省級碧道試點,進一步實施生態保護與修復,強化水環境治理,提升水系安全,做到安全為本、生態優先、系統治理、共建共享。

2.完善基礎配套設施。以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為核心區,改造提升周邊主要街道,逐步完善綠化、木屋民宿、綠道驛站、遊客服務中心、標識系統、公共廁所、停車場等配套設施。

3.打造特色景點項目。建設嶺南水鄉文化旅遊景區、水上森林公園、燈光音樂噴泉、風情島、水上表演舞臺等特色項目,提升華陽湖吸納遊客、集聚人才、促進產業結構提升的能力。推進燈光改造工程,成功打造「光影水秀」、3D水幕電影等特色景點項目,大大提升了華陽湖的環境品質。

4.承辦高端品牌活動。發動社會力量和企業參與,成功舉辦南方草莓音樂節、中華龍舟大賽、汽車漂移大賽、全運會龍舟賽等全國性頂級品牌賽事活動,提升地區影響力。策劃舉辦水鄉美食節、鄉村旅遊節等多元化旅遊節慶活動,不定期舉辦足球比賽、華陽湖MM嘉年華、粵劇曲藝表演等專場活動,形成富有水鄉特色的文化體育品牌效應。華陽湖景區開放以來每年接待遊客350萬人次,成為珠三角重要的休閒度假勝地。

(四)經濟轉型,推進產業升級

生態效益能夠帶動經濟效益。通過對華陽湖的整體治理,麻湧鎮基本完成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優化了投資環境,改善了產業轉型升級的土壤,有力推動產業的升級。

1.以生態治理促進傳統物流產業升級。引進京東等電商項目,實現傳統物流和電子商務「強強聯合」。2018年實現電商貿易額從2015年的6億元躍升至212億元。接下來重點推動京東亞洲一號項目加快建設投產,預計2019年全面投產運營後有望實現銷售額約250億元,年稅收約2.5億元。

2.以生態治理促進傳統糧油產業升級。通過環境治理倒逼糧油產業升級,引導糧油產業科研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重點推動中糧產業園打造成國家級糧油實驗室。大力推動糧油食品產業向深加工和食品終端發展,加快促進海底撈、周黑鴨、英聯馬利等項目投產。引導知名糧油品牌代理商或區域代銷商在麻湧設點,形成糧油及相關衍生產品專業市場。結合減免租金、資金獎勵扶持等措施,大力引進糧油食品終端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項目,進一步完善糧油產業鏈,加快實現從糧油生產基地向糧油展銷基地轉變。2015年已推動中糧、路易達孚、深糧等多家企業開展糧油貿易,2018年糧油貿易額從2015年的20億元躍升至77億元。

3.以生態治理促進城市更新連片改造。將城市更新作為促進城鎮城市品質提升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指導該鎮制定《麻湧鎮「三舊」改造實施辦法(試行)》,明確鎮村企合作項目、企業自改項目的操作辦法,對「三舊」項目改造補繳土地出讓金、轉變土地用途指標費中鎮分成部分,按比例獎勵原村集體經濟組織。將工改工土地出讓收益全額歸村集體,工改商土地出讓收益鎮村按5∶5分配,「三舊」改造引進的工業項目稅收留成實行鎮村5∶5分成。投入「三舊」改造拆遷專項資金,收回「三舊」用地近2000畝,2019年計劃結合佛莞城際軌道TOD項目建設計劃再收回1343畝,至2020年計劃完成6000畝的「三舊」改造任務。

(五)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麻湧鎮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實現華陽湖整體改造及完成產業升級的情況下,努力提升群眾幸福感,打造生態產品,把綠水青山較強的社會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

