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遊記

2021-02-15 平涼市本地通


 

崆峒山,位於甘肅平涼城西12公裡處,道教聖地,屬六盤山支脈,是上三迭系紫紅色尖硬礫巖構成的丹霞地貌,受風蝕水蝕、自然崩塌等外動力作用,形成了峰嶺峰叢、洞穴發育、怪石突兀、險峻奇特的地貌景觀。崆峒山地形是國內丹霞地貌類型中形成時代較早的類型,是大面積黃土高原上獨有的自然奇觀。
      關於 崆峒山名字的來源,說法有三:一是古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部族融合發展並消亡後,中心區域的名山加以山字偏旁專用指山;二是崆峒山為道教勝地,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靜自然之意;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三種說法,都不無道理。
       崆峒山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登山問道的聖地。 
  據學者研究,甘肅東部的平涼、天水是上古三皇誕生之地,又是女媧、夸父的誕生地,文化極為久遠深厚。因此,軒轅黃帝在其功業成就之後西巡疆界,親自登臨崆峒山,向在崆峒山隱居的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這在《莊子·在宥》篇中有詳細記載,治學嚴謹的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也記載了這件事,司馬遷本人曾親自登臨崆峒山。他在太史公自敘中說:「吾嘗西至崆峒,北過琢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他的記載應當是在博採眾說的基礎上謹慎作出的。
       當代臺灣學者南懷瑾在著作中說:「黃帝遍學各種學問,最後西上甘肅的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又說:「黃帝的功業,主要是起於黃河平原的東方與北方,而他的文化學術思想主要是得之於西北高原系統。」
      據考古研究和歷史記載證實,西北黃土高原一帶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八百年周王朝始祖的誕生地,大秦帝國的龍興之地,對中華歷史影響深遠,所以後來的秦皇、漢武因「慕黃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黃帝西登崆峒;歷代文人墨客、官員學者,如司馬遷、杜甫、白居易、林則徐、左宗棠、譚嗣同等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銘文。

     至於我自己,知道崆峒山除了因為它是古老的道教名山(幾大佛教名山、道教名山、著名石窟、三山五嶽...小時候記熟的名字,成人後就要挨著去走走),還因為左宗棠那幅對聯:積石導流歸大海,崆峒倚劍上重霄。左公是自己敬佩的近代名人之一,沒有他,別說新疆,我們的西北邊關會不會是嘉峪關都難說的很
     如果不是在《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特輯的丹霞山候選中看到崆峒山的名字,真沒想到這裡也屬於丹霞地貌(同樣的還有劍門關),因為不論是看網友的圖片,還是自己的觀感,和須彌山、江西龜峰等比起來,這裡的石頭實在不夠「丹」
    至於現在的景區賣點之一崆峒武術,抱歉的說,雖然讀過不少武俠小說(不僅金庸古龍梁羽生,還有民國時期還珠樓主等一票作品),比較虛的崑崙天山日月神教之類不說了,和少林武當峨眉等相比,崆峒派從來沒有做過主角,就是個經常打醬油的角色而已,實在沒有啥值得誇耀的,不過,可以理解景區的苦心,比起道教、黃帝、廣成子,武俠和武術,受眾面廣多了

       以前有崆峒十二景之說,但很多景點都沒在現在的崆峒山風景區內,現在遊客看到的一般就是彈箏湖(崆峒水庫)、法輪寺、上天梯、雷聲峰、皇城、通天橋、香山寺等幾個景點,基本都在一條線上。中臺是半山腰最大的平地,遊客中心、交通車、吃住等都在這裡。
    2003年7月26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以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觀——皇城、彈箏峽、塔院、雷聲峰組成的《崆峒山》特種郵票,登上了「國家名片」,成為黃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自己不集郵(雖然和某些網友一樣,對旅遊景點有「集郵」癖好),只是在網上看了一下那幾張郵票,參照自己對這幾個景點的觀感,抱歉的說,郵票不如實景漂亮