1.全面建設美麗鄉村。在規劃設計上進行全面統籌,將極具水鄉特色的村莊進行統一規劃、連片設計,保留涼棚、祠堂、埠頭、小橋、榕樹等元素,整合歷史、人文、農耕、龍舟等資源。自2015年起,投入3.5億元先後建成「走進香飄四季」「古梅鄉韻」「南繁盛景」「曲水岸香」「和樂漳澎」等美麗幸福村居項目,實現全鎮15個村全部建成美麗、平安、文明鄉村。在這個基礎上,極大改善了農村的創業和旅遊環境,其中,新基村引進「白房子水鄉無邊(新基)創客基地」民宿項目,並被評為「第二批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

2.優化農村人居環境。結合城市品質提升工作,大力整治農村環境,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實施精細化管理。建成水上綠道35公裡,岸上綠道71公裡,綠化覆蓋總面積1301.628公頃,綠化覆蓋率達50.01%,建成各類公園55個。深入實施並推進麻湧特色的「廁所革命」,投入2000萬元對全鎮40座旅遊公廁進行升級改造,打造一批「乾淨整潔、通透明亮、環保節能、方便快捷」的3A或準3A公廁;投入約1.36億元,實現全鎮環衛清掃保潔、綠化養護全面統籌,進行市場化管理;每年投入近1000萬元用於全鎮水域面源保潔,實現村(社區)在水域管理的零負擔,進一步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3.發展休閒觀光農業。麻湧保存了大量的耕地,各個村莊被耕地包圍分割。針對這種情況,麻湧鎮通過統籌耕地推出市場用於發展都市觀光農業,不僅提升耕地的租金和產出效益,還極大提升了生態環境,讓群眾生活在公園裡。成立麻湧鎮旅遊協會和農業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對獲得國家、省、市專項資金扶持的農業公園按1∶1的標準予以補貼,成功打造了5個中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5個市級家庭農場,獲得「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的稱號。以「公司+農戶」方式推廣「金麻香蕉」品牌,增加農民收入。

(六)提升城市品質,打造全流域旅遊

以城市品質提升為抓手,借力華陽湖生態環境整治效果,對經濟社會資源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融合產業發展,打造全流域旅遊。

1.打造華陽湖特色景區項目。積極引進雲南城投,高規格、高標準地建設嶺南水鄉文化旅遊景區項目,建設光影水秀、真人實景「魅力麻湧—華陽湖之夜」水上表演舞臺等旅遊項目,引進具有雲南民俗風情的表演項目,建成水上森林公園、極限廣場、環湖路、特色風情島等配套設施設備,加快建成總長18.3公裡的萬裡碧道。

2.全面開展城市美化、綠化和亮化。重點推進麻湧河「一河兩岸」景觀提升工程,把一河兩岸打造成為色彩豔麗的帶狀公園。對華陽湖片區、一河兩岸以及水鄉大道等主要出入口開展燈光亮化,展示「七彩麻湧」魅力。按照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對全鎮主幹道、景觀節點進行綠化美化提升,增加9座城市雕塑,搭建特色文化元素人行天橋,完成了街道立面改造、廣深高速高架橋噴畫美化,以及建成一批主題小公園等。

3.完善城市配套設施。加快推進大步實驗小學、水鄉中心醫院、文化藝術中心等民生項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城市承載力。優化交通路網結構,梳理蓮花山過江通道、水鄉大道延長線、佛莞城際軌道、城市軌道R1線等重大交通設施的線位走向,加快推進水鄉大道延長線、中心大道三期、新沙路延長線等路網工程建設。

三、經驗啟示

(一)保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力

東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東莞市良好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優勢。

(二)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在傳統發展模式中,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是一對「兩難」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敏銳意識到這個問題,鮮明指出:「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東莞市通過調研,發現水鄉鎮街存在嚴重的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不協調的情況,立即針對現狀制定《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發展總體規劃(2012—2030年)》,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生態保護優先的水鄉經濟區。