崆峒古鎮

      崆峒山腳下沒有大片的平地,平涼市旅遊管理部門就在離景區挺遠的地方修了個「崆峒古鎮」,旅遊服務中心設在此處,購買門票、前往中臺、香山和索道下站(包括索道)的交通車都在這裡發車。
     從平涼市區到崆峒山,有13路公交,直達山腳,該車路過崆峒古鎮,還有9路車終點是古鎮,我們圖方便,就在酒店附近乘坐的21路公交,終點古鎮南門,穿過古鎮到達遊客服務中心,小長假,裡面人聲鼎沸,遊客比須彌山多太多了,購票隊伍長的拐了彎。幸好提前在x寶上買了票,網購票有專門兌換處,雖然只便宜五元錢,可節省了不少排隊的時間。
      崆峒古鎮遊客中心有發往中臺、香山寺和索道下站的交通車,前往中臺的交通車經過山腳,但詭異的是在山腳不停車,所以如果想坐車上中臺,一定要到崆峒古鎮,不能到山腳。山上除了交通車外其他車輛是不能進去的。香山寺是山頂最高處,挨著混元頂。

      我們是坐車到中臺,遊玩後步行下山,下山的路比想像的長,花了一個半小時,路上沒多少景色,不推薦,還是坐車上下比較好。
     這趟走下來,感覺最省力的是坐索道上山,索道從彈箏湖面划過,可以觀景,然後法輪寺--中臺--上天梯--雷聲峰--皇城--通天橋--混元頂--香山寺,在香山寺坐車下山。這樣雖然交通車費多花一些,但不走回頭路,而且所有景點都不會錯過,節省體力和時間。

崆峒古鎮遊客中心處的大門,挺氣派。

崆峒山

崆峒山

      晚上八點多到達平涼,迎接我們的是一場大雨。雨過天晴,次日的崆峒山陽光燦爛,天藍的一絲雲都沒有,據說崆峒山最美的時候是輕雲薄霧繚繞半山,雲霧縹緲中的山間寺院宛如仙境。可惜我們沒有眼緣了

崆峒山

崆峒山

         金大作家的字一般。還好,不像華山,每個峰頂都有他的題字。
         貌似看過的所有武俠小說裡崆峒派也很厲害。威震西陲的還有崑崙派及天山派。

崆峒山

還是這幅對聯氣魄大

崆峒山

崆峒山

從紫霄宮仰望山上。

崆峒山

     從中臺往東,基本都是佛教寺廟的地盤兒。

崆峒山

崆峒山

這個法輪寺是新修的,但裡面的塔院很出名,是古塔。

崆峒山

崆峒山

以前在網友@horus的文章裡看過,說建築頂上是雙鹿的屬於藏傳佛教?不知自己的記憶是否有偏差

崆峒山

        法輪寺內最著名的是古塔託松。
       七層的凌空塔系宋代所建,萬曆年間重修,至今保存完好。這座塔是一座無基座的七級八角形磚塔,塔高近30米,最令人驚嘆的是塔頂長有一株枝繁葉茂,四季常青的古松,樹齡已有二百多年。景區對該塔進行過維修加固,剔除了雜草,只保留了這棵松樹。
   

崆峒山

崆峒山

     法輪寺雖然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新修的,但建築精美繁複,加上著名的塔院,是崆峒山的必到景點之一。

      從法輪寺出來,順著這個林蔭道步行到東臺,俯瞰彈箏湖,湖水碧綠如玉,如同九寨溝的海子,非常美麗。

崆峒山

崆峒山

     東臺的老貓,都是見多識廣的,對我們這些遊客基本理都不理

崆峒山

東臺也是觀景的好去處。

崆峒山

      東臺和塔院遊玩後返回中臺,開始向崆峒山的主要景點進發。這也是建議坐索道上山的原因之一,索道上來就是東臺,不必走回頭路。

崆峒山

崆峒山

      「上天梯」是崆峒山最險峻的地方,據傳始鑿於唐貞觀年間,臺階總數669級,民間素有「一寸僅一步,天門攀鐵柱,自向此間行,才得上天路。」的說法,是登頂途中的唯一通道。到這裡的時候碰到個旅遊團,導遊一再強調要注意安全,拉著兩邊鐵鏈上山。我和閨蜜走過之後,一致認為這裡比起武當山的明神道遜色多了,雖然有一段確實夠陡峭,但距離短,不像明神道,走過一段又是一段,長長的望不到頭。閨蜜比我還女漢子,大學期間曾經兩次一天登頂峨眉山(一次五顯崗出發,一次報國寺出發),走過武當明神道都感覺累成狗
     上天梯唯一麻煩的 ,就是如果從東臺上下(不從香山寺下),除了上山,下山也要走這裡,對於我這個不怕上就怕下的人,真的有點恐怖

崆峒山

        臺灣學者南懷瑾認為,所謂廣成子,究竟有無其人不能肯定,但往往名號是代表一種內容,廣成子是集中國文化之大成的意思。如今崆峒山前的望駕山,山下的問道宮,上天梯旁的摩崖石刻「黃帝問道處」就是對這一千古盛事的紀念。

崆峒山

崆峒山

雲無心而出岫

崆峒山

皇城是崆峒山最大的一組道教建築群。好多遊客到了這裡就原路返回下山了

崆峒山

崆峒山

崆峒山

站在皇城向東俯瞰,那片佛教的建築躍然眼底。

崆峒山

崆峒山

崆峒山

崆峒山

崆峒山

混元頂是崆峒山最高處,混元樓是新修建築

崆峒山

崆峒山

       混元樓門口擺著個銅製水盆,雙手用力摩擦盆耳,裡面的水受激慢慢飛起水花,很好玩,閨蜜也去試了一試,可惜我忘了該錄像,只留了兩張照片。
       忘記這個盆叫啥名字了,應該是利用摩擦產生的共振原理導致水花飛舞,以前在啥地方看過介紹,說是在某古墓裡出土了類似的文物,這個盆應該是山寨那個古董的

崆峒山

崆峒山

      混元頂是崆峒山最高處,離香山觀不遠,這個道觀也是新修的,前面就是交通車停車場。

崆峒山

崆峒山

香山觀裡盛開的芍藥

崆峒山

崆峒的雲

崆峒山

      過了皇城,往通天橋和香山寺是三岔路口,我們看到前往香山寺更近,就先去了香山寺,其實通天橋是個死路,必須返回,而香山寺外就是景區交通車停車場,如果先去通天橋,再去香山寺,景區基本遊覽完畢,可以直接坐車到崆峒古鎮,不必受累再次走一段上天梯。
      不過幸運的是,我們在路口問路的美女小販非常好,路線說的很清楚,回程走的雷聲峰,繞過了最陡峭的上天梯上段(上天梯分成三部分,越往上越陡),從雷聲峰繞行,雖然路面狹窄也陡峭,但那一段路程可以再次俯瞰彈箏湖,景色非常美麗。

崆峒山

崆峒山

       所謂通天橋,是一座索橋,連接兩座山峰,站在橋上放眼四望,景色非常壯麗。可惜橋對側小山是死路,必須原路返回到皇城。

崆峒山

崆峒山

        回程聽了路旁售貨小妹的建議,走雷聲峰下山。這一段道路狹窄,但景色非常美,而且我們下山時感覺天空更通透些,看彈箏湖和遠處的平涼城更加清晰。不過,小長假遊客多,自己沒膽量在狹窄且下臨深淵的山路上停留太久(同時影響其他人的行動),最佳拍照角度錯過
        以下引自網絡。
        雷聲峰的險奇堪稱崆峒一絕,它是主峰馬鬃山向南延伸的一條支脈,宛如主峰的一條右臂,舒展而下,指向濤濤的前峽河水。這條山脊全長200米,整個山體均為丹色石質,其東西兩側下臨絕澗,南面的絕壁上有人工開鑿的石級,可通向棋盤嶺。由於雷聲峰由北而南,山勢逐漸變低,因此,峰頂的道宮建築依順山勢,錯落有致,構成一副美麗的圖畫。
       雷聲峰巖壁陡峭,下臨深淵,雷雨時節,雷聲在空谷激蕩,猶如山崩地裂,驚人心魄,故取名「雷聲峰」。

崆峒山

崆峒山

崆峒山

     崆峒山上建築雖然不少,但除了皇城和雷聲峰附近的幾個小型道教建築,其他的好像都是近些年景區重修或新建,不過新建築都做的很精美,倒也養眼。

從中臺步行下山途中,見到的這棵老樹,高大挺拔,一張照片拍不全,這也是下山途中唯一的景點了

崆峒山

崆峒山

       花了一個多小時到達山腳。在這裡觀賞,周圍山勢還有點丹霞味道。
       山腳有招徠遊客到崆峒古鎮的私家車,自己在景區儘量不搭理自動貼上來拉客的人, 而是順著公路步行一小段到達遊客中心,諮詢了景區管理人員,就在那裡等待前往平涼市區的13路車。