(三)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強化「抓環境就是抓生產力」的理念

環境是最大的公共品,加速經濟發展,關鍵要解決環境問題。麻湧鎮的實踐證明:各地在轉型發展中,必須牢牢強化「環境就是生產力,抓環境就是抓生產力」的理念,堅信哪裡的發展環境好,那裡就會聚集更多的生產要素,那裡的經濟活動就會出活力、出效益。伴隨著大力整治生態環境,整體發展環境有了非常大的改觀,由此帶來了一系列可喜變化:環境的改變促使產業結構優化,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形成了產城融合、產旅融合、穗莞融合、港城融合「四個融合」的經濟發展新態勢。與此同時,麻湧鎮100天內造出一個華陽湖的奇蹟,讓外界和投資者看到了當地在政務服務、營商成本等軟環境方面改善的魄力,堅定了其在麻湧投資重大項目、依託當地既有產業基礎在糧油、電商等領域進行多元化布局的信心和行動。

(四)生態環境保護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領導幹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GDP快速增長是政績,生態保護和建設也是政績;不能光追求速度,而應該追求速度、質量、效益的統一;不能盲目發展,汙染環境,給後人留下沉重負擔,而要按照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資源、環境工作。縱觀麻湧鎮以生態治理助推轉型發展的全過程,其中的一條基本經驗就是領導幹部抓落實,至少體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高起點規劃,敢於把汙染區打造成旅遊區;二是大手筆治汙,為實施「生態+」戰略打基礎;三是大魄力治理,為轉型發展、綠色發展贏得空間,堅決清退「兩高一低」產業;以「城市更新」改造為抓手,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修編《麻湧鎮環境規劃》,嚴控可能造成環境汙染的項目上馬。制定水汙染防治計劃,全面實行「河長制」。

(五)樹立正確的發展思路,確立科學合理的發展方式

顯然,東莞市深知在傳統的發展路徑下,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猶如魚與熊掌,兩者不可兼得,而一旦突破路徑依賴,實現產業升級轉型發展,則兩者可以有效實現統一。麻湧鎮摒棄華陽湖周圍的高汙染、高耗能產業,倒逼產業結構綠色轉型,堅持走生態保護優先、發展綠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打造華陽湖全流域旅遊,使之從經濟發展落後鎮街走向東莞市鎮街經濟排行靠前位置。

(六)協調生態與經濟發展,必須堅持機制創新

協調生態與經濟發展是一場硬仗,特別體現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必須通過創新機制凝聚共識匯聚智慧。縱觀麻湧鎮的實踐,一個重要啟示就是通過機制創新提供了共建共享的渠道與平臺。一是創新了動員機制。高規格、大規模地召開了「建設美麗麻湧」動員大會,把麻湧未來的規劃詳盡地呈現在每一個參會者面前。二是創新了開發機制。尊重市場規律,引入某城投集團開發華陽湖,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畫出了全域旅遊點睛的一筆。香飄四季、古梅香韻、中大創客坊等項目莫不如此。三是創新了共享機制。生態環境改善,帶動了華陽湖周邊地塊升值,進而提升了村民收入。例如,華陽湖溼地公園西側印象水鄉項目共116.41畝地塊,租金從原來的月每平方米0.8元提高到8元;華陽湖南側麻三村臨湖一塊32畝的土地,租金從原來的月每平方米1元提高到45.5元,每年為麻三村帶來1223萬元租金收益。生態環境改善帶來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惠及了每家每戶,進一步提升了村民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並有效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選自《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生態文明建設》,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年7月版