崆峒山

小結:
      1、 崆峒山景色還是不錯的,尤其在西北,周圍都是多少有些荒涼的黃土高原,此山突兀而起,植被茂密蔥鬱如同綠色明珠,值得一往。
      2、和武當山相比(我和閨蜜都是幾個月前才去過武當山,二者都是道教名山,太有可比性了),崆峒山景區小得多,景色各有特色吧,保存的古建築卻是不能比。
     3、崆峒山一天足夠,武當山一天就非常緊張(閨蜜是女漢子,早晨六點從十堰出發,下午六點左右下山趕上最後一班武當山前往襄陽的大巴,累成狗了),所以建議武當山還是住一晚吧。
     4、崆峒山有些地方不是臺階路,而是石頭鋪地的斜坡路,有待改進
     5、上武當比登崆峒辛苦的多。

柳湖公園

      平涼公交不像現在的大多數城市公交實行一票制,而是按路程遠近分段售票,短距離的只需要5毛錢,坐13路從崆峒山腳下出發,到柳湖公園附近的一個站,2元錢。
      柳湖公園是平涼的市民公園,免費,大門上「柳湖」二字是左宗棠寫的。左公平定西北回亂時,曾駐紮平涼。據說柳樹那種「柳枝到處可成蔭」的品格深受左宗棠喜愛,他在帶領湘軍西徵之際沿途插柳,在荒涼的戈壁灘上形成了「連綿不斷,枝拂雲霄」的奇觀,留下了傳頌千古的左公柳,當時人曾作詩稱讚:「大將西徵人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樹,引得春風度玉關」。
      

平涼柳湖公園

崆峒山

      自己之所以選擇柳湖公園而不是平涼博物館,除了左公,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穿過柳湖公園就是平涼賓館,那裡有名氣非常大的餐館雅馨園,據說羊肉泡饃非常贊。我們爬山又熱又累,當然要犒賞自己一頓美味,閨蜜第一次到西北,還沒吃過正點的羊肉泡饃呢,所以兩人興衝衝的跑去了,結果找到地方一問,平涼賓館工作人員說,雅馨園下午三點就關門,想吃?明天請早!,明天我們都在火車上了!還好柳湖公園出來那條街上不少館子,我們找了一家看著人氣比較旺的燒烤店飽餐了一頓烤肉串,又吃了面片,最後還在附近水果攤買了大櫻桃帶走(六月正是平涼大櫻桃也就是四川人說的車釐子上市的季節,價格比成都便宜),這才算功德比較圓滿的離開
      吃貨提示,六月端午前後,這裡除了大櫻桃,杏子也挺多。我們在平涼吃的蘭州牛肉麵,味道還不錯,內容很豐富,倆人眼大肚子小,點了全套,吃不了都把滷蛋剩下了,成了我們崆峒山上午餐的一部分

      平涼火車站很小,只比固原站大一點點,站前雕塑猜測是紀念當年鐵路的建設者吧,離開前最後拍一張站前的夕陽...

藝術之美  人文之思    平涼市本地通



相關焦點

  • 平涼人遊平涼!說走就走
    7月26日,清涼怡夏——平涼人遊平涼巡迴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暨走進崆峒區專場推介會在綠地廣場舉行。據了解,這次巡迴推介活動集合各縣(市、區)的文旅產品,薈萃代表性的文旅節目,配套優惠的消費政策,整合了問道禮佛清心之旅、尋根謁祖文化之旅、鄉村記憶民俗之旅、關山探秘避暑之旅、紅色傳承研學之旅等特色旅遊線路,向平涼人展示家鄉風物之美。同時,派發景區免費門票,引導市民恢復旅遊信心,多方挖掘內部消費潛力,推動文旅市場加快復甦。
  • 平涼就這麼漂亮
    平涼有山水白家詩畫田園美景有關山朝那湫美醉神州……在2020年「交響絲路·問道崆峒」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來臨之際平涼日報融媒體中心推出「平涼就這麼漂亮」系列海報邀您共賞平涼美景製作:平涼日報全媒體編輯
  • 甘肅平涼活牛供港澳數量突破1000頭|平涼|甘肅|蘭州海關|平涼海關|...
    圖為蘭州海關所屬平涼海關工作人員現場監管供應澳門市場平涼活牛。蘭州海關供圖中新網蘭州1月8日電 (張婧 程文波)蘭州海關8日發布消息稱,2020年該關所屬平涼海關監管供應香港、澳門地區平涼活牛共計1085頭,貨值402.8萬美元。
  • 平涼國醫養生
    不妨找個時間,放下一切,換一種生活方式,體驗一把我們平涼的國醫養生———     在這裡,您可以穿行在原始森林內,暢快呼吸含有特殊中草藥分子和負氧離子的溼潤空氣,釋放壓力,穿越歷史,回味留連;在這裡,您可以去藥王洞和皇甫謐文化園朝拜,天地之闊,品味中華千年傳統醫藥文化的源遠流長;在這裡,您可以體驗搭配合理的平涼藥膳、藥飲,增補強身,領略養生美食之精妙;在這裡,您可以感受望聞問切的國醫文化
  • 平涼!你怎麼這麼「好色」
    >崆峒山紅葉平涼夜平涼的綠,在柳湖公園的湖波裡平涼的綠,平涼的橙,在平涼人的生活裡>平涼的橙,在那一串串的烤肉裡平涼的橙,在平涼人的油餅子裡一支畫筆 畫不完平涼的秀美一段旋律 唱不盡平涼的風情天藍藍,白雲悠哉笑開顏山綠綠,
  • 「第二屆平涼紅牛節」活色生香 平涼牛
    近日,由市委宣傳部、市網信辦、市文聯、市畜牧獸醫局、甘肅愛城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平涼紅牛,讓生活更美好」宣傳廣告語、攝影和平面設計及宣傳短視頻徵集活動圓滿結束。這次作品徵集活動旨在進一步提昇平涼紅牛產業在國內外的關注度、知曉率和美譽度,更好地展現平涼紅牛產業發展成效、展示平涼紅牛文化內涵。徵集活動於2020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舉行。活動期間,共收到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600多名參與者的宣傳廣告語3046條,攝影和平面設計作品435張,宣傳短視頻4個。
  • 講述平涼故事 展示地方特色——平涼「金果紅牛旅遊」系列推介活動側記
    除了主展的「平涼金果」和「平涼紅牛」產品外,還有平涼市的核桃、中藥材、馬鈴薯、大蒜等特色農產品。與此同時,「平涼金果」「平涼紅牛」等優質農產品還在凱德商場、柳林橋以及體北大潤發超市、新業廣場、華潤超市等6處商場超市開設銷售窗口進行展銷,進一步提升了「平涼金果」「平涼紅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 【2020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書畫名家題寫楹聯繪平涼
    為深入挖掘平涼歷史文化資源,充分展現平涼文化魅力,宣傳平涼景點深厚底蘊,推動平涼文化旅遊事業繁榮,在2020年「交響絲路·問道崆峒」文化旅遊節之際,我市邀請國內書法名家為各A級以上景區和文化單位題寫楹聯和匾額。
  • 平涼人遊平涼啟幕 迎接疫情後旅遊業「春天」
    規劃最佳線路讓平涼人暢遊平涼怎樣的路線更能展現平涼的「詩和遠方」之美?這個春天怎樣遊平涼能更好地放鬆身心?3月25日,由市文旅局組織的踩線團率先前往平涼部分景區進行踩線體驗活動。當地旅遊景區方的負責同志充分徵求了踩線團的有關意見和建議,並表示將全力做好相關的配合和服務工作,希望旅行社帶領更多的平涼市民前往景區觀光遊覽。在遊覽了涇川、崇信的代表景區後,市文旅局職工梁爽說:「這些地方的確是踏青賞春的好去處,讓我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氣、看到了春日美景。五龍山到處都是桃花,在湖水的映襯下,讓人心曠神怡。」
  • 【2020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太極+旅遊」:為平涼「推」出一個未來
    此次展演,也是2020「交響絲路·問道崆峒」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的重頭戲。平涼歷史上頻繁發生的戰爭和社會動亂是促成平涼尚武習俗形成的最直接的一個因素。」劉武道說。武舉制度的實行,促進了平涼民間習武活動的開展,湧現出了職業教習武藝的宗師。 從現有的資料看,康熙至嘉慶時期,僅平涼府所領固原、靜寧二州和平涼、隆德、華亭三縣,均設有軍旅訓練習武的教場,用以訓練軍隊和選拔人才,平涼城內設北教場、東教場、西教場,並經常設壇比武。