編輯:陳馥筠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在看

相關焦點

  • 昔日「臭水溝」華麗轉身引來「金鳳凰」 廣東東莞市華陽湖環境綜合...
    原標題: 昔日「臭水溝」華麗轉身引來「金鳳凰」 廣東東莞市華陽湖環境綜合整治推動高質量發展  麻湧鎮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西北部,地處珠江口東岸,是廣州市與東莞市的交界處,全鎮總面積91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8.44萬,下轄13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
  • 美麗中國先鋒榜(28)|福建南平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踐行「兩山」理念
    美麗中國先鋒榜(16)|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新安江模式」美麗中國先鋒榜(15)|浙江台州市推進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美麗中國先鋒榜(14)|三代塞罕壩人接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 從東莞「龍鬚溝」到國家溼地公園 華陽湖生態再造帶動產業升級
    可是誰能想到,昔日的華陽湖畔,曾密布著上百家高汙染企業、非法養殖場,工業廢水、生活汙水直排其中,河湧淤塞又黑又臭……日前,記者跟隨生態環境部調研組,對華陽湖通過環境綜合整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行實地採訪。 汙染疊加,華陽湖水質曾變成劣Ⅴ類 麻湧鎮水系發達,河湧密密麻麻,故以「麻湧」命名。地理位置優越,與廣州經濟開發區僅一橋之隔。
  • 百鳥歸巢魚翔淺底,華陽湖「試驗田」生機盎然
    這是華陽湖溼地裡百鳥歸巢的景象。華陽湖成了鳥的天堂溼地「主人」陸續「回家」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新種的紅樹林「滿月」了,麻湧種在另一邊河湧上的一批紅樹林也5歲了。它們是我市溼地植被恢復工程的「試驗田」,在5歲的紅樹林四周,曾經離開的鳥類魚類又回來了。
  • 東莞麻湧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喜獲省級榮譽稱號
    近日,由廣東省自然資源部牽頭舉辦的「廣東省首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範例」揭曉,東莞市麻湧鎮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項目從全省54個參選案例中脫穎而出,喜獲「十大範例」稱號。據悉,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六年來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共投資2.8億元,大力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提升生態品質,成為東莞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的一個成功縮影。
  • 廣東自然教育基地之「水鄉明珠」——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
    為弘揚生態環保觀念,讓廣大民眾感受自然的魅力,從而熱愛自然、尊重自然,廣東麻湧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高度重視自然教育工作開展。經過一年的建設,廣東麻湧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自然教育硬體設施不斷完善。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為公園內的植物加掛了介紹牌,共2300個,目前公園內各類植物前均有屬於自己的二維碼「身份證」,遊客可掃描二維碼由後臺介紹植物基本知識,圖文並茂,讓遊客來此能認識更多植物。
  • 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獲國家驗收組肯定,翼旅遊提供旅遊服務新體驗
    11月25-26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溼地管理司對廣東東莞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進行評估驗收,國家驗收組對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建設表示肯定。在改善生態環境工作方面上,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廣東麻湧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總面積352.09公頃,其中溼地面積300.00公頃,溼地率達85.21%。近年來,華陽湖地區全面推進水汙染治理和環境整治,效果顯著。先後獲得「廣東省首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範例」、首批「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廣東最美溼地」等稱號。
  • 遊遍祖國美景,廣東東莞,不能錯過的溼地公園
    廣東的東莞,近年來經濟發展比較迅速,可能大家想到東莞的覺得它就是一座有很多工廠的大城市,但其實,在這些的背後,東莞也有很多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其中,小編要說到的就是位於東莞市麻湧鎮的華陽湖溼地公園,這裡比較靠近廣州的黃埔區,兩地只相隔著一條江。
  • 踏春好時光華陽湖溼地公園
    華陽湖溼地公園位於廣東省東莞市麻湧鎮華陽村,以「遊龍披錦、雲舞澤湧」為設計理念,規劃建設了澤鄉花田、芭蕉小築等景點,是集融休閒旅遊、農耕體驗、科普文化、城市生態功能於一體的旅遊勝地。公園佔地面積2平方公裡,初到華陽湖,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
  • 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工作迎國家級評估驗收
    11月25至26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驗收組來到麻湧,就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工作進行評估驗收。驗收組認為,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是當代生態、社會、經濟效益可持續性發展的典型案例,值得推廣與借鑑。
  • 孟津縣鳳凰山田園綜合體榮登鄉村振興先鋒榜
    2019中國三農發展大會2月24日在京召開,揭曉2018中國鄉村振興先鋒榜十大榜樣,河南省孟津縣鳳凰山田園綜合體上榜,是河南省唯一入選單位。  在新一批的先鋒榜樣中,有以市場化改革撬動社會資本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浙江省安吉縣魯家村;有「生態立島」詮釋農業綠色發展新理念的上海崇明區;有「建館修志」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山東省昌邑市龍池鎮……正是這些先行探路、激流勇進的先鋒力量,闖出了中國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勾勒出鄉村振興的動人圖景。  從無路中闖出新路,於艱難處求得發展,「先鋒」之謂也。
  • 探店寶藏級牛蹄美食老字號,悠遊華陽湖溼地,行攝黃金稻田
    華陽湖,廣東醉美十大溼地公園曾經的臭泥潭如今綠樹成蔭,環境優雅多條河湧縱橫交錯醉美華陽湖古梅生態農業園也位於東莞市麻湧鎮緊鄰華陽湖
  • 湖上龍舟賽,浪漫的夜景音樂噴泉,一起邂逅東莞華陽湖
    湖上龍舟賽,浪漫的夜景音樂噴泉,一起邂逅東莞華陽湖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個龍舟之鄉,它就是東莞市麻湧鎮上的華陽湖。華陽湖是一個國家溼地公園。華陽湖,有它的兩大特點,其中一個特點也是小編非常喜歡的,那就是每年它都會在湖上面舉行龍舟比賽,因為它是一個水鄉,人們因它的著名而稱之為龍舟之鄉,在湖面上舉辦過許多許許多多的龍舟比賽,中國人民都非常喜歡看這種具有競爭性的比賽。
  • 揭陽這兩個村子榮獲廣東美麗鄉村特色村
    東莞市麻湧鎮「都市田園 七彩麻湧」美麗鄉村精品線路「以水為魂」打造水文章,投資200億元以華陽湖為核心文旅小鎮,大力改善生態環境,曾經被汙染的華陽湖,如今清波粼粼,一派都市田園牧歌風光。翁源是中國蘭花第一縣,線路既有蘭花、九仙桃等優勢特色農業,又有湖心壩、八卦圍等具有濃鬱客家風情的古村落,集特色農產品種植、田園鄉村體驗、濃鬱客家風情為一體。
  • 我勸東莞人千萬別來華陽湖
    不妨跟著小編來麻湧華陽湖打卡>華陽湖溼地公園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整個華陽湖非常大(廣東人華陽湖
  • 廣東盤點:廣東有哪些溼地公園?推薦廣東十大溼地公園
    周末放鬆旅遊,逛逛溼地公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在廣東,有哪些溼地公園呢?小編為你盤點廣東十大溼地公園.喜歡的旅遊的你,一定要過去探索!【探索廣東,我在路上,歡迎關注】萬綠湖國家溼地公園 地址:河源市東源縣境內. 特色: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庫塘溼地.這裡風光秀麗.
  • 2019年度東莞市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出爐
    7月15日,記者從東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2019年度東莞市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已出爐,全市27家環保誠信企業(綠牌)、1192家環保良好企業(藍牌)、127家環保警示企業(黃牌)、47家環保不良企業(紅牌)、35家企業因停產或關閉等原因不參評。
  • 2020東莞市助殘就業服務專場招聘會順利舉行
    為更好提升殘疾人群體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切實幫助殘疾人群體就業,日前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東莞殘疾人聯合會在麻湧鎮華陽湖創客坊廣場聯合舉辦了「2020年東莞市助殘就業服務專場招聘會」。據統計,本場招聘會現場諮詢255人次,累計現場投遞簡歷255人次,達成就業意向人數39人次。
  • 東莞市15個4A景區介紹,小夥伴們去過幾個?
    9.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 大嶺山 AAAA展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歷史的專題紀念館。陳列共分為九個部分,展出東縱革命文物140多件,圖片450多幅,雕塑、油畫、版畫等藝術作品二十餘件。13.東莞市逸頤藝舍博物館 橫瀝 AAAA館內主體建築有展覽四合院、貴賓藝舍、藏品倉庫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