  • 「微遊平涼」平涼美食推薦,吃了才知道什麼叫「特色」
    平涼位於陝甘寧三界交界處,這裡的飲食習慣主要受陝西和寧夏飲食的影響,主要以麵食為主,平涼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有什麼特色美食?必吃的小吃有哪些值得推薦?來平涼怎麼不去步行街呢?平涼特色美食都有什麼炸果子平涼炸果子酥、脆、柔香,是用死面做的,就是不用發酵的面油炸。生汆面 光滑的麵皮混合裡脊肉片,可以是牛、羊肉片,放入爽口香濃的佐料,湯鮮肉嫩令人回味。
  • 「清涼怡夏—平涼人遊平涼」專場推介會走進靜寧
    8月1日晚,「清涼怡夏--平涼人遊平涼」巡迴宣傳活動走進靜寧縣專場推介會舉行。靜寧縣居民 呂亞兵「讓我對平涼各地的風土人情、文化旅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後有機會我一定會去觀光旅遊。【二三裡平涼爆料電話:18109334281(同微信)】
  • 平涼火車站新增車次公布!
    自 2020 年 10 月 11 日起,平涼火車站新增蘭州一平涼一長慶橋 T356/7、T355/8 次旅客列車一對,長慶橋一平涼新增 T6603/4 次旅客列車一對。蘭州一平涼一長慶橋 T356/7,平涼 10:20 開,天水 13:26 到,蘭州 17:35 到 ; T355/8 次蘭州 11: 04 分發,天水 15:24 到,平涼 18:03 到。平涼一長慶橋新增客車 T6604/3 次,平涼 6:00 開車,涇川 7:01 到,長慶橋 7:38 到。
  • 【2020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甘肅平涼暨2019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精彩紀實
    、平涼市人民政府、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央數位電視書畫頻道等單位共同主辦的「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甘肅平涼暨2019年『交響絲路•問道崆峒』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系列文化活動在甘肅省平涼市隆重舉行。2019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開幕式晚會在平涼綠地廣場隆重舉行。
  • 「清涼一夏—平涼人遊平涼」全市巡迴推介會走進莊浪
    7月31日晚,「清涼一夏—平涼人遊平涼」全市巡迴巡迴宣傳活動走進莊浪縣專場推介會在莊浪縣城文化廣場舉行。市文旅局副局長丁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梁筱斌參加活動。副縣長王宏宇參加活動並發表致辭。現場氛圍活躍濃烈,與會者紛紛感嘆平涼各地秀麗山水風光、燦爛歷史文化和亮麗城市風貌。
  • 定平慶鐵路平涼慶陽段明年開工,平涼將首開動車!
    平涼至慶陽鐵路在國家中長期規劃中為普速鐵路,為定西至平涼至慶陽至黃陵(延安)鐵路的組成部分。項目定位為未來甘肅省慶陽至蘭州快速鐵路通道的重要構成部分,主要承擔慶陽、平涼與蘭州以及平涼、固原與西安方向的旅客交流。
  • 齒頰留香的冬日平涼
    今天就讓你們來看看,平涼人民的「移情別戀」是多麼的徹底!平涼冬日的暖陽是被陣陣的肉香味喚醒的。平涼人的移情別戀也是從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泡或牛肉泡開始的。平涼牛羊肉泡饃的特點是料重味重,肉爛湯濃,香氣誘人,食後餘味無 ,又有暖胃之功能,非常適合冬日進補食用。
  • 來啦~清涼「怡」夏,平涼人遊平涼巡迴推介活動將於26日啟幕!
    清涼「怡」夏平涼人遊平涼巡迴推介活動即將啟幕7月26日20:00在崆峒區綠地廣場舉辦啟動儀式為助力我市文化旅遊市場全面復甦,增強旅遊市場內生動力,市旅遊產業領導小組決定發起平涼人遊平涼全市巡迴推介活動,利用流動舞臺車作為演出推介舞臺,由各縣(市、區)演出代表性節目、推出旅遊產品線路、發放免費景區門票、宣傳平涼人遊平涼鼓勵政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 「旱碼頭」平涼,如何不再「涼」?
    平涼的存在感之低,一是遠離一線媒體視野,二則是經濟數據的多年沉淪,連平涼人自己都覺得像被世界遺忘,持續「涼涼」。平涼最重要的產業就三塊,一是煤炭,二是特色農產品,三是文旅。其中煤炭伴隨國家調控政策,風光不再;而平涼可以主打的特色農產品和文旅產業又沒充分發展起來,未能成為經濟的有力支撐。2019年,平涼第二產業僅佔27.1%,工業之弱可見一斑;此外,第三產業佔比52.9%,這還是建立在平涼近些年房地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上。
  • 暑去秋來,一起去平涼吧
    這裡有風景秀麗的自然風光,更有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千姿百態的村落形態、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優質多樣的特色物產和回味無窮的舌尖誘惑,勤勞樸實的平涼人民充分利用大自然賦予的雄厚資源,用靈巧的雙手,譜寫著平涼文化旅遊業發展的華麗篇章